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9章 跨越時代的AI眼鏡

當徐申學到了AI眼鏡項目組的時候,很快就看到了項目組做出來的AI眼鏡的原型機。

整個AI眼鏡看起來有點類似大黑框的眼鏡,尤其是兩側的支架相對粗大一些,但是整體感官和普通眼鏡比較類似了,不像是之前的那些什麼VR眼鏡以及早期的AR眼鏡一樣……說是眼鏡呢,但看起來就不像是眼鏡。

尤其是智雲集團目前在售的VR眼鏡,那玩意的正確稱呼應該是‘頭戴式智能顯示器,體積和重量都相對比較大,並且還需要有線連接的小主機的支持……不然無法實超高分辨率的顯示效果。

以至於很多人都形容,這東西,其實就是個做成了頭戴式的遊戲機……還別說,還真和遊戲機有點類似,打遊戲還是挺不錯的。

但是,便攜性就不太行了!

之前的時候,智雲集團的穿戴設備項目組還開發過AR眼鏡,各種各樣的技術路線都嘗試過。

各種顯示屏幕模式也都試過,比較厚實而且沉重,受到體積以及功耗,重量等限制,導致效果效果也不行,目前技術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商業化難度高。

智雲集團的AR眼鏡同時也在玩光學模式。

AR眼鏡的光學模式,原理說起來也挺簡單的,那就是內置一個微型顯示器,然後想辦法把微型顯示器的內容投放到用戶的眼球,讓用戶可以看見!

比如早期原始的方案很簡單粗暴,直接在鏡框的上部集成一個微型顯示器,乍一聽似乎也沒什麼毛病,但是用戶想要看到內容的話,需要眼睛上翻……類似翻個白眼一樣。

看著很累,而且會讓外人覺得你對他翻白眼!

於是乎,工程師們就開始想辦法把通過其他方式,把微型顯示器裡的更好,更方便的投射到用戶眼球上。

由此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技術方案,有棱鏡模式,這個是早期方案,效果不太行,已經被拋棄了。

也玩過自由曲面方案,還是那句話,顯示效果不行,又給扔了。

最近不少AR眼鏡廠商青睞的是BirdBath模式,這是一種把微型顯示器的圖像,經過透鏡進行準直,再利用半透半反鏡、凸透鏡的組合,將虛擬圖像放大並投射到用戶的視野中。

該方案成本較低,技術難度低,但是成像效果依舊不行,雖然不少廠商在使用,但是智雲集團依舊沒用……

這也是最近幾年,很多廠商都搞出來了基於光學的AR眼鏡並推向市場,但是智雲集團始終沒有動作的緣故……看不上這些光學顯示的技術,效果太差了。

而最近一年裡,智雲集團的AR項目組,把主要的資源都集中到了衍射光波導技術路線上。

這種技術方案的原理,說起來也挺簡單的,那就是用光學元件將微投影光機發出的光束耦入進波導片,並以全反射的方式傳播。

顯示效果良好,透光率也高,可以做到類似普通眼鏡的形態!

但是也存在問題,那就是技術相對複雜,成本也高。

同時智雲集團目前還在嘗試把高分辨率屏幕模式加光學模式給結合起來,進而獲得效果更好的顯示模式,不過技術難度極大,現有的顯示技術還不足讓智雲集團獲得想要的效果。

目前正在和華星科技以及其他合作廠商進行聯合開發,技術進度也比較快,距離商業化應用也快了。

從智雲集團折騰過的上述諸多AR眼鏡的顯示模式的技術路線,就可以簡單的理解智雲集團在AR眼鏡領域裡的研發模式了。

這是一種‘多線研發模式’。

簡單理解就是,不管什麼技術路線都嘗試一下,先搞一搞看看那個技術路線的可行性高一些,然後再針對性的對某幾個技術路線加大投入,這種模式能夠縮短研發時間,提升成功率……也不用擔心自家的A技術路線搞不出來,結果競爭對手把B技術路線給弄出來了。

當然,這種模式缺陷也有,那就是研發投入太高,一般企業很難效仿。

所以這種多線研發模式基本都是那些大企業玩,而耗費龐大的項目更是需要那些頂級的高科技企業才能支撐。

而智雲集團則是屬於這種研發模式裡的領頭羊玩家……人家連S系列手機這種耗資龐大的研發項目,都常年維持著三個項目團隊,每一年都會相互競爭,最後獲得勝利的團隊的設計方案,纔是最終推向市場的設計方案。

這種設計方案之爭,可不僅僅是表面的外觀設計那麼簡單,還牽扯到一大堆新零配件,新技術的應用,每一種設計方案的研發投入都是非常大的。

但是智雲集團不在乎這點額外的研發費用,只爲了確保每年的S系列手機,都是屬於最優秀的設計方案。

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的研究,智雲集團也採取了類似的措施,各種各樣的技術路線都會去嘗試一番,進而尋找更適合的技術路線。

龐大的研發投入,再加上科研系統的輔助,讓智雲集團在穿戴式設備的技術進度,大幅度領先競爭對手。

而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尤其是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先進的低功耗,體積小的高性能芯片出現,再加上影像技術的進步,體積非常小的攝像頭也能實現超高分辨率。

智雲集團所研發的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也有了長足的技術進步。

此外也離不開兄弟企業海藍汽車所研發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半固態電池技術的支持,進而提升了小型智能設備的續航時間。

這些硬件上的技術進步,讓智雲集團有了做小型化、輕量化,基於衍射光波導光學顯示技術路線的AR眼鏡的可能性。

但是即便如此,單純的AR眼鏡,其商業化前景也不太行……主要是缺乏實際的生態應用。

同時目前智雲集團旗下,可以量產商業化應用的純光學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也不是其他諸多廠商所注重的單色顯示模式,而是全綵模式。

其他很多廠商高的光波導技術,前期的研發都集中在單色顯示上,也就是隻有一種綠色顯示,有些甚至是單目顯示……只有一個眼鏡能夠看到內容。

而智雲集團之前已經把雙目單色衍射光波導技術給開發出來了,最近獲得技術突破的衍射光波導技術,其實是雙目全綵模式。

這個更先進,顯示內容更加豐富,但是相對應的技術更復雜,成本更高。

目前工程師們正在想辦法進一步提升性能,同時降低成本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要不然價格太高的東西也沒什麼實際意義。

因此現階段能用,效果比較好,成本也可以接受的AR眼鏡的光學顯示模式就是這個衍射光波導技術方案……當然,這是對於智雲集團的高要求而言,其他廠商用的都是落後一兩代的其他方案。

如今,徐申學所看見的AI眼鏡的原型機,就是採用了MicroLED加全綵衍射光波導技術。

這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頂級,甚至是目前唯一可以商業化應用的AR眼鏡的顯示技術。

但是,這款AI眼鏡的核心技術,除了比較關鍵的MicroLED加全綵衍射光波導顯示技術,半固態高能量密度的電池、超高分辨率的小體積低功耗攝像頭、小型的處理器芯片外等這些硬件外。

最爲核心的依舊是人工智能技術!

項目組的負責人如此向徐申學介紹這款AI眼鏡:“我們的這款AI眼鏡,內部集成了Yun AI接口,可以通過網絡調用Yun AI,爲用戶提供生成式AI的各項功能,包括翻譯、查詢資料等等!”

“同時也集成了離線的翻譯模塊,可以在離線狀態下對常見的中文,英語,西班牙語,日語,法語以及德語進行離線翻譯,避免網絡連接導致的耗電量,進而提升整體的續航能力!”

“而通過網絡連接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調用Yun AI,操控各類生態應用,比如物體識別,訂購外賣,打車等應用。”

徐申學聽到這裡,當即道:“也就是說,我們的這個AI眼鏡,大部分功能都是寄託在Yun AI上?”

負責人道:“沒錯,我們的這個AI眼鏡的諸多功能,都是建立在調用Yun AI的基礎上的,這也是我們把它稱之爲‘AI眼鏡’的原因。”

“我們也爲AI眼鏡研發了一個專門的操作系統,內置了諸多本地的應用,同時用戶也可以根據需求下載新的生態應用,目前除了我們集團內部的一些生態應用軟件外,益海科技那邊的部分軟件也進行了一些適配,同時我們也在和其他一些軟件廠商進行合作,讓他們進行相應生態應用的適配!”

“目前這個還是我們的第一代產品,下一代的話,我們打算嘗試使用提升並使用更優秀的屏幕,並持續提升全綵衍射光波導技術,進一步提升顯示效果,並計劃採用更先進的芯片!”

“目前我們的這個第一代的AI眼鏡,使用的是集團年初發布,面向輕量化低功耗智能終端產品的LC1,該芯片用的是十二納米工藝,雖然性能也算不錯,但是整體上距離我們的要求還是有一些差距。”

“而第二代的LC2芯片,聽智雲半導體那邊說預計採用的是七納米工藝,性能將會有數倍的提升,我們期待的是這款芯片,不過聽說七納米工藝明年的產能會非常緊張,恐怕明年是用不上了、”

徐申學聽了後則是了笑道:“慢慢來嘛,等到後年的話,七納米工藝的產能就會稍微寬鬆一些了!”

“不過現在沒有七納米工藝的芯片,也不代表不能做產品嘛,先用著十二納米公司的LC1芯片湊合一二,日子也能過不是!”

徐申學可是很清楚這些技術人員的尿性的……總想要更先進的芯片!

以前二十八納米工藝的時代裡,總想要十四納米工藝的芯片。

現在十四納米工藝時代了,就想要七納米工藝的芯片,對芯片的追求沒完沒了!

不過七納米工藝現在剛完整技術驗證,後續還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來進行各種測試工作,以進一步提升良率。

同時明年能夠量產七納米工藝的芯片工廠也只有一座,月產能不過可憐的四萬片,基本上只能滿足S系列芯片以及其他少量服務器GPU和終端算力芯片的需求。

其他類型的芯片,包括W系列SOC,電腦CPU,消費級GPU以及其他的各種芯片都得往後推移,需要到後年隨著七納米工藝的產能進一步提升,纔有可能用上。

現在,早著呢。

所以設計中的LC2芯片至少兩年內是看不到量產的可能性,但是這兩年時間裡可不能什麼事都不幹啊。

要不然年初專門弄出來個LC1芯片做什麼?

————

隨著AI眼鏡項目的負責人持續解說,徐申學也多次詢問並親自體驗了一番。

佩戴很方便,直接和普通的眼鏡一樣佩戴就行了。

“我們的AI眼鏡,重量非常輕,全機只有三十四克,這樣用戶的體驗感才稍微好一些,太過沉重的AI眼鏡將會對用戶的使用造成巨大的負擔,導致佩戴不舒服,眼鏡容易滑落等情況!”

“畢竟普通眼鏡的重量只有十多克到三十克之間,根據我們的調查眼鏡,重量超過了三十克用戶就會感到一些重量的壓迫,但是還不算明顯,然而如果重量超過四十克,用戶就會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壓迫感,如果達到五十克以上的話,那麼絕大部分人羣已經無法長時間佩戴了!”

“因此控制眼鏡的重量,就成爲了我們的核心任務之一,爲了控制重量,我們採用的所有零部件都是經過專門的微型輕量化設計,爲此不惜犧牲了一些性能!”

“而機身材料上,我們採用是仙女山控股那邊最新研發出來的一種超輕鈦金屬材料,最大程度上的減輕機身重量!”

“最終,我們把整個AI眼鏡的重量,控制在了三十四克,儘管距離人們所常用的眼鏡動不動十多克,二十多克的重量還比較輕,然而這也是非常驚人的成果了,是我們公司以及合作廠商的諸多新材料,新技術的結果呈現!”

“我想,在當下裡不可能有其他廠商能夠把AI眼鏡或AR眼鏡做到這麼輕量化的程度!”

這話徐申學是認可的……在AI眼鏡的性能以及輕量化研究裡,全球範圍內如果智雲集團都做不到,那麼其他公司就更做不好了。

當然,準確的說也不是智雲集團一家自己搞的,實際上後頭也有一大堆合作廠商合作進行研發。

比如比較核心的顯示技術,MicroLED顯示屏幕,其實是華星科技提供的目前的頂級屏幕,衍射光波導的核心模塊雖然是智雲集團自家研發的,但是依舊有諸多零部件是合作廠商所提供,而後續的組裝生產也需要相應的合作廠商來提供。

半固態電池則是海藍汽車所提供。

微型攝像頭模塊是仙女山控股旗下的南江科技所供應,但是攝像頭裡使用的CMOS則是智雲半導體所供應的,其他部分零部件則是南方光學所供應的。

微型麥克風以及喇叭這些聲學組件,則是國內的一家供應商所供應的。

然後其他的一些感應器或零配件都來自諸多企業,有些是智雲集團下屬企業,有些是仙女山控股下屬企業,還有的則是柳河投資旗下的企業,然後還有一堆國內的其他高科技企業。

AI眼鏡作爲一種智能設備,別看著簡單,但是裡頭的各種零件也非常多的,需要一整套的供應鏈體系。

想要做出來這樣的AI眼鏡,性能以及重量、體積達到這種標準……前提是你得有一個這樣的供應鏈。

而目前全球範圍內,除了智雲集團旗下的供應鏈,已經找不出來第二傢俱有同樣實力的供應鏈體系了。

因此徐申學對這款AI眼鏡的硬件性能還是比較滿意的!

尤其是體驗了其顯示模式後,看上去感覺很不錯,能夠很清晰的看見各種全綵圖像,同時又不影響看到現實裡的景象。

也不會出現眩暈,看久了眼睛酸澀,佩戴久了鼻樑有明顯壓迫感等情況。

整體體驗還是比較舒服的,就跟戴了個稍微厚實一些的大黑框眼鏡一樣,同時顯示效果非常良好,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看上去非常舒服。

隨後,徐申學開始體驗AI眼鏡的諸多手機功能。

而正式體驗之前,項目組的負責人還給徐申學介紹了AI眼鏡裡的配套設備,一個類似指環或一樣的東西。

“儘管我們的AI眼鏡已經具備了語音操作,同時也具備了手勢操作的功能!”

“不過僅僅是這樣還不夠,所以我們效仿了VR眼鏡裡的手套操作模式,設計了這個通過藍牙連接的小型指環。”

“我們的VR眼鏡上配套用的手環,是一整個有著複雜感應器系統的多指手套,可以進行各種非常複雜的操作,不過我們的AI眼鏡並不需要如此這麼複雜的操作,所以我們進行了簡化,最後做成了類似指環一樣!”

“通過指環裡內置的各種感應器,尤其是超高精度的加速度感應器,壓力觸覺傳感器等傳感器,我們可以感知用戶的手指輕微的各種手指動作,同時識別滑動、按壓、輕擊等指令。”

“這些指令通過藍牙無線電信號,傳輸到我們的AI眼鏡裡,進而起到類似鼠標、觸控等傳統的操控方式,對我們的AI眼鏡進行操作!”

“因此我們的AI眼鏡在操控上是非常方便的!”

徐申學也體驗了一番,嗯,也就那樣!

他之前體驗過虛擬設備項目裡的VR眼鏡,或者說頭戴顯示器裡的操作手套,那玩意纔是真正意義上的黑科技,可以很方便的完成各種操作,就和人的雙手一樣靈活,相當的好用。

不過,虛擬設備的操作手套,在硬件成本就頂的上眼前的這個指環一百倍甚至一千倍了!

兩者的巨大硬件成本差異,註定了這不是同一種東西,所以倒也不存在什麼比較性。

所以徐申學也沒嫌棄這個指環,而是戴起來後開始配合AI眼鏡進行了一些簡單的操作,感覺還行,不說有多好,至少能操作,比傻乎乎的用‘隔空手勢’,語音指令好多了。

隔空手勢以及語音指令,看起來似乎都挺好的,但是你試想一下,在有其他人的場合裡,比如說教室,會議室,餐廳,地鐵車廂裡,你突然來一句:小云,幫我拍一張前面的小姐姐的照片。

或者伸出雙手,在身前胡亂揮舞,而身前就是一個穿著清涼的小姐姐。

這場面,肯定不好看啊!

但是有了這個操控指環後,那麼就不用那麼尷尬的完成各種操作了。

同時徐申學還發現,這眼鏡還有一些便捷操作,比如沒有指環的情況下,直接滑動或輕觸兩側的鏡腿也能進行一些自定義操作,比如拍照,錄像,錄音,開啓翻譯等功能。

諸多硬件上的特性,徐申學是比較關注的……畢竟生態內容還可以繼續完善開發,但是前提是要硬件能夠支撐。

徐申學的大半體驗時間,其實都是在體驗諸多硬件設備的特性。

至於具體的應用,或者說生態徐申學現在覺得大部分都挺一般的,沒什麼核心競爭力。

比如點外賣,網絡打車這些調用其他網絡軟件功能的事情,乍一聽似乎也挺好的,但是實際用處一般般。

有這閒功夫,你用手機直接訂單更快,更方便!

唯獨翻譯功能讓徐申學非常滿意!

他佩戴了AI眼鏡後,有同事開始用英語、法語或日語等語言對他說話,而AI眼鏡則是同步翻譯,並把翻譯結果的文字直接投送到微型顯示器裡,最後讓他所看見。

這樣一來,用戶哪怕依舊聽不懂對方的語言,但是卻能夠做到對方在說什麼。

尤其是AI眼鏡的翻譯功能,是智雲軟件所研發基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翻譯模塊,還是相當好用的。

這個翻譯功能,在徐申學看來是一大亮點,也更加容易進行宣傳,引起輿論上的討論。

這能夠讓兩個語言不通的人,通過AI眼鏡進行方便快捷的交流,這對於出國旅行、出差或其他有翻譯需求的人而言非常的友好。

而且這種翻譯,並不僅僅是侷限於語言翻譯,同樣還具備了識別掃描圖片裡的文字,然後進行實時翻譯的功能。

原理其實也挺簡單的,通過攝像頭拍攝圖片,然後軟件掃描提取文字,再調用翻譯功能進行翻譯……並且也談不上什麼黑科技,很多廠商都能做到。

但是結合到AI眼鏡之後,其使用場景就非常廣泛了。

比如可以翻看外文書籍,或者是瀏覽網絡外文內容,在陌生語言的國家裡,可以翻譯諸多廣告牌,路標或其他形式的文字!

這個時候,項目的負責人還解釋道:“爲了確保續航能力,我們的圖像翻譯模式需要用戶主動開啓相關功能,並通過手動指令或語音指令進行拍照,隨後才能對照片進行翻譯。”

“不過用戶如果有需求的話,那麼也可以開啓實時翻譯功能,系統採用錄像模式持續拍攝,並提取文字並進行翻譯,只是受限於算力,翻譯結果的呈現會有一些卡頓!”

“同時持續調用攝像頭進行實時翻譯會導致續航大幅度衰減,續航時間會降低到只有三十分鐘。”

“目前困擾我們的諸多技術難題裡,續航問題算是比較大的一個,受限於AI眼鏡的體積和重量限制,我們沒辦法給它安裝大容量的電池,只能在眼鏡兩側的鏡腿上內置電池!”

“現有的電池容量下,我們的AI眼鏡進行離線本地運行的話,續航時間有大概五個小時,如果開啓錄像模式,續航時間只有四十分鐘,開啓實時圖像翻譯功能,續航只有三十分鐘!”

“在當下電池技術無法獲得進一步太大突破的情況下,我們也專門設計了一個有線補充方案,徐董你看,我們的眼鏡的鏡腿後下方,與一個小接口的,專門用來連接我們的智雲手機的接口。”

“通過這個有線連接,可以使用我們的智雲手機爲AI眼鏡提供電量支持,同時提供算力支持,網絡連接等功能。”

“這個線也比較輕便,和耳機線差不多,日常使用的話就和帶著耳機差不多,然後手機或微型主機可以放在口袋或者乾脆拿在手上!”

說著,項目的負責人把眼鏡返給了徐申學看了看,右側鏡腿後下方,有一個不顯眼的小口子,隨後,項目的負責人就拿過來了一臺的智雲S17MAX手機,通過有線連接後,徐申學再一次進行了體驗。

而這一次,感覺就不太一樣了,他開啓了實時圖像翻譯功能……翻譯的速度明顯快了不少,甚至可以說幾乎感受不到什麼延遲。

此時的項目負責人也開始道:“這是調用了手機上的算力資源,所以速度才這麼快速。”

“在有線連接模式下,我們的AI眼鏡,更多的是充當是信息收集以及信息反饋的作用,並不承擔大量的算力任務!”

徐申學聽著還挺有意思的:“這就是說,現在這眼鏡只是個感應器以及顯示器了?”

項目負責人道:“有些類似這種情況,不過系統還是持續運轉的,只是維持基本的低功耗運轉,同時也不用擔心耗電,有線連接的模式下,用戶可以選擇優先調用外部電量,就和手機裡的充電模式下使用類似!”

說完後,這人又拿出來了一個小方塊一樣的東西:“當然,考慮到部分用戶不願意使用手機直接連接,或者是其他品牌的手機用戶無法連接,我們也專門開發了一個微型主機設備。”

“主要是內置了一枚S703芯片以及相應的運行內存等算力硬件,此外還內置了一塊大容量電池。”

“整體尺寸很小,只有八十六毫米長,四十八毫米寬,厚十四毫米,重量也輕!”

“在這個微型主機的支持下,我們的AI眼鏡的整體續航時間將會達到非常不錯的地步,常規使用甚至能夠連續用好幾天,徹底解決續航煩惱!”

徐申學拿起來這個黑色的微型小主機,的確比較輕鬆,放在口袋裡輕輕鬆鬆,不會有什麼影響。

不過相對這個微型主機,他其實更喜歡直接連接智雲手機的這一方案。

畢竟出門的話,手機是必帶的,手機直接連接AI眼鏡……這個模式就和很多人出門用有線耳機聽歌一樣,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困擾。

但微型主機的話,則是意味著還要多帶一個東西,哪怕微型主機很小,能輕鬆的放在口袋裡,但是不管如何都是多了個麻煩。

不過作爲一個補充選項總歸是好的。

項目負責人也解釋道:“用戶完全根據自己的生活、使用習慣做出選擇,可以單獨購買AI眼鏡,我們會附送操作指環以及連接線;或者再額外購買一個微型主機。”

徐申學道:“給用戶多一個選擇,這是好事,做的不錯!”

這個時候,其他人都很默契的沒有去提,爲什麼不支持其他品牌的手機,哪怕無法調用算力資源,哪怕只是充個電也是好的啊。

先不提其他手機廠商會不會開放充電協議接口給智雲使用,就算可以……智雲集團也不會這麼幹。

因爲AI眼鏡也只是智雲生態鏈的一部分。

智雲集團做AI眼鏡,可不是爲了其他廠商,比如水果或四星做生態鏈配套的!

智雲集團的AI眼鏡是爲了整個智雲生態鏈而服務的,就和智雲集團旗下的其他智能終端一樣。

商務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藍牙耳機、家庭主機、迷你主機,一體化電腦以及各種智能家居、其他的各種亂七八糟的東西,都是屬於這個智雲生態鏈的一部分。

智雲集團要的是客戶儘可能的購買智雲全家桶,而不僅僅是購買某個單一的智雲產品!

要不然,智雲集團每年三千多億美元的智能終端營收從哪來的啊?這裡頭手機產品雖然佔據了大頭,但是其他智能終端產品也貢獻了非常多的營收呢。

在詳細體驗了這個AI眼鏡後,徐申學道i:“東西很不錯,完成度很高了,回頭我會讓市場部門以及供應鏈部門來看看,看看怎麼把這個產品量產並上市。”

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184.第184章 YunPad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422章 都在忽悠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33章 危機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20章 線下渠道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第578章 銀河安保被舉報了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第41章 催婚和相親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35章 智海園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3章 野望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癥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
第227章 智雲又開始玩清場遊戲第427章 佈局量子計算機賽道111.第111章 旗艦機提前發佈第440章 鬥而不破的競爭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184.第184章 YunPad290.第290章 金秘書的家人們199.第199章 互聯網投資第373章 X1飛機待命首飛108.第108章 運營商打架131.第131章 智雲微電子第547章 虛擬內容產業大爆發171.第171章 內部慶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機第422章 都在忽悠156.第156章 全網通基帶芯片158.第158章 六十五納米工藝320.第320章 智能終端是華夏的領域第545章 超級富豪們的震驚:ARE78項目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37.第137章 智雲科技大廈第411章 憋屈的水果第582章 小藍汽車發佈會上的震撼無人機煙火169.第169章 敲鐘上市和電動車104.第104章 國產觸控IC第33章 危機175.第175章 無人機以及市場衝擊第441章 高素質人才密集行業第415章 一天狂賺四百二十億美元257.第257章 徐申學的牌面313.第313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領先。130.第130章 新世界首富第410章 不像人的妖孽322.第322章 S15MAX,科幻手機198.第198章 4G網絡的曙光第497章 錢漢的虛擬空間初體驗第20章 線下渠道97.第97章 賣遍全球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84.第84章 訂單爆炸(第十二更)第475章 銀河生命的新突破:免疫藥物HT197第407章 於泰和的人生巔峰144.第144章 獨特的高端供應鏈體系第516章 時代 承諾以及拋棄114.第114章 多事之秋第22章 不懂技術的老闆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334.第334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總裁126.第126章 智雲和水果打架78.第78章 競爭對手來了(第六更加更)120.第120章 瘋狂入賬二十三億第340章 抗癌神藥轟動全球332.第332章 5G時代的曙光第239章 供應鏈整頓以及不一樣的婚禮第578章 銀河安保被舉報了179.第179章 五百億美金現金流4116.第116章 S9發佈會(二)第360章 AI無人機首飛第41章 催婚和相親第215章 卷著卷著就把進口手機卷死了第353章 初代AI無人機算法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397章 衝擊兩萬億美元市值第467章 徐申學又吹牛了:太空工廠283.第283章 買了它,毀了它第435章 智海園第530章 都沒瘋,只是時代變了!306.第306章 技術過於先進,不便上市第488章 虛擬設備的商業化計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3章 野望第365章 機器人原型機第506章 機器人開車第559章 財報和影響323.第323章 不是智雲不好,而是我配不上它第350章 進退兩難的美FDA第564章 海藍汽車上市談判第490章 顧之明的威脅利誘第341章 被0元購的銀河製藥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46.第146章 下一代旗艦之爭296.第296章 退市計劃以及全面屏幕手機119.第119章 爲什麼日本造不出這樣的智能機?第233章 舉世震驚的火箭回收成功第406章 奔赴廣城第533章 開創歷史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第464章 驚恐的各大汽車廠商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226章 世界第一第58章 千億大佬齊聚發佈會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552章 王華的考察第523章 無情而嚴苛的智雲供應鏈118.第118章 S9轟動上市第344章 VR虛擬技術276.第276章 頂級產業之爭第543章 小小的雲朵:頂級白富美!第19章 我成大佬了?165.第165章 智雲依賴癥第390章 除了貴沒有缺點第452章 X1曝光,列強竟是我自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化市| 龙口市| 西安市| 申扎县| 吉水县| 阿克| 招远市| 阳江市| 手游| 济阳县| 惠来县| 呼图壁县| 沭阳县| 凌云县| 会泽县| 如东县| 桐庐县| 嘉兴市| 衡东县| 金阳县| 长沙市| 荣成市| 襄汾县| 五寨县| 尼勒克县| 恩平市| 上饶县| 大洼县| 双江| 遂溪县| 乌兰察布市| 光山县| 岳西县| 湘西| 思南县| 辽源市| 遵义县| 乐至县| 平阴县| 华坪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