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部勒(上)

在折彥衝的指揮下,糧食被分批運往谷中一個露天的地方,這幾天沒有下雨,因此不怕被雨水浸壞。

楊應麒看著衆人的反應,心道:“在羣龍無首的情況下第一個站出來的,通常都會成爲衆人心理上的領袖,看來哥哥已經暫時取得了對這羣人的領導——雖然這領導權似乎還不怎麼穩固。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怎麼樣幫他鞏固領導地位。”

楊應麒十分清楚:眼下自己只有“十二歲”,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下去,只有依靠一個強者。由於只保有“前世”的智力,他楊應麒現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成爲折彥衝的“軍師”——無論這個領袖是不是他“前世”的哥哥。

只見折彥衝讓楊開遠和歐陽適在衆目睽睽之下清點糧食的數量和品類,又讓女真人阿魯蠻去清點人數,阿魯蠻一聽叫道:“什麼?讓我去數數?開什麼玩笑!”

楊應麒跳出來道:“我去!”

折彥衝看了他半晌道:“你?”

楊應麒道:“這裡說到算術,沒人趕得上我!”

歐陽適一聽不由得冷笑,但瞧在楊應麒是個孩子的份上,也就沒說什麼了。

楊應麒道:“不過得有個人幫我。”點了阿魯蠻。阿魯蠻在老師狄喻示意下才老不情願地跟過去。

楊應麒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劃了縱橫四道,分成二十五個格子,讓阿魯蠻趕著所有人一批批去站格子,“站過一次格子纔有東西吃,站過兩次或兩次以上都沒東西吃。”沒一會便把人數統計出來,一共是八百二十九人。

狄喻哀嘆一聲道:“八百二十九人,我記得進來的時候人數超過三千的。”

楊開遠和歐陽適那邊就慢得多,等他們算出結果來,楊應麒在折彥衝身邊低聲道:“具體該怎麼辦,看來還得由我們幾個好好計議一下。”

狄喻坐在旁邊,聽到這句話大爲驚駭。對楊應麒這個“十二歲的小孩子”登時刮目相看。要知道楊應麒這句話並不像表面聽來那麼簡單,所謂“亂世之謀不與衆”,在人心惶惶的情況下,有些事情是不能在所有人眼皮底下討論的。

折彥衝聽了楊應麒的話之後點了點頭,高聲道:“都先回去,傍晚這個時候在這裡發口糧!人人都有份!”

但大部分人卻不肯離開,他們對摺彥衝還不是十分信任,那堆糧食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看好才安心。

楊應麒皺了一下眉頭,在狄喻耳邊說了兩句話,狄喻點了點頭,大聲吩咐阿魯蠻看好糧堆,公開道:“任何人敢靠近糧堆五步……殺了!”

看著阿魯蠻那豹子一般的肌肉,不少人下意識地退開了幾步。

折彥衝這才放心,和楊應麒、狄喻、楊開遠、歐陽適五人來到楊開遠搭的草棚邊坐下。

歐陽適對摺彥衝道:“那些愚夫蠢婦可以驅使,卻不可以和他們商量大事。現在這裡只有我們幾個了,大家都是聰明人,不妨放開了說話!口糧的事情我不著急,我現在想知道,你有什麼辦法救大家出去。”

折彥衝搖頭道:“我沒辦法。”

楊開遠和歐陽適都怔住了。狄喻卻哈哈大笑。楊應麒則低著頭偷笑。

折彥衝道:“那些話,我是被當時的情形逼出來的!”

狄喻嘆了一聲,道:“其實你這樣是對的。只不過你當時那樣子……嘿嘿!連我也被你騙了,以爲你真有辦法。”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無論如何,現在總算安定下來了,只要局面得到控制,事情就有轉機。”

歐陽適一聽這話,扭頭瞪著楊應麒道:“小鬼!你到底幾歲了!我都懷疑你不是個孩子,其實是個侏儒!”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有才不在年高。這裡除了狄先生,大家年紀都不大。我也就小你們一點點而已。”

狄喻饒有興趣地看著他,連楊開遠也感到這個族弟和大病之前不大一樣。楊應麒卻不理會他們的眼光,拿了一根樹枝在地上劃來劃去,說道:“事情先易而後難。如何脫逃,必須在我們掌握各方面信息之後才能作出籌劃來:比如這個山谷有沒有其他出路,契丹人究竟想怎麼對待我們等等。”

狄喻點了點頭,連歐陽適也聽進去了。

楊應麒繼續道:“當務之急,第一,是穩定人心。這件事,折大哥已經做好了第一步。接下來,就是要把人變得有組織。這八百多人,我們不可能一個個去傳達我們的想法和主張,因此需要選出些首領來。大概選出二三十個左右,每個人領導三四十個人,我們再領導這二三十個頭目,這樣局面便不容易失控。”

狄喻點了點頭道:“我頗懂相人之術,這些天雖然臥病,可也稍微留心周圍的情況。這件事我可以提供點意見。”

楊應麒道:“接下來,就是疫病的事情了。我不懂醫術,也搞不清楚這是個什麼瘟疫,不過這疫病似乎也不是很厲害,但死人總是難免的。過兩天等大家漸漸穩定下來、對我們都更加信任之後,我們便要一個個地把染上疫病的人和沒染上疫病的人區分開來再加以照顧。已經死了的人要想辦法埋葬——最好是火化……唉,其實到最後,最好的結局也只是讓最強壯的人活下來而已。”

歐陽適道:“那有什麼辦法,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楊應麒道:“不過,只要能多讓一個人活下來,都值得我們去要努力。”

狄喻讚道:“說得好!這話大有仁者之心!”

楊應麒又道:“眼看天氣就要轉涼了。如果這真是瘟疫的話,天氣一冷情況也會好轉……”

歐陽適插口道:“爲什麼天氣一冷瘟疫就會好轉?”

“這……”楊應麒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他不是學醫的,和瘟疫相關的原理也只是一知半解,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搪塞道:“我在一本古書上看到的。”

幸好歐陽適也沒再追問下去,楊應麒繼續道:“但天氣一轉冷,取暖便成問題。我們吃的東西本來就不大夠,如果再加上凍,死人只怕會更多更快!想辦法找到可燃燒的東西,這是第二件事情。”

狄喻嘆道:“可惜這座山谷林木不多。就算都砍了也燒不了多久。”

楊應麒道:“第三件事情,就是找路。我們不知道契丹人究竟想把我們怎麼樣,無論如何,能找到出去的路那是最好。這件事情可以等安定下來之後再找人秘密去做,萬萬不能讓契丹人知曉。至於第四件事情,就是和契丹人的交涉。”

歐陽適道:“交涉?他們根本就不會理你!走得太近,小心一箭把你殺了!”

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89章 國債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181章 責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84章 戰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91章 入汴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76章 詔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5章 出谷(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98章 五論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3章 狼羣(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99章 老臣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59章 針鋒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69章 飢亂
第322章 刀馬佛經(上)第133章 胡部潛流>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189章 國債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下)第145章 新局哉第247章 回首實有怨(上)第239章 王者歸故園(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上)第16章 入女真(上)第350章 迎敗(上)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228章 牙疼之惱(上)第181章 責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第七十二章 上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204章 思良將第58章 開發大流求(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144章 兄弟間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67章 萬里迂迴由漠北(下)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62章 聯金扶漢之策(下)第49章 複雜的政治(上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84章 戰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下)第331章 七軍沒(上)第231章 山東進退(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191章 入汴第327章 金夏合(上)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下)第20章 下聘禮(上)第65章 維吾爾族來客(上)第176章 詔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5章 出谷(上)第50章 進退之間(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98章 五論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上)第13章 狼羣(下)第304章 制衡與制肘(上)第199章 老臣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下)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上)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10章 火急密奏(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25章 暗香浮動(上)第288章 乃合燕京之圍(下)第318章 大漢軍心(下)第285章 牆倒衆人齊推(下)第159章 針鋒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24章 反契丹(下)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35章 輕裝向太原(下)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334章 漢皇都(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上)第219章 突圍北上(下)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169章 飢亂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津市| 英吉沙县| 凤台县| 景泰县| 开封市| 利川市| 松阳县| 乌苏市| 海晏县| 宾阳县| 平阳县| 无锡市| 鹤岗市| 南宁市| 伊通| 定安县| 瑞安市| 广宁县| 喀什市| 呼图壁县| 新宁县| 喀喇| 南丰县| 凤凰县| 石阡县| 镇宁| 呼伦贝尔市| 区。| 鞍山市| 郯城县| 梓潼县| 出国| 乌拉特前旗| 海伦市| 霞浦县| 布尔津县| 本溪| 张家川| 库尔勒市| 基隆市| 宜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