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

辛評的建議,不得不無疾而終,倒不是因爲袁譚懼怕陳買所統的那萬餘青州兵。

青州境內,黃巾肆虐已有多年,青州各郡不能平亂,只能勉強自保,由此就可見青州兵的戰力應是不高,且青州兵中,也沒有什麼出衆的戰將,是以,對陳買拼湊而得的這些兵馬,袁譚是不怕的。就不說辛評、郭圖有謀略,張郃是機變之將,只袁譚所率的萬餘冀州兵,那可都是在與公孫瓚的兩次惡戰中鍛煉出來的,不能說全是精銳,可戰力也絕對都是上流,因而,只從戰鬥的角度講,袁譚是有信心,憑藉麾下的部隊,對抗田楷、荀成和陳買的聯軍的。

但問題在於,陳買接受荀貞的上表,統帶青州兵來助田楷,這不僅是一個軍事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

這代表著,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陳買、荀成、田楷,此三方的政治力量,結成了一個同盟。

這就產生了兩個不利於袁譚的結果。

一個是攻略青州方面的,陳買能夠召集到青州諸郡的兵馬,就說明他得到了以孔融爲首的青州諸郡之長吏的支持。

亦即是說,比之焦和死後的羣蛇無首,現下的青州,暫時團結在了一起。

那麼在這麼個背景下,袁譚就算是打下了平原郡,然而亦可以預見到,當他再向樂安、濟南等青州郡縣進兵的時候,遇到的阻力就會比之前青州羣蛇無首時強上很多。

而袁紹現在的主要精力,不在青州。

他的主要精力在黑山軍上。

取外必先安內,內部不穩,如何可以向外?

以太行山爲根據地的黑山羣賊,在袁紹與公孫瓚的兩次鏖戰中,都與公孫瓚款曲溝通,對袁紹的側翼和後背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乃至前不久,鄴城都被黑山軍給打下了。之前是騰不出手來收拾他們,現在公孫瓚退回去了幽州,袁紹豈會還能再容忍他們?

先從韓馥那裡奪下冀州,然後穩定境內,之後,再取青州、幽、幷州,以最終達成坐擁北方四州之地,南向以定天下的遠景,這個戰略規劃,既是袁紹初至冀州時的設想,也是逢紀後來給他獻的謀策,並且於此一點上,袁紹帳下的冀州士人與潁川士人,卻是難得的意見一致。

故此,袁紹這次遣袁譚來打平原,其實不是爲了就要在這一戰中,便把青州佔下的,他是出於剛把公孫瓚打回幽州,田楷在平原孤立無援的考慮,乃才遣了袁譚來進攻平原郡。

既是爲了清除掉田楷這個被公孫瓚留在青、冀的釘子,也是希望能夠趁著青州目前無主的這個有利局面,先把平原郡這個青州的西大門搶奪到手。

袁紹沒有大舉用兵青州的打算,換言之,他即使會再給袁譚遣派援兵,勢必也不會遣派太多,那麼,只憑手頭的這萬餘兵力,面對暫時團結的青州,袁譚估摸著,打起來很可能就會吃力。

另一個不利於袁譚的後果是眼前戰局上的。

站在青州的角度看,袁譚是外來的侵略者,徐州也是外來的侵略者。

這也就是說,歷城的趙雲部、將到歷城的荀成部,與袁譚一樣,本來都是青州的敵人。

如此,帶兵身處敵國,荀成、趙雲不免就需要一邊支援田楷,一邊還得顧慮歷城的安危,——當他們在平原郡與袁譚部作戰時,濟南國會不會趁機圍攻歷城?這樣一來,荀成、趙雲後顧有憂,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與袁譚部的交戰中。這對袁譚部是大爲有利的。

可現在,陳買、荀成、田楷,心照不宣地結成了一個同盟,那麼對歷城的安危,荀成、趙雲就能放心許多,他倆就不僅能夠較爲專注地與袁譚戰鬥,且他倆部中可用之投入平原郡戰場的部隊也就會因之增多。

田楷目前尚有兵兩三千人,荀貞所遣的荀成部,兵馬估計在三千到五千間,歷城的徐州守兵兩千上下,陳買所率萬餘。加在一起,田楷、荀成、陳買三方,共有可戰之步騎兩萬餘衆了。

在兵力的數量上,已經超過了袁譚部。

卻是說了,袁譚不是可以調曹操的部隊來幫忙麼?

他的確是可以調,但曹操連敗,其現有之部曲,很多都是新招募到的,戰鬥力不強,是其一;荀貞分濟陰郡西,與東郡接壤的離狐等五縣,別設離狐郡,以東郡人、悍將潘璋屯駐之,這個離狐郡,其實就是個軍事區,潘璋所駐在之離狐縣的縣城,距離東郡的郡治濮陽,僅僅四五十里地,其間且無什麼險隘,朝發夕至,老實說,對曹操真的是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故是,曹操能調去幫袁譚的兵馬,頂多也就萬人,此是其二,其一、其二兩個緣故,就決定了曹操只能給袁譚錦上添花,無法給他雪中送炭,袁譚是不能依仗於他的。

接到陳買統兵萬餘,將至濟南郡的軍報,袁譚再次召請辛評、郭圖、張郃計議。

討論過後。

郭圖說道:“田楷、陳買、荀貞,這三個人,互相之間都是八竿子打不著的,且他三人俱對青州有貪圖之念,他們就算是因爲畏懼我冀州兵銳,而暫時結成了同盟,我料之,這個同盟也必是極不穩固的,早晚他們會反目成仇,自相攻鬥。

“誠如仲治適才所言,現今他們三方結盟,形勢稍不利於我,眼下之計,確是可以用趙公說和明公與公孫瓚爲由,暫先撤軍。等到他們三方內鬥之後,使君趁其隙,再提兵來坐收漁利!”

仲治,是辛評的字。辛評與郭圖的年齡相仿,兩人又是老鄉,彼此的關係很是親近。

“趙公說和明公與公孫瓚”,這個“趙公”,說的是趙岐。

去年,李傕、郭汜掌了朝權以後,遣太傅馬日磾持節撫慰天下,以趙岐爲副。馬日磾後在南陽被袁術扣留,王節也被袁術奪了去,著實是憤懣不堪;趙岐去了冀州,則是非常受到袁紹的禮重。正好公孫瓚懷恨被袁紹哄騙,南侵冀州,趙岐遂出面爲袁紹和公孫瓚兩人說和,但當時公孫瓚兵強馬壯,卻是自然不肯,拒絕了他。遂有界橋之戰。前不久,便在袁紹再戰再捷,又在龍湊獲得勝利後,在沮授等人的暗示和推動下,趙岐又出面做公孫瓚和袁紹之間的和事老。公孫瓚連吃了兩場大敗仗,這回沒了上次的傲慢,而袁紹這邊之所以會讓沮授等暗示趙岐,本就是袁紹急著收拾冀州,也不想再與公孫瓚打下去了。由是,趙岐此回的說和,竟是得到了公孫瓚與袁紹兩人的配合,不僅都願罷兵,兩邊還商量著結個親家。

公孫瓚、袁紹的願意罷兵,都只是權宜之策,兩人都不是真心的。

也所以,雖是那頭都肯罷兵,還商量結親,而這廂之前,袁譚該打田楷,仍舊是打。

不過,現下青州的局勢有變,卻是可以把趙岐說和這事兒拿出,做個撤兵的理由了。一則,顯得不是怕了荀貞、陳買,二來,也能順便得個忠心漢室、尊敬名臣的聲譽。

袁譚問張郃,說道:“君何見也?”

張郃說道:“辛君、郭君所言甚是,郃無異議。”

就此定下撤兵。

兩天後的清晨,兩眼血絲,嘴脣起皮,連著多少天沒睡著過覺的田楷,得到了城頭守將的飛奔急報:“使君,冀州兵撤了!”

長久的重壓之下,田楷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出了錯,問道:“什麼?”

那守將放慢語速,重新說了一遍:“使君,冀州兵撤了!”

“撤了?何時撤的?”

“應是昨晚。昨天半夜,末將在城上就聽到城外似有兵馬離營的動靜,只是因爲夜深,看不著袁營的情況,沒法確定。今天一早,末將發現袁營裡頭靜悄悄的,無有一絲聲響,便大起膽子,選了幾個斥候,垂落城下,叫之潛去袁營打探。斥候剛纔歸來,稟報說袁營中空無一人,卻是果然已於昨夜撤退!”那守將喜不自勝,彙報完了發現袁兵撤退的過程,末了,連聲說道,“都是賴了使君的威德,袁譚必是見我城堅,自知非使君之敵,於是棄營而遁!”

田楷知道,絕對不是因爲這個緣故。

他心中想道:“我城中糧食將盡,頂多可再守旬日,袁譚定不會無緣無故的撤退。他忽然夜撤,莫不是荀鎮東的援軍到了?”命令那守將,“遣機靈得力的斥候,立刻出城,向濟南方向打探,看有無徐州兵馬進至。”

那守將應諾,即出去辦理此事。

第二天下午,被遣派出去的斥候們絡繹回來,上稟他們探查到的情報。

偵查東南方向的斥候報道:“歷城城外,有一支徐州兵馬到達,觀其旗號,是徐州的偏將軍荀成。”

偵查東北方向的斥候報道:“約有萬餘的青州兵馬,從東邊行入濟南國,察其進軍的方位,應是往東平陵去的。觀其旗號,打著青州刺史的字樣。”

田楷聽到“青州刺史”四個字的時候,心中一動,但是臉上並無神情變化,等斥候們都上報完了,他點了點頭,吩咐說道:“你們都下去吧,各去軍中領賞。”

斥候們謝恩退下。

堂中沒了別人,田楷起身,下到堂中,負手踱步。

他一邊踱步,一邊陷入思索。

他想道:“我所料不錯,果是徐州的兵馬到了。卻沒料到,陳買也領兵入了濟南?斥候報說他領兵萬餘,只齊國一郡,斷然無有這麼多的兵馬,看來他是得到了其餘青州各郡的襄助啊。”

荀貞表陳買爲青州刺史的時候,田楷還沒有被圍在平原縣,故是亦知此事。

田楷步至堂門口,望向外頭。

夏日的天空瓦藍無雲,熾熱的陽光沒有一點阻礙的灑射下來,曬得院中的花草都蔫了。時有輕風,帶來的卻非涼爽,而是撲面的熱氣。蟬的噪鳴,從大樹的茂盛葉中傳出,叫得人心煩意亂。

田楷對之,卻是充耳不聞也似。

他扶住門框,接著想道:“前時我向歷城求援,自言願投徐州。此乃我危急之下的一時之計也。我身是幽州人,與鎮東的文武臣屬既無同鄉,又無舊識,便是投到徐州,勢必也會遭遇冷落,——這一點,從我早前就曾遣吏去歷城,述我願與鎮東訂盟,而卻被趙雲拒之就可看出,何如現下,威福自用?只是,那時袁譚來犯,我力難支撐,爲解燃眉,不得不爲此耳!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不僅袁譚率部撤走,並那陳買,不意居然頗得青州餘下諸郡的支持,乃至擁兵萬餘!隨著局勢的變化而相應地改變決策,這是明智之人能夠做到的事情;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抓住,這是果決之士能夠做到的事情。現在對我來說,就是到果斷地改變決策的時候了!

“陳買雖是因鎮東的上表而才得爲了青州刺史,然此人的聲名,我向來聞之,他是個頗有志氣,或言之,頗有野心的人,我料他定然不會雌伏於鎮東!我是不是可以與他暗中結盟?

“我與他的盟約如能訂成,就算我反悔前言,不願再投徐州,鎮東拿我也無辦法矣!而如果袁譚再來犯我,有陳買馳援,我也不用再擔憂了!

“至若陳買會不會結盟?這也容易。他是青州刺史,我亦青州刺史也。我主動辭去青州刺史的銜,領個平原太守,隨後上表朝中,表示擁護陳買,料他就會接受我,同意與我結盟了!”

認認真真,仔仔細細地考慮了一遍,田楷覺得自己的這個想法很是可行。

於是,田楷召來主簿鄭隆。

鄭隆,就是上次奉田楷之令,去歷城進見趙雲的那人。

鄭隆來到,田楷把自己的主意說與他聽,問他意見。

鄭隆舉雙手贊成,連連稱讚,說田楷此策,當真上佳。

便就仍由鄭隆爲使,去東平陵縣,求見陳買,行結盟之措。

……

袁譚撤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歷城。

剛到歷城未久的荀成聞訊,悵然若失。

他這會兒的感覺,就像是提了半天的勁,結果一拳打出,卻打在了空氣上。

給他送來此訊的,是他的長史秦項。

秦項稟完此道軍報,表情卻與荀成不同,沒有半點的失落,充滿了興奮之色。

荀成瞧出了他的興奮,問道:“元長,何事如此開心?”

秦項說道:“袁譚畏懼明公的威名,聞風而逃,平原之圍已解;明公,建立大功的機會來了!”

“什麼大功?什麼機會?”

秦項眼中透出熱切的光彩,說出了兩個字:“濟南!”

27 敬老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41 夕陽2 賭錢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35 潛光爲養羽翼成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83 威震陽翟(上)38 陰入縣寺持短長4 豫州乳虎第一威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47 山雨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45 虎膽奸雄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1 唐兒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66 子義樹戟喝虎狼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94 會師城下(上)24 文聘(下)39 班底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3 道左遇貴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4 以退爲進郎陵說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31 程普諫止回師救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64 戲忠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79 毋要臨渴而掘井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89 智勇兼備褚飛燕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9 督郵在此(上)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 飛書問君何所欲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5 風雪夜刺(下)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53 不顧母弟朱靈忠62 賜字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76 貴顯何氏兩將軍74 花開是爲迎卿來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52 受表揚威心感動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2 二李陰與澤賊通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0 邊文禮攘臂不齒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62 田使君退還平原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7 計劃20 辛璦(中)35 鄉吏殘民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 謀北要在泰山郡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4 初雪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46 盜馬17 無賴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南省| 嫩江县| 兴安盟| 大同市| 宜兰市| 长阳| 信宜市| 耒阳市| 乳源| 达拉特旗| 华坪县| 巴林右旗| 普格县| 六枝特区| 射阳县| 专栏| 商城县| 商南县| 天镇县| 木里| 日喀则市| 屏东市| 祁门县| 洪湖市| 衡阳市| 长沙市| 昌宁县| 墨竹工卡县| 清水河县| 朝阳县| 平山县| 手机| 白河县| 山阳县| 农安县| 三台县| 咸丰县| 利津县| 阿鲁科尔沁旗| 林甸县| 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