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8章 燕京襲取

“納款……那就是給錢了。”楊應麒彈了彈諜報道:“可惜大宋這次要的不是一個願意接受羈靡的藩屬,而是整個燕京啊!”

果然沒過多久,諜報便陸續飛來:大宋果然不滿意蕭後只納款不納土,令劉延慶即刻進兵。宋軍漫山遍野,長蛇推進,耶律大石和蕭幹競也毫不示弱,兩軍對壘,大宋主力號稱五十萬,實爲十五萬,而遼軍兵馬尚不足兩萬人,但兩軍在料石岡接刃後互有勝敗,竟然轉入拉鋸戰。遼軍開溝立壁自守,一時間競扼得宋軍無計可施。

楊應麒正想著怎麼打破這個僵局,一個幕僚來報道:“忠武軍種將軍聽說遼宋會戰,致書四將軍要求前去支援,不知當如何回覆?”

種彥崧統領的忠武軍名義上是大宋邊軍,本不需受歐陽適節制。但這支軍隊畢竟是寄人籬下,要行動時至少得和主人打個招呼。

楊應麒道:“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現在也正是他們立功的機會。”

種彥崧得了漢部的支持,歡天喜地領了軍馬去了。他走後楊應麒下令徐文率部出城,幫種彥崧守護塘沽城外的村寨。

種彥崧從滄州、雄州繞了個圈子來到前線,駐紮在渫水南岸。但對於這支人馬劉延慶卻並沒有起用的意思,種彥崧連連請戰,劉延慶卻置若罔聞,對左右冷笑道:“他以爲他是誰?他爺爺種帥麼?領著千來人便急著請戰,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幾兩重!”

不但不讓忠武軍上第一線,連前方戰況也沒跟他打招呼。種彥崧滿腔熱血跑過來卻被晾在一邊,心中鬱悶,但也知道軍人當以服從上級安排爲第一紀律,只好每日家巡視各營,暗中空嘆。

這日李成忽然道:“不對!不對!這兩天怕要發生什麼大事!”

種彥崧心中一凜問道:“大事?”

李成道:“劉帥的兵馬推過白溝後,攻勢一天狠似一天,但這兩天卻顯得有些平靜,只怕前方是在謀劃什麼大事。”

種彥崧道:“待我發函問問。”

但他派人去帥營打聽,碰到的仍是一堵冷冰冰的牆一種彥崧嘆道:“看來劉帥是不打算用我們了,真是可惜,好容易有收復燕雲的機會,我等競上不了戰場。”

李成道:“讓我們在這裡待命我沒意見,但至少得讓我們知道要發生什麼事情-要不種將軍,我們去找鄧大人打聽打聽?”

種彥崧也覺得鄧肅可能會知道得多一些,但李成這句話他聽了卻很是難受,心道:“我乃宋人,如今領的也是大宋的銜,鄧大哥是漢部的官員。現在在大宋軍中,我競要去找鄧大哥打聽消息,這算什麼,且慢,難道……難劉帥他們都把我當成漢部的附屬了不成?”

種彥崧的猜測沒錯,劉延慶等人對於忠武軍並無好感。雖然種彥崧是種師道的孫子,但這支部隊的來歷實在有些怪異,由不得劉延慶等人不懷疑。但種彥崧還沒找到鄧肅,鄧肅卻找上了他。

原來兩日前劉延慶爲打破宋遼僵持之局召開軍事會議,楊可世、楊惟忠等或認爲當急,或認爲當緩,爭執不下。劉延慶問郭藥師,郭藥師道:“燕京兵馬己經不多,平州張覺在耶律淳死後便不聽調遣,常勝軍己歸順大宋,除去居庸關守軍、塘沽圍牆外守軍以及各處邊州守軍外,耶律大石和蕭幹能調動的人馬不會超過三萬人。此時他們傾全力以拒王師,燕京必然空虛。若覓小道直抵城下,析津府反掌可下。’

這一招避實搗虛、奔襲敵後的策略雖然危險,但若用得恰當卻往往能收奇效。劉延慶考慮過後覺得可行,便命郭藥師率輕騎千人爲嚮導,趙鶴壽、楊可世等率六千人爲主力,從固安小道出發,準備連夜銜枚倍道偷襲燕京。

此事進行得極爲隱秘,但鄧肅當時就在軍中,他和趙良嗣被安排在同一軍帳中,一來是宋軍陪客之意,二來也是讓鄧肅接受趙良嗣的監視。只是鄧肅和趙良嗣合作己久,心中均有默契,彼此有什麼事大多會相互告知,這日趙良嗣忽然告知要出外公幹,也沒說什麼事情,鄧肅在他要離開之前扯住他道:“你這一去,可是要偷襲燕京?”

趙良嗣大驚,以爲謀瀉,問道:“鄧大人你從何處聽來?”

鄧肅道:“我並不是聽來,而是猜想一對於燕京的虛實,我知道的不比郭藥師少,如今燕京空虛,若是能找到一條道路連夜奔襲,成算極大。”他見趙良嗣沉吟不語便知道自己猜對了。說道:“如今我們兩家同進同退,趙大人何必瞞得我太過?”

趙良嗣道:“不是我有意隱瞞,只是此事畢竟是軍方大謀,豈能輕泄?如今既被鄧大人覷破,還請勿泄於旁人。”

鄧肅道:“這個自然,不過此事我既知曉,不知能否請求同行?”

趙良嗣驚道:“這如何使得?”

鄧肅道:“我漢部在燕京中伏得有人,若我同往,或能助一臂之力。”

趙良嗣道:“此事卻需與劉帥商議。”

當下跑去和劉延慶商量,劉延慶聽說機謀被鄧肅窺破,幾乎就想將此事擱淺,趙良嗣和郭藥師都苦勸,認爲事情被鄧肅知道不至於會壞事,趙良嗣道:“年來與漢部合作,漢部未曾誤我們一事。且常勝軍來歸,鄧參軍實有功勞,太師對他也甚信任,不如便讓他參與此事

劉延慶聽趙良嗣提起童貫,這才答應,邀了鄧肅來商議軍計,劉延慶要求鄧肅不得將此謀告知塘沽,鄧肅應承後也請以種彥崧所部千人隨行,劉延慶道:“常勝軍等籌謀有日,準備今晚便出發。現在才讓種彥崧隨行恐怕來不及了。若要爲了他一部人馬而讓此事遲延,似乎也不妥當。”

鄧肅道:“現在離日落還有兩個時辰,劉帥試傳命令:令種彥崧在日落之前輕騎便甲到中軍集合。若種彥崧能按時到達、部伍齊整便是可用之軍,若不能按時到達,或者到達後兵甲不齊部伍不整便是不可用之軍,仍令他們回後方去押糧防賊。”

劉延慶暗中盤算了一下,忠武軍的駐地快馬來回要半個時辰,若是部伍行軍沒有一個時辰到達不了,再加上整軍的時間,無論如何來不及,便笑著答應了。傳令官飛馬前去,命種彥崧“於日落前到中軍集結,輕騎便甲,有要事。”

種彥崧聽到這個消息驚喜交加,也來不及召李成等商量,當下傳下擂鼓集結。若是大宋兵馬,驀然得令拖拖拉拉的也得花上半個時辰,但忠武軍承漢部遼口軍伍傳統,行動甚快,只一刻不到便集結完畢,分批出發。一路兵馬不亂,到了中軍只傳下個列隊站好的命令便告完成,而夕陽尚餘半輪。

劉延慶沒想到種彥崧能來得這麼快一心中吃了一驚,隨即以爲是鄧肅預先通知過他了,轉復冷笑。只是話既出口,不好更改,便命種彥崧入帳聆聽密令,隨楊可世、郭藥師襲取燕京。

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8章 伏擊(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74章 逆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5章 誓約(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51章 囚君(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77章 勢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章 論武(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85章 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159章 針鋒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96章 夜訪第172章 信任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72章 信任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91章 入汴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81章 責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186章 窮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9章 塞外(下)第187章 匕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92章 密見
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52章 韜晦之方略(下)第10章 絕地(上)第214章 說親事(上)第294章 大漢如日方中(上)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上)第333章 靈壽墳(上)第261章 何謂善守之帥(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4章 說親事(下)第231章 山東進退(下)第8章 伏擊(下)第87章 問將軍房事能否(上)第91章 東南東北亂局紛(上)第174章 逆第42章 貳臣歸附(下)第29章 再破遼師(上)第240章 一檄文天下安(下)第262章 長江上的戰爭(上)第217章 窺九鼎(上)第15章 誓約(下)第108章 英雄亦無百年(下)第67章 遣宋使的人選(下)第220章 汴梁一空(上)第135章 養軍之策>第351章 囚君(下)第81章 嚀嚀阿嫂慰幺叔(下)第124章 道窮思自強第177章 勢第340章 君之尊(上)第346章 南行(下)第70章 相國寺一日遊(下)第342章 議戰(下)第130章 兵敗山倒>第23章 整軍備(上)第33章 虛實反覆(上)第79章 東海路翎羽翩飛(下)第218章 悼忠臣(上)第82章 用沙壘起的藍圖(下)第93章 書生仗劍北遊(下)第3章 論武(上)第229章 公主車駕(下)第242章 南北孰爲先(下)第98章 情義利益分明(下)第185章 變第80章 禪門佛鑑的威力(下)第78章 漢部牆角窺伺者(下)第159章 針鋒第291章 漠北漢地孰先(上)第148章 地之失第227章 帝子身份(下)第237章 遠遁循故途(上)第126章 童貫巡邊第27章 得文吏(上)第206章 學生潮(上)第265章 大敗之後當反思(下)第216章 小買賣(下)第100章 且看各自機心(下)第260章 卻爲誰家守土(下)第24章 反契丹(上)第329章 羣龍動(下)第17章 建村落(上)第102章 相謀亦需道合(下)第46章 保州攻防戰(下)第196章 夜訪第172章 信任第339章 民之貴(上)第256章 親者痛仇者快(下)第34章 海賊水兵(上)第303章 財神的口袋(下)第205章 挖牆角(上)第85章 剃個光頭也沒用(下)第172章 信任第22章 立法規(上)第191章 入汴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181章 責第221章 救溺自溺(上)第92章 國相逝事何從決(上)第282章 君臣各自算盤(下)第353章 屠營(上)第186章 窮第230章 中原戰局(上)第39章 渤海之叛(下)第44章 東京平定(上)第299章 穀物與泥沙(上)第274章 劫後面目重認識(上)第213章 嫁寡姐(上)第84章 天下第一金龜婿(上)第83章 金主的賜婚突襲(下)第351章 囚君(下)第149章 民之棄第56章 林公子入港(下)第107章 何去何從悵惘(上)第249章 兵機順藏變(下)第9章 塞外(下)第187章 匕第60章 報怨軍的去向(下)第192章 密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枝江市| 罗平县| 和田县| 同心县| 永吉县| 乌兰浩特市| 正宁县| 宁津县| 呼伦贝尔市| 全州县| 城固县| 黎平县| 望城县| 云龙县| 井陉县| 南城县| 灵宝市| 昌都县| 景泰县| 贡嘎县| 临沭县| 台东市| 九江市| 枝江市| 徐州市| 泽库县| 托克逊县| 罗田县| 清徐县| 泽库县| 茌平县| 汤原县| 兴化市| 凤台县| 彩票| 三江| 新邵县| 江城| 全椒县| 墨脱县| 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