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辦了趟差事回來, 硬是莫名收了名美姬在旁,季大老爺心頭不是沒有一種被算計後的不快的,但文娘也就是那歌姬, 即便是在孕期, 也不忘妥帖侍奉了他左右, 如此一來, 尚且年輕的季大老爺也就放下了心頭不樂, 轉而想起,若是京內一幫子朋友知曉文娘後,該是露出何種羨慕嫉妒的表情, 不免得意。
定安裡邊,文人雅士若得紅袖添香, 即便教人說上兩三句閒話也是無傷大雅, 反而頗得同齡人豔羨, 到底世家的年輕公子哥兒們都向往年輕的時候能有那麼一兩件風流韻事,話本子上書生與美嬌娘的愛情故事, 總是動人的。
季大老爺本以爲文娘一事只是一件小事,哪家少爺公子沒有一兩個美婢姬妾的,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母親季老夫人的雷霆震怒。
一個來歷不明的歌姬懷了季家嫡長子的血脈,不清不楚,教得季老夫人怎生不怒?本來端方的兒子, 轉頭做起與這下等女子紅袖添香的事兒來, 只道這文娘定是狐媚, 季老夫人雖不至於發賣了文娘, 到底也是不喜的, 便將她拘在一方院子,等候生產便是。
“之後那歌姬生產之時血崩, 只留了季嫦在世。”樑王說起這些話來,從頭到尾俱是冷冷清清。
“原來我還有個姐姐。”季妘神思有些恍惚,季家原來是有個庶長女季嫦,然而如今她卻是半點沒有聽說過,只能說明……
“季嫦,她死了?”季妘澀聲道,心裡有太多太多疑問。
樑王百般針對季家,約莫就是因爲季嫦之死,可季嫦之死和季家又有什麼關係?往更深處的想,若季嫦之死真的與季家人有關,最有可能是誰,季妘心裡明白,最有可能的是極爲重視家聲的祖母季老夫人。
“死了。”樑王點點頭,如今對季妘再談起這件事,他想了許多,宮裡當了太監的謝靳,四皇子府做側妃奶孃的謝玉,還有如今的季四夫人謝珍,最後,回憶停止到了西山莊暗探傳來有關謝靳的種種消息。
季嫦死了,死在季家自己的閨閣裡,一把鋒利的匕首直直插.在女子單薄的胸膛,血濺三尺。試問,誰能輕易拿捏住後宅深院的女子性命?莫過於同府之人。
樑王一直以爲是季家人逼死的季嫦,那時,正是文景帝登基第七年,樑王本該領先帝旨意,去往西鹿鎮守邊疆,可當今文景帝念手足之情,西地苦寒,一直讓他在京中多待幾年再行西去,有人同意自然有人反對。自先帝去了,對樑王是否該即刻起身去西鹿統領鐵甲軍一事向來風波不斷、謠言四起,甚至有人看見他與季嫦關係過密,好事者便將兩人傳說得極爲不堪。
其實,京內一直有一個只有高官權臣才知道的密梓——先帝曾欲傳皇位於十九子,即樑王。是以,站在太子一邊的季家和樑王搭在一起實乃取死之道,若是爲撇清關係便要犧牲季嫦,這手段也太過激烈,但若不是,卻只有這一個道理能說得通,因而樑王總是在恨與不恨間徘徊。
只是,如今謝靳冒了頭,謝玉也出現了,樑王陡然察覺了不尋常的味道。謝家人爲何都要往定安靠?聯繫到季嫦的生母文娘便是出自謝家,樑王覺得自己似乎抓住了什麼,他需要證實,親自來季家證實。
此間種種,季妘是不知道,聽樑王確認季嫦死了,她腦子裡亂極了。一時,眼前浮現夢中樑王高高在上、反掌間去人性命的模樣,再一瞬,又浮現去歲西汜獵苑,樑王縱馬持弓,那時眉眼如刀、殺氣凜然的模樣,最後迴轉現實,是沉默不語、臉色微露痛苦的樑王。
他,該是極喜歡她那個庶長姐的吧!季妘腦子裡陡然出現這個念頭,心頭莫名有些苦意,一心人、一心人,季嫦不幸卻也極幸。
小小的西暖閣二層,窗櫺不遠處是一紅木軟塌,鋪著柔軟厚實的錦緞,而後是一繡花屏風,上邊繡著仕女遊園戲蝶的圖樣,屏風前便是一桌四椅,樑王與季妘相對而坐,一時無言。
良久,樑王輕笑了起來,季妘小十四的姑娘,這時眉眼露著愁,就好似聽著仙宮樂曲,走近了卻發現一稚子孩童撥琴弄弦一樣,這也忒的不應景了。
季妘不知樑王爲何發笑,一臉茫然,直到樑王一巴掌拍在她的額上,皮肉之上傳來些痛感,這才露了惱怒。
女子白皙的肌膚十分柔嫩,只這輕輕一拍,光潔飽滿的額頭上不免顯了微紅,配上那副敢怒不敢言的惱怒模樣……
樑王點點頭,笑意漸深,心道這纔像個未及笄的小姑娘。
季妘見樑王笑的更歡,心頭惱意就更重,即便你是位高權重、殺人不眨眼的王爺也不該如此戲弄人,簡直氣煞人也!
這小姑娘貓兒似的就要張牙舞爪的撲過來,樑王合該知曉適可而止,咳嗽兩聲,沉了臉裝作正經的模樣,“你父母該是不知你回來了吧!”
季妘的惱怒就像是一簇火苗遇著了水,顫巍巍的就要熄滅,卻又不甘心熄滅,瞧著男子冷漠的樣子,絲毫不見方纔的柔和,季妘一時竟拿不準樑王究竟是轉移話題,還是真的說起事來。
最後,心頭燃起的小火苗終究滅了去,季妘無可奈何,再一次見識到了樑王的喜怒無常,只道是下次定要躲得遠遠的。
皇宮大內,乾真殿,向淑妃親自扶了文景帝到桌案旁坐下。說來也是奇怪,原本瞧著沒有精氣神兒的文景帝,現在若有第三人在乾真殿,定會發現,文景帝看著與數月前健康時候的模樣一般無二。
“皇上,您該爲琛兒想想了,您瞧,琛兒現在還沒有納正妃進門呢!”向淑妃走到桌案旁,添了清水,仔細的研磨起墨錠來,嘴裡一派溫柔,似是閒話家常。
而文景帝坐下後,那雙眼睛也不忘朝著向淑妃那方看去,儀表神態俱是不錯,隻眼神兒分明是呆滯的,聞言,點了點頭,表示向淑妃說得對。
向淑妃笑了笑,半晌,用狼毫筆蘸了磨好的墨汁,放到文景帝手裡,用手握了握文景帝拿著狼毫筆的右手,道,“皇上,您可得握緊了,琛兒和兵部尚書家的親事,還得您親自下旨賜婚呢!”
狼毫筆筆尖上的墨汁十分均勻,下面是一卷空白的聖旨,文景帝動作頓了頓,眼底似乎有些掙扎,轉瞬間聞到鼻尖香氣,又是迷茫一片,下筆起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兵部尚書之女方毓,端莊淑睿,知書達理,性行溫良,柔嘉淑順。朕躬聞之甚悅,特,賜婚於朕之四子爲皇子正妃,由禮部並欽天監共同操禮,擇良辰完婚。佈告中外,鹹使聞之。欽此!
陳皇后回了中宮不久,就聞前朝文景帝下旨賜婚,而那聖旨已經由傳旨太監帶了出宮,直奔兵部尚書方府之上,片刻不停,攔之不及。
“怎麼回事?究竟怎麼回事?”陳皇后幾乎亂了心神,皇上究竟怎麼了,怎麼就賜了蕭琛瑞兵部尚書家的親事,這不是明擺著要捧起四皇子和太子打擂臺麼?怎麼會這樣?難道,易儲?
“娘娘別急,別急。”王嬤嬤在旁看著陳皇后無頭無腦、團團轉的模樣,勸了兩句,“這時候娘娘更應該鎮靜啊!”
“鎮靜、鎮靜……”陳皇后唸了兩句,陡然發了怒,“這叫本宮如何鎮靜,皇上越來越看重向氏母子,他是要做什麼?做什麼?”
腳邊螻蟻一步登天,且現在和她分庭抗禮,陳皇后怎麼忍得下這口氣,她想過和她作對的人,可以是賢、德、惠任何一妃,卻萬萬沒想到養了個小寵,偏偏是條毒蛇,轉瞬間狠狠咬了她一口,痛,更多的是不可置信,向淑妃怎麼敢?怎麼敢?
“當初是本宮一手提拔了她,也是本宮將她捧到了四妃之首的位置,賤人。”陳皇后摔了東西,氣得發抖。
“娘娘。”王嬤嬤心頭嘆息,扶了陳皇后坐下,其實她也看出了些不對的苗頭,皇上似乎有些怪異,只是,究竟哪裡出了問題?
“嬤嬤,你說。”陳皇后抓了王嬤嬤的手,捏得有些緊,“皇上是不是、是不是想易儲?”
“娘娘!”王嬤嬤高聲道了句,“慎言。”
這些年都是王嬤嬤在陳皇后身邊出謀劃策,倒讓陳皇后的眼界越發窄了,易儲能是亂說的?到底是帝王,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豈能隨意揣測,還這般口無遮攔的說出來,殊不知隔牆有耳的道理。
陳皇后被王嬤嬤這麼一喊,也是知道自己心思太過流於表面,閉了閉眼,再睜開,已然鎮靜了兩分。
“本宮要見陳夫人。”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