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黨爲什麼能夠作出“三大歷史”貢獻
90多年來,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戰勝了各種困難,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中國社會的進步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中國人民過上了從未有過的好日子,中華民族踏上了崎嶇不平的復興之路。90多年來中國社會取得的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做出三大歷史貢獻,其根本原因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1.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爲指導,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是指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只有正確運用於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髮展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黨的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形成了兩大理論體系,即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兩大理論體系,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既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正因爲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人民戰勝一切艱難挫折,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偉大結晶,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思想的最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爲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嶄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2.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與人民羣衆共命運,從人民羣衆中汲取前進的不竭力量
人民是創造歷史的根本動力。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羣衆觀點,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把實現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爲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深深紮根於人民之中,爲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奮鬥。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行改革開放,都是爲了順應人民意願、實
現人民利益。中國人民正是在長期的歷史比較中,選擇中國共產黨作爲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作爲國家和民族復興的領導力量。歷史表明,只有深刻認識人民創造歷史的偉力,真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爲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國共產黨才能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賴和擁護,才能無往而不勝。
3.與時俱進制定科學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黨的工作與中國實際和社會發展規律相符合
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關乎黨的生命。馬克思主義政黨要引領社會發展進步,必須與時俱進地研究、提出、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9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科學理論爲指導,制定出了許多符合中國實際、反映人民願望的路線方針政策,如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新中國成立後製定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改革開放時期提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理論、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等重大戰略思想,等等。歷史充分證明,只有不斷實現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與時俱進,才能找到實現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確道路和科學方法,推動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4.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這是中國共產黨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的法寶。大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從血腥的鬥爭中汲取教訓,提出了國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張,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谷諔馉帟r期,黨又適時地提出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主張,實現了與國民黨第二次合作,與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進了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步伐。歷史一再證明,團結才能調動各方面的力量,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戰勝一切艱難困苦,不斷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復興。
5.高度重視加強黨自身建設,始終保證
黨能夠立於時代前沿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不斷髮展壯大,千錘百煉而更加堅強,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始終注重加強自身建設。早在革命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就把自身的建設確立爲“三大法寶”之一,明確提出要把黨建設成爲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羣衆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改革開放以來,面對日趨複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髮展變化的國內環境,中國共產黨又實施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明確提出要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課題,把黨建設成爲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重要關頭,中國共產黨總是緊緊抓住黨的建設這個關鍵,總是首先動員和組織黨自身的力量,進而團結帶領人民羣衆克服困難、奪取勝利。
90多年的歷史經驗歸結到一點,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設和改革道路。這些經驗彌足珍貴,值得全體中國共產黨人永遠銘記。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朝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創造性地提出並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不斷把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推向前進;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於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以整頓“四風”爲突破口,不斷把黨的建設推向前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人必將繼續擔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神聖使命,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優異的答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