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圍繞“目標與主線”推動黨建新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圍繞新時期新階段黨的建設總目標,牢牢抓住“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提出了治國理政和全面從嚴治黨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寶庫,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1.堅定黨員幹部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堅定與否,是衡量黨員先進性與純潔性的重要標誌,對於提高執政能力和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由此可見,理想信念在黨的建設中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把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看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首要任務,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時,他還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形象地說,理念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2014年1月20日,在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他又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必須加強思想政治建設,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就理想信念問題作了進一步闡述,他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我們黨是否堅強有力,既要看全黨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黨員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堅定不移?!?
習近平同志關於精神之“鈣”和“總開關”的說法,很形象很生動,也很深刻。每個人的一切行動都是在思想觀念支配下發生的,有理想信念這樣的“鈣”,什麼風險困難都能經受得住;沒有這樣的“鈣”,什麼問題都有可能出。在這一問題上,正反兩方面的例子都很多。革命時期的共產黨人總體上不缺“鈣”,因爲他們往往想明白了爲什麼入黨、爲什麼參加革命。夏明翰烈士就義前寫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方誌敏烈士在獄中寫下《可愛的中國》,我們今天讀來仍很感動。而近年來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念迷茫、精神迷失。一些“大老虎”出問題後懺悔時,幾乎都講到這一點,說自己的理想信念動搖了、喪失了,腦袋裡面只剩下權和錢了。針對黨員幹部存在的這些問題,習近平同志要求黨員領導幹部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把馬克思主義當作“看家本領”,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觀和根本政治立場;要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能因爲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爲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實現這個最高理想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奮鬥;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2.建設一支黨和人民需要的執政隊伍
確保黨在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爲堅強領導核心,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關鍵在於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幹部隊伍。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同志對幹部隊伍建設非常重視,提出了許多新的思想,進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在2013年6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他提出了做好乾部的五條要求,即“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其中,習近平同志特別強調敢於擔當,認爲“黨的幹部必須堅持原則、認真負責,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於堅決鬥爭”。
在回答什麼是好乾部的同時,習近平同志對如何成長爲黨的好乾部以及如何選拔黨的好乾部也做過專門論述。他指出:成長爲一個好乾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從幹部自身來講,個人必須努力,這是幹部成長的內因,也是決定性因素。要不斷改造主觀世界、加強黨性修養、加強品格陶冶。要認真加強實踐,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羣衆,砥礪品質、提高本領。培養選拔黨的好乾部,必須“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爲上、公道正派,堅持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乾部精心培養起來、及時發現出來、合理使用起來”。要堅持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幹部,注重一貫表現和全部工作。要改進考覈方法手段,既看發展又看基礎,既看顯績又看潛績,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爲重要考覈內容,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
當然,要把上述重要思想落到選人用人的實際工作中,還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修訂頒佈《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簡稱“新修訂條例”)。新修訂條例對幹部選拔任用制度進行了改進與完善,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幹部工作的新要求。其突出特點在於:一是幹部任用第一環節從“民主推薦”改爲“動議”。新修訂條例在保持原有框架和內容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增設“動議”一章,拆分“醞釀”一章並將有關要求分別體現到選拔任用的各個環節之中。動議、民主推薦、考察、討論決定、任職五個環節,構成了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基本流程。把“動議”作爲初始環節,使得幹部任用的程序鏈條更爲完備,也更爲透明,既爲黨組織加強對幹部選拔任用工作領導和把關提供依據,也強化了黨組織在選人用人上的責任。二是民主推薦結果由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改爲“重要參考”。幹部選拔任用工作要發揚民主、走羣衆路線,不能個人或少
數人說了算,但前些年在實踐中也出現了民主推薦中的“利益票”“感情票”和“老好人”等現象,真幹事的幹部有可能會因得罪人而丟票,民主推薦甚至變異成了簡單以票取人。通過這一改革完善民主推薦程序,既有繼承又有創新,這是把黨管幹部原則與發揚民主更好結合起來的一個亮點。三是公開選拔、競爭上崗,防止“凡提必競”。近些年來,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作爲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在拓寬選人視野、打破論資排輩等方面作用明顯。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地方規定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人員必須達到幹部任用的多少比例,甚至進一步絕對化爲“凡提必競”。同時,現實中一些幹部把心思都放在複習、迎考上,幹得好不好沒關係,只要考得好就行,導致“考試導向”衝擊“幹事導向”,甚至出現了“考試專業戶”,這就挫傷了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影響了事業發展,偏離了正確用人導向。因而,新修訂條例強調合理確定選拔的職位、數量和範圍,加強組織把關,突出崗位特點和實績競爭,改進能力和素質測試測評,著力提高競爭性選拔科學化水平。這些新規定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防止簡單以考試分數取人,還真正幹事的幹部一個公正的發展環境。
總而言之,新修訂條例的頒佈和實施,對於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解決幹部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健全科學的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把信念堅定、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標準落實到選拔任用工作中去,建設高素質的黨政幹部隊伍,保證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全面貫徹執行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順利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下大力氣改進黨的作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黨內作風建設給予了高度重視。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牆把我們黨和人民羣衆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羣衆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羣幹羣關係、人心向背的晴雨表。黨的作風正,人民的心氣順,黨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實踐證明,只要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黨風建設就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問題?!?
正是因爲黨的作風代表黨的形象,攸關著黨的生死存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緊緊抓住關鍵環節,聚焦解決“四風”問題,以鍥而不捨的精神狠抓作風建設。一是制定實施八項規定。這是黨中央加強作風建設的切入口和動員令。中央領導同志帶頭示範,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經過持續努力,八項規定精神深入人心,成爲作風建設的代名詞,所規範的內容大大拓展,正由最初的改進考察調研、精簡會議文件、規範出訪活動等方面,不斷向推進公車改革、治理超標辦公用房、規範高級幹部公有住房管理、清理“裸官”和“吃空餉”、清理整治高爾夫球場等諸多領域拓展延伸。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全國共查處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數以萬餘起,處理黨員幹部數萬餘人。二是紮實開展黨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對黨內思想之塵、作風之弊、行爲之垢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廣大黨員幹部受到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的深刻教育,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顯增強;“四風”問題得到有力整治,一大批多年積累的矛盾和問題得到有效化解;打通聯繫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黨的執政基礎更加穩固。三是深入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貫徹從嚴標準、突出問題導向、堅持以上率下,組織開展集中學習、專題黨課、專題研討、查擺整改,不斷鞏固拓展作風建設的成果。四是紮實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這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對於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有重大意義。
誠然,上述措施所帶來的黨風改進還只是初步的,怎樣才能使黨風持之以恆地根本好轉呢?從根本上改進作風,要落實從嚴治黨責任;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二者同向發力、同時發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使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幹部都按照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定辦事;堅持從嚴管理幹部,使幹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持續深入改進作風,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厲的舉措治理作風問題;嚴明黨的紀律,使紀律問題能及時發現、及時查處;發揮人民監督作用,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表現都要交給羣衆評判;深入把握從嚴治黨規律,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
4.以鐵腕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我們黨作爲執政黨,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腐敗。爲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任務。反腐倡廉必須長抓不懈,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剷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這裡實際上道明瞭反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艱鉅性,爲我們黨堅持反腐敗鬥爭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強調反腐敗鬥爭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同時,習近平同志還對如何反腐提出了新的思路。他提出,要保持對腐敗分子和腐敗行爲的高壓態勢。2013年1月,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話指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2014年1月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同志再次強調,反腐敗形勢依然嚴峻複雜,要以猛
藥去痾、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進行到底。要強化制約,科學配置權力,形成科學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強化監督,著力改進對領導幹部特別是一把手行使權力的監督,加強領導班子內部監督。要強化公開監督,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讓廣大幹部羣衆在公開中監督,保證權力正確行使。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地宣示,我們要以頑強的意志品質,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懲,讓腐敗分子在黨內沒有任何藏身之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上述思想的指導下,黨中央開展反腐敗鬥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一是依紀依法嚴懲腐敗,查處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共立案查處中管幹部超過兩百人,對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郭伯雄、蘇榮等高級領導幹部嚴重違紀問題進行立案審查,對山西省、中石油等地方和單位多年積累的嚴重腐敗問題進行嚴肅處理,彰顯了我們黨反對腐敗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二是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制定中央巡視工作五年規劃,確定中央巡視工作方針,修訂頒佈巡視工作條例,推動了巡視工作紮實有效開展,充分發揮了震懾、遏制和治本作用,成爲反腐敗鬥爭的一把“利劍”。三是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組)監督責任,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對山西發生塌方式腐敗負有責任的省委班子進行了改組性質的調整,嚴肅處理了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遼寧拉票賄選案的有關責任人。四是大力推動紀檢體制改革,強化上級紀委對下級紀委的領導,推進紀檢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全面落實中央紀委向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派駐紀檢機構,充分發揮“派”的權威和“駐”的優勢。
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努力,黨中央開展的反腐敗鬥爭取得了明顯進展。正如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所指出的,經過全黨共同努力,黨的各級組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明顯增強,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得到堅決落實,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全黨同志對黨中央在反腐敗鬥爭上的決心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取得的成績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帶來的正能量要有足夠自信,對反腐敗鬥爭的光明前景要有足夠自信。事實也是如此。2016年國家統計局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2.9%的羣衆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效表示很滿意或比較滿意。中國社科院一個問卷調查顯示,93.7%的領導幹部、92.8%的普通幹部、87.9%的企業人員、86.9%的城鄉居民對中國反腐敗表示有信心或比較有信心。由此可見,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讓全黨全國人民從中看到了同心同德、攻堅克難的信心,看到了勤廉兼優、弊絕風清的希望。
5.把制度治黨放在重中之重
加強制度建設,是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治黨方式。關於制度建設問題,習近平同志有很多重要論述。他強調,制度不在多,而在於精,在於務實管用,突出針對性和指導性。要搞好配套銜接,做到彼此呼應,增強整體功能。要增強制度執行力,制度執行到人到事,做到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要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執行制度沒有例外,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從嚴治黨靠教育,也靠制度。
在上述思想指導下,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積極迴應從嚴治黨的現實需要,著力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一是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修訂黨內法規制定條例,編制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一個五年規劃,首次開展黨內法規清理,制定出臺數十件重要黨內法規。二是紮實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總體部署,成立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由中央組織部牽頭。專項小組統籌近期和中長期改革任務,制定實施《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從深化黨的組織制度、幹部人事制度、基層組織建設制度、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4個方面,提出了55項具體改革任務。三是切實增強制度執行力。中央改革辦專門成立了督察局,對重點改革文件執行情況進行督察。把黨內法規執行納入黨委督察重要內容,建立健全黨內法規執行檢查常態化機制,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當然,習近平同志所強調的制度治黨不是孤立的,而是與思想建黨緊密結合。他指出,從嚴治黨,要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二者一柔一剛,同向發力、同時發力。這裡實際上把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兩者的關係講得很清楚,找到了它們之間的結合點。那就是在管黨治黨過程中加強統籌、實現兩者的密切配合,使思想建黨的過程成爲制度治黨的過程,使制度治黨的過程成爲思想建黨的過程。顯然,在這兩者中,思想建黨是首位的,但它必須結合制度治黨來保障和鞏固,制度治黨要以思想建黨爲前提和本源,堅持思想教育先行,才能爲制度治黨奠定堅實基礎。從實踐上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就是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一個成功範例。前者從思想層面提要求,提出高標準;後者規定了黨員需要遵守的具體制度,主要是從制度層面作規定,強調守住底線,二者一柔一剛,同向同時發力。不難看出,“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的這一重要論述,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具有重大理論創新價值和實踐指導價值。
總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黨的建設新目標,抓住黨建的主線,創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黨的建設新思想新論述,在實踐中探索出許多好的管黨治黨的做法和經驗,推動黨的建設沿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