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誰是狼還說不一定呢
所以讓衛東在這個方向抉擇上,甚至敢威脅國遠。
“我之前看到國集內部文件,國遠是國集目前唯一的客戶,明擺著國遠不是很重視集裝箱,所以我們國集也吃不飽生產規模,那對不住,我們只有藉著鵬圳這個開放口岸的便利,去想方設法推動港商造大集裝箱船,買更多我們的集裝箱。”
唐總工都差點噎住:“就爲了賣集裝箱,你這是引狼入室啊!”
本來國遠的運載量就被國際巨頭們搶了很多,你還要去壯大港商來搶奪內地市場?
讓衛東振振有詞:“那不然怎麼辦,國集也要活命,我們也肩負著要推動遠洋運輸發展的責任,西區碼頭、東區碼頭……嗯,包括滬海新碼頭選址全都是圍繞集裝箱碼頭來的,全世界各地不用說,您去看看新坡加碼頭目前的規模比例,散貨碼頭零零星星,全都是大量集裝箱碼頭,HK更是在淘汰散貨碼頭邊緣化,新建的都是集裝箱碼頭,這個趨勢還看不到嗎?”
哪怕是遠洋船舶單位,也沒讓衛東現在這麼多出國機會吧。
這個角度也確實說動了對方,哪怕新坡加是個中轉港,超千萬個集裝箱的吞吐量,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港口泊位都是集裝箱,HK現在也大半都是集裝箱碼頭。
再說滬海現在雖然只有二十萬箱的吞吐能力,也在埋頭髮展集裝箱碼頭,新的選址就是以大集裝箱船、深水大碼頭來定標準,兼顧散貨碼頭。
唐總工艱難暢想未來趨勢,確實很難形成這樣的明晰線路,尤其是他們在前兩年選擇大量搞油輪,這是基於蓬勃旺盛的能源需求共識,本來沒錯的。
結果兩伊戰爭爆發,中東地區石油運輸停擺,油價是飆升了,油輪也沒活兒徹底崩盤價格跌了四成!
總工程師最後決定把這個抉擇給上級,他把注意力放到工程技術上:“那爲什麼非得突破跳過去搞超巴拿馬型的集裝箱船呢?”
讓衛東趕緊承認:“我有點好高騖遠,目前如果能生產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就已經是頂好頂好了,這麼著吧,我們在滬海固定每個月有五百個櫃以上的電腦代工產品輸送花旗,又有固定每年從加州到津門港的四千臺越野車零部件集裝箱,這運單之前是美方指定的船運公司,我們可以交給國遠,算是支持你們搞巴拿馬型集裝箱船。”
總工程師又不負責業務,還是專心致志的詢問:“我會把這個轉告其他負責運輸業務的同志,我是問爲什麼非得超過巴拿馬型船體呢?我們現在擁有的散貨輪,就是六萬多噸的巴拿馬型12條,十五萬噸級的好望角型6條,總噸位都在近百噸,國際集裝箱船現在都集中在巴拿馬型啊。”
讓衛東還是示意剛纔的春捲和花捲:“我表達得還不夠清楚嗎,內地只要放開了外貿限制,將成爲朝著歐美運送的最大主力,中美太平洋航線,中歐地中海航線肯定將成爲重點,過不過巴拿馬運河就不是絕對必須的最重要環節了。”
當然讓衛東腦海裡,還以爲花旗也跟後來內地一樣,有發達的鐵路貨運跟高速貨運系統。
想當然的以爲人家國內運輸用火車皮、拉貨櫃車,西海岸到東海岸還非得走巴拿馬運河繞圈子,不是瞎折騰麼。
他聽過花旗修高鐵幾百億只有幾公里的梗,但真不知道花旗鐵路貨運那也是積重難返的問題多多。
反正無知者無畏的恰好堵住了這邊不太開闊的思緒:“那你的結論就是依託在看好未來內地外貿貨品大幅度提升的基礎上?”
讓衛東點頭:“不是大幅度,是翻了番的提升,據我所知,現在這樣嚴控外貿的局面下,依舊有民營企業做到了年外貿量過億美元,但這家企業好像因爲偷漏稅、走私等原因被打擊了,這肯定不行,但也說明了國際貿易的巨大潛力,船舶生產有時間吧,技術難度、材料難度也有時間吧,如果等到勢頭起來,最肥的肉被別人搶走了,不能怪我沒提醒過吧?老譚作證。”
洪巖機械廠的領導連忙猛點頭:“衛東協助我們確實走得很穩,我們最早是做施工電梯,等這個熟悉了再涉足客貨電梯,而且電腦板技術不過關,我們就先半自動化用電梯員來解決問題,但精準的搶到了先機,現在我們已經朝著平京、滬海、鵬圳輸送了超過八十臺電梯,同時正在攻關全自動化技術。”
這個案例是真的貼切。
簡直和船舶行業一模一樣:“現在國內幾大廠都是選擇引進國外技術,要麼合資做進口零部件組裝,要麼買生產線和圖紙,成本都很高,甚至還要持續消耗外匯,所以市場競爭力比我們差了不少,現在我們已經進一步開始拓展外部客戶,來,衛東我敬你一杯。”
唐總工最後終於擠出來句:“衛東,你能說服港商開造這種大集裝箱船嗎?”
讓衛東堅定一定以及肯定的點頭:“絕對能!千萬不要低估了資本家對追求利潤的狂熱,一萬多個貨櫃的大輪船,跑固定線路的成本,比現有,嗯,你們一千多個櫃……我的天,成本會有十倍嗎?”
唐總工搖頭:“不算貨輪折舊,單次成本應該在四五倍,甚至可能更低。”
他纔是數據張口就來:“我們現在1200櫃的集裝箱輪,每年跑八次北美,單航程利潤62萬美元,最大的問題就在回程有40%的空櫃,如果十倍的大船……”
所以說奮戰在這些線路上的前輩們是真艱難。
這位工程師簡直不敢想:“國家要求我們做到起碼有一半的外貿商品由我們運輸,就因爲運力限制現在最多30%,要是港商們的船隊再強大起來……”
讓衛東都悄悄倒吸口氣:“你們不會覺得我這是叛變投敵吧,僅僅是商業……連競爭都算不上,最多是用港商來倒逼國企發展快點。” 其實是無意中幫滬海避開建港的抉擇,幫國遠抓住集裝箱船的巨大風口。
唐總工自己慢慢搖頭:“我們在還債啊,去年三條油輪在戰爭中損毀,今年戰爭保費飆升到整個運費的50%,最後每趟運輸還要賠十八萬美金,去年就不得不賣掉二十多艘船。”
讓衛東現在知道不會隨便伸手了:“反正我的建議是造集裝箱船,尤其是巴拿馬級以及以上的大輪,賺得多點,更能支持我們西區碼頭儘可能從HK搶業務,當然一切都還是取決於政策的調整。”
內心其實這下忽然飄起來個念頭。
開放搞活,外貿經濟的緊箍咒,是不是就得這麼才能放開?
所以他更不伸手了,國遠這種巨無霸比國集更龐大。
惹不得。
唐總工倒也沒拉他,深深的思考下:“我想去看看你跟港商接觸推動的深水港碼頭和這類大型船舶。”
讓衛東連連點頭:“沒問題,我馬上聯絡那邊接待你去考察,他們好像是把鵬圳東區的深水港碼頭方案做出來了,我們西區碼頭還沒做,因爲我們後面要填海造水深,思路不同,船舶就是畫大餅,得看震華港機裝配出來能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
沒想到唐總工的意思是要跟著看讓衛東去怎麼畫大餅!
連這個詞兒都是讓衛東指著桌上的蔥油餅解釋。
可這種涉及到商業洽談的第三方參與是不是太唐突了點?
不過想想這類國資的主人翁精神,還有不避嫌當投敵分子,讓衛東欣然同意。
那就當面打電話到西區碼頭詢問那邊的岸橋機械安裝進展怎麼樣。
碼頭管委會辦公樓值班的同志彙報說挑燈夜戰的滬海廠家已經要完工了,正說要打電話聯絡讓衛東去驗收呢。
這幫殺千刀的!
讓衛東在滬海翻山越嶺看海岸線和各種水文地質,耽誤了十多天時間。
這船運抵達就開始安裝。
讓衛東算著怎麼也還有一週多時間。
這纔剛回來落腳喘口氣。
唐總工還在邊上伸長脖子不避諱的聽電話!
真當這不是三線廠就不搞保密措施嗎。
聯絡上鍾震華確實是很有底氣:“我在鵬圳也聽說市裡面強調要聽你的意見,把思路和腳步放遠些,也許只有你這樣天生的將帥領頭人才能看到這麼遠吧,所以我也督促大家抓緊時間裝配調試,還要趕回去參加滬海這場碼頭攻堅戰!”
讓衛東忍不住笑罵:“孰輕孰重你還不抓住,這兩臺精心細緻的搞好了,讓港商看了過關,就是幾十臺的業務量,滬海新港還處在驗證考察階段,早得很呢,你慌什麼慌!”
老鍾畢竟是滬海港機的骨幹啊:“我們肯定要聽從組織上的安排,這可怠慢不得,而且這兩臺安好了,不也儘可能的在滬海現有碼頭上可以安裝購置嘛,快點快點,求你過來驗收下!”
讓衛東忍不住看眼旁邊桌的鳳雛母子倆,真正體會到了大禹治水過門不入的忙碌感。
那就跟著一起去海邊玩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