天天看小說

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

李壽走後,折允武呼地猛猛坐倒在椅子上,恨聲道:“嵬名乾順,欺人太甚!”

韓昉上前勸慰道:“太子息怒,當此危殆之時,需戒急戒躁”

安塔海哼了一聲道:“韓大人的意思,難道是要答允他不成?”

韓昉忙道:“韓昉並不是這個意思,不過……若是直截了當地拒絕,恐怕會惹得夏人傾國來攻,我們可斷斷無法五面作戰(zhàn)啊!”

折允武聽見“五面作戰(zhàn)”四字,心中一凜,心想:“不錯!”慢慢冷靜下來,但想到李壽方纔的咄咄逼人,還是忍不住憤懣。

韓昉道:“爲今之計,只有儘量拖延了。”

“拖延?恐怕不成。”郭浩道:“嵬名察哥的性子我知道,他既決定了要東犯,除非我們真滿足了他的胃口,否則絕不會在邊境上空等我們的決定。”

折允武道:“郭大人是說他一定會進軍?”

郭浩嘆道:“恐怕如此。”

韓昉道:“眼下最重要的,還是穩(wěn)住局面,只要拖到陛下回來,那時便好辦了。什麼割地,什麼和約,都可以當作一張廢紙!”

郭浩道:“怕之怕沒那麼簡單!嵬名仁忠、嵬名察哥是何等人,豈會看到一張紙就罷兵的?再說,我們便割了地,他們也未必會退兵。說不定變本加厲,傾國前來,那時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陳正匯道:“但我們目前確實打不起一場大仗!便是殺了我,戶部也再拿不出錢來了。”

衆(zhòng)人說來說去,都無良法,正紛擾時,侍從來報:“臨夏軍區(qū)總參軍李永奇到了。”

劉錡派李永奇進京,這件事折允武、歐陽適以及幾個大臣都知道,聽說他來,折允武臉上微露喜色道:“來得巧了!李參軍久在夏邊,必知夏人虛實!快請進來。”

不片刻,就見一箇中年男子風塵僕僕趕了進來,原來李永奇聽說監(jiān)國太子在接見李壽,也不顧路上勞累,急忙進行宮來求見。郭浩和李永奇是舊相識,這時卻不好上前來打招呼,兩人只交流了一個眼神,李永奇便上前給折允武行禮。

折允武見他滿臉都是灰土,便命侍從先奉上一杯茶水。李永奇也不辭,先謝了恩,隨手抓起喝了,將杯子胡亂一放,便開門見山道:“太子,聽說夏使李壽已入宮拜見監(jiān)國,不知……不知他可有放肆無禮?”

折允武嘆了口氣,命侍從將方纔被韓昉摔落在地的那份“國書”交給李永奇。李永奇打開一看,驚道:“這是什麼?”

郭浩便將方纔會見李壽的情景簡略說了,李永奇一聽,當場跪下哭道:“太子!此事萬萬不可答應!這三十九處城寨都是邊疆戰(zhàn)士用血換來的,用血守住的。若是割給了夏人,那……那,那陝西秦鳳便別再想得保!”

韓昉嘆道:“李參軍,這三十九處城寨不容有失,我們都知道。可你一路東來,應該有聽過宗弼、宗翰都已經起兵,趙構又來趁火打劫。若再加上嵬名察哥,恐怕我們難以抵擋。到時候不僅陝西、秦鳳難保,而是整個大漢江山難保了!”

李永奇駭然道:“趙構……宋室也來和我們爲難?”

郭浩哼了一聲道:“他們在邊境大舉調兵,說是說要來援鄰卻敵,其實心裡的算盤,大家不用想也知道!”

李永奇道:“但就算如此,也不能割地!”

陳正匯道:“割地誰也不願。可是李參軍,如今中樞錢糧欠缺,可再打不起一場大仗了。”

李永奇道:“我陝西不要中樞錢糧,就憑本土補給,也要打贏這場仗!”

折允武爲李永奇豪言所動,問:“中樞不幫忙,夏邊將士也能打贏麼?”

李永奇大聲道:“能!”

郭浩眉頭一皺,說道:“李兄,你的心情我們大家都理解,但現在是決斷軍國大計,不能感情用事。太子問的是能不能贏,而不是問你有無決心。”他是西系出身的人,對陝西和夏人的實力深有了解。

李永奇道:“之前中樞也沒派一兵一卒進入河西,可我們也一樣把夏人往回趕!”

“此一時,彼一時!”郭浩道:“陝西、秦鳳兵將能取得如斯戰(zhàn)績,一方面確是將士用命之故,但同時也因爲當時夏人屯大軍於雲內,他們既要防金人,又要防河東,這兩處地方,至少牽制了他們四成的軍力。”

韓昉道:“除此之外,當時我大漢國勢正強,乾順心中畏懼,遇勝不敢窮追不捨,遇敗不敢捲土重來。因爲嵬名乾順有種種顧忌,所以前線士兵便放不開手腳。可以說中樞當時雖無一兵一卒入陝,卻有不助而助之實。但如今嵬名乾順既有欺我之心,則勢必傾國前來再無顧忌。”

陳正匯道:“再者,這兩年夏邊有戰(zhàn)事時渭南也都無事,郭浩大人、虞琪大人調渭南之糧以補渭北秦鳳之缺,忠武軍一部亦隨時準備增援,免去了夏邊將士的後顧之憂。但此番戰(zhàn)事若起,宋室一起舉兵來犯,那時陝西秦鳳便四面受敵,渭南便不能再作爲臨夏諸軍之依靠,甚至需要臨夏諸軍救援,到那時節(jié),劉錡將軍也有把握贏得了這場大戰(zhàn)麼?”

折允武在郭、韓、陳三人說話後盯緊了李永奇,要看他如何回答。

三個大臣這番顧慮說出來,李永奇竟也抵擋不住,他畢竟不是張飛型的猛將,方纔那般激動乃是軍人的常態(tài),這時想起諸般顧慮,內心深處也不得不承認嵬名察哥的軍勢確實強於劉錡所率領的軍勢,想到此處,兩行熱淚流了下來道:“太子,不錯!劉將軍心裡對於能否獨抗夏人,心裡也沒底。不過他來之前要我代他——不!是代臨夏數十萬軍民向太子陳言:秦隴男兒寧可戰(zhàn)死沙場,不願割地求和!”環(huán)視了堂上諸公一眼,說道:“太子與諸位相公如何決斷,我們爲將的不敢?guī)诸A,不過請?zhí)优c諸位相公決斷之前,先想想我們這些邊疆武夫灑在這三十九座城寨上的鮮血和拋在這三十九座城寨上的屍身!”

折允武也是在軍營呆過的人,被李永奇這番話說得熱淚盈眶道:“不錯!不錯!邊疆上每寸土地上都有將士們的屍骨,西北哪個水井邊沒有將士們的熱血!割地之議,不可輕提!”

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186章 窮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168章 偶遇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53章 空城計第354章 審判(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章 瘟疫(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61章 民議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60章 利害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2章 立法規(guī)(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58章 故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zhàn)(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章 瘟疫(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zhàn)(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86章 窮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
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8章 通商路(下)第17章 建村落(下)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186章 窮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356章 蝶夢(下)第148章 地之失第168章 偶遇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53章 空城計第354章 審判(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下)第1章 瘟疫(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161章 民議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55章 姻幻(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122章 人死茶就涼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160章 利害第340章 君之尊(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22章 立法規(guī)(下)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53章 盟友的恐懼感(上)第277章 亡國餘思隨風散(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下)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上)第158章 故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46章 保州攻防戰(zhàn)(上)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11章 夜遁(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213章 嫁寡姐(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上)第343章 罷相(下)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1章 瘟疫(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87章 竟破塘沽之堵(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323章 修羅之戰(zhàn)(下)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128章 錦囊妙計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186章 窮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7章 一村之治(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安塞县| 大丰市| 闽侯县| 张家口市| 新宁县| 吐鲁番市| 永顺县| 类乌齐县| 云林县| 上杭县| 遂溪县| 日喀则市| 布尔津县| 广丰县| 吉首市| 南雄市| 邛崃市| 乐山市| 泾川县| 新津县| 迭部县| 泽普县| 武功县| 富顺县| 莱芜市| 台前县| 凤台县| 宁乡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东海县| 合作市| 乳山市| 鄂托克前旗| 临西县| 罗田县| 洱源县| 庐江县| 德令哈市| 聊城市| 大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