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

漠北的消息到達塘沽沒兩天,楊開遠也來了。郭浩出城迎他進來,路上將政務會議的結果告訴了楊開遠。到了臨時總理大臣府,楊應麒還在和陳正彙算賬,聽說楊開遠到了,才中斷出迎。

楊開遠見面便道:“郭大人已經將政務會議的結果與我說了,老七,你給我透個實訊:你有錢,是不是?”

陳正匯扯了扯楊應麒的衣角,楊開遠目光銳利,竟然瞥見了,叫道:“陳大人,你是懂事理的人,可別在這節骨眼添亂子!”

楊應麒用眼神安撫了一下陳正匯,隨即對楊開遠道:“三哥別這麼說他,他是掌財務的官,自然吝嗇些。”

“管戶部的人把門摳緊些,這在平時應該。”楊開遠說道:“不過現在是非常時候,就是把整個河北路的重建都停了,我們勒緊了腰帶也要先打贏漠北這場仗!”

“既然三哥這麼說,那好吧。”楊應麒道:“錢,我有。”

楊開遠大喜,還沒來得及說話,楊應麒又道:“不過,不是現錢。”

“不是現錢?那是什麼意思?”楊開遠盯著楊應麒:“你別跟我兜圈子了,直接說吧!”

楊應麒道:“不是現錢的意思就是,得挪一挪。”

楊開遠一呆,問:“從哪裡挪?”

楊應麒說道:“三哥,你可知道,我們每年的財政收入是多少麼?我們歷年的積累是多少麼?我們幾次大勝得到的戰利品以及從南宋小朝廷敲到的錢有多少麼?”

“這我怎麼會知道!”楊開遠道:“這口袋,你向來看得死緊,我看連大哥也不清楚。”

楊應麒微微一笑,說道:“其實,我們的錢是很多的。不過這陣子要同時支撐幾件大事,所以便顯得不足了。第一件,就是支持六哥北征,這筆錢已經花出去了;第二件,是重建河北、賑濟新民,這筆錢也都花的花批的批了,所以剛纔三哥你說要聽了河北的重建是沒法做到的;第三件是肅清幾條大商道所用的費用,以及留給商道那幾十萬武警的俸祿儲備,這幾十萬武警是維持我們內部幾千裡治安的基石,所以這筆錢也不能動,否則我們內部會亂;第四件,是給幾大軍區撥的款,這個當然也不能動,否則我們在這些地方的防線會不穩。”

楊開遠點頭道:“這麼說來,錢都花光了?”

“還沒。”楊應麒道:“還有第五件大事呢。這件大事也很花錢,我存了幾年,現在還沒動。”

楊開遠忙問:“是哪件大事?”

楊應麒道:“這件大事,卻是三哥你該管。”

楊開遠怔了怔,隨即反應過來:“建都?”建都的事情折彥衝雖然還沒正式任命總監,但折楊兩人都已經傾向於由楊開遠負責,這一點楊開遠也知道。

“三哥料對了。”楊應麒道:“若是要錢,就得從這上面取。”

楊開遠沉吟道:“打仗的事情得排第一。建都的事情就是延緩個幾年也無妨。這筆錢就先拿出來用吧。”說到這裡,鬆了一口氣道:“好,好,錢有了著落,其它事情就都好辦了。”

楊應麒便吩咐陳正匯和郭浩去處理挪借建都款項的事情,兩人走後,楊應麒問:“大哥已經決定親征了麼?”

楊開遠道:“八九不離十了。怎麼,你不贊同?”

楊應麒搖了搖頭說:“我沒什麼意見,其實這事當初在六哥出發之前我們就已經心照了——如果六哥成就不了這不世奇功,大哥就會繼進。其實,就算六哥能夠成功,大哥也應該到漠北走一趟。若是由六哥來接受漠北各族的朝覲,可不大合適。所以現在的情況……嗯,如果能順利救出六哥、平定漠北的話,也不是一件壞事。”

楊開遠道:“但大哥一走,留下我們,擔子可就重了。”

“內部的事情,我不擔心。”楊應麒說道:“大哥已經登基,這名分便算定了。允武又已長大了,由他監國,我來輔佐,那更是名正言順。大哥要北上,儘管去,內部不會有事的。不過,外部的事情……”說到這裡停下,他眼神中蘊含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那就要看三哥你的了。

楊開遠說:“如果你穩得住內部,那外部的事情,也就雲中、黃河兩線。老二若守得住黃河,我再無能,總不能將居庸關丟了吧。”

楊應麒笑道:“好,好。那還怕什麼。嗯,允武現在還在燕京大營裡歷練吧?現在是非常時期,這歷練就先停一停吧。過兩天我就派人去接他。”

楊開遠道:“你要接他來塘沽?”

“是。”楊應麒道:“大哥一旦北上,他就是監國,留在燕京被一羣武人擁著不妥當。有他在我身邊,我也好辦事些。再說,有些事情,他該學學了。在軍營中能得到歷練,在朝堂上也可以。”

二楊達成默契後,楊應麒便要派陳正匯和郭浩去燕京,向折彥衝稟告塘沽政務會議的結果,陳正匯的主要任務是跟折彥衝交錢糧的家底,郭浩的主要任務是協助折彥衝楊開遠處理軍中事務,兩人去了一趟後估計還要回來塘沽,所以迎回太子折允武一事也順便由他們去辦。漢帝國君相分在二地,幾個重臣來回奔走是常有的事。幸好燕京與塘沽距離甚近,兩地道路又甚通暢,所以建國以後也沒見誤了事情。

韓昉聽說了安排,向楊應麒陳情,表示自己也想往燕京走一趟。

楊應麒問他去做什麼,韓昉道:“上次六將軍北上,物資多是我的安排,此次再次興兵,雖是分別從遼南、塘沽出錢出糧,但中途仍非經過京畿道屬地不可。所以我想到燕京去,協理出兵大計,等大事略定再回來楊相跟前行走。”

楊應麒略一沉吟,便答應了:“好,眼下一切以這件大事爲重!”

陳顯早得了折彥衝的令諭:無論出了什麼大事,他都可不必再遠行勞累,加上這次的事情,幾個副宰相里就他所擔負的責任最小,因此不必準備動身。但他回到家中,卻第一時間召來陳楚,讓他準備往燕京走一趟。

這時連陳楚也還不知漠北發生了鉅變,便問出了什麼事情,陳顯道:“現在還不能告訴你,總之這兩天不要太散漫,或者陛下、楊相會用到你。”

陳楚又問需要準備什麼不,陳顯道:“你有什麼好準備的?左右不過是供使喚罷了。不過,這次你無論收到了什麼命令,都不要胡亂牴觸,有什麼事情,回來見到我再說。”

www ?ttκā n ?c o

第二日,楊應麒果然召喚陳楚,問道:“漠北的事情,你父親跟你說了沒有?”

陳楚驚道:“漠北?漠北出了什麼事?”

楊應麒微微一笑,也不管他是真驚訝還是假驚訝,說道:“漠北出事了,現在需要押運大量的物資北上。大頭會由官方執行,但我希望商人也能承運一部分,以減輕官方的負擔。”

陳楚雖然不甚清楚內情,卻也不窮究根底,只是問自己的本分:“卻不知要運去哪裡?”

楊應麒道:“大軍到哪裡,便運去哪裡。”

陳楚心中一凜,楊應麒又道:“不過,在出長城之後的每隔三百里,我都會讓隨軍政務官設置收糧站,每一個收糧的站點,收取的糧食都會是不同的價格。商人無論用什麼手段,能將糧食押到,便能得到暴利。”

陳楚道:“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又道:“那建都的事情……”

“你放一放吧。”楊應麒道:“事情已有變化,建都的事情會緩一緩。”

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85章 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53章 屠營(上)第165章 陰陽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章 論武(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9章 塞外(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7章 去向(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54章 審判(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152章 舟中議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93章 秦檜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88章 定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
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1章 配佳偶(上)第22章 立法規(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56章 帶月歸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185章 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353章 屠營(上)第165章 陰陽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章 論武(上)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347章 嶽幕(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9章 塞外(下)第307章 理想與現實(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258章 那幕後的幕後(下)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7章 去向(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354章 審判(下)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150章 國之樑第152章 舟中議第338章 洗衣槌(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154章 蒙古謠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276章 不徇人情遵法紀第193章 秦檜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上)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16章 入女真(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188章 定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348章 秦府(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41章 曷蘇館事(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47章 武之庫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四子王旗| 阿拉善右旗| 宝清县| 个旧市| 邢台县| 齐河县| 伽师县| 土默特左旗| 湖南省| 怀仁县| 肥东县| 宜章县| 桓仁| 蛟河市| 新乡市| 涟源市| 阳山县| 大竹县| 五华县| 武夷山市| 开封市| 义乌市| 金溪县| 托克逊县| 浑源县| 新闻| 固始县| 东光县| 洞口县| 长春市| 施甸县| 绥棱县| 灵宝市| 临泽县| 镇江市| 永春县| 清苑县| 屯昌县| 新泰市|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