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

林翎回到泉州後向父親稟明經過,林珩聽完嘆道:“這下東海的局勢可就複雜了。看來這位小陳先生心中另有打算。”

林翎問父親道:“那我們當何去何從?”

林珩反問:“現在當家的是你!你認爲我們當何去何從?”

林翎被父親問得一窒,過了好久才道:“漢部和我們關係較疏遠,但他們腳跟已經站定,進則吞吐東海,退則固守長白。小陳先生與我們是同鄉同族,關係較近,只是他背後卻無人支持……”

林珩道:“無人支持?大宋朝廷呢?”

林翎斷然道:“朝廷不可靠!若是朝廷可以依靠,只怕此時小陳先生早已上書汴京了!”

林珩道:“今日不可靠,明日呢?”

“明日?”林翎道:“爹爹!今日之朝廷,比十年前之朝廷可有起色?孩兒年紀雖小,但眼見咱們家族的生意越來越艱難,也知道大宋的局勢是每況愈下!直到和漢部來往以後,我們的生意才又轉好。今日之於昨日,正如明日之於今日!孩兒實在看不到朝廷在十年、二十年內能有什麼好轉向!更何況,我們家族可未必等得了十年、二十年。”

林珩嘆了一口氣道:“這麼說來,你心中是早有主意了。流求遠離津門,小陳先生現在的作爲七將軍應該還不甚了了,但以他的精明,這事遲早會被他看破。卻不知道他將如何應對?”

林翎眼中的神色黯淡了一下,說道:“只怕他現在想應對也不行了。”

“哦?”林珩奇道:“爲何這樣說?”

“他出事了。”

林珩驚道:“出事?他出什麼事情?”

林翎道:“陳正匯沒有明說,但細想他的暗示,似乎七將軍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輕。”

林珩沉吟道:“怪不得歐陽適前些時候走得那麼匆忙!這楊應麒是漢部的心腦,若在這節骨眼上出事,整個東海的洋流都要轉向啊。”

林翎忽然道:“爹爹,我想去津門看看。”

“去津門?”林珩猶豫了一下道:“也好,順便看看你的弟弟阿翼。你自作主張把他留在那裡雖然有道理,但我終究不放心。若他在津門過得不順,你便把他帶回來。”他撫摸了一下林翎的頭髮道:“這幾年你辛苦了。若不是我雙足不便,家族又沒有其他可以託付大事的人,又怎麼會把這麼重的擔子壓在你一個……”

林翎握住父親的手道:“爹爹!此事不必再提。當初既然選擇了,就不能後悔!我也從沒後悔過!”

林珩連連嘆息,頗爲歉疚。第二日林翎啓程北上。林家早已知道登州開港的消息,因此林翎此次去津門走的是歐陽適前些時候北上的路線,帶了隨從護衛,騎快馬走官道,經過兩浙路、淮東路,進入山東。

林翎這一路來所見所聞,當真可用滿目瘡痍來形容,與楊應麒在汴京所見的太平假象完全不同。

早在崇寧年間,道君皇帝便命童貫在蘇州、杭州開設應奉局製作器用,凡所制牙、角、犀、金、銀、竹、藤、裝畫、雕刻、織繡等物,應奉局局每日聚集的能工巧匠多達數千人,無不曲盡其巧。往往一件精美器物便要花費數十萬錢,而所需經費、材料又都是直接從民間搜刮,江南民力由此開始困頓。

其後,趙佶又對花石產生興趣,開始時只是每年命下吏進貢三本五本,但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蔡京父子等大臣眼見皇帝好這個,無不落力巴結。從此運送花石的船隻在大運河上絡繹不絕,號“花石綱”。

崇寧四年,趙佶又命朱勔執掌蘇杭應奉局,總領花石綱之事。朱勔的才幹比童貫這個庸人高出十倍,是古今中外苛徵盤剝的大高手!他到江南後嚴搜謹剔,無論士庶,只要聽說誰家中有一石一木稍堪把玩,馬上領健卒直入其家,用黃紙表封作記號,指爲御前之物,命其家人善加看護,稍有不慎,立即被加以大不恭之罪。搬遷這“御前之物”時,又定要拆屋推牆而出。其家人若有一言一物稍異,立即指爲不祥,送官下獄,有的甚至因此而招徠滅族之禍。凡是被花石綱牽連到的家族,中產破家,小康者甚至要賣兒賣女以供其事。而花石綱從江南運到汴京,一路費用糧餉均從運河沿岸索取,押運花石綱的將官、船伕恃勢凌暴沿岸州縣,豪奪往來商船,把一條極爲繁盛的內陸商道搞得烏煙瘴氣。

林翎過了淮河,景象仍未改觀。這幾年裡宦官楊戩得寵專權,與樑師成等相勾結,立下敗國惡法:命爪牙向民間索取田契,問此田契從何而來,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轉究尋,一直問到田地來源無法說明,然後便指此土地所有權爲非法,度地所出,增立賦租。這惡法從汝州開始,不久蔓延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將良田、廢提、棄堰、荒山、退灘及大河淤流之處都囊括殆盡,橫徵暴斂過於強盜。以至於中等州縣在常賦外還要增租錢至十餘萬緡。這些地方的自耕農甚至部分地主都被這等苛政盤剝得幾乎連生存都成問題。

林翎到達登州時,見衣衫襤褸的男女相扶於路,一打聽,才知道這些人都是京東東路逃來的,因聽聞海外有活路,便成批地往登州這邊擁。王師中害怕流民鬧事,在幕僚的勸導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任由這些失去土地的流民坐著清陽港的船隻“偷偷”出海,總算保得眼皮底下清淨。

林翎到清陽港後先來拜會劉介,問起楊應麒之事,劉介卻三緘其口不敢提起。林翎心中更沉了,從清陽港登船,到了津門,自有林家留在津門的僕傭接應。

津門比之大宋州縣氣象完全不同:這幾年來,漢部所課稅金除了用於軍政以外,盡數投入在修橋造路、安民置村等基礎建設上。從大宋流入的貧民大部分是又聽話又能幹的破產農民,對生活期望極爲低下,分到了土地拿到了農具馬上幹活開荒,在第一季收成之前需要漢部政府監督下的商戶“勸農坊”供給種子和口糧,但第一季作物一收上來便不但能養活自己,還能陸續向漢部政府償還那筆低息債務了。

林翎到來的時候,復州的荒地已經開發得差不多了,新流入的移民便一波又一波地向辰州、開州和遼口遷去。短短幾年時間,遼東半島的胡風已經極淡,剛來到的人簡直分不清這裡是山東還是遼東。而津門的發展也由大爆發轉向平緩上升,雖然在楊應麒心中它仍然是個“小城市”,但在林翎眼中這個港口已經相當繁榮了。

“阿大!”林翼的一聲叫喚打斷了林翎的思考:“你怎麼來了?”

“我在南邊聽到一個消息,便趕來問個究竟。”

“消息?”林翼壓低了聲音:“你是說……七將軍?”

“不錯!”林翎急問:“他到底怎麼樣了?”

“七將軍他……唉,阿大,你來晚了……”

——————

票票……有的話別忘了投 ^_^

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7章 去向(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184章 戰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9章 塞外(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11章 夜遁(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63章 表決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67章 裂變第147章 武之庫第348章 秦府(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88章 定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2章 鷹兔(下)
第88章 小麒麟南歸前夕(下)第104章 小利中喻大節(上)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96章 亦圖力挽狂瀾(上)第254章 究竟誰控制誰(下)第273章 勝負定前各爲主(下)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下)第7章 去向(下)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下)第240章 一檄天下安(上)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31章 七軍沒(下)第345章 輾轉(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下)第354章 審判(上)第352章 勤王(上)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117章 楚州傳噩耗第44章 東京平定(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下)第264章 尚未出鞘的刀(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18章 通商路(上)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210章 困猛虎(上)第302章 漢廷大難題(上)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236章 連環計中計(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353章 屠營(上)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51章 囚君(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43章 潛流暗涌(下)第208章 陳家貨(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上)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206章 學生潮(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142章 入太行第184章 戰第272章 福不單行禍雙至(下)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68章 阿骨打的精明(上)第9章 塞外(上)第144章 兄弟間第47章 後院的狼客(下)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69章 虎率羣狼萬獸走(下)第349章 聞逝(上)第11章 夜遁(下)第63章 登州的新榷場(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上)第28章 稱帝號(下)第326章 克雲中(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48章 寄籬的麻煩(上)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7章 得文吏(下)第290章 小輩新人新事(下)第315章 兵來將擋(上)第345章 輾轉(上)第301章 胡商大算盤(上)第86章 大搶親喲大搶親(上)第8章 伏擊(下)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209章 河套局(上)第163章 表決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281章 南北兩種人心(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275章 人心公道殊且異第232章 秦檜南行(下)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97章 攔路石眼中釘(上)第23章 整軍備(上)第29章 再破遼師(下)第280章 蘭蕙之心常憂疑(上)第245章 竟妨天下全(下)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167章 裂變第147章 武之庫第348章 秦府(上)第251章 兩個戰場之間(下)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下)第327章 金夏合(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188章 定第222章 抗金大旗(下)第12章 鷹兔(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东源县| 广东省| 临朐县| 来凤县| 加查县| 临澧县| 稷山县| 寻乌县| 米脂县| 九龙城区| 宝丰县| 筠连县| 奉节县| 龙胜| 汕头市| 比如县| 安丘市| 乐亭县| 泸西县| 长阳| 满城县| 读书| 平乐县| 循化| 婺源县| 枣强县| 延寿县| 桃园县| 吴桥县| 金山区| 桂东县| 阿拉善左旗| 霸州市| 海南省| 德令哈市| 巫山县| 基隆市| 隆德县| 禄丰县|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