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章 使節1

叔詹走向那口大鍋,兩手緊緊抓住鼎耳,對著蒼天大聲呼喊:殺了我吧,殺了我吧!

從今往後,以智慧和忠誠報效國家的,都跟我同樣下場!

弱國豈能無外交

秦穆公終於見到了呂甥。1

呂甥是晉惠公的死黨,裡克和丕鄭的死敵。當年惠公派丕鄭到秦國賴賬,丕鄭就說是呂甥等人不同意將河西之地割讓給秦。秦穆公聽他這麼說,便採納丕鄭的建議,派人到晉國誘捕呂甥。沒想到呂甥等人識破詭計,反過來殺了丕鄭,又把裡克和丕鄭的死黨一網打盡。秦穆公想得到的,自然全部落空。2

因此呂甥和穆公,可以說有一種特殊的緣分。只不過這一回,呂甥是作爲晉國的使節到秦。使命,則是接回韓之戰中被俘的惠公。

呂甥的使命不容易。

任重是肯定的。韓之戰,晉國既戰敗,又理虧。答應贈與的土地不贈與,這是背信;晉國受災秦國支援,秦國受災晉國樂禍,這是棄義。因此秦國的憤怒已經到了極點。他們抓住了罪魁禍首,哪能說放就放?

秦國君臣,也意見不一。有人主張殺了晉惠公祭祖,有人主張要晉國拿太子作人質來交換。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同父異母的姐姐,則拼了命來救她弟弟。最後,穆公同意談判,呂甥則來接人。這事雖然已有八九成希望,但呂甥一言不慎,仍可能觸怒秦國,那可就萬劫不復。

因此呂甥跟穆公的對話,便很有看點。

穆公問:貴國和睦嗎?

呂甥說:不和睦。小人因爲國君被俘而羞愧難言,因爲親人戰死而悲痛不已。他們不怕徵稅加賦,全都整裝待發,一心要立太子爲君。他們說,寧肯事奉戎狄,也要報此大仇!君子則既心疼自己的國君,也清楚他的罪過。他們不怕徵稅加賦,全都整裝待發,一心等待貴國的命令。他們說,秦國的恩德,是一定要報答的呀!如果不能報答,那就只能戰死。小人和君子,各執己見,所以不和睦。

這其實是綿裡藏針,話中有話了。

穆公當然也聽出那骨頭來,於是又問:貴國臣民,怎麼看國君的命運前途?

呂甥說:小人憂心忡忡,認爲他難免一死;君子主張恕道,認爲他一定回來。小人說,我們害苦了秦國,秦國豈能放過寡君?君子說,我們已經知罪了,秦國也一定寬宏大量。一個人,背信棄義就抓起來,低頭認罪就放了他,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厚道的德行,更嚴厲的懲罰嗎?結果肯定是心存感激地惦念那恩德,心懷鬼胎地畏懼那懲罰。因此,就憑這一懲前毖後的舉動,秦國便可以稱霸。敝國的君子們堅信,與此相反的蠢事,秦國是不會幹的!

穆公聽了,大爲讚許。他不但如約放人,還立即改善了惠公的生活待遇。3

呂甥這番外交辭令,不卑不亢,有理有節,確實可圈可點;而另一位外交官的表現,則堪稱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不能不讓人拍案叫絕。

這位使節,就是魯國大夫展喜。

展喜比呂甥更難。呂甥代表的晉國,只是戰敗而已;展喜代表的魯國,卻是還沒開打就得求和。公元前634年,魯僖公因得罪齊國,遭到討伐。魯國不是對手,只能訴諸外交。

但,話怎麼說,禮怎麼送,魯國君臣一籌莫展。因爲再貴重的禮物,人家也可能不屑一顧。最後,展喜決定帶最微薄的見面禮去。

他帶去的是“膏沐”。

膏沐,其實就是洗髮膏和沐浴露。

展喜說:敝國寡德之君不懂事,沒伺候好貴國邊疆的大臣,勞累君上您尊貴的腳步踏入敝國卑賤的土地,貴軍將士也風餐露宿十分辛苦,寡君非常非常過意不去。因此,特派臣下冒昧地送些洗髮膏和沐浴露,以示犒勞。

齊孝公問:魯國害怕了吧?

展喜說:小人膽戰心驚,君子有恃無恐。

孝公說:切!你們的糧庫裡一粒米都沒有,田地裡一棵草都不長。貴國都成這樣了,憑什麼滿不在乎?

展喜說:憑貴我兩國的傳統友誼!貴國先君是太公,敝國先君是周公。想當年,太公和周公,輔佐武王平定天下,被成王冊封在此。天底下,還有比這更鐵的哥們嗎?小弟犯了錯誤,大哥當然要教訓,卻總不至於要了小弟的命,也不會爲了一點蠅頭小利忘了先王。所以我們不怕。

齊孝公聽了,立即下令撤軍。4

顯然,這同樣是相當成功的交涉。事實上,弱國未必無外交。相反,正因爲弱勢,才更要善於運用外交手段;弱國或戰敗國的使臣,不但要剛柔兼濟智勇雙全,還更要有君子風度和貴族精神。

那就再看幾個案例。

兇險的婚禮

公元前541年,鄭國都城之內一片恐慌,因爲楚國的一位政要即將進城。

這位政要是王子圍。

子圍是楚國的令尹。令尹,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大多由王子甚至儲君來擔任。實際上,子圍就是前任楚君康王的弟弟,現任楚君郟敖的叔叔。而且,也就在這年年底,他即位爲楚王,即楚靈王。這樣一位人物,當然非同一般。

令尹子圍是來迎親的。

他娶的是鄭國大夫公孫段的女兒。

段,是鄭穆公的孫子,所以叫“公孫”。楚國的政要來迎娶鄭國大夫的女兒,這是天大的好事,爲什麼要恐慌?

因爲子圍是帶著兵來的。

事實上,子圍來鄭國,主要是進行國事訪問,然後參加在鄭國境內舉行的十一國會議。當時諸侯的會盟有兩種:一種叫“乘車之會”,不帶兵;一種叫“兵車之會”,帶兵。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大會諸侯,約定的就是乘車之會,楚成王卻帶了兵去,結果宋襄公做了俘虜。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鄭國不能不小心謹慎。何況楚國的狼子野心,子圍的專橫跋扈,盡人皆知。這回他來鄭國,誰知道真實目的是什麼?誰又能擔保他不會因爲某件事情不高興,就在鄭國都城之內大動干戈?畢竟,此刻已是春秋晚期,禮壞樂崩,並非所有人都講君子風度。何況楚人一貫自稱蠻夷,原本就不那麼恪守周禮。公然稱王,就是表現。鄭國雖然在春秋最早期,曾經是唯一的強國,這時卻衰落到接近“第三世界”。楚國則雖然原本“蠻夷之邦”,現在卻儼然“超級大國”。這就有如後來的葡萄牙遇到了大英帝國,硬碰硬是不行的。

惹不起躲得起。鄭人只好請子圍一行住在城外的國賓館,好吃好喝伺候著。

但,子圍除了訪問,還要娶親。按照當時的婚姻制度,從說媒到成婚,要經過六道手續。最後也最隆重的一道,是“親迎”,也就是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裡迎接新娘。這是除天子以外人人都要做的,子圍當然也不例外。

親迎就得進城,所以鄭國恐慌。

這時,鄭國主持工作的是大政治家子產,子產便派了一位使節去交涉。

使節的話,當然說得很客氣:敝國的國都實在太狹小,不足以款待令尹大人的隨從。敝國唯恐怠慢,因此請允許我們在郊外清理出一片寬敞的地面,權且替代公孫段的祖廟,不知可否?

子圍也派使節作答。

楚國使節的話,同樣客客氣氣,其實卻不容商量。楚使說:承蒙貴國君上恩準,賜福予敝國寡德之大夫子圍,讓圍有機會給公孫大夫的女兒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圍接到命令,不敢怠慢,立即舉行儀式,向列祖列宗稟告,然後才膽敢前來親迎。如果在荒郊野外舉行婚禮,那就等於是把貴國君上的恩典扔在草莽之中,也讓敝國寡德之大夫圍,蒙受欺騙先君的不白之冤。這樣一來,圍還能夠回國爲卿,替寡君效力嗎?懇請大人三思!

鄭國的使節則乾脆把話說穿。這位使者說:一個國家,弱小不是他的罪過。但如果稀裡糊塗地以某大國爲靠山,卻毫無戒備,那就罪該萬死。寡君將公孫之女許配給令尹大人,無非就是想要有個靠山。但是誰又知道,那大國是不是包藏禍心,要打小國的主意呢?我等小人,別的不怕,就怕這樣一來,小國沒了依靠,諸侯也起了戒心。貴國失信於人,號令天下就不再那麼一呼百應。否則,敝國的國都,就是貴國的賓館,哪裡還會捨不得開放公孫段的祖廟?

這就等於捅破了窗戶紙。子圍一行,也知道鄭國有了防備。借迎親而滅鄭國,是做不到了;而從《左傳》的表述看,他們還真有這打算。於是提出不帶兵器進城,鄭國也表示同意。一場兇險的婚禮,終於有驚無險,化險爲夷。5

嘿嘿,弱國豈能無外交?

槍桿子裡面出說法

婚禮結束後,子圍便去開會。

這次十一國會議,是五年前“宋之盟”的繼續。那次盟會,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甚至被認爲是東周上下兩段的一個分界點。6

起因,是宋國大夫向戎痛感諸侯爭霸,戰亂不已,因此發起和平倡議。當時的超級大國,主要是晉、楚、齊、秦。向戎跟晉國執政趙武、楚國執政屈建私交不錯,一說就通。齊國和秦國,也表示支持。諸小國處在夾縫中,早已苦不堪言,更是樂觀其成。

於是,公元前546年,即魯襄公二十七年夏天,以宋爲東道國,晉、楚、齊、秦及其同盟國代表,共同簽訂了和平條約。此後,小國得到的和平安寧,宋有六十五年,魯有四十五年,衛有四十七年,曹有五十九年,7差不多都有半個世紀。因此,歷史上把這次盟會,稱爲“弭兵之會”。弭(讀如米),停止和消除的意思;兵,指戰爭。所謂“弭兵之會”,其實也就是當時的“世界和平大會”。

可惜,世界和平大會,一點都不和平。

盟會還沒開始,楚國就提出一個提案,要求各大國的同盟國相互朝見。這個提案表面上看,很是合理。比如江湖大佬們拜了把子,各自門下的小弟當然也要見見,然後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但楚國其實別有用心。要知道,參加盟會的國家中,只有陳、蔡、許三個小國是楚國的小弟,其餘魯、宋、衛、鄭這幾個中等國家則是晉國這邊的。而且,魯和宋拜了楚國的碼頭,魯國的小弟邾和莒(讀如舉),宋國的小弟滕和薛,也會跟了去。再加上曹國,楚國便宜佔大了。8

晉國當然不能同意。於是趙武讓會議的發起人和聯絡人向戎轉告:晉、楚、齊、秦,地位相當。晉國不能指揮齊國,就像楚國不能命令秦國。楚國如果能讓秦國國君駕臨敝國,敝國寡德之君又豈敢不去請齊君?楚人則耍賴皮說,那就我們兩家的小弟們見見好了。楚人卻耍賴皮,說那就我們兩家的小弟們見見好了。

可見,晉楚兩國,一開始就在較勁。

因此兩國的代表團,也各住一邊。晉人住在宋都北,楚人住在宋都南。楚人甚至“衷甲”,也就是禮服裡面穿了防彈背心。如此如臨大敵暗藏殺機,讓晉國代表團頗爲緊張。最後,還是副團長叔向安慰團長趙武:打著謀求和平的旗號來發動戰爭,楚國應該還不至於。

但,要價則是肯定的。

楚人的要求,是先歃。歃(讀如煞),就是歃血。這是當時諸侯各國盟會時的一個重要程序。具體做法,是牽一頭牛來,割下左耳,放在盤裡;流出的血,則放在一種叫作敦(讀如對)的食器裡。然後,參加會盟的代表,依次以口微微飲血,或用手指頭蘸血塗在嘴旁,叫“歃血爲盟”。這個動作,相當於在合同書上簽字。

不過,簽字可以同時,歃血卻有先有後。排在第一的,一般都被認爲是盟主,或盟主就該先歃。所以楚國的要求,晉國便表示不能同意。晉國代表團說:我們是當然的盟主,沒有誰可以在晉國之前先歃血。楚國代表團則說,你們自己聲稱貴我兩國地位相等,那就應該輪流坐莊,憑什麼每次都是晉國優先?

吵來吵去的結果,是晉國讓步。代表團內部,副團長叔向又勸團長趙武:諸侯歸服的是德政,不是誰做主持人。歷來諸侯會盟,都有小國來主持的。這次就讓楚國做一回晉的小弟,又有何妨?

於是楚人先歃。9

不和平的世界和平大會,到此總算落下帷幕。但叔向的說法,其實是自欺欺人。沒錯,小國做盟會主持人的事,是有的。但那指的是“執牛耳”,不是歃血。執牛耳和歃血,是一個程序中的兩個環節。第一步,是把牛的左耳割下來放在盤裡。這就叫“執牛耳”。做這件事的人,相當於司儀,所以多半由小國的大夫來做。盟主是不動手的,在旁邊看,叫“卑者執之,尊者蒞之”。10然後,盟主取敦中之血先歃。盟主歃血後,才輪到其他人。

由此可見,同盟國地位的高低,不在盤中牛耳,而在敦裡的血。先歃血的,纔是老大。所以,公元前502年,晉國和衛國會盟,衛靈公讓晉國大夫執牛耳,自己先歃血,結果便發生了肢體衝突。11執牛耳,牛嗎?

看來,弭兵之會上,楚國是佔盡了上風。原因也很簡單,這時的楚國已成爲南方強國,北方的晉國則開始走下坡路。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持著楚國強悍的立場和強硬的態度。種種外交辭令,不過是華麗的面紗。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也出說法,甚至歪理。

實際上,所謂“世界和平大會”(弭兵之會),不過是大國的俱樂部。小國除了唯命是從,並沒有多少發言權。他們的代表,不要說捍衛國家的主權和尊嚴,就連保住自己的性命,都不容易。

比如叔孫豹。

硬漢叔孫豹

叔孫豹差點被殺。

第7章 人臣1第10章 使節2第7章 人臣1第10章 使節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1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11章 鬼神1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14章 註釋第14章 註釋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第2章 刺客2第4章 情人2第8章 人臣2第12章 鬼神2第11章 鬼神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1第5章 戰士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1第3章 情人1第11章 鬼神1第10章 使節2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3章 情人1第3章 情人1第1章 刺客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5章 戰士1第3章 情人1第14章 註釋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1章 刺客1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第2章 刺客2第9章 使節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8章 人臣2第10章 使節2第6章 戰士2第12章 鬼神2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士2第4章 情人2第6章 戰士2第7章 人臣1第8章 人臣2第1章 刺客1第1章 刺客1第10章 使節2第3章 情人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14章 註釋第10章 使節2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12章 鬼神2第1章 刺客1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11章 鬼神1第1章 刺客1第3章 情人1第2章 刺客2第10章 使節2第12章 鬼神2第14章 註釋第9章 使節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2章 刺客2第14章 註釋第4章 情人2第10章 使節2第1章 刺客1第4章 情人2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
第7章 人臣1第10章 使節2第7章 人臣1第10章 使節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1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11章 鬼神1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14章 註釋第14章 註釋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第2章 刺客2第4章 情人2第8章 人臣2第12章 鬼神2第11章 鬼神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1第5章 戰士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1第3章 情人1第11章 鬼神1第10章 使節2第8章 人臣2第6章 戰士2第3章 情人1第3章 情人1第1章 刺客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5章 戰士1第3章 情人1第14章 註釋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1章 刺客1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第2章 刺客2第9章 使節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士2第8章 人臣2第10章 使節2第6章 戰士2第12章 鬼神2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士2第4章 情人2第6章 戰士2第7章 人臣1第8章 人臣2第1章 刺客1第1章 刺客1第10章 使節2第3章 情人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14章 註釋第10章 使節2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12章 鬼神2第1章 刺客1第9章 使節1第9章 使節1第11章 鬼神1第1章 刺客1第3章 情人1第2章 刺客2第10章 使節2第12章 鬼神2第14章 註釋第9章 使節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2章 刺客2第14章 註釋第4章 情人2第10章 使節2第1章 刺客1第4章 情人2第6章 戰士2第2章 刺客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南县| 普兰店市| 涿州市| 黄大仙区| 寻乌县| 正宁县| 太仆寺旗| 云浮市| 靖宇县| 界首市| 阿图什市| 门头沟区| 瑞安市| 抚松县| 黑水县| 卓资县| 武邑县| 同德县| 息烽县| 潮安县| 青冈县| 黎城县| 固原市| 怀安县| 亚东县| 即墨市| 泽州县| 呈贡县| 安丘市| 延庆县| 革吉县| 乳山市| 石家庄市| 分宜县| 泸水县| 新沂市| 遵义县| 巩留县| 大港区| 新郑市| 伊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