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43章 糧食基地

平壤城以北平安一帶山脈中的煤炭對於李燁的意義太重大了,雖然李燁不想因爲煤炭的開採挑起兩國的戰爭,現在有這麼好的辦法,李燁當然要試試。三人一邊喝酒一邊將計劃繼續完善,敬翔推斷此計成功後,新羅國會首先退回大同江對岸,渤海國也會因爲戰線太長而後退。

等到向巖開始實行這個計劃的時候,李燁和敬翔已經離開了平壤城,平壤城周圍開始流傳著有人觸犯了山神,山神將會把怒火帶到平安山脈中。一開始沒有相信山神發怒的事情,很快就有人聽見從平安山脈中傳出來雷鳴般的巨響,大地也隨之顫抖起來,山中受驚的野獸四處奔跑,有一部分甚至跑到了平壤城外。聽到消息的向巖大驚失色,立馬派人調查此事,回來後報告向巖,山神真的發怒了,整個平安山脈中的野獸都向北跑,一路上踹踏死許多渤海國和新羅國的士兵。

到此爲止,平壤城周圍的百姓相信山神真的發怒了,向巖誠惶誠恐的帶著貢品到八十里外的山頭上祈禱,祈求山神不要將怒火降臨到平壤城,還發動百姓在山腳下建立山神廟,每日供奉山神。

新羅人跑了,不願意去惹什麼山神,不值得用自己的小命跟山神較量。可是渤海國好像不在乎,又派了一對巡邏人馬想悄悄的靠近山神廟一探究竟,可是還沒有等到看見山神廟,山神又發怒了,這次不僅有驚慌的野獸,還有從天而降的巨石,嚇得渤海國士兵再也不敢靠近平安山脈。

平壤城已經有新的流言開始流傳,說山神不願意降罪平壤城的百姓,只會將怒火降臨在渤海國和新羅國人的身上,對於這些匪夷所思的奇談怪論向巖很虔誠的認爲這是祖先在保佑平壤城。

當李燁聽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事情已經過去幾個月了,敬翔的計劃終於完成了,開採平安煤礦的計劃也在緊張的進行之中,可以預計大同江鋼鐵廠在得到大量煤炭之後,鋼鐵產量必然有一個質的飛躍。

李燁在平壤城停留了三天後,便返回了大同江城,向姬暫時留在平壤城中照看剛出生不久的弟弟。穆俊豪在大同江城等著李燁,跟隨著戰艦一同前往清川江城,勘察新的武器加工坊。隨著熱兵器的加工技術越來越成熟,與冷兵器分離已經勢在必行,清川江城將成爲火槍、火炮的加工研製基地。

至從宇文明接手建設大連城後,包功發感覺自己被小看了,也想自己建立一座新城,便被李燁派到清川江城。清川江城不單單是在清川江邊建立一座新城,而是一系列城市建設的總稱,包括清川江城、鴨綠江城和六個散佈在四周的小集鎮,規模要比大連城還大,預計五六年之後具備初步的城市功能,安置人口六十萬以上。

如此大規模的建設新城,在遼東半島還是第一次,真是有些難爲包功發:“包翁,清川江城建設的怎麼樣,有什麼困難沒有”。

每座新城的建設都是從碼頭開始的,然後是建設簡易的棚屋和開發荒地,最後纔是建設道路和房屋。清川江城建設今年纔剛剛開始,目光所到之處,除了一座臨時的碼頭外,只能看見一排排建議的棚屋,開荒工作剛剛進行就已經進入了北方的冬季,如今北方已經下了第一場大雪,地面冬的如同鋼鐵一樣堅硬,所以的工作都已經停止了。

包功發看見李燁,一張憔悴的臉上帶著一絲滿足道:“李刺史終於來了,某以爲你把老漢忘記了,丟在這片土地上不管不問了”。

“包翁這是說的什麼話,某哪能不管不問,這裡可是以後遼東半島重要的產量區,一年前就準備在這裡建城,周圍的土地肥沃,可以開墾三百萬畝荒地以上,你說某能不關心這裡嗎”

整個遼東半島有三大水系,鴨綠江水系、清川江水系、大同江水系,這三大水系形成的三大沖擊平原是遼東半島最好的產糧地區,現在李燁已經控制了兩大水系,只要合理的開發好這片土地,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六百萬人食用一年,不然李燁也不會放棄擴張的機會,拼命開墾這片土地。

戰國時期,鄭國想用鄭國渠工程拖住秦國,耗費秦國的人力物力,使其沒有能力對六國用兵,但是鄭國渠的建成大大促進了秦國的生產能力。鄭國渠建成後,經濟、政治效益顯著,《史記》、《漢書》都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爲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一鍾爲六石四鬥,比當時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半,要高許多倍。

如果沒有鄭國渠的貢獻,秦國不可能有實力輕易吞併其他六國,雖然修建鄭國渠延緩了秦國滅亡六國的時間,但是卻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速了六國的滅亡,沒有鄭國渠,秦國即使佔領了六國,經濟也會一蹶不振,後來的秦始皇攻楚和南越等地,背後都有鄭國渠的功勞,鄭國渠延緩了韓國的滅亡,但是加速了其它五國的滅亡。

再往後,漢唐的建立也都是建立在鄭國渠滋養關中地區的基礎上,可以想想一個首都建立在貧瘠的土地上是何種情景。到了宋代以後,隨著關中的土地日益貧瘠、水土流失嚴重,再也沒有一個朝代的首都願意建立在關中地區。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糧食都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沒有糧食隋煬帝想到了修建京杭大運河,想到了水運,可是負擔沉重的南糧北運依然一直困擾著每一個封建王朝。

不管遼東半島以後如何發展,糧食都是第一位的,敬翔不管設計的計劃有多麼完美,到最後都需要人和糧食的支持。整個遼東半島的開發預計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最少開墾出六百萬畝荒地,這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不僅需要人力、金錢,而且需要時間。

當敬翔完整的知道李燁的計劃後,放棄了激進的計劃,轉而支持李燁開發遼東半島的計劃。因爲敬翔知道一旦李燁的計劃完成後,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將有一個質的飛躍,時間雖然會向後推辭三到五年,但是一個全新的遼東半島將展現在世人的面前,到時沒有人會小視李燁的實力。

包功發湊到李燁的面前道:“李刺史,你要某開墾荒地,可是人在什麼地方,你看現在整個清川江城周圍只有不到一萬的百姓,不要說開墾荒地了,就是建造棚舍也不夠”。

大量的人口需要先安置在大連城,大連城將成爲遼東半島的經濟中心。孤山城會被作爲行政和軍事中心,大同江城成爲工業中心,而大行城、鴨綠江城和清川江城纔是遼東半島的產糧基地,這是李燁整個遼東半島的佈局。

“明年開始向大行城、鴨綠江城和清川江城三地遷移流民,清川江城會首先得到五萬人口,明年底前達到十萬到十五人口,這樣能保證清川江城開發了吧。清川江城的棚舍不能停止,必須保證能居住十萬人的棚舍,冬季提前丈量土地,規劃城市的佈局,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宇文明請教,要是出現什麼重大的錯誤,後果你可承擔不起”

李燁知道包功發與宇文明有一較高下的想法,合理的競爭可以允許,但是一旦影響到清川江城的建設,李燁絕不會讓包功發主持清川江城的建設。在東北建設開發城市,只要一點沒有考慮到,都會付出生命的代價,這是血淋淋的現實。

當初在大行城的開發時,就是因爲沒有想到冬季會來的如此之早,許多棚舍都沒有來得及建設,只顧著開墾荒地了,結果因爲缺衣少糧活活的凍死不少人。後來再建設城市的時候,李燁情願少開墾一些荒地,也要把棚舍建設起來,儲備大量的糧草用於過冬使用。東北的氣候反覆無常,有時五個月的冬季,四個月就結束了,有時卻來了一趟倒春寒,活活的把牛羊和麥苗凍死不少。

雖然包功發看起來粗枝大葉,可是做事情卻一絲不茍:“李刺史說笑了,人命大於天,你看今年東北第一場雪來的早,某已經建成兩萬間棚舍和儲備了大量的糧草,不要說東北有五個月的冬天,就是六個月的冬天也不是問題,我們這些人都是經歷過災年倖存下來的,那裡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包功發說的是實話,遼東半島的糧價比登州、萊州要低,可是這裡的百姓只要有錢,就喜歡囤積糧食,害得李燁不得不限制每戶購買糧食的數量。這兩年如果不是一直向遼東半島移民,遼東半島的糧食足夠百姓吃上兩年,可是糧食的增產一直趕不上移民的數量,所以遼東半島每年都要從江南運送糧食,緩解遼東半島的糧食供應不足。

今年向遼東半島移民數量達到了四十多萬,糧食缺口達到了八十萬石,如果不是從沂水縣得到百萬石糧食,這個冬天遼東半島的百姓只能喝粥吃魚度日了。

第274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六)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32章 長安西市第964章 朋友第332章 路遇宋州(二)第653章 金銀貨幣體系第645章 明輪船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399章 登州經濟戰(一)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66章 美雅居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83章 拍賣(四)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330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二)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767章 跳樓大甩賣(二)第74章 楊府夜宴(二)第800章 節度使今年到我家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423章 重拳出擊(二)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72章 耽羅國第105章 徐州買糧(一)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620章 挖坑(二)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78章 名將之後第207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一)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273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五)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111章 回家(一)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741章 後路第683章 嫁公主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6章 美雅居第810章 西線作戰(一)第625章 希望之城(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127章 猛龍過海(三)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54章 驪山大雪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275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七)第727章 忽悠第84章 巧遇羅隱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691章 近衛旅第539章 功過相抵第428章 家事第70章 除夕夜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869章 六分儀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85章 奇女劉氏第33章 西域鉅商
第274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六)第284章 鄄城葛莊險遇害(二)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32章 長安西市第964章 朋友第332章 路遇宋州(二)第653章 金銀貨幣體系第645章 明輪船第163章 螳螂撲蟬雀在後第10章 李燁的師弟們第251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四)第412章 程府嫁女(四)第346章 李建婚事(二)第399章 登州經濟戰(一)第188章 三位一體謀發展第269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一)第326章 李燁出任登州(二)第66章 美雅居第857章 金蟬脫殼(三)第668章 家族銀行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895章 使功不如使過第783章 拍賣(四)第224章 思想決定生產力(八)第541章 進軍倭國第787章 宋威的剿匪(二)第591章 沂河大戰伊始(二)第397章 整頓登州(一)第632章 無奈的選擇(一)第330章 私鹽販子鬧江山(二)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961章 飛龍騎兵(一)第659章 三戰大行城(五)第37章 毆打小公主第767章 跳樓大甩賣(二)第74章 楊府夜宴(二)第800章 節度使今年到我家第150章 順水推舟好搶親(一)第848章 暗藏危機(二)第423章 重拳出擊(二)第537章 白崖城(三)第801章 利益動人心第182章 計奪平壤佔大同第872章 耽羅國第105章 徐州買糧(一)第504章 步兵與騎兵(五)第414章 程府嫁女(六)第93章 藍田縣之行(一)第792章 宋威的剿匪(七)第556章 新城上元燈節(一)第620章 挖坑(二)第582章 龐勳餘孽(二)第78章 名將之後第207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一)第786章 宋威的剿匪(一)第141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23章 第一桶金(二)第273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五)第379章 整頓登州水師(二)第43章 伊府夜宴第470章 遠赴江南(五)第480章 陽澄湖之役(三)第558章 新城上元燈節(三)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649章 熱氣球飛行第716章 李燕施恩第111章 回家(一)第437章 奚人聯姻(三)第741章 後路第683章 嫁公主第484章 蘇州陷落(二)第66章 美雅居第810章 西線作戰(一)第625章 希望之城(二)第252章 孔府慘案換刺史(五)第245章 真假強盜襲即墨(七)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127章 猛龍過海(三)第213章 三權鼎立新制度(七)第198章 夢想騰飛的地方(一)第54章 驪山大雪第682章 利弊得失第144章 劈波斬浪乘風處第275章 生死攸關大行城(七)第727章 忽悠第84章 巧遇羅隱第107章 徐州買糧(三)第656章 三戰大行城(二)第691章 近衛旅第539章 功過相抵第428章 家事第70章 除夕夜第540章 禍水西引第869章 六分儀第63章 土製手雷地雷第834章 大潰敗(一)第353章 玄機道長的心事(五)第815章 一盤散沙第85章 奇女劉氏第33章 西域鉅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诏安县| 开阳县| 盐池县| 永平县| 霞浦县| 麻栗坡县| 保靖县| 黑山县| 怀仁县| 鹤山市| 青海省| 绥宁县| 阿城市| 内江市| 五原县| 布拖县| 秦皇岛市| 江安县| 东丰县| 邹平县| 赣州市| 安阳县| 广宁县| 东兰县| 长垣县| 威信县| 攀枝花市| 雷波县| 吉水县| 抚松县| 柳林县| 固原市| 文山县| 安仁县| 宜丰县| 宁安市| 屏东市| 田阳县| 常熟市| 丽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