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00章 郭圖的野望

顏良與陰夔聯袂來到鄴城的消息很快就在城中傳揚得沸沸湯湯。

官場老油子陰夔也就罷了,說起顏良那可是這兩年來鄴城士庶乃至於河北士庶關注的焦點人物。

官渡之戰力挽狂瀾,半年時間剿滅黑山頑匪,輕鬆撫定幽州叛亂,但凡是戰場上的好消息彷彿都能與顏良搭上關係。

且從秋天持續到冬天仍沒有出結果的朝廷封賞,也引得衆人多有議論。

乖乖不得了,朝廷上一次一下給出這麼多頭銜還是在封賞袁大將軍的時候。

如今朝廷執意要拜顏良爲度遼將軍,封高邑侯,食邑兩千戶,領常山相,都督幽、並二州沿邊諸郡軍事,爲此已經第三次遣使者前來,而顏良也已經固辭了兩次。

按照朝中默認的規矩,即便是拜相也不過是三辭三讓,按說顏良這回定要給出一個滿意的答覆,冀州士庶都瞅著顏良最終會如何應對。

總之,圍繞顏良的話題從年初一直到年末從未間斷過,就好似後世在某博上連續買了一年熱搜的某戰一樣。

大多數吃瓜羣衆對顏良的來到是喜聞樂見的,畢竟離得越近就越容易吃到瓜。

然而也有那麼一些人對顏良的到來十分不快,就比如多次在顏良那兒吃了軟釘子的袁尚,還有曾經因爲顏良彈劾而被貶黜的郭圖、馬延、孟岱等人。

但論起鄴城中有誰對顏良前來最爲在意的,那就非郭公則莫屬。

曾經的袁大將軍面前第一紅人,被貶官閒住一年,如今雖然起復,但也不過是在袁尚幕中出謀劃策,遠遠未能恢復往日的威勢。

而這一切,全都拜顏良所賜,怎不讓郭圖對他恨之入骨。

郭圖得知顏良入城的消息先是下意識地一驚,隨即心中大喜,心想你若是遠在常山我還奈何不得你,但你到了鄴城還不是龍游淺水虎落平陽,看我如何拿捏你。

隨便一提,在袁紹的繼承人爭奪戰中,原本郭圖與逢紀、辛評等人一樣,都支持長子袁譚繼嗣。

然而在官渡之戰後,郭圖背了一口大鍋,從天堂打到地域。

雖然大家都覺得郭圖罪有應得,但顯然郭圖不怎麼想,他認爲都是顏良的造謠中傷,明明自己作戰不利,卻要歸咎於自己一介謀士。

此外,郭圖對於那些坐視他被貶官的同僚們也不無怨懟之意。

他認爲袁譚、逢紀、辛評等人沒有爲他開脫,這才致使他被一擼到底。

殊不知,當時袁譚在官渡之戰中表現不佳,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哪裡有空爲他緩頰。

且郭圖往昔得勢的時候趾高氣昂頤指氣使沒把旁人放在眼裡,對上逢紀、辛評等人也多有慢待,面對官渡功臣顏良鐵證如山的彈劾,旁人也真不太願意冒天下之大不韙爲郭圖開脫。

那段閒住的日子裡,郭圖可是把顏良、逢紀等人全都恨到了骨子裡,發誓有朝一日要報仇雪恨。

恰好袁尚覺得身邊可用的人才不夠,找到了郭圖。

郭圖那可真是久旱逢甘霖,頓時把神馬袁譚拋到了九霄雲外,就此改換門庭投入了袁尚門下。

雖然郭圖是過氣紅人,但袁尚能獲得此人投效也十分高興,對他相當看重,有什麼事情都找他商量。

所以當袁尚剛剛知曉顏良前來的消息,就派人知會郭圖前去商議。

見郭圖來到,袁尚立刻騰地站起身道:“公則可來了,顏良竟如此早前來了,實在令人意外啊!”

郭圖在路上卻已經消化了顏良前來的震驚,早就鎮定了下來,笑著答道:“公子不必在意,顏良來了,總比不來要好。”

袁尚聞言微微一愣,說道:“先前你說他可能託詞事務繁忙不來鄴城拜賀正旦,我在藉此由頭在父親面前遊說收回常山之政。如今他卻沒有託詞不來,又如何應對?”

郭圖道:“先前公子向大將軍提議收回常山的時候,大將軍雖然並未表態,但也沒有阻止。

既然大將軍不阻止,便是默許了公子放手去做,那公子便大膽爲之,何須顧忌太多。

只消公子在議事的時候公開作了決定,那顏良還會當堂拒絕不成?

難道說這顏良到了鄴城,還不是任公子宰割麼?”

袁尚聞言哈哈大笑道:“此話不錯,這河北之政,自當聽我袁氏的,顏良不過我袁氏門下一走犬,我令他向東他不敢向西。”

郭圖拍馬道:“只消公子在此事上辦得妥帖,定能得到大將軍的誇讚,這嗣位之爭中又佔了一著先手。”

袁尚點頭道:“公則所言甚是,自從審正南前往兗州監軍後,我身邊就缺一個能爲我拾遺補缺之人。子憲雖然任事勤勉,卻始終缺了些變通,有些事情指望不上。若非有公則襄助,還真不知如何應對吶!”

子憲即是袁尚的主簿李孚,原先與審配都是袁尚最信賴的心腹,在審配南下後,李孚妥妥地成爲袁尚身邊第一要員。

不過李孚此人並不喜歡玩弄心機權術,他認爲袁尚要爭奪嗣位最重要的是獲得袁紹信任,儘量結好地方官員,在已經代理執掌冀州政務的基礎上,並不需要做太多出格的事情。

當郭圖加入袁尚門下後,因著個人原因極力挑唆袁尚打壓顏良,在袁紹面前刷存在感顯示自己的強硬手腕。

李孚對此並不認同,多次在議事時表達反對意見。

私底下的時候,李孚還曾多次對袁尚說郭圖因前事被貶,德才皆不配位,不當重用,以免重蹈官渡之覆轍。

袁尚聽多了勸諫也煩,並認爲自己用誰不用誰還輪不到旁人指摘。

因爲李孚不支持袁尚謀奪常山之政,這回袁尚就沒有招李孚前來議事。

郭圖也知曉李孚不待見自己,他當然樂見李孚被冷落,而自己也可以更受重用。

不過郭圖表面上仍說道:“李子憲亦是全心全意爲公子著想,只是有些食古不化罷了,公子不必計較。”

袁尚道:“若人人皆如公則一般,何愁大事不成。”

郭圖一副謙遜知禮的樣子道:“多謝公子賞識,若無公子提拔,郭某如今還在家中閉門思過呢!”

官渡之戰時袁尚留守鄴城,並未參戰,所以對前線的慘烈認識不深。

加之這段時間被郭圖頻頻洗腦,甚至以爲郭圖純是被顏良挾戰功排擠報復,自身並無什麼大錯。

袁尚道:“官渡之失首當歸咎於領兵將校,公則卻是代人受過,遲早有一日,我會爲你洗刷冤屈。”

郭圖聞之“感激涕零”,鄭重拜道:“區區的名譽並不值一提,惟願公子早立嗣位,得掌河北大權!”

袁尚摸著頜下的鬍鬚咧嘴直笑,心想郭圖此人知情識趣,可以重任。

而郭圖則在心中碎碎念道:“顏良!遲早有一天我要把你踩在腳底!”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3章 求生亦不易第346章 結業典禮第268章 教導營第22章 樂極生悲第236章 黎民福祉第473章 人才選用第158章 奉孝獻策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540章 佯退第222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344章 姐妹第31章 魔改鹿車第114章 今日一別不知還能不能再見第160章 奇襲冤句第363章 官二代第455章 當世魯班第576章 不裝了我攤牌啦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599章 多疑的袁紹第78章 孝子畢軌第73章 中了個錘子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240章 裝完逼就走第329章 義從第177章 九月初九第9章 山崗軍議第382章 加料第528章 惡有惡報第9章 山崗軍議第485章 將軍的氣魄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108章 吐槽大會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79章 馬城第15章 一夕三驚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492章 反殺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383章 黃花崗之變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202章 目標黑山第209章 常山國相第260章 難產第150章 敵援將至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27章 誘餌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29章 勸說第8章 兵臨白馬第398章 追擊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82章 劉延獻策第254章 伐柯如何第441章 一路向西第324章 敗兵衆像第77章 寧爲太平犬,莫作亂離人第344章 姐妹第80章 城內紛擾事第285章 六山學院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563章 各方反應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276章 足球比賽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28章 城外來客第24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532章 漁陽攻防戰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273章 泜陽亭第206章 遊說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4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494章 林間惡鬥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66章 曹賊已死!降者免死!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380章 饞她的身子第32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65章?謠言發酵第92章 君子沮授第141章 背運的衛恂第348章 有教無類第102章 紙上論兵足擬千軍萬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平远县| 镇雄县| 高唐县| 准格尔旗| 会宁县| 邵阳市| 宜川县| 杨浦区| 丽江市| 探索| 浪卡子县| 岳普湖县| 鸡东县| 乌拉特中旗| 遵义市| 平定县| 江源县| 鄂尔多斯市| 无为县| 蚌埠市| 方城县| 平舆县| 阳春市| 临海市| 南通市| 孟村| 临漳县| 虞城县| 丹凤县| 曲阜市| 新干县| 嵊泗县| 甘孜| 甘孜县| 高平市| 隆回县| 东乌| 新乡县| 长治县|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