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

在這一時期,馬爾波羅行動的目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不讓他的敵手——巴伐利亞選帝侯——在其本國得到哪怕是最少的糧食。

馬爾波羅從西北出擊,打敗了多瑙華斯選帝侯,並迫使他撤過多瑙河,沿累赫河右岸向南退至奧格斯堡,在此處,選帝侯利用該城的防禦工事,使自己安全地站住腳跟。

馬爾波羅也渡過了多瑙河,然後沿累赫河對岸行軍,到達前面提到的弗裡德貝爾格營地,他在這樣插進了選帝侯和他的國土之間以後,動手洗劫巴伐利亞,派出別動隊拿走一切可拿之物,其餘的放火焚燒。

馬爾波羅自己把這一行動有時稱爲高壓性的,有時稱爲懲罰性的,企圖以此或者迫使選帝侯背棄同法國的聯盟,或者在他拒絕背盟時加以懲罰,然而,真正的目的是軍事性的,面對在數量上佔優勢的敵人,馬爾波羅希望把他們餓垮,而不是冒險一戰。

因此,他想向法巴聯軍補給品的來源地英戈爾施塔德和烏爾姆進軍,但是,如果要留下一支部隊守衛累赫河,他就感到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實施這一向敵人北部和西部的進軍了。

因此,必須找到某種別的方法,使敵人感到採取渡河行動是不值得的,馬爾波羅通過洗劫巴伐利亞達到了這一目的

。然後,他沿累赫河順舊路返回多瑙河。

但是,塔拉爾和選帝侯不願繼續呆在奧格斯堡眼睜睜看著飢餓的絞索緊緊地套上自己的脖子,他們搶在馬爾波羅之前趕到多瑙河,在荷希斯塔德佔領強固陣地,擋住了他的去路。

現在,不是馬爾波羅不讓敵人得到補給品,而是他自己一俟取自巴伐利亞的給養耗盡就得捱餓,指望從本國得到援助是不可能的。

儘管向一支已佔領有利陣地的人數衆多的軍隊發起攻擊是一樁非常危險的事情,但除冒險外別無他法。這樣,就打響了布侖漢會戰,並且贏得了勝利。

由於預有周密規劃,由於在索取補給品時常常伴以**裸的威脅,馬爾波羅終於能夠不太困難地爲其軍隊弄到給養,只有當他在一地停留時才發生問題,這時,總是飼料難以籌集。

然而,在行軍時並不需要有複雜的後勤機構,這就免除了軍隊的拖累,使之能夠卓越地完成行軍任務,在水平上幾乎不亞於100年後拿破崙的行軍,當時這樣的行軍之所以比較少見,並非因爲它難以實現,而是因爲在那個時代一國的力量主要寓於要塞之中,因而這種行軍作用不大。

布侖漢會戰終究並未結束對法戰爭,而馬爾波羅和尤金親王對土倫的進軍則完全是徒勞無功的。

在運動中保障軍隊給養比較容易,這也是不需要建立正規補給部隊的原因。有時也有人提出這方面的建議,但得不到響應。那時的統治者們一致認爲,利用承包商雖有種種弊病,但比較便宜合算,其主要優點是戰爭一結束即可予以遣散,但是,承包商從來都只能保障軍隊需要的一小部分。

特別是飼料,每次都必須採取複雜的,全面組織的行動來就地籌集,那時的兵員是人類的渣滓,爲喝酒而應徵的,出外徵集糧秣時常發生大量逃亡。正是爲了防止士兵逃亡,奧地利軍隊於1783年建立了第一支補給部隊。 這支部隊並非用來從後方基地前送補給品,它的任務是就地籌措。

以下數字表明,按照歐洲當時的人口密度和農業發展程度,給運動中的軍隊供應給養是完全可能的

一支軍隊假定爲6萬人,每天需要9萬日份麪包。如焙制率爲3:4,則生產1磅麪包需要12盎司麪粉,設每個日份的麪包爲2磅,則10天期間所需麪粉總量爲90000x2x10x3/4=1350000磅或600噸。

假定某一地區在農業上是自給自足的,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英里45人,這個數字至少對西歐來說是太低了,當時西歐人口密度大約在每平方英里35人到110人,4月份,因爲戰局通常均在4月開始。這時應有6個月的存糧,因而此時的麪粉實有量每平方英里大約爲180x2x45=16200磅,約7噸。取一個長100英里寬10英里的地帶,這就是說,糧秣徵集隊離開道路兩側無需超過5英里,其實有面粉總量應爲7000噸左右。

其中,供軍隊在10天進軍期間食用的不到10%。所以,只有軍隊須在一地長期停留時,換言之,只有在圍城期間,纔會發生短缺。

飼料的供應較爲困難,但本質上並無兩樣,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計,每英畝青飼料也足供50匹馬一日食用。這樣,一支軍隊的4萬匹馬每天需要800英畝青飼料。

如果用10天通過一片寬10英里長100英里的地帶,軍隊的馬匹將吃光長在8000英畝土地上的飼料,亦即佔該地帶總面積的八十分之一。但是實際用來種植飼料的土地面積要大得多。要證明這一點是很容易的,因爲8000英畝飼料僅能在一年中飼養4000匹馬。

這一數字同居民數字比起來是太低了,根據1812年法爾將軍的計算,在俄國西部的貧瘠地區,這一比例爲1:3,由於缺乏準確的數據,無法說明一支軍隊究竟能在一個地域停留多長時間,我們只知道每當進軍圍城戰或屯兵久駐時,飼料總是最先耗盡的物資。

當時,由於供人馬食用的糧秣只有一小部分是成品,所以,每當在一地長期停留時,軍隊實質上就變成一臺食品加工機:磨粉、砍柴、烤麪包、割飼草。

上述工作每過幾天就必須重複進行一次,顯而易見,它與軍隊的正常任務是有很大矛盾的。實際上,爲了執行後勤職能,完全可能使軍隊的軍事職能在較長期間全部停頓下來。需要收割飼草時尤其如此。這時還必須格外加強警戒,以防敵人突然襲擊。

在從上述事實中引出結論之前,還要簡單談談法國大革命以前兩個世紀的戰爭中彈藥消耗的問題

。這方面的數據很難找到,這一事實本身就說明彈藥消耗問題不是很重要的。直到1870年普法戰爭之後很久,彈藥供應同給養供應相比仍然是無足輕重的。

的確,彈藥需要量是如此之小,以至於軍隊通??梢砸淮螏ё愎┱麄€戰局使用的彈藥,從後方基地實施再補給的情況是比較少的。

如果需要,當然,大都是在攻城期間。17世紀上半葉,軍隊出征時,裝填火藥的炮彈基本攜運量爲每炮100發,這是不足爲奇的,因爲就連在攻城期間,預計每門炮每天最多也只發射5次。

17世紀後期,根據沃邦的計算,平均每炮每天只用4發炮彈。所以,同糧秣相比,彈藥消耗量仍然是微不足道的。

沃邦(1633-1707),法國軍事工程師。根據1828年出版的沃邦所著《論圍城戰與陣地進攻戰》一書的計算,要在一個月內奪取一座堅固要塞,須消耗6萬發槍彈和1萬6千發炮彈,其中,炮彈是由130門各種口徑的火炮發射的。如果槍彈每12發爲1磅,炮彈平均每發爲12磅,則彈藥總重量(包括按所耗炮彈重量50%計算的火藥)爲132噸。

沃邦沒有解釋他所說的那支軍隊實力多大。但是,1692年路易十四圍攻蒙斯是用了6萬人和151門火炮,另有6萬人的部隊配置在一定距離之外以阻擋援兵。

假定擁有沃邦所說的130門火炮的部隊爲4萬人,這在當時是很普通的,那麼,一個月圍城戰中的給養消耗爲1600噸,超過彈藥重量的10倍。

這樣一支部隊一般可能有2萬匹馬,如果再加上飼料需要量,則彈藥所佔的比例將下降到2%以下。

當時,野戰條件下的消耗數字更低。在1636-1638年的兩次戰鬥中,巴伐利亞炮兵在8小時內每門炮僅發射7次。當然,這些數字是被作爲最低紀錄,因而才保存下來的。

腓特烈二世非常重視炮兵,他出發作戰時,通常每門炮也僅帶炮彈180發。因彈藥不足而迫使他改變計劃的事例,僅在攻城期間發生過。

此外,沒有證據能說明彈藥補給問題對作戰行動的實施有什麼影響,就連那些最強烈地堅持倉庫是作戰取勝之必要條件的18世紀戰爭研究者們,也從未提到過這樣的問題。

第575章 中尉日記六第681章 不同的分析第77章 儀式第7章 櫻花書畫社第366章 空軍是主宰第630章 規劃二第378章 首戰戰果第431章 二戰越南第77章 儀式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841章 華夏人民的勝利第45章 長槍隊基地第789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五第779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第726章 天空戰記九十七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278章 興奮的記者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764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五第840章 轉折點第262章 慘烈陣地戰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56章 世外桃源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470章 偉大的工作第297章 港口之戰第356章 民族軍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380章 深度轟炸第78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二第867章 出發點不同第395章 準備攻克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601章 鞏固第284章 一號作戰計劃開始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21章 義結金蘭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545章 西南之長期戰略第291章 金錢第89章 南苑之戰二第73章 二號基地第800章 停戰談判起因第362章 艱難的董事會第579章 中尉日記十第211章 整體說明第729章 天空戰記一百第103章 漢奸要扒光再殺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866章 改變的原因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711章 天空戰記八十二第307章 多點準備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177章 講課感受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485章 美麗的國土新氣象第825章 糟糕的開始第21章 義結金蘭第51章 興奮的見面第549章 西南之雙管齊下第12章 協議的內涵第696章 天空戰記六十七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315章 解放保定第457章 連續進攻第761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二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103章 漢奸要扒光再殺第630章 規劃二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334章 準確的分析第158章 清除隱患第126章 行動升級第667章 天空戰記五十四第283章 生態城市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822章 交戰武器一第562章 中華軍的準備第419章 今後的計劃第312章 堅強的報道第612章 天空戰記八第390章 巨大代價的勝利第60章 寂靜伏見街第160章 電話抗交一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864章 國防部長的作用第352章 空軍的訓練第499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烏法第427章 殘酷巷戰第298章 偷襲重炮陣地第336章 國外教官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365章 美國國會演講二
第575章 中尉日記六第681章 不同的分析第77章 儀式第7章 櫻花書畫社第366章 空軍是主宰第630章 規劃二第378章 首戰戰果第431章 二戰越南第77章 儀式第608章 天空戰記四第841章 華夏人民的勝利第45章 長槍隊基地第789章 永遠的第一突擊中隊五第779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第726章 天空戰記九十七第796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一第278章 興奮的記者第302章 充分的準備第764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五第840章 轉折點第262章 慘烈陣地戰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56章 世外桃源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470章 偉大的工作第297章 港口之戰第356章 民族軍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380章 深度轟炸第78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二第867章 出發點不同第395章 準備攻克第675章 天空戰記六十二第601章 鞏固第284章 一號作戰計劃開始第524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結束第21章 義結金蘭第713章 天空戰記八十四第511章 後勤之糧秣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545章 西南之長期戰略第291章 金錢第89章 南苑之戰二第73章 二號基地第800章 停戰談判起因第362章 艱難的董事會第579章 中尉日記十第211章 整體說明第729章 天空戰記一百第103章 漢奸要扒光再殺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862章 決策權在文職領導人第866章 改變的原因第868章 我的觀點--應急措施第711章 天空戰記八十二第307章 多點準備第481章 重要人物第177章 講課感受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485章 美麗的國土新氣象第825章 糟糕的開始第21章 義結金蘭第51章 興奮的見面第549章 西南之雙管齊下第12章 協議的內涵第696章 天空戰記六十七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315章 解放保定第457章 連續進攻第761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二第753章 天空戰記一百三十四第103章 漢奸要扒光再殺第630章 規劃二第446章 東南亞攻略第374章 中國母親第334章 準確的分析第158章 清除隱患第126章 行動升級第667章 天空戰記五十四第283章 生態城市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822章 交戰武器一第562章 中華軍的準備第419章 今後的計劃第312章 堅強的報道第612章 天空戰記八第390章 巨大代價的勝利第60章 寂靜伏見街第160章 電話抗交一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480章 北方四島第864章 國防部長的作用第352章 空軍的訓練第499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烏法第427章 殘酷巷戰第298章 偷襲重炮陣地第336章 國外教官第563章 安南政策之依據第365章 美國國會演講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昌县| 商城县| 仪陇县| 肇庆市| 卓资县| 长顺县| 思茅市| 涿州市| 拉孜县| 黎川县| 汶川县| 玉树县| 胶州市| 广州市| 上高县| 东安县| 内丘县| 嘉荫县| 南投县| 九寨沟县| 清远市| 辛集市| 禄丰县| 上栗县| 石柱| 措勤县| 尉氏县| 广南县| 逊克县| 商城县| 水城县| 张家界市| 阿拉尔市| 仙游县| 双辽市| 平江县| 达拉特旗| 府谷县| 大足县| 云和县|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