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8章 後勤之戰鬥的持續保證

儘管有很多物品很容易弄到,但士兵口糧中唯一最重要的成分——麪包,卻總是供應不足,或因途中變質,或因不許野戰移動炊事房在一地停留足夠的時間以焙制面包。

同樣,原來安排就地採購畜羣,隨軍驅趕,以保證鮮肉供應,結果也完全失敗,爲此而配備的車輛很快就移作他用。

最後,減去騎兵部隊的建制給養連以增大其機動性的作法也是不成功的,騎兵指揮官們不但不能愉快地輕裝行進,反而成天爲給養瞎忙,同步兵爭先恐後地奔向村落,以便弄到可能會有的糧食和住房,當然,在這方面騎兵總是勝過步兵,同時由於他們強迫徵用比利時農民的笨重大車,反而妨礙了自己的運動自由。

總之,就人員而言,一般可以依靠就地取給生活,有時還生活得不錯,只在個別情況下,特別是在馬恩河會戰臨戰階段和實施過程中,纔不得不動用士兵隨身攜帶的應急備用口糧。

部隊愈往前進,所到的鄉村愈富,因此,可以相當肯定地說,即令德軍在馬恩河戰役中贏得了勝利而需要繼續進軍,部隊除個別日子可能捱餓外,其給養保障也不會有什麼不可克服的困難。

但是,這一點不適用於馬匹的飼料保障,德軍在1914年的經驗使人更加相信一個古老的常識:隨軍牲畜的飼料供應比人員的給養保障更加困難得多。

戰爭開始前若干年就有人發出警告,大量騎兵所需的飼料絕不能依靠就地取給解決。但施裡芬和小毛奇對此未於重視,事實上他們也別無良策,因爲1914年德國的飼料需要量過於龐大,僅克魯克軍團就有84000匹馬,每天消耗近200萬磅飼料,需924輛標準飼料大車載運,任何想靠兵站系統從後方前送飼料的企圖,都將使整個戰局完全無法進行。

因此,德軍是在對戰場飼料保障毫無準備或極少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戰爭的,但他們又一次走運,季節非常有利,部隊常能在田地裡找到業已收割好,碼得整整齊齊的飼料,有時還能借助於當地的機械就地進行加工

但在多數情況下不得不用青苗餵馬,以至造成馬匹的虛弱和疾病,又因沒有正規的野戰獸醫勤務,無法進行有效的治療。

由於馬匹飼養供應的準備工作做得太差,戰局剛一開始,甚至還在超過比利時邊界之前,就有炮車挽馬的死亡。騎兵指揮官們再三向最高總指揮部抱怨飼料短缺,上面總是溫和地勸告他們就地取給,即便因此而降低前進速度也在所不惜。

事實上,對馬匹飼料供應問題重視不夠,早在戰局初期就產生不良影響。

還在8月11日就有一個騎兵師因馬匹捱餓和過勞而被迫退出戰鬥行列,兩天後,不得不下令讓所有在第1和第2集團軍前面行軍的騎兵部隊都停止前進,休息四日。

雖有這次休息,到8月19日,第2騎兵師又因補給困難而停止前進,到德軍進入法國時,所有依靠馬力的部隊都已精疲力盡,困苦不堪。

至馬恩河會戰前夕,德軍擁有明顯質量優勢的一個兵種——重炮兵(也靠馬拉)已不能再堅持行進,騎兵則因馬力太弱,無法使騎者迅速躲避危險而招致不必要的傷亡。

也是在這時,至少有一個德國集團軍感到騎兵的不良狀況嚴重妨礙著整個作戰行動。小毛奇自己也說,全軍已無一匹馬能勉強地繼續前進。

給養供應可在不同程度上就地解決,其代價不過是偶爾餓一天半日,飼料供應也可不予重視,直至馬匹倒地死亡,彈藥供應則不然,這是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

精密製造的現代武器需要有它自己的專用彈藥和備件,象拿破崙那樣隨隨便便就能把奧地利的軍械庫以及槍栓、槍托或炮筒等通通併入大軍團裝備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對小武器、機槍、野戰炮、榴彈炮、重炮等等,都必須專門保證其彈藥供應,而且供應數量之大是戰前所不能設想的,這裡,又是馬拉重型運輸車隊完全沒有起到作用,它們不是履行自己的正常職責,而是被用作移動倉庫,更確切地說,是沒有真起到移動倉庫的作用,這樣,右翼的整個彈藥補給任務就落到了數量很少的汽車運輸連身上

1914年8月,德軍第1和第2集團軍各有18個汽車運輸連,第3集團軍9個,第4和第5集團軍各5個。

每個汽車運輸連有9輛帶拖車的載重汽車(總載重量54噸)和少量用於指揮、保養和修理的其他車輛。 ]

當1914年的嚴峻考驗來臨時,這些汽車運輸連,加上五花八門的徵用車輛和艾克斯拉沙彼爾一些企業家組織的民用汽車隊,起到了同它們的數量完全不相稱的重要作用。

汽車運輸連在努力維持彈藥供應時所碰到的問題是饒有興味的,這些問題對當時處在新舊交替之際的軍隊來說具有典型意義,因爲當時的軍隊已經站在新的機械化時代的門口,但其指揮工具或思想方法還未適應於這種新的技術手段。

雖然右翼各集團軍確有相當數量的汽車,但缺乏指揮和監督汽車運輸縱隊的手段,同運行中的車隊取得聯繫的唯一辦法就是派出參謀軍官小組去尋找和攔截它們,再者,德軍各級軍需官所受的訓練都是要把彈藥擺在壓倒其他一切補給品的絕對優先地位。

這一規定得到十分嚴格的遵守,嚴格到連油料也送不上去,以至作爲第1集團軍唯一有效的彈藥運載工具的汽車,常常無油可加。汽車運輸連雖很重要,但沒有充分發揮效用,而且未能適應迅速變化的作戰情況。

此外,軍隊快速推進時在補給上通常都會遇到的那些困難問題,這次也時常發生。

根據規定,汽車每週運行六天,每天的行駛距離不得超過60英里,但實際上用車過度的現象非常嚴重,以至到實施馬恩河會戰時,60%的汽車已經損壞。司機因晝夜工作,疲勞過度,常常造成事故,加之所用車輛型號繁雜,備件,特別是輪胎,幾乎無法弄到,而強迫徵用地方車輛反而使情況更加惡化。

此外,由於彈藥消耗變化無常,輸送彈藥的汽車縱隊常常發現團的車輛仍然滿載著彈藥,因而無法卸載,在這種情況下,野戰指揮官們就試圖劫奪汽車,用作自己的移動倉庫,或讓車隊原封不動地返回後方,這兩種作法都只能使車隊一連幾天處在無效勞動之中,儘管對此發佈了嚴厲的命令,問題始終無法徹底解決。

至8月24日,彈藥的短缺,特別是炮彈的短缺,開始嚴重起來,幸虧第1集團軍的彈藥消耗量在8月26日列卡託會戰後急劇下降,否則補給勤務部門十之**將完全無法對付

彈藥補給方面的困難,大都是因距離遠、數量大而產生的,但在某些情況下也要歸咎於組織不完善,部隊重視不夠,或管理工作中的官僚主義。

騎兵師因建制運輸工具被取消,最高總指揮部擔心其妨礙機動性,長期感到彈藥短缺,併成爲不幸負責其供應的有關各軍的一個經常性的包袱,當彈藥運到並卸載時,其數量是常常大於需要量,因而不得不丟在露天地裡,最後。雖然各集團軍都控制自己的給養倉庫,但彈藥補給卻是最高總指揮部的塞格將軍集中掌握的。

他總是要拖到最後關頭才願意動用迅速減少的儲備,因而彈藥前送總是匆匆忙忙,要求以最高速度實施,這種作法顯然不,所以,格羅納在其日記中寫到,今後必須讓各集團軍指揮官對自己的彈藥儲備有完全的控制權。

在馬恩河會戰前夕,特別是在會戰過程中,第1集團軍的運動方向變化無常,因而使補給方面的困難更加嚴重,克魯克於8月26日從北面來,至此折向西南,追擊他在列卡託擊潰的英國遠征軍,8月31日又改變方向朝東南進軍。

渡過馬恩河後,第一集團軍各軍曾不得不急劇地轉向西面,穿過自己的交通線,以便在烏爾克河上迎戰法軍,最後,在9月9日發佈了向埃納河撤退的命令後,有一個軍又不得不回師東進,再次穿過集團軍的交通線,以免同左側的第2集團軍失去聯繫。

在這一混亂時期,彈藥補給,甚至整個交通運輸,都有可能中斷,其終於並未中斷,應視爲參謀工作的一個勝利,當然,到會戰臨近結束時,由於部隊有的前進,有的後退,在第1集團軍的交通線上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混亂和擁擠。

當9月9日漢奇中校驅車前往謁見克魯克時,就陷入了這一混亂之中,他不得不訴諸武力才衝開一條出路,造成這樣的不利後果,要歸咎於克魯克將德軍撤至埃納河的決心,這一點是完全可以想見的。

儘管有各種困難,第1集團軍的彈藥補給在馬恩河會戰期間並未中斷,也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說明其他右翼集團軍出現了嚴重的短缺,只是在會戰結束時彈藥短缺現象才發展起來,節省彈藥的第一道命令繫於9月15日發出,這並非由於集團軍內部或其後方有什麼運輸上的困難,而是由於德國整個的彈藥儲備已經用完。

第175章 信仰論三第138章 齊鳴的禮花二第466章 別緻的記者第625章 天空戰記二十一第306章 準備的原則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48章 紫色旗幟第798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三第305章 戰爭的後方第715章 天空戰記八十六第423章 隨想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768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九第354章 歷史的地位第250章 勝利原因第529章 後勤之如何保障第682章 痛擊印度三第826章 戰況激烈第269章 沒想到第609章 天空戰記五第460章 觀念的勝利第96章 整編依據第635章 可怕的德國技術專家第653章 天空戰記四十第839章 見鬼去吧第134章 齊鳴的禮花一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664章 天空戰記五十一第668章 天空戰記五十五第771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二第854章 爭論遠遠沒有結束第130章 新天津報第303章 叛亂第532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總終結第459章 斯大林堡壘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162章 打破常規第332章 中華國土第520章 後勤之後勤是戰略的首要考第133章 煤球廠的秘密第182章 轉戰第690章 結局第166章 黑白分明第143章 冀東大暴動五第147章 民間鋤奸團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667章 天空戰記五十四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77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六第603章 蘇拉威西第13章 食爲天的來歷第479章 不會有斯大林格勒第769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第389章 無憂後方第879章 確認戰略第736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七第571章 中尉日記二第693章 天空戰記六十四第373章 祖宗疆土第815章 進攻開始第861章 海空軍的觀點第122章 這事有點大第812章 情報混亂導致判斷失誤第343章 不可間斷的宣傳第728章 天空戰記九十九第99章 行政長官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385章 赤塔圍殲第332章 中華國土第10章 人員框架第526章 後勤之交通第854章 爭論遠遠沒有結束第841章 華夏人民的勝利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503章 後勤之16世紀末第157章 公大七廠一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482章 條約的條件第455章 狙擊手孤狼第486章 幾件必辦的事第193章 世界霸主誕生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140章 冀東大暴動三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79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六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210章 確定新基地第493章 西南之大潰退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37章 擴大機會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662章 天空戰記四十九第254章 歡喜莊第499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烏法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513章 後勤之能改變戰略第75章 血戰開始
第175章 信仰論三第138章 齊鳴的禮花二第466章 別緻的記者第625章 天空戰記二十一第306章 準備的原則第42章 薊州大溶洞第48章 紫色旗幟第798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三第305章 戰爭的後方第715章 天空戰記八十六第423章 隨想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768章 天空戰記一百四十九第354章 歷史的地位第250章 勝利原因第529章 後勤之如何保障第682章 痛擊印度三第826章 戰況激烈第269章 沒想到第609章 天空戰記五第460章 觀念的勝利第96章 整編依據第635章 可怕的德國技術專家第653章 天空戰記四十第839章 見鬼去吧第134章 齊鳴的禮花一第620章 天空戰記十六第664章 天空戰記五十一第668章 天空戰記五十五第771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二第854章 爭論遠遠沒有結束第130章 新天津報第303章 叛亂第532章 後勤之舊時代即將總終結第459章 斯大林堡壘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162章 打破常規第332章 中華國土第520章 後勤之後勤是戰略的首要考第133章 煤球廠的秘密第182章 轉戰第690章 結局第166章 黑白分明第143章 冀東大暴動五第147章 民間鋤奸團第199章 要積累經驗第667章 天空戰記五十四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775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六第603章 蘇拉威西第13章 食爲天的來歷第479章 不會有斯大林格勒第769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第389章 無憂後方第879章 確認戰略第736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七第571章 中尉日記二第693章 天空戰記六十四第373章 祖宗疆土第815章 進攻開始第861章 海空軍的觀點第122章 這事有點大第812章 情報混亂導致判斷失誤第343章 不可間斷的宣傳第728章 天空戰記九十九第99章 行政長官第223章 交流感受第385章 赤塔圍殲第332章 中華國土第10章 人員框架第526章 後勤之交通第854章 爭論遠遠沒有結束第841章 華夏人民的勝利第496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正向計劃第503章 後勤之16世紀末第157章 公大七廠一第737章 天空戰記一百零八第189章 人圈解救隊第482章 條約的條件第455章 狙擊手孤狼第486章 幾件必辦的事第193章 世界霸主誕生第184章 這是化學第140章 冀東大暴動三第469章 八大支柱第791章 天空戰記一百六十六第647章 天空戰記三十四第706章 天空戰記七十七第210章 確定新基地第493章 西南之大潰退第777章 天空戰記一百五十八第37章 擴大機會第799章 天空戰記一百七十四第399章 要私下操作第662章 天空戰記四十九第254章 歡喜莊第499章 對蘇最後一戰之烏法第414章 旅部警衛第513章 後勤之能改變戰略第75章 血戰開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县| 广东省| 东莞市| 胶州市| 五寨县| 泾阳县| 奉节县| 西青区| 定边县| 潍坊市| 玛沁县| 伊金霍洛旗| 文成县| 黄梅县| 确山县| 宽甸| 开江县| 林周县| 忻州市| 林周县| 玛沁县| 麟游县| 临泽县| 青河县| 永登县| 河源市| 海盐县| 宁河县| 碌曲县| 化州市| 盘山县| 马龙县| 阜南县| 那坡县| 营口市| 汝城县| 屏南县| 新河县| 永吉县| 都江堰市|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