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

唐艾和傅喬一樣,都是插隊進來的。

傅喬畢竟做官已久,心情雖然沮喪,仍亦不忘官場禁忌,他現(xiàn)在禮部做主官,與兵部、軍務(wù)八竿子打不著,張韶的軍報,他自知不合聞聽,便怏怏然地告辭離去。

唐艾問莘邇,說道:“傅公這是怎麼了?”

莘邇心道:“我是個厚道人,不可賣老傅的醜。”答道,“沒什麼,他來找我問些事體?!笔疽馓瓢褟埳氐能妶筮f過來,拿住以後,叫他落座,說道,“你且先坐,待我細看。”

這道軍報,唐艾已是看過了。

他坐入榻上,搖著扇子,便等莘邇?yōu)g覽。

莘邇展開軍報,看沒兩行,聽到細不可聞的腳步聲響,擡頭瞧是兩個裹著青幘的小奴擡著個大桶進了來。兩個小奴躡手躡腳地把大桶放到了唐艾的坐邊。莘邇愕然問道:“千里,這是?”

唐艾揮扇,打發(fā)了那兩小奴出去,笑道:“明公,你可知麼?你如今在谷陰城中,已是出了名的慳吝!這等盛暑,熱得人透不過氣來,只想每天在涼水裡泡著,你卻聽事堂上,不肯用冰降溫!也就罷了,可搖扇總該備上一二吧?你也不用!我比不得明公,委實受了不熱,被逼無奈,只好自帶冰塊乘涼了!”

那桶中裝的,原來是冰。

所謂“搖扇”,指的不是像是唐艾拿的那種單人持搖的羽扇等小扇,是大扇子,就像後世的電風(fēng)扇一樣,這種大扇子置於半空,一般放在主人或客人們的背後,環(huán)邊有絲繩,用專門的人力拉動,轉(zhuǎn)開以後,清風(fēng)習(xí)習(xí),是當(dāng)下富貴人家、各大官廨取涼的常用方法之一。

莘邇說道:“咱們定西貧窮,連年用兵,國庫空乏,冰塊此物,從深冬儲存到夏季,耗錢費時,能少用一點是一點罷!至於搖扇,千里,僕役亦人也,也怕熱,怎麼就能忍心吾輩取涼,而使他們更熱呢?我於心不忍也?!?

唐艾微微一笑,說道:“明公,你這話讓我想起了秦虜?shù)膬^主蒲茂?!?

“此話怎講?”

唐艾羽扇前指,點向莘邇,說道:“沽名釣譽,假仁假義!”

莘邇哈哈大笑,也不著惱,低下頭,繼續(xù)看張韶的軍報。

不多時,看完,莘邇把軍報放到案上,擡頭舉目,沉吟稍頃,半喜半憂地說道:“啖高被擒,朔方秦軍主力覆滅,廣牧、朔方等縣爲(wèi)我所得,可算告捷;唯是河北岸的西安陽等縣被賀蘭延年搶去了,恐將會於日後給我定西控制朔方郡帶來麻煩,可憂者也?!?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日後的麻煩只能日後應(yīng)對了。”

莘邇頷首,說道:“也只能如此了?!?

他也怕熱,頭幘、官袍都被汗水浸溼了,貼在頭上、身上,很不舒服。一邊把幘巾推高,拿起案上的扇子,略拽起領(lǐng)口,往裡邊扇風(fēng),他一邊問唐艾,說道:“千里,張韶軍報中言,他令高延曹等襲滅虎澤諸胡,以作對賀蘭延年搶佔西安陽等縣的報復(fù),你以爲(wèi)如何?”

唐艾說道:“我以爲(wèi)這報復(fù)太輕?!?

“哦?”

唐艾探手取了把冰,抹在臉上,羽扇輕搖,涼爽異常,他愜意地說道:“西安陽等縣離盛樂不遠,這些地方,咱們暫時是不好打回來了,但卻也不能就打一個虎澤諸胡便就了事。戎狄豺狼也,天性畏威,爲(wèi)讓拓跋倍斤明白我定西不是好糊弄的,明公,西安陽以西的河北草場,我看就不要再給拓跋倍斤了!咱們自己把它留著。明公不是打算留張韶部駐朔方,並打算把其部中的士家盡數(shù)放爲(wèi)編戶齊民麼?朔方地瘠,難以耕種,正好可把河北的草場分與他們?!?

“把河北的草場分給張韶部的兵戶?”

“是啊,明公。把草場分給他們,讓他們用以放牧,這樣,不僅解決了他們變爲(wèi)編戶齊民後的生計問題,也能爲(wèi)我定西養(yǎng)出不少的戰(zhàn)馬,同時也還擊了拓跋倍斤,豈不一舉三得麼?”

莘邇陷入思索,考慮了會兒,說道:“你說的有道理?!逼鹕淼阶鬆澤蠏熘乃贩降貓D前,察看地圖上西安陽以西河北草場的面積大小,粗略估算了下,說道,“這片草場,只兩水內(nèi)的部分就有東西三百餘里,南北百里,摺合千餘萬畝了,按每戶五百畝草場算的話,夠兩萬餘戶放牧使用。張韶部的士家兵卒不過兩千餘人,安頓他們及他們的家人綽綽有餘?!?

西安陽以西,朔方縣北部的黃河河段,與黃河的整體形態(tài)極其相近,也是形成了一個“幾”字形,就像是一個戴在黃河頭頂西部的帽子似的,朔方縣正處於這個小“幾”字形的右邊一豎之末端。於這小“幾”字形的上邊和兩邊的兩豎之間,各有一條黃河的支流,或可把這兩條河段都看作是黃河的主流,奔騰流淌。莘邇說的“兩水內(nèi)”,就是這塊區(qū)域。

這片區(qū)域四面皆水,是朔方境內(nèi)最爲(wèi)水草豐美的地方。

唐艾接口說道:“剩餘之草場,可以用來安置趙染干部的兵卒,再多出來的,可用之招徠北邊柔然和西邊代北的胡落?!?

對於打下朔方後的駐軍事宜,莘邇的計劃是,把張韶和趙染干兩部留下來。

趙染干部的鐵弗匈奴騎兵,本就是生長在朔方的,現(xiàn)在他們回到了家鄉(xiāng),理該給他們分些草場,助其重新安家。

莘邇斟酌良久,思考得太過入神,汗流浹背都沒覺得。

唐艾實在看不下去了,近前來,給他搖扇取涼。

莘邇乃纔回過神來,說道:“千里,你此議甚佳。你等下回去之後,就把你的此議稟與麴令,候中臺的戶、兵、工各部會議討論過後,總結(jié)成文,再上書朝中,請?zhí)?、大王定奪。”

唐艾應(yīng)諾。

大體定下了此事,兩人各回到榻上。

唐艾問道:“我剛纔來時,碰見了麴經(jīng)和劉炳出府。明公,他兩人來,是太后有何旨意麼?”

莘邇說道:“正是與放張韶部的士家兵卒爲(wèi)編戶齊民,設(shè)立軍府此事有關(guān)?!?

“與此事有關(guān)?”

“太后叫他兩人來問我,在沙州、西海設(shè)立軍府,固是可以一試,但朔方一來現(xiàn)下還沒有捷報傳來,二來,便是打下了朔方,此新得之地也,設(shè)立軍府,是否穩(wěn)妥?”

“明公怎麼回答的?”

“我說,朔方現(xiàn)下雖尚無捷報,但秦兵主力在外,而我軍有拓跋部相助,張韶必能馬到功成?!陛愤兣e起張韶的軍報,笑道,“這道軍報你拿來的晚了些,要能早到片刻,就能把打下朔方的這個好消息,請麴君兩人且先代稟太后、大王,也好叫太后、大王開心一下了!”

“‘設(shè)立軍府,是否穩(wěn)妥’此疑,明公怎麼答的?”

莘邇說道:“我答以:恰因朔方新得之地,並朔方與我隴州有大漠阻隔,才更應(yīng)該在朔方設(shè)立軍府,釋士家兵卒爲(wèi)編戶齊民,唯有這般,才能振奮、凝聚朔方駐軍的軍心,保朔方不失?!?

“明公此答,誠然正論。太后的此疑,想必能消解了。”

唐艾與莘邇所說的“把士家盡數(shù)放爲(wèi)編戶齊民”、“設(shè)立軍府”,是一回事。

這是莘邇籌劃已久,馬上就要推出執(zhí)行的一項大新政。

當(dāng)下定西,包括江左的兵源,主要以世兵,也即士家爲(wèi)主。

此制實施到現(xiàn)在,弊端多多。

別的不說,只說士家的待遇,首先,一人入兵籍,子子孫孫都要當(dāng)兵;其次,服役的時間極長,說是有服役的起止年限,其實根本沒有被嚴(yán)格執(zhí)行,有的七八歲就當(dāng)了兵,到七十多還不能退役;再次,其家人必須跟著部隊遷轉(zhuǎn)流移,受部隊半軍事化的管理,給部隊幹各種的苦活累活,又再次,當(dāng)兵的戰(zhàn)死以後,他們的妻子沒有自主權(quán),不能自主改嫁,也不能自願守寡,只能任由負責(zé)管理他們的主官隨意給其另配丈夫,有那孩子幼小的,可能孩子都無人撫養(yǎng)了,等等等等。實際上,士家就形同於是國家、或者部隊主將的奴隸。

這些惡劣的待遇,就造成了部隊中士家兵士的士氣低落,以及時不時的就會有士家逃亡,成爲(wèi)流民。士氣低落,部隊就沒有戰(zhàn)鬥力;逃亡的士家過多,一則就會導(dǎo)致國家掌控的人口變少,二來,大量的流民出現(xiàn),也會威脅地方的治安,乃至國家的穩(wěn)定。

——鮮卑人的魏國、戎人的秦國,以及賀渾邪這個軍政集團,它們在兵役制度上採用的族兵制,即主要兵源來自它們治下的胡部,實際上也是一種世兵制,只不過它們作爲(wèi)征服者,它們的族兵、亦即世兵,在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地位卻是很優(yōu)越的,遠高於江左、定西的世兵。

針對此弊,莘邇之前搞了個“健兒制”,從編戶齊民中募兵,組建健兒營。

此一健兒制實行至今,效果斐然,一方面,大大加強了定西部隊的戰(zhàn)鬥力,另一方面,也擴大和充實了莘邇在軍中的勢力與影響力。

但隴州的民戶畢竟太少,願意從軍的良家子弟自然也就更少,健兒招募到現(xiàn)下,把能招募到的,基本上已經(jīng)都招募入軍中了,再接下來,至少一段時間內(nèi),恐怕是很難再募到人了。

這種情況下,莘邇結(jié)合他前世的見聞,便想起了原本時空中,於後來出現(xiàn)的府兵制。

府兵制與士家這樣的世兵制比起來,有相同點,比如一入“軍名”,就得終生爲(wèi)兵,直到六十歲才能退役,但與士家相較,不同點更大。

不同點一個是,府兵制不是世兵制,是徵兵制,既是徵來的兵,也就是說,府兵制下的兵士,與尋常的百姓相同,雖名在軍籍,然亦是“編戶齊民”,其人雖然依舊“屬軍”,而其家人則是屬於州縣了,他們的家屬不用再隨營遷徙,他們的子弟也不一定再世代服兵役;一個是,府兵平日不離鄉(xiāng)里,是地著的兵,只是輪到上番,才前往京師宿衛(wèi);一個是,府兵每年服役的時間短於士家的兵;一個是,府兵的揀點,是按資財、材力、丁口三項標(biāo)準(zhǔn)來挑選的,有取富室強丁爲(wèi)兵之意,儘管採用此三項標(biāo)準(zhǔn)的本意是爲(wèi)了保持府兵的戰(zhàn)力和維持從軍者需要資糧自備的舊制,可從某種程度而言,亦是照顧到了貧寒之家。

總而言之,相比世兵制,府兵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可雖是巨大的進步,也明確知道此制是完全可行的,然到底此制是對現(xiàn)行兵役制度的一個根本改變,特別是府兵制下,固然解放了士家這樣的世兵家族,卻把編戶齊民都納入到了徵兵的範(fàn)圍,這就很有可能會致使一些民間豪強、百姓產(chǎn)生怨言,在如今南北戰(zhàn)事不斷,非是和平時期的背景下,爲(wèi)了避免出現(xiàn)動盪,此政卻也不能激進地推行。

故是,經(jīng)過仔細、慎重的考量,以及與羊髦、唐艾等人的再三商議後,莘邇決定,先把此制在沙州、西海和朔方試行,而且在試行期間,西海、朔方兩地,這兩個一鄰柔然,一個新得的地方,只把士家釋爲(wèi)編戶齊民,改爲(wèi)府兵,不動當(dāng)?shù)氐耐林傩眨簧持萦腥鬆I的部隊駐紮,且其所鄰的西域已經(jīng)臣服,無有大的外患,較爲(wèi)安定,可以結(jié)合勳官制的福利,在此地,於化士家爲(wèi)頭批府兵之同時,也給當(dāng)?shù)氐拿窦遥茨侨棙?biāo)準(zhǔn),檢選府兵,全面試行此制。

莘邇口中的“軍府”,就是原本時空中,後世府兵制的選揀、管理單位“折衝府”。莘邇沒有襲用折衝府的名字,改了個名,名之爲(wèi)“郎將府”,徵來的府兵,爲(wèi)擡高其地位,俱呼爲(wèi)“郎”。

西海的郎將府,準(zhǔn)備以索恭兼任郎將。

沙州的郎將府,準(zhǔn)備以向逵兼任郎將。

朔方的郎將府,以張韶兼任郎將。

莘邇說道:“我下午進宮,向太后、大王稟報朔方大勝的好消息,若是太后對朔方設(shè)軍府之事仍存疑惑,我順道再給她解釋一下。”

聽到莘邇下午要進宮,唐艾想起一事,停下了手中羽扇的搖動,試探窺看莘邇的面色,蹙眉說道:“明公,城中近日有個流言,不知明公可有聞聽?”

第十一章 寶刀贈豪傑 督郵酬解憂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二十八章 石銘十六字 寶掌也好人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下)第五章 秦營獻秘密 季和出對策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fēng)度有一吏第十四章 修史爲(wèi)今鑑 考功利數(shù)得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四十七章 王后兩並立 鮮卑義從成第四十二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中)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二十七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一)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下)第三十八章 沉醉溫柔鄉(xiāng) 將軍眼烏青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俘赴王都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顯美戲愛婢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九章 臣前與令旨 爲(wèi)子削荊棘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三十九章 圍獵神射術(shù) 樗蒲擲萬金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十九章 黃榮駁氾議 拓跋見莘使(上)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三十四章 雖然無所長 名可由行立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三十一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七)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shè)州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四)第四十章 辦學(xué)化胡風(fēng) 炮肉月下食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三十四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二)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八章 舒望連戰(zhàn)勝 麴球突圍出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yán)且整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shè)州第三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三)第二十四章 碧鵝黃榮恨 明公重舊情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三十六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四)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zhuǎn)身走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三)第十八章 草繪說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五章 二恭忠與奇 孟朗赴河?xùn)|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八章 翻雲(yún)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上)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漢中 懇求太后教第六章 勃勃志向遠 鐵騎漠中來(下)第五十三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上)第六十二章 折柳贈諸卿 太后城門迎第二十五章 怒命斬平羅 得令點兵出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五十一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下)第二十八章 禿連五金餅 黃榮第一計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訪 將軍恭謹(jǐn)對(中)第二十九章 揖謝與用法 養(yǎng)士霸王術(shù)第四十六章 一戰(zhàn)克鄯善 以直報其怨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六十二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中)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九章 青雀得蒲寵 賈珍與寶絕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六章 選使說宴荔 擇將援鐵弗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四)第二十六章 動於九天上 一戰(zhàn)擒胡酋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获嘉县| 犍为县| 阿克| 河间市| 重庆市| 台州市| 阿克苏市| 尼勒克县| 双辽市| 连城县| 惠来县| 丽江市| 娱乐| 西城区| 卢湾区| 广昌县| 合肥市| 比如县| 清水县| 印江| 齐齐哈尔市| 邵东县| 内江市| 灵山县| 和平县| 天等县| 监利县| 禹州市| 宜州市| 青田县| 永年县| 师宗县| 隆安县| 翁牛特旗| 松桃| 石首市| 大化| 呼伦贝尔市| 罗源县|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