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

楊應(yīng)麒敲著地圖上的會寧,喃喃自語:“諜報無誤的話,只怕遼使習(xí)泥烈剛好也在會寧,這下可熱鬧了……”

會寧這個“皇帝寨”在吞併漢部九村以後,終於像個城了。雖然在漢部主體南遷以後,北來的商人便明顯少了許多。但這裡畢竟是新興大國的都城所在,親貴豪強都聚集於此,因而人口物流都十分繁庶——當然,這種繁庶也是相對於東北大地而言,若放在大宋,這裡仍然只能算是個二三流的城鎮(zhèn)罷了。

吳乞買、斜也、斡魯古、宗乾等人佔據(jù)了漢村以後,其部族家人住著漢村的磚房,種著漢部的田地,對於主子佔到這麼一個好地方十分得意。

但楊樸這次回來一看,發(fā)現(xiàn)原漢村的各處莊稼長勢都不如往昔,想來是女真人經(jīng)營不善的緣故。

漢部在會寧還保有一個西村,是當初不願南遷者的聚居點。折彥衝在會寧時候也住在這裡。西村除了村民外,還駐有折彥衝的親兵五百人——這五百人的隊長大多是從當初起兵一百六十騎中挑選出來,不但精銳,而且忠誠。

大宋使團在日落後纔到達會寧城外,折彥衝派了外甥蒲魯虎來迎接。蒲魯虎是宗雄長子,宗雄的幾個兒子都仰慕他們這個英雄了得的姑父,日常無事時常纏著折彥衝不放,宗雄也不禁涉。蒲魯虎十五歲後,折彥衝便在西村挑了十個勇士,讓蒲魯虎做隊長,日常無事時就跟他講演兵法武藝,又答應(yīng)下次若有大戰(zhàn)一定帶他上陣。

蒲魯虎得折彥衝、狄喻教導(dǎo),小時候又常在曹廣弼、楊應(yīng)麒身邊轉(zhuǎn),和平常女真少年大爲不同——身上胡氣甚少,但剛勇溢面,出迎的人馬在他指揮下一絲不茍,和楊樸馬上對答又甚有條理,隱隱然有乃父文武雙全之風(fēng)。

聽了蒲魯虎的話趙良嗣等才知道折彥衝夫婦傍晚時進宮去了,不過對使團的到來西村內(nèi)部早有安排,便由蒲魯虎代姑父接進村去安頓好,楊樸料理慣了漢村庶政,這時卻不插手,且看蒲魯虎如何行事。蒲魯虎年紀雖小卻把一切都處理得有條不紊。趙良嗣、馬政等人見蒲魯虎這樣一個女真少年也如此強幹,心中各有感觸。

這一晚折彥衝徹夜未回,第二日完顏希尹前來過問,互致殷勤之意。趙良嗣促請完顏希尹,盼能早日得見金主,完顏希尹道:“今日我主另有要務(wù),明日定然召見。”

晚間趙良嗣和馬政商量道:“今日這個完顏希尹有些推諉,莫非是出了什麼變故?”要找楊樸來問,侍從卻回說楊大人也進宮去了。 ? тt kán? ¢o

西村外部到處是往來胡騎,趙良嗣和馬政心中懼怕,不敢出村。女真人對他們雖然保持禮貌,其實看管得甚嚴,初到異族之地,趙良嗣也沒法出去打聽。

馬政等人忽然想念起津門了——那裡雖然也是“外國”,但一切都讓宋朝來的人感到舒服。而在這個地方,似乎連空氣中飄蕩的風(fēng)都有胡味!他們就是和完顏希尹這個還算比較漢化的女真人交流也甚感吃力,不僅因爲完顏希尹那一口的北國口音,更因爲他那不失女真本色的樸直思維和大宋官僚化的政治語言格格不入。

趙良嗣和馬政都不知道,此刻身在會寧的使者其實並不止大宋一家。

他們還沒到達會寧時楊應(yīng)麒就已經(jīng)在惡意地想象著:如果趙良嗣和馬政忽然聽說遼使習(xí)泥烈就住在他們隔壁會是什麼樣的情景。

楊應(yīng)麒在千里之外想象著這一“趣事”的時候,金國方面也正考慮著用什麼樣的規(guī)格來接待宋使。完顏希尹主張用盛禮,諳班勃極烈吳乞買卻不以爲然。因爲宋國此次出使目的顯然就是要說服大金聯(lián)手攻遼,而大金現(xiàn)在已經(jīng)決定和大遼停戰(zhàn),所以這個時候與大宋走得太近並不合適。

阿骨打問折彥衝的意見,折彥衝卻反問道:“叔叔心中,是否準備就此與契丹東西並立爲北國雙雄?無心再圖西進?”

阿骨打道:“自然不是!”

折彥衝又問道:“然則我大金與大遼之間,只是暫時停戰(zhàn)了?”

阿骨打還沒回答,斜也哼了一聲道:“這還用說!等把領(lǐng)土內(nèi)的事情料理清楚,我就領(lǐng)軍馬衝過去!”

吳乞買、宗翰、宗望等聽了斜也的話都點頭稱是。折彥衝道:“我們和大遼也打了幾年的仗了,越是往西、往南,阻力就越大!前兩年本來是契丹人千里遠征,我們有在家門口打仗的便利。但到了中京一帶,千里勞師的就換成我們了。大遼剩下的領(lǐng)土是他們的菁華所在,不能輕忽。如能與大宋聯(lián)手夾擊,對我們大爲有利?!?

阿骨打道:“彥衝所言在理。”

折彥衝又道:“既然如此,我們與大宋聯(lián)合便是遲早的事情。宋使到此,當妥善接待?!?

吳乞買道:“可如今習(xí)泥烈也在這裡,他要和咱們講和,宋人卻要我們和契丹開戰(zhàn)!兩家所請不兩立。以當前的形勢看,暫時和契丹停戰(zhàn)勢在必行,大宋的要求,我們只能先推了?!?

折彥衝道:“五叔所言極是,不過這兩家所求未必完全矛盾。對大宋我們也不用推。兩國聯(lián)軍乃是大事,不是一次就能說清楚的。從會寧到汴京路途萬里,又不能走陸路,得由海路迂迴來往——這一來一回就要一年半載。不如這樣:我們且許了他,卻不把話說死,只是要派人去和大宋談條件。幾番來回,怕不要費兩三年!有兩三年時間,還不夠我們料理內(nèi)政麼?”

宗翰聞言附和道:“彥衝所言正中要害!”

吳乞買也微笑道:“好小子!虧你想得出來!只是這出使大宋之人,卻派誰去好?”

折彥衝道:“大宋皇帝還不清楚我大金兵威,這時候若派重臣去只怕未必能得他們禮遇?!?

宗翰道:“便讓希尹爲正使,楊樸爲副,如何?”

“希尹去不得。”阿骨打道:“我們族內(nèi)善戰(zhàn)之將成千上百,能如希尹這般文武皆通的卻不過三五個!會寧少他不得!”女真新興之族,有時候行事類於強盜,常常做出扣留其他國族使者做人質(zhì)的事情,他們以己度人,也怕大宋扣押使者,因此阿骨打意下頗不願派遣親貴宗族前去。何況他們此時對大宋所知不深,也不願派不可或缺的重臣前去。

吳乞買道:“那便讓楊樸去吧,這個渤海人也還算老實?!?

阿骨打點頭道:“反正也就是傳個話,讓趙家天子知道我們的意思就行。該決斷的事情,讓趙家天子再派人來會寧跟我談。能聯(lián)手自然最好。不過天下的城池,最終還得是用刀殺出來的才實在!”

第319章 雲(yún)中黃河(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65章 陰陽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61章 民議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90章 名妓第141章 陷燕京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88章 定第22章 立法規(guī)(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80章 異第236章 連環(huán)計中計(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03章 臨潢風(fēng)沙迷眼(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5章 李綱第177章 勢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62章 講演第11章 夜遁(上)第241章 數(shù)語乾坤轉(zhuǎn)(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134章 特設(shè)新軍>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06章 學(xué)生潮(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
第319章 雲(yún)中黃河(上)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下)第212章 飼野狼(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145章 新局哉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上)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65章 陰陽第311章 主動被動(上)第53章 梟雄之異志(上)第161章 民議第215章 演兵法(上)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4章 反契丹(下)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190章 名妓第141章 陷燕京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278章 無望之城豎降旗(下)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46章 故人矣第188章 定第22章 立法規(guī)(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284章 老成偶爾張狂(上)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上)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下)第35章 襲遼帝鑾(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50章 進退的選擇(下)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268章 圈套內(nèi)外險難知(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210章 困猛虎(下)第18章 通商路(下)第207章 蕭字旗(下)第180章 異第236章 連環(huán)計中計(下)第217章 窺九鼎(下)第338章 洗衣槌(上)第127章 子夜問藥第69章 楊大人的書童(下)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上)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86章 國亡四方禍至(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03章 臨潢風(fēng)沙迷眼(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zhàn)爭(下)第271章 喪家之犬悔何用(上)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41章 曷蘇館事(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16章 入女真(上)第28章 稱帝號(上)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218章 悼忠臣(下)第54章 老和尚遠來(下)第20章 下聘禮(下)第38章 南朝北意(下)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46章 良緣非良緣(上)楔子終極遊戲第110章 歡迎丈母孃第136章 燕京變故>第330章 秘策發(fā)(下)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上)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下)第131章 兵謀再定>第195章 李綱第177章 勢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nèi)(下)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62章 講演第11章 夜遁(上)第241章 數(shù)語乾坤轉(zhuǎn)(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134章 特設(shè)新軍>第285章 牆倒衆(zhòng)人齊推(上)第289章 大漢新政新局(上)第206章 學(xué)生潮(上)第350章 迎敗(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307章 理想與現(xiàn)實(上)第38章 南朝北意(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噶尔县| 温州市| 长乐市| 宝山区| 西城区| 恩平市| 杭锦旗| 綦江县| 崇文区| 仙桃市| 马山县| 恭城| 绍兴县| 灌阳县| 格尔木市| 丰城市| 确山县| 延边| 溧阳市| 桦川县| 德州市| 黄梅县| 乐都县| 斗六市| 星座| 贵溪市| 兴和县| 承德县| 隆尧县| 新源县| 黄陵县| 垫江县| 荣昌县| 郯城县| 平邑县| 静海县| 松潘县| 伊川县| 库伦旗| 南充市|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