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

登州通判選了個好日子,帶了當月的孝敬錢來見王師中,摒退左右,說了奏請朝廷延遲派使者來管理榷場一事,王師中一聽冷笑道:“你道朝裡都是傻瓜麼?我們這表一奏,誰不知道其中有私弊!”

通判沉吟道:“那就把榷場其實已開的事情先瞞住。就說我們要選地段、建房屋,拖個一年半載,於我們也大有好處。反正登州這裡山高水遠,朝廷也沒那麼容易知道實情。”

王師中聽得頗爲心動,卻又搖頭道:“不出旬日,朝廷就會另派使者從海道去津門,那時候如何瞞得過他們!”

通判道:“去津門不一定要從榷場那個港口出海!州城這邊也有舊港。當初榷場之所以不開在這邊,防的是這些夷人近肘難制,如今卻便利了我們從中取事。”又道:“若實在不放心,可派一隊廂軍在登州州城沿海處作個模樣,就當是爲榷場一事建港建屋。”

王師中躊躇道:“若被人看出破綻……”

通判道:“那些商賈能被少抽些榷金就偷笑了,誰會去告發?至於下面的人,我已經和劉七說好了,若再安排一批下吏去抽榷金,那是多了一層盤剝——下面那些幹活的傢伙,你我又不是不知道!與其如此,不如就都交給商賈們自己去管。我們每月定下一個數目,只要他們按時交納,籬笆牆內的事情,誰去管他!”

王師中道:“完全撒手不管,鬧出亂子可怎麼辦?”

通判道:“只要不出人命官司,管他們怎麼鬧去。若是敢鬧出籬笆牆外,我的人自然會去鎮壓!”

兩人又商量了許多細節,終於敲定孝敬錢的數目。通判去找劉七,又把和王師中商量好的價錢加了三成。

劉介等商人頭腦從劉七那裡得到消息後無不高興,又商量著該如何治理這個商寨小港,劉介道:“不如請七將軍派人來管。”

劉七道:“七將軍說過,這裡是大宋,若津門那邊派官員過來,傳了出去只怕大爲不妥。惹得大宋朝廷發怒,我們連站都站不住!”

趙觀道:“那豈不是要我們自己來管?只怕難以服衆。”

高麗商人李相隆道:“我有個主意。津門那邊的市集的日常事務也是由商會自己負責,只是稅務、法務、治安牢牢掌控在官府手中而已。我們不請津門的官員,卻把津門的管理的法門照搬過來,如何?”

劉介道:“甚好,甚好。只是津門市集中有個商法官,調節各種糾紛。如今我們這裡沒有法官?該由誰來調節?”

李相隆道:“津門那套商法很好,大家都服,就用那套法規作準則。至於法官,我聽說管寧學舍專門有人學這個的,不如就花重金去那裡請一個高才過來。”

劉介笑道:“妙極!那稅務也是這樣。我們也從津門請一些精通算術的高才來管理這件事情,就按照津門的稅率自己抽稅。”

趙觀道:“抽上來的錢怎麼處理?”

李相隆道:“不是要給那些管理孝敬錢嗎?”

趙觀道:“我算過,就算交了那些孝敬錢也還有剩餘。”

李相隆道:“我們要聘任法官,又要請人來結算稅務,這些人都要花重金。此外還要叫人打掃道路門庭什麼的,花錢的地方多了去。我還怕按津門的稅率抽不大夠呢。”

趙觀道:“如果不夠,只能加一些稅了,可萬一有餘該怎麼辦?”

劉介道:“那我們就學孤山寺,建些學舍、義倉什麼的,做做好事,也算是給自己積德。”在衆多劉介位望最高,他這句話一說衆人都紛紛贊成。接著又說起該選誰做這商會的會長,推來推去,終於把劉介推出來。劉介也是個有志向的商人,便當仁不讓,做起了會長。

他只幹了一個月就發現登州的知州和通判都把清陽港的潛力看小了。雖然津門開港之後已經有不少北國貨物通過泉州、明州的商船流入南方,同時江南的貨物也找到了一個新的市場。但距離泉州、明州十分遙遠的中原腹地,與津門的直接貿易數量幾乎接近於零。因此位於山東半島的清陽港一旦打開,儘管爲時尚短、設備簡陋,但它所吞吐的貨物量已經讓劉介十分吃驚。王師中和登州通判自以爲獅子大開口,其實他們能吞下的也不過是清陽港交易稅金的三成。

大量的錢財在劉介這個會長眼皮底下來來去去,然而他卻忍住了不去貪圖便宜——清陽港的商人把津門的財物監督系統也搬過來了,這讓執行公務者少了許多空子可鑽,就算能得手,暴露的機會也很大。對劉介來說,廉潔爲公以獲得聲譽,將來能得到的比貪污眼前這點錢財要大得多。

更何況劉介本來已經是個富豪,他做這個會長更多的是爲自己和自己的家族能夠更爲體面。津門市集商會會長的位子早被趙履民奪走,劉介知道自己和漢部的交誼原沒有趙履民長久,因此對這件事情也只能乾眼紅,這次在大宋境內混了一個會長也算是一種安慰。因此他做了清陽商會會長後不但秉公辦事,還主動拿出許多錢來修葺新港口內的諸般公共設施。

清陽港的事情楊應麒不久便聽說了,他寫了一封公開信祝賀劉介當選。劉介收到信件後喜出望外,楊應麒信中的一些暗示性語言讓劉介感到七將軍對登州這個商會的重視程度遠過津門,跟著,他又隱隱猜到了這個七將軍背後的某些意圖。

想通了這一節,劉介便幹得更加賣力了,而楊應麒對劉介的各種請求也十分配合,幾乎是要人有人,要物有物。清陽港的治理慢慢走向了正軌,稅務與法務都頗服人心,並順帶著連登州州城也繁華起來。

王師中不知道自己土地上那些不在籍的農民正悄悄地往海外流失,他看到的只是這片地皮因爲外來人口增多而繁榮。在朝廷出使金國的使者到來前夕,一所私人出資的義學蓬萊學舍出現在登州城外的羽山,這所蓬萊學舍向整個山東半島的十五到二十歲的學子開放,只要能通過學舍的入學考試,不但能入學讀書,學舍還包吃包住。

治下出現這樣的義舉乃是大好事,因此蓬萊學舍開學之日,頗有幾分風流的王師中也應邀出席。學舍的規模還很小,教師只有七八人,藏書量也不是很大。不過其中有一批書還是引起了王師中的興趣:這批書印刷十分精良,而版本則從未見過,不過種類則頗爲貧乏:只有論語、孟子、禮記和前四史而已。

王師中隨手拿起《三國志》翻了一下,只見書上標出了句讀。書的最後一頁印著“津門書局”四字。再看回前端,赫然寫著這批書總領點校者的姓名:楊應麒。

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1章 夜遁(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78章 會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81章 責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96章 夜訪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9章 塞外(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84章 戰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85章 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76章 詔第154章 蒙古謠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69章 飢亂第192章 密見第184章 戰第171章 文詞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章 部勒(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8章 伏擊(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8章 伏擊(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5章 出谷(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章 瘟疫(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
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11章 夜遁(下)第344章 北遊(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178章 會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181章 責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96章 夜訪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07章 蕭字旗(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352章 勤王(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上)第9章 塞外(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上)第184章 戰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241章 數語乾坤轉(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55章 姻幻(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329章 羣龍動(上)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下)第185章 變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76章 詔第154章 蒙古謠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上)第140章 揚帆濟海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上)第169章 飢亂第192章 密見第184章 戰第171章 文詞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章 部勒(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8章 伏擊(下)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313章 夏使之會(下)第349章 聞逝(下)第342章 議戰(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137章 危疑反覆>第94章 將軍跨海南巡(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317章 小延福園(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8章 伏擊(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9章 公主回家了(上)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5章 出谷(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1章 瘟疫(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屯昌县| 莱阳市| 治多县| 万山特区| 泊头市| 东城区| 隆尧县| 呼玛县| 元阳县| 泰和县| 军事| 南木林县| 抚州市| 福清市| 阿瓦提县| 庆城县| 来凤县| 丰县| 湖南省| 黑水县| 轮台县| 陇南市| 华宁县| 科技| 手游| 怀来县| 焉耆| 浦县| 盐池县| 桐庐县| 崇文区| 自治县| 平果县| 宁阳县| 西青区| 乌拉特前旗| 普格县| 庆阳市| 蓬莱市| 五大连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