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然策馬離開了楚國國都郢都,一路向北而去,他這次要去的地方不是苦縣厲鄉曲仁裡,而是這個時期的正統之國——大周!
其實也不能稱之爲大周了,因爲和幾大諸侯國相比,現在的周國土地確實不大。
至於爲什麼林逸然不去他那聖人兄弟出生的地方,而是要去大周,原因只有一個,因爲今年是公元前555年,周靈王十七年,老子李耳將離家前往大周,任周之守藏室史一職,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那個職位。
所以他要是還去苦縣的話,是見不到李聃的。
對十六歲的老子,林逸然心中十分期待:十六歲就能出任大周的守藏室史一職,想必他的文化知識已經達到一個同齡人不可比肩的高度了,要不然周朝也不會給他那個職位了。
而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平陰之戰過後不久,齊國發生了一件事。
齊莊公呂光本爲太子,但後來齊靈公爲了立寵姬所生的公子牙而派他出守即墨並改立公子牙爲太子,還爲了除掉他而攻打魯國。相信是個正常人遇到這種事情都會覺得很不爽。
平陰之戰後,齊靈公病重,齊國大夫崔杼、慶封等人將原太子呂光從即墨迎回,並殺死公子牙母子,齊靈公聞變吐血而亡,太子光即位,是爲莊公。
對於這些林逸然都十分清楚,而且他也知道齊莊公等人日後的命運,但他不會傻到跑去跟他們說,因爲,沒有人會相信他,而且他就算去了,能不能見到那些位高權重的人就又是一回事了。
一路北上,林逸然前行很有規律,白天趕路,夜晚找地方休息。此時的楚國與周國還是離得比較遠的,靠馬也得花上不少時間才能到,所以他也不急,就保持了白天行路夜晚息的規律。
“春秋末期……我還能等到戰國那個時代嗎?”這天晚上,林逸然留宿在一個小村子裡,睡在不是很舒適的牀上,他不禁這樣想到。
他現在所處的時期正是春秋末期,還有一百多年春秋就會結束,而下一個時期就是令人心潮澎湃的戰國時代。
春秋五霸爭問鼎,如今春秋末期,五霸皆已歿,這個時期主要就是諸子百家思想大碰撞的前期。
而再過一百多年後,戰國時代將會來臨,天下羣雄並起,烽火狼煙不斷,思想大碰撞也會更進一步。
戰國七雄競逐鹿,到那時,又會出現七個強大的諸侯國,強大得令人不敢正視,相信那時要是他們知道外面還有很大的世界的話,出軍西征,征服許多西方國家都是有可能的。
林逸然在心中想了許多,當然最多的還是自己的壽命問題,他可不認爲自己能夠活到戰國時期,一百多歲,正常人都活不到!
然而,就在這時,一道金光閃過,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本數千言奇文,令他震驚無比,因爲其中記載的東西實在太過不可思議了,甚
至推翻了他以前知道的許多理論。
他腦海中浮現出的書叫作《逆時流》,上面記載了很多關於時間流速的問題,後面更是講解了如何靠自身修習來控制自身時間流速這種神奇的事,這令他腦中一片混亂,不知道到底該說什麼,該做什麼。
遇到這種事,相信不管是誰都會混亂。
足足花了兩個時辰,林逸然將腦海中的《逆時流》數千言全部觀看完了,一個奇怪的念頭在他心中升起:《逆時流》,難道是天助我,要我修習這上面講的控制自身時間流速之術,從而達到不死,見證以後的一切?
“這也太神奇了吧?控制自身時間流速……”林逸然走到窗邊,看向天空,低聲自語。最後,他瞇了瞇眼,似是下定了什麼決心,自語道:“既然如此,那麼試一試又如何?這恐怕也不是這麼好修習成的吧……”
第二天,帶著腦中的數千言《逆時流》,林逸然繼續北上,前往大周。
綿延起伏的山林古樹森森,遮天蔽日,少見人煙。山谷間有一條大道彎彎繞繞,順著山坡盤旋而前,似綠草間遊動的巨蟒,林逸然就順著這條大道御馬而行,這是一條通往周國的必經之路。
這些年來,各國征戰不斷,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物力窮竭,少有行商之人,這條道上已很少有車馬來往。一羣山猴從林間在林間奔行,蹦蹦跳跳地在大道上打著滾兒,互相嬉戲不休。對此林逸然的感觸很大,這些動物不知道天下大亂是什麼,他們只知道能不能吃飽,能不能玩好……或許,這樣的生活纔是最爲純淨的生活,不像人類之間的爭鬥。
人類的爭鬥,有明爭,有暗鬥,有武鬥,有文鬥,各種各樣,充滿了爾虞我詐……
“我有接近四年的時間,除了去見一見老子,還應該做些什麼呢?”騎在馬背上,林逸然目光悠遠,望著前方自問。
四年,林天翔給了他四年時間,只要他在二十歲加冠之前回去就行了,所以除了去見老子李耳之外,他還有時間可以做許多事情。
“轟隆隆!轟隆隆……”山道盡頭忽然傳來雷鳴般的聲響。數十輛兵車疾馳而來,車輪聲,馬蹄聲混雜在一起,迴響在山谷之間。
林逸然微一皺眉,勒住跨下的駿馬放眼望去,然後放眼望去。
兵車上插著魏國的大旗,兩旁站著手執彎弓長戈的魏國兵卒,這是一支千餘人的隊伍。在最前面的幾輛兵車上,人人神情肅然。而其中第三輛兵車上,站著的兩人衣裳華麗,腰懸佩玉,一望便知是非常之人。
依周朝的禮法,乘車尚左,身份尊貴的人在車中必居於左方,右方是陪乘者的位置。但見那居於左方的一人年約三旬,生得方臉大耳,玉面烏須,身材挺拔,肩闊背寬,一雙長眉似劍橫立,眼中泛光,如明燈一般。
這是一個很不一般的人,林逸然在心中這樣想到,隨後他的目光
又轉向其右邊陪乘的那人,其人年歲在四十上下,長方臉,面色黑裡透紅,鬍鬚濃密,雙睛外鼓,不怒自威,使人望之便生出膽寒之意。
“魏國嗎?”林逸然御馬走到一邊,給這支千人隊伍讓出一條道來,他可不想惹事,況且這事也不是他能惹的,人家有足足千餘人,亂打都能打死他。
那兩個看似身份不低的人沒有理會他,只是淡淡的瞟了他一眼,而後面的千人隊伍也沒有太過注意他,帶著巨響從他身邊經過,似是趕著去做什麼。
“那個方向是……”待這支前人隊伍全部跑過後,林逸然看到他們轉向了一條小路,“衛國的方向,衛國和魏國之間有什麼事嗎?”
看著千人隊伍遠去,林逸然不禁自問,不過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個時期發生的事太多了,史書記載也不盡完全,所以有很多事他也不知道。
不過他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剛纔他見到的兩人,其中約三旬的那個男子應該是魏國的某位公子,而那四十左右的大漢就是陪同這位公子的人了,也就是他的師傅,這兩人應該是要趕往衛國辦什麼大事,而這大事又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戰爭,二是娶親。
不過要是看人數規模的話,戰爭的可能性比較小,所以林逸然的想法也是偏向第二種可能的,那位魏國公子應該是前往衛國娶親纔對。
如今的天下,大國實力強大,小國勢弱,禁不起摧殘。大國爭霸,小國爭勝,強者存,弱者亡,爲了抵禦比自己強大的對手,百分之八九十諸侯都會才用和親的方式來取得鄰國的幫助,以此抗擊外敵。
而有的則是爲了平息戰爭而嫁女之類的,總之這一時期基本上沒有什麼婚事是自己可以自主的,大多數人都還是身不由己的。
想到這些,林逸然額頭上不禁冒出了絲絲冷汗。他慶幸自己說通了家中長輩,得以離開外出,要不然的話恐怕他也只有乖乖行冠禮,然後再乖乖娶了那個蔣大夫家的次女,那將會比要他的命還要難受。
“可以一次性拿出數十輛兵車,看來魏國還是不算太弱啊!”最後,林逸然對著那支千人隊伍離開的方向淡淡笑了笑,輕聲低語道。
周朝時,兵車是衝鋒陷陣的利器,威力極大,很多輛和在一起的話就相當於現在的裝甲部隊了。各諸侯國論大小不以國土人衆來論,只論兵車多少。周天子最大,號稱萬乘之國,而擁有徵伐之權的大國一般都號稱爲千乘之國,小國則是百乘之國。但事實上,周天子從未擁有過萬乘兵車,號稱千乘之國的諸侯大多數也只擁有五六百乘兵車。至於有些小國,往往將地都掀翻來也最多隻能湊出二三十乘兵車。
魏國能在這樣一件事情上就派出數十輛兵車,足以說明其實力還是不太弱的。
遙遙的看了一眼遠方,林逸然又繼續御馬走上大道,向著那個名義上的諸侯領袖國——大周國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