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滿腹疑問,林逸然與李耳一同來到了李耳的住處,這時已經是晚上了。
夜空中腹綴著無數星光,一條銀河在九天上橫貫而過,如夢幻一般。
林逸然站在屋外,擡頭看著星空,心中不禁感嘆:還是古時候的環境好啊,二氧化碳沒那麼多,污染也不嚴重,這星空看起來也是如此絢麗,簡直不是二十一世紀可比的!
身後突然響起嘎吱一聲,李耳從屋內走了出來:“兄長何不進去休息?”
林逸然回頭,眼中閃過幾道異光:“我在整理那部奇書,打算稍後給你一觀。”
他聽了之前李耳的一番話後便是下定決心要把這本《逆時流》寫出來給他看一看,讓他一同參悟這控制自身時間流速的方法。
李耳聞言臉上雖無變化,但眼中卻是閃出道道希冀的光芒,很明顯,對林逸然口中的奇書,他抱有很大的興趣。
“進屋,取竹簡刻刀!”(你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還沒有紙這種東西,一般記載文字都是用竹簡,有錢點的就用帛,至於其他還有些貴族要做祭祖這之類的大事時,用的就是青銅,玉石之類的了),不一會後,林逸然轉身說道。
李耳欣然前往,林逸然要動手了,他自然是十分期待。
屋內,林逸然奮書疾刀,飛快刻著《逆時流》之中所記載的內容,學劍五年的他,要快速刻書不是什麼問題,不一會,一個個飄逸靈動的字出現在竹簡上,令人不禁耳目一亮。
李耳在一旁看著林逸然,微微點頭,林逸然的刀法飄逸自然,沒有去模仿任何一位名家,符合自然之道,李耳對此很是認同。
半個時辰後,一本完整的《逆時流》刻畫完畢,在桌面上成了一大堆竹簡。
林逸然放下手中的刻刀,然後將這堆刻滿字的竹簡整理好,將其拿給李耳觀看。
李耳接過刻著《逆時流》的竹簡,雙眼緊盯其上,似有璀璨的光芒在閃動。
“這是……真的嗎?”李耳看了一會後,開口相問,聲音略帶幾分顫抖。
對他點了點頭,林逸然面色凝重,開口道:“不知道,我也是偶然得到,還沒有試過。”
聞言,李耳皺了皺眉,然後將竹簡放在桌面上,走到窗邊,道:“此書所說盡是時光之義與控制時光之術,此等奇聞,我未曾聽過,相信兄長亦如此。”
林逸然點頭,這種荒誕的事他確實沒聽過(他又不是在看小說或是ACG),而且在二十一世紀一直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他也不相信會有這種事。
“但是,如今兄長竟然得此奇文,也未嘗不是天意,如書中所說,控制自身時間流速,可達到不死不老的境界,這無疑很誘人!”李耳仰頭看著窗外的夜空,聲音中似乎沒有透露多大的情緒變化。
“我知道,這確實很誘人,長生,誰不想?但是這真的能達到嗎?”林逸然嘆了一口氣之後,坐在凳子上說道。
“能與不能,一試便知!”李耳回頭,說出了這樣八個字。
林逸然看到他的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少年李耳終究還是沒有達到聖人的境界,不能做到不被外物所擾,更何況這外物的誘惑力是不可抗拒的。
“道祖……老子,或許他真的能成功也說不定!”林逸然看著他,心中這樣想到,他覺得關於老子的那些神奇傳聞可能並非都是假的。
“好,那我們便試一試!”下定決心後,林逸然站起身,眼中閃過一道精芒。
李耳微笑,這是他樂意看到的。
林逸然也微笑,對於這未知而又神秘的《逆時流》,他的興趣也不小。
兩人拿著刻有《逆時流》的竹簡,一同走出李耳的住處,來到一個幽靜之處,意欲開始按文中所說那般修習。
“盤腿而坐,精心凝神,感悟萬物隨時間變化而發生的變化,得出其意,第一步乃成!”
這是《逆時流》的正篇第一句話,短短一句話,就將第一個境界描述完了,這令林逸然和李耳都是無奈苦笑,通過這種描述要想得到什麼確實不是易事。
按照這句話所講的,兩人盤腿坐於地面,而後靜下心神,開始去感悟周圍的事物。
林逸然在穿越過來前經常思考時光的問題,所以此刻很快進入了狀態,開始感悟時間所帶來的變化。
而李耳則不同,他自小學習的是詩書禮儀,沒有去思考什麼時光的問題,只是按部就班的學習,但他始終是少年老子,姿態無雙。在他的腦海中,雖然沒有感悟什麼時光變遷之類的,但卻是在思考另一個深奧的問題:宇宙!
老子的宇宙觀,在後世流傳的《道德經》中我們可以得窺一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之類的話太多,都是他對宇宙的認識。
而現在,在他的腦海中,一個概念開始形成了,那就是“道”。
老子的道,到底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通過《逆時流》的點醒,李耳明悟了許多,頓時得出了“道”這個概念。
林逸然不可能得知李耳在感悟些什麼,他只能自己靜心去感悟周圍的事物在時光下的變化。
道家的創始人,今天算是走出了第一步,走出了“道”的第一步。
而林逸然亦是走出了修習《逆時流》的第一步,這兩兄弟日後註定會不凡。
一夜無語,兩人都在感悟自己所要悟的東西。
直到第二天,旭日初昇,萬丈金光揮灑,整個神州大地都沐浴在金輝之中。林逸然和李耳長身而起,兩人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勢似乎與昨天有所不同了,但是又看不出到底有什麼不同,恐怕除了他們自己外便沒有人知道了。
兩道身影,在金輝中呈金黃色,十分迷人,十分絢麗。
相視一笑,兩人轉身,並肩向回走去,在外一夜,終究還是有些不妥。
“有何收穫?”再回去的路上,林逸然偏著頭問道。
李耳面色平和,微微一笑,道:“昨夜我得出了一個新概念。”
“哦?是什麼?”林逸然面色微微有些變化。
“對於宇宙,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並且,我還得出了一個概念,我把它稱之爲‘道’!”
聽聞李耳此言,林逸然不能平靜了,李耳說的竟然是“道”,這是他流傳於後世的思想中心,十六歲的李耳,竟然就達到了這種水平,初步提出了這一思想概念。這令林逸然十分震驚,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耳,李聃,李伯陽!果然是個人物,看來昨晚的《逆時流》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沒想到,我的介入,居然推動了一大聖人的成長!”林逸然微微搖頭,在心中自語。
“兄長是何看法?”李耳見林逸然微微搖了搖頭,不禁皺眉問道。
林逸然回過神來,對她灑然一笑,道:“你提出的這個概念很好,繼續鑽研,一定會有所成就!”隨即,他又看向天空,“宇宙之玄妙,萬物之道,值得你去深思!”
林逸然說這話,也是有想提點李耳的意思,他覺得李耳絕對不會只是一個簡單的學者,就憑昨夜他觀看《逆時流》之後得出很多對宇宙的認識和“道”這一理論概念這一點,也能知曉他絕不簡單。
“真的如傳說中一般,他是一個神仙般的人物嗎?”林逸然低下頭,先看了看旁邊的李耳,又看向遙遠的東方,整個人沐浴著金輝,看不清他的臉色與眼神。
而李耳則是被林逸然一語驚動,還在思考著那句“宇宙之玄妙,萬物之道。”
“道,不是一般所說的道,其名也並非尋常的名……”李耳在心中這樣想到,如果林逸然知道他正在想這個的話,他肯定會再次震驚,因爲這是《道德經》第一篇章的初步形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兩人並肩向李耳的住處行去,一直沒有說話,因爲兩人都是各懷心事,說話只會打亂對方的思緒,所以兩人即使有所疑問,也都沒有說出來。
回到李耳的住處後,兩人吃了點飯菜,然後又開始討論起來。
“今日聽兄長一語,小弟所得甚多,兄長非常人,小弟甚感佩服!”李耳對著林逸然施禮一禮,如此恭聲說道。
林逸然被他這話說得有些慚愧,他不過是因爲讀過眼前這人所著的《道德經》才知道這麼多罷了,如若不是這樣的話,恐怕打死他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更別說提點李耳了。
“沒什麼,我也只是隨便說的,如若有所助,便算你我走運吧!”最後,林逸然這樣回話。
“兄長說笑了,小弟知道兄長不想說出自己的秘密,但我不會強求,萬事順其自然便好!”李耳輕聲笑道,然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林逸然聽了他的話後微微一笑,也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後道:“對,順其自然便好,反正我們是兄弟,我不會加害於你,你亦不會加害於我,不是嗎?”
“哈哈,確實如此!”李耳點頭笑道。
林逸然也笑,兩人的笑聲一直迴盪在屋內,久久不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