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

楊應麒的座船消失在海面上以後,歐陽適贊陳正匯道:“老七這趟南下雖然出人意料,但他的如意算盤,卻都己經被你算中。他自以爲一切都在他控制之中,誰不知我們另有棋局.”、陳正匯微微一笑道:“我們的心思,七將軍未必就完全猜不透。如今事情進行得這樣順利,也許只因大家都想到一塊去了!”

歐陽適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無論如何,繼續推薦我們的人到津門任職的事情你要好好幹!我希望咱們北上的時間不用等太久。”

“這個正匯自然會努力。可是……”陳正匯道:“可是四將軍你也得開始埋一些伏筆了“伏筆?什麼伏筆?”

“自然是北上的伏筆!”陳正匯道:“我們漢部幾位首腦裡面,狄將軍近來身體不是很好,開始休養了。其他七人各有重任!四將軍你負責的是海上事務,若是格守本職,永遠得在東南遊蕩,如何進中樞去?所以得尋個由頭。”

歐陽適問策道:“由頭?你認爲該尋什麼由頭?”

陳正匯道:“四將軍要以東南大吏的身份進入漢部中樞,必須是中樞發生關係整個漢部、又少不了四將軍的大事才行!而且還不能是像押運糧草、蕩平海盜這樣的常態事件,而必須是突變的大事件!否則的話,其他幾位將軍會認爲四將軍逾越本分。”

歐陽適問道:“突變事件?”

“嗯。”陳正匯道:“四將軍,眼下天下間最大的事情一一連整個漢部都勢必捲進去的事件是什麼?”

歐陽適道:“若說最大的事情,自然是金宋兩國準備聯盟滅遼!可這都是陸上的勾當,和我們關係不大。”

“關係不大,但我們若有心,也可以扯上關係!”陳正匯攤開地圖,指著燕雲十六州的位置道:“這裡,可以讓四將軍有個常駐北方的由頭!”

歐陽適訝異道:“你不會想讓我去攻打大遼南京吧?這可不是我們的份內事!再說,我們和大宋約好了,這個地方將來是歸大宋的!”

“四將軍摩下的精銳以水師爲主,當然不適合去攻打燕薊!再說這是海上盟約中說好要歸還大宋的,我們如何能去打它的壞心思?”陳正匯指著宋金界河(今海河)入海口的位置道:“但我看過幾副七將軍用過的地圖,在這個地方有針孔和反覆撫摸造成的痕跡,看來他對這裡很感興趣。我一時還沒想到他要幹什麼,但這裡臨海靠河,正用得上水軍!我們朝這個方向想,同時在界河北邊的燕薊,以及界河南邊的滄州多下些功夫,總不會有錯的。”

歐陽適點了點頭道:“有道理。”

陳正匯又道:“大宋負責北伐的官員,若有機會四將軍也當留心,哪怕只是太平時節的點頭之交,將來臨事時或許也能生奇效!”

當歐陽適在陳正匯的慫恿下開始打大遼臨海疆土的主意時,折彥衝卻己經班師回遼口。

金軍北線沮兵之後,折彥衝、曹廣弼也撤除了對中京的威脅。該時候,遼金兩國並沒有形成穩固的邊界,可以說是誰的兵力強些,誰就向前推進,誰的兵力弱些,誰就向後退縮。

邊界附近的城池州縣,對遼金兩國也是一時倒向這邊,一時倒向那邊,這就是遼金兩國邊界的軟性現狀。

折彥衝後撤時,無論是奚部部族軍、中京宮帳軍還是漢兒報怨軍都不敢來追。折彥衝指著中京大定府的方向道:“大遼難道就剩下一個耶律餘睹了麼?”

曹廣弼道:“名將與名臣,都是要靠機遇才能嶄露鋒芒的,在蕭奉先節制下,就是比耶律餘睹強十倍的人也別想成就功業!”

傍晚紮營後,西邊沙塵滾滾,一小隊人馬奔近,卻是折彥衝幾日前派去中京給蕭奉先下書的使者隊伍。林翼看見忙入主帳報知:“鄧先生回來了!”

折彥衝聽說後鬆了一口氣道:“還好,沒被扣住!”

曹廣弼冷笑道:“蕭奉先如此懦弱,怎麼敢扣留我們的人!”

說話間兩個人掀起帳幕走了進來,正使呈上蕭奉先的回書,退了下去,副使鄧肅卻留了下來。

曹廣弼對蕭奉先的書信不感興趣,卻問鄧肅:“中京一遊,見聞如何?”

鄧肅爲了不顯得太過書生氣,故意不剃鬍子,摘下軍冠,與折彥衝、曹廣弼敘話,說道:“大遼對看守外使的定製是很嚴格的,可惜執行的人辦事不利,我花了幾個小錢,就和孤山寺派往中京聖昭寺的和尚接上了頭,聽到了許多消息。”

曹廣弼問道:“他們對耶律餘睹之事如何反應?”

鄧肅道:“中京民衆大多不知。大小官吏知道的也不大敢提,想必是有什麼人暗中作梗折彥衝這時己看完了那書信,丟在桌邊,說道:“本來遼人望勝己久,這次的事情本可用來加倍渲染,以振民氣軍心。但蕭奉先和耶律餘睹一個是擁立秦王的,一個是擁立晉王的,兩人水火不容!蕭奉先哪裡會讓他出風頭?”

曹廣弼也道:“君昏臣俊,將相不和,這是亡國之兆!”

林翼忽然插口道:“大將軍!既然遼國內部有此罐隙,不如我們就趁機而入,立個大功曹廣弼支頤不語,折彥衝道:“這事再說吧。”

鄧肅眼神閃了兩閃,說道:“阿翼說的這事,我看可行。”

折彥衝看了曹廣弼一眼,曹廣弼也點了點頭。折彥衝問他道:“中京、燕雲的密子,是你和應麒該管吧?”

曹廣弼道:“應麒是他們的頂頭上司,我因主西路戰事,所以也有臨機調動之權。”

折彥衝道:“既然如此,反正這事也不太急,就等應麒回來再說。”

林翼還想說話,卻己被鄧肅眼神止住。兩人出帳後,林翼於無人處忍不住問鄧肅道:“鄧大哥,我的提議有什麼不妥麼?”

“沒什麼不妥。不過……”鄧肅道:“有些事情什麼時候做,由什麼人做都是有講究的!你剛纔表現得有些急躁了。”

軍馬東歸,一路都有邊寨接應。望見遼河後,楊開遠來接,原來阿骨打要調一個漢部將領詢問遼南兵糧儲備情況和中京疑兵接戰情況。最適合北上聽詢的自然是折彥衝,但他聽說楊應麒正往遼口趕來,有意和他相聚交換信息,因此便讓楊開遠北上。楊開遠對中京一行的情況不甚瞭解,折彥衝便調鄧肅這個新任參軍跟楊開遠同去。

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85章 變第179章 亂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章 過冬(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4章 過冬(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89章 國債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68章 偶遇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171章 文詞第183章 臨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章 塞外(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68章 偶遇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66章 使者第349章 聞逝(上)
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185章 變第179章 亂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4章 過冬(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下)第138章 燕京襲取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346章 南行(上)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14章 烏古(下)第211章 激蒼鷹(下)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266章 盼君未忘當年誓(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4章 過冬(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上)第106章 卻是自家掘墳(下)第40章 兵下遼東(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309章 秉公與顧全(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上)第312章 連環衝擊(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238章 棋盤大變幻(上)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上)第189章 國債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下)第215章 演兵法(下)第156章 帶月歸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68章 偶遇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70章 天降雄兵破僵持(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下)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342章 議戰(下)第51章 南遷吧南遷(上)第325章 破西夏(上)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下)第57章 狡政與黠商(上)第295章 晉北的財路(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93章 遠族來歸何意(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313章 夏使之會(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328章 胡虜會(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下)第77章 大流求歸宿彷徨(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上)第30章 新編胡伍(下)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上)第351章 囚君(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171章 文詞第183章 臨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337章 珍珠衫(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121章 說甚親且貴第316章 塘沽民心(下)第9章 塞外(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20章 移運定興亡第168章 偶遇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66章 使者第349章 聞逝(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河县| 隆尧县| 民乐县| 安西县| 旺苍县| 故城县| 遂溪县| 金秀| 龙陵县| 广昌县| 峨边| 福鼎市| 宁强县| 柳河县| 衡东县| 道孚县| 新竹县| 姜堰市| 阜阳市| 铅山县| 陆良县| 台南市| 资讯 | 兴城市| 旺苍县| 湖南省| 古交市| 清涧县| 化州市| 昌图县| 普兰店市| 新竹县| 乳源| 龙陵县| 芦溪县| 泰州市| 和田县| 鄂温| 禹州市| 望江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