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4章 建炎之立(上)

華元一六七八年,金國所立的傀儡皇帝張邦昌抵不住朝野上下的壓力,迎立已廢的元佑皇后,尊爲宋太后垂簾聽政。

元佑孟皇后因爲早已被廢,名爵早除,所以金兵擄掠趙氏宗室時便把她漏了。在張邦昌登基的前夕,這位廢后所居的建寧宮失火,在混亂中她逃出宮門,依附於前通直郎、軍器監孟忠厚家。張邦昌即位後把她推出來,本意是借趙氏餘蔭彈壓朝廷,頗有點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味道。可惜張邦昌不是曹操,元佑皇后以一個被廢的皇后,也沒有足夠的權威號令天下。張邦昌號令不但出不了汴梁四壁,就連汴梁城內也多有人勸他退居臣子之位。

張邦昌至此才知道皇帝這個位子自己是坐不穩的,其時趙氏留在大宋的宗室男丁裡,還沒被金兵擄走的就以兵馬大元帥、康王趙構的血緣最近,所以天下士林都有擁立之意。由於金兵已經北退,宗澤、曹廣弼等已準備進軍奪回汴梁,張邦昌大駭,監察御使勸他說:你現在搶先迎立趙氏,將來還能轉禍爲福,圖個善終,否則別說皇帝,連命也保不住!

終於張邦昌在衆官的敦促下,以太后的名義遣尚書左丞馮澥爲奉迎使,持皇后詔書前往迎立康王。

趙構得詔書大喜,這做皇帝的心思他從汴梁被圍之前就開始想了,當時是恨不得金人趕緊替自己把父兄解決掉。如今金人擄走了父兄,中原無主,按常理是該輪到自己了。但趙佶、趙桓被擄走的時候並沒有留下隻言片語要他稱帝,如果由自己宣佈稱帝,那就如同做了婊子卻沒有立起貞節牌坊,有快感之實而沒有貞節之名,不免不夠兩全其美,而且也容易讓天下人詬病他急著做皇帝而不顧父兄的安危。這時得了太后的詔書,儘管這個才被扶起來做傀儡的廢后其實並沒有敕立新帝的資格,但這時也顧不得這麼多了,只要即位的程序基本完整就好。

當下趙構移檄諸道帥臣替張邦昌說話,認爲他還算是一個恭順的臣子,命未行動者不必再進軍汴梁,已到汴梁城下者不得擅入。

不久元佑太后以手書詔告天下,道“二帝蒙塵、恐中原失君,故立康邸以嗣宋朝大統”之意。太后手書來到趙構所在地後,汪伯彥等連忙率百官上表勸進,宗澤在前線聞訊也移書表示擁護。張邦昌又從汴梁趕來伏地請死,趙構見他識趣會做人,反而加以撫慰。

趙構不久就在南京登壇受命,作冊告天,張邦昌率百官稱賀。尊靖康皇帝爲淵聖皇帝,尊元祐皇后爲元祐太后。不久漢部虎公主遣使來賀,趙構大喜,也派使者回訪,以盡情誼。

趙構即位以後,宗澤日日盼他回都汴梁,重振宋室;劉錡天天盼著他整頓兵甲,收復兩河。但趙構哪裡還敢回汴梁去?他的父兄就是在那裡被金人俘虜的,更別說去兩河了。所以他才登基就有南逃之意,畢竟他駐蹕所在的京東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容易受到胡馬的攻擊,所以他才做皇帝沒幾天便暗示江南的官員修繕江寧城牆並興建宮室,以備偷安。

“唉,果然還是這樣……”楊應麒在津門聞訊後嘆道:“我有時候真想知道,我來到這個世界後到底改變了什麼!”經過一番考慮移書歐陽適,讓他調動水師進入舟山羣島,以應江南可能發生的變局。

當時李綱、宗澤等主戰守,黃潛善等主議和。黃潛善主張用靖康年間所簽訂的誓書,劃河爲界。趙構派去遼南迴拜虎公主的使者,任務之一就是請完顏虎居中調停,他趙構願割棄黃河以北的領土,奉金主爲兄。

完顏虎將趙構的書信拿給楊應麒處理,楊應麒又讓胡寅等滯留宋臣傳視,胡寅等人看完後不敢相信,均道:“此信恐怕是假的,還請七將軍不要理會!”

楊應麒道:“信或許是假,使者卻不假——那是我們派去賀趙構登基的使者帶回來的。”

胡寅等仍然不肯相信。但不久又發生了一件事情,原來自古新帝登基,照例刑部總要大赦天下,結果天下諸路都收到了赦文,唯獨兩河沒有,那意味著南宋政權已正式放棄兩河!

這件事引起了軒然大波,兩河上下就連匹夫匹婦聽說之後也都知道新皇帝也要和他的父兄一般,棄兩河與金人了!曹廣弼這時還在上黨與銀術可糾纏,聞訊後公開移書趙構,表示趙構若守兩河,忠武軍便仍聽大宋調派;趙構若棄兩河,忠武軍將視宋廷詔書爲亂命,從此不再聽調。

天下羣議如此,但趙構仍然寧可犯天下之大不韙也不敢得罪金人,又加派使者前往津門請虎公主調停。

胡寅等人第二次聽說訊息後滿腔熱血逼在胸膛中上不去、下不來,痛聲大罵黃潛善等人誤君誤國!但他們所身處的津門市井卻不這麼看,那些對宋帝已毫無敬畏的說書人天天拿著趙構的事情冷嘲熱諷,把他形容得膽小如鼠,怕金如虎。對於這些“誹謗”滯留的宋臣一開始聽說了無不拍案而起,怒斥其胡言亂語。但津門的這些說書人不但口才了得,分析起當前時局來竟然也井井有條,往往把這些滯留宋臣駁得無法爲趙構轉圜。到後來一些宋臣一聽津門市民說起此事便愧恨欲死,頗以主上如此庸弱爲恥!

胡寅第二次來請求楊應麒莫要轉達趙構割地求和之意時,楊應麒道:“你還認趙構爲君麼?”

胡寅道:“太后所立,羣臣所戴,自然是胡寅之君。”

楊應麒道:“既然這樣,那我問你:你的君主請我幫忙,你卻來阻撓你君主的事情,你說你這到底是忠?還是不忠?”

胡寅愕然,咬牙道:“胡寅是忠於國家社稷!”

楊應麒道:“那你是說你們這位新的趙官家不忠於國家社稷了?”

胡寅連說了幾聲“這”後,竟然是無法自辯!

“原來你連自己在做什麼都沒想明白!”楊應麒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是你這個新的官家三番兩次來信請求我幫他賣國,我站在中間也難做,眼下攔是攔不住的了,只有把書信轉交給大金皇帝了。我告訴你,你這個新的官家想賣兩河,人家金主還未必肯買呢!”

胡寅一凜問道:“七將軍的意思是……”

楊應麒道:“我們漢部乃是大金的心腹大患,看宗望宗翰的意思,應該是要先滅趙氏,孤立漢部,然後再以天下壓一隅滅我漢部,到時華夏可就亡天下了!如果趙氏不滅,他們女真人有腹背受敵之憂,便沒法全力來對付我們漢部。所以就算你們官家願意割地稱臣,金人也未必肯買帳!”

胡寅道:“七將軍是說金人不亡我趙氏不肯罷休麼?”

楊應麒道:“這個當然,難道你不這麼認爲麼?”

胡寅道:“若是如此,那可得趕緊通知朝廷嚴加防範了。”

楊應麒大笑道:“防範?從一開始就不該鬆懈!就算金人暫時答應了你們官家的條件,但你認爲他們會守約麼?海上之盟也是兩國共立,當時他們對入侵大宋還沒有十足把握呢,結果他們還不是說撕就撕?現在他們摸熟了中原的道路,這往後的日子多半會來得更勤!你們官家就算不想打仗,這仗也會追著他打。我言盡於此,該怎麼辦,你們自己掂量吧。”

第160章 利害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8章 伏擊(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9章 塞外(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章 瘟疫(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02章 自辱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69章 飢亂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73章 叛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73章 叛第177章 勢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8章 伏擊(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5章 誓約(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尾聲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52章 舟中議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4章 烏古(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98章 五論尾聲
第160章 利害第308章 華表的污點(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8章 伏擊(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9章 塞外(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下)第116章 契丹有隙牆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上)第1章 瘟疫(下)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348章 秦府(上)第202章 自辱第17章 建村落(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55章 打到你求和(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47章 嶽幕(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下)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155章 榻前囑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69章 飢亂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9章 議婚姻(上)第173章 叛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上)第208章 陳家貨(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11章 塘沽展方略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73章 叛第177章 勢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上)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8章 伏擊(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23章 整軍備(下)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5章 誓約(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尾聲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上)第336章 醉獻妃(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52章 舟中議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14章 烏古(下)第143章 塘沽問第198章 五論尾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吴堡县| 凭祥市| 浦东新区| 娱乐| 揭阳市| 苍山县| 陈巴尔虎旗| 新郑市| 永春县| 雷山县| 华安县| 台山市| 离岛区| 双流县| 壶关县| 确山县| 沧州市| 西峡县| 德保县| 金湖县| 宁远县| 昌吉市| 林口县| 琼海市| 平原县| 崇左市| 鄱阳县| 武宣县| 凤庆县| 当雄县| 清新县| 永春县| 台南市| 株洲市| 松溪县| 贺兰县| 册亨县| 增城市| 汾阳市|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