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

折彥衝在回到遼南以後的短短幾個月內便完成對漢部內部的權力整合,這時金軍高層卻還在如何對付漢部的大方略上吵吵鬧鬧,而趙構那邊更是遇到了一個天大的麻煩——他登基以來最危險的兵變!?

原來趙構登基以後,對扶立自己上位的私臣、太監頗爲驕縱,這些太監既得到了趙構的寵幸,即使在逃亡期間也不忘尋歡作樂。當時四方多難,南宋小朝廷的補給供養時裕時缺,但不管物資怎麼缺乏,趙家皇室總能得到優先照顧,而兵將則時常凍餒。若是皇帝一人這樣也就算了,偏偏趙構身邊的太監所享受的待遇也勝過有功將士十倍,這樣一來便由不得多苦多勞的兵將們不切齒痛恨。但趙構卻不管這些,對康履等太監的作威作福仍然聽之任之。?

這時汪伯彥、黃潛善兩人由於聲名狼藉,趙構恪於士議,不得已忍痛將他們罷免,另立朱勝非爲相,又以御營統制王淵爲同籤書樞密院事兼都統制。?

當時扈從趙構左右、擁有兵權的鼎州團練使苗傅以及威州刺史劉正彥都與王淵有隙,對王淵的升遷既懷妒忌,又復不服。不久後又聽說王淵之所以能位列高位是由於勾結了兵將們深惡痛絕的太監頭子康履,這個未被證實傳聞落到武夫們的耳朵裡無異於火上添油!趙構不知道:兵將們對太監的怒火已經快燒到他身上了!?

積怨的最終爆發,是苗劉二人勾結了中大夫王世修及王鈞甫、馬柔吉、張逵等人,謀劃先斬王淵,然後殺盡衆太監。康履、王淵雖然在出事之前的半天就得到了消息,但他們既不得人心,行動又不及苗、劉迅捷,半日拖拉下來,王淵竟在城北遭受埋伏,當場被殺。劉正彥剪除了王淵之後,趁勢包圍了康履的府邸,兵將們痛恨太監,一入其門,凡見到面白無須者不分老幼良賤殺了個精光!?

隨後苗傅又與劉正彥擁兵抵達趙構所在的行宮門外,宮門衛士喝令苗劉兵將止步,苗劉鬨鬧而前,嚇得行宮守衛趕緊閉門,雙方刀槍相向,亂兵遂圍行宮。?

趙構本來正在行宮中淫樂,聞訊嚇得差點陽痿。宰相朱勝非出宮門喝令苗劉退去,苗傅等卻定要見到皇帝方纔罷休。趙構無奈,只好穿上龍袍,登宮門,憑欄問苗劉何故如此。?

苗傅厲聲道:“陛下信任宦官,賞罰不公,軍士有功者不賞,兵將不結交內侍便不得美官。黃潛善、汪伯彥誤國至此,猶未遠竄。王淵遇敵不戰,因交康履,便除樞密。臣自陛下即位以來,立功不少,卻只得一個鳥團練使。如今臣已將王淵斬首,中官在外者皆誅殺,更乞康履、藍珪、曾擇三人斬之,以謝三軍。”?

趙構聽得面如土色,勉強道:“內侍有過,當流海島。卿可先與軍士歸營候命。”?

苗傅道:“今日之事,盡出臣一人主意,與三軍將士無干。如今天下生靈無辜,全是宦官擅權所致。若不斬康履、曾擇,臣等不敢歸營。”?

趙構安慰道:“朕素知卿等忠義,此來必有所因。”頓了頓道:“除苗傅承宣使、御營都統制,劉正彥觀察使、御前副都統制,軍士皆無罪。”那是當場封官赦罪了。?

苗傅猶不退,兵將紛紛叫道:“我等若只是想升官,何必冒這等大險?只須牽兩匹馬賄賂那羣閹人,觀察、統制唾手可得,何必來此!”?

趙構惶然無策,回顧百官道:“衆卿家,事態如此,可有良策?”?

主管浙西安撫司機宜文字時希孟道:“宦官之患,至此爲極,若不悉除之,天下之患未已。”?

軍器監葉宗諤也道:“陛下何惜一康履!姑以慰三軍。”?

趙構不悅,秦檜上前,低聲道:“此不得已耳。若非如此,恐怕激變更甚!”?

趙構醒悟過來,忙命捉拿康履,交給苗傅等人處置,叛軍得了康履,當場在樓下腰斬,梟其首級,與王淵之頭相對。?

康履既死,趙構又諭苗傅等歸寨。從來皇帝之權威,泰半建立在神秘感上,這時苗傅步步進逼,趙構便步步退讓,這個武人心中早不太將這皇帝放在心上,心想在大兵面前,皇帝又算個鳥?竟走上前數落起趙構來,道:“皇上,你實不該如此放縱這些閹人!弄得天下亂麻一般。”?

羣臣相顧失色,趙構想勉強微笑,卻笑不出來,強忍著不敢發作,苗傅又道:“可惜當初我等沒北上追隨公主去。留在這邊不能抗金,反而要受太監欺凌。”他說著說著,到後來見趙構不敢還嘴竟然道:“皇上你實在不該做這皇帝。聽說楚國公主已和漢部商議怎麼解救淵聖陛下(趙桓)了,到時候淵聖回來,你可怎麼辦?”?

趙構一聽這話,臉上猶如塗了一層豬血,秦檜在旁低聲道:“且順其意,一邊秘發詔書以求援!”?

趙構聽到這話心中一定,便派宰相縋下宮牆敷衍苗劉等人。?

苗傅和劉正彥發動的這場兵變實是逼出來的,爲首的幾個將領並沒有明確的政治主張。這時趙構派宰相下來與他們談判,苗劉等人商議了片刻,覺得事情做到這個份上,若任由趙構繼續做這皇帝,恐怕自己將來都不得好死!他們覺得首要的事情便是剝奪皇帝的權力,因此苗傅便要求由隆祐太后垂簾聽政,同時遣使迎接楚國公主歸國主政。?

趙構這時但求免死,無論苗傅開什麼條件都先答應下來,當場便下詔書,恭請隆祐太后垂簾,權同聽政。苗傅等得寸進尺,又要求趙構仿照靖康故事,傳位給趙構那還不及三歲的皇太子。?

趙構無奈,只好答應道:“既然民心如此,則朕當退避,但此事須稟於太后。”便派人去請太后。?

不久孟太后乘黑竹輿駕臨,卻不登樓,只遣一個內侍上樓與趙構密語道:“太后欲出門諭諸軍歸營,皇上以爲如何?”?

衆大臣均以爲不可,怕連太后也被劫持而去,宰相朱勝非力排衆議,認爲苗劉等人未必敢爾。趙構略一猶豫,便答應了,一邊目視秦檜,秦檜會意,退下安排密詔事宜。?

孟太后雖是一介女流,但她畢竟是經歷過許多患難的人,竟然比尋常男子更有勇氣,在大臣的擁簇下出了宮門,苗傅等人下拜道:“今百姓無辜身陷水深火熱之中,望太后爲天下生民做主!”?

孟太后道:“自道君皇帝任蔡京、王黼,敗壞祖宗法度,童貫起邊事,竟招致金人,養成今日之禍,此皆中官之禍,豈關當今皇帝事!況皇帝聖孝,初無失德,止爲黃潛善、汪伯彥所誤,今黃、王已竄逐千里之外,此事統制豈不知!如今竟要皇帝退位,不知依的是什麼道理?”?

苗傅被孟太后用話噎住,他們一介武夫,一時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來,只是道:“臣等已議定,豈可猶豫!”?

孟太后道:“既然如此,那便且從卿等所請,哀家且權同聽政。”?

苗傅等又抗言必欲立皇子,孟太后道:“以承平時,廢父立子之事猶不易。況今強敵在外,皇子幼小,決不可行。不得已,當容哀家與皇帝同聽朝政。”?

劉正彥叫道:“今日大計已定,若是不準,臣等唯有一死!望太后早賜許可。”?

孟太后道:“皇子方三歲,哀家以婦人之身,簾前抱三歲小兒,何以號令天下!敵國聞之,豈不轉加輕侮?”?

苗傅、劉正彥號哭固請,孟太后只是不允。?

苗傅和劉正彥轉身對衆兵將道:“太后不允我等所請,那便是視我爲亂臣賊子!我當解衣就戮,以正我名!”遂作解衣袒背之狀。他哪裡是自家要死?分明是以死相要挾。?

孟太后也變了顏色,勉強叫道:“苗統制,你乃名家子孫,豈不明曉事理?今日之事,實難聽從。”?

苗傅道:“三軍之士,自早至今未飯,事久不決,恐生它變。”回顧朱勝非道:“相公爲何不發一言?今日如此大事,正要大臣決斷。”朱勝非不能對。?

趙構在樓上張望,見雙方越說越僵,忙派了使臣下來告訴孟太后,表示自己已決意一切均從苗傅所請,請孟太后宣諭便是。孟太后猶不肯答應。?

雙方僵持不下,但苗傅終究不敢便挾持了孟太后歸營,竟任由她回宮。趙構又遣使來告,表示願意禪位,朱勝非對趙構泣道:“苗劉逆謀一至於此,臣位居宰臣,義當死國,請陛下許臣下樓面詰二兇。”?

趙構心道:“這個老儒!忠心雖然可嘉,可惜太迂!不如秦檜之知道機變!”口中嘆道:“二人兇焰如此,卿若往詰,必受殺害。既殺王淵,又害卿,將置朕何地!”又揮左右稍卻,附耳道:“朕今與卿利害正同,當爲後圖;圖之不成,死亦未晚。”?

朱勝非這才醒悟過來,趙構當下秘令他陽許苗、劉,以四事約束苗傅等作亂兵將:第一,尊事皇帝如道君皇帝故事,供奉之禮,務極豐厚;第二,禪位之後,諸事並聽太后及嗣君處分;第三,降詔畢,將佐軍士即時解甲歸寨;第四,禁止軍士,勿肆劫掠、殺人、縱火。如答應這些條件,趙構便降詔遜位。?

苗傅等畢竟是武夫,竟看不出此中陷阱,覺得如此安排已可無恙,便一一應允。?

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9章 塞外(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52章 舟中議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70章 安撫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2章 立法規(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52章 舟中議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351章 囚君(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79章 亂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67章 裂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13章 狼羣(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3章 狼羣(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0章 絕地(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70章 安撫
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300章 堅毅與警覺(上)第335章 議封王(上)第9章 塞外(上)第32章 始議封侯(上)第306章 南宋的君臣(上)第220章 汴梁一空(下)第90章 故人西來大梁城(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118章 進退重思量第152章 舟中議第73章 仙童林翼現身(下)第257章 敗中見真將軍(上)第333章 靈壽墳(下)第226章 漢部見聞(上)第19章 議婚姻(下)第343章 罷相(下)第319章 雲中黃河(下)第320章 北征大軍(下)第39章 渤海之叛(上)第95章 難扶廣廈將傾(上)第113章 羊圖狐口食第28章 稱帝號(下)第234章 福禍相倚伏(上)第305章 西夏的將相(上)第355章 姻幻(上)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上)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170章 安撫第61章 大宋通問密使(上)第216章 小買賣(上)第259章 人心軍心士心(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上)第66章 宋使團的苦惱(下)第110章 雖知君乃豪傑(上)第222章 抗金大旗(上)第334章 漢皇都(下)第268章 圈套內外險難知(上)第223章 義軍西渡(上)第322章 刀馬佛經(下)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243章 熊魚不可兼(上)第22章 立法規(下)楔子終極遊戲第152章 舟中議第263章 威逼利誘和解(上)第76章 海外桃源來異客(上)第112章 十萬口頭糧第71章 麒麟樓大東家(上)第21章 配佳偶(下)第26章 兵滿萬(下)第123章 王侯無家事第351章 囚君(上)第74章 李師師的邀約(下)第330章 秘策發(下)第324章 漠北金帳(上)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45章 東海新霸主(上)第179章 亂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153章 空城計第167章 裂變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114章 虎迫龍角疆第13章 狼羣(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下)第211章 激蒼鷹(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楔子終極遊戲第244章 閨中兒女事(上)第125章 鄧肅押糧第13章 狼羣(上)第283章 年少正當磨練(上)第150章 國之樑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上)第152章 舟中議第230章 中原戰局(下)第314章 割地之議(上)第339章 民之貴(下)第89章 舊邦士子維新學(上)第212章 飼野狼(下)第250章 大勝利的背後(上)第31章 造船之業(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上)第109章 新官陳少宰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97章 太子的良心(下)第115章 唐刀無敵陣第36章 大捷之威(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105章 大禍常在牆內(下)第252章 大變亂之前徵(下)第321章 當世活佛(上)第40章 兵下遼東(上)第99章 棋局誰是先手(上)第10章 絕地(下)第132章 陰山戰事>第170章 安撫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锡林浩特市| 称多县| 宿州市| 尼勒克县| 万州区| 宁波市| 彰化县| 塔河县| 桐梓县| 称多县| 鸡东县| 彭泽县| 商洛市| 莎车县| 台南市| 敦化市| 江川县| 宽甸| 武川县| 宝清县| 东乌珠穆沁旗| 和硕县| 琼结县| 文山县| 濮阳市| 中山市| 山东省| 上饶市| 肃北| 永胜县| 溧阳市| 永清县| 同德县| 合江县| 文成县| 丰镇市| 手游| 青神县| 虎林市| 南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