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章 人臣2

公元前645年,也就是晉國拒絕賣糧食的第二年,熬過了大饑荒的秦國迎來了大豐收。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草充足的秦軍摩拳擦掌,要向晉國討還公道。夏曆九月,秦穆公御駕親征,率兵伐晉。晉惠公也親自上陣,迎戰(zhàn)秦軍。理直氣壯的秦軍鬥志昂揚,乘勝前進,晉軍則一敗再敗,三敗而至韓(在今何處有爭議)。

惠公問慶鄭:敵軍深入我境,怎麼辦?

憋了一肚子氣的慶鄭反脣相譏:這不是君上讓他們深入的嗎?能怎麼辦?

惠公氣急敗壞,大喝一聲:放肆!

於是拒絕接受占卜的結(jié)果,不讓慶鄭擔(dān)任他的車右;又不聽?wèi)c鄭勸阻,堅持讓鄭國出產(chǎn)的小駟馬拉車。

如此固執(zhí)己見死不改悔的結(jié)果,是十四日這天,惠公的戰(zhàn)車陷在爛泥裡出不來。惠公這才急了,向慶鄭呼號求救,慶鄭卻置之不理。不但不理,還氣哼哼地說:剛愎自用,不聽忠言,背信棄義,無視占卜,這是自求其敗,何必要搭我的車?下臣這輛破車,恐怕不值得君上用來屈尊逃亡。

後面的細節(jié)就不甚瞭然。我們只知道,當(dāng)時秦穆公的處境也很危險。晉軍這邊,已經(jīng)有一輛戰(zhàn)車迎上了穆公,眼看就要俘虜他。但按照《左傳》的說法,是因爲(wèi)慶鄭在晉惠公這裡耽誤了,所以穆公得以逃脫。按照《國語》的說法,則是慶鄭要那輛戰(zhàn)車來救晉惠公,這才放跑了秦穆公。

總之,秦穆公沒事,晉惠公被俘。

人君不公,人臣不忠,10晉惠公的被俘只能說是咎由自取。

但後果,卻很嚴(yán)重。

如果就事論事,則晉軍的戰(zhàn)敗,惠公的被俘,慶鄭都是有直接責(zé)任的。因此,後來晉惠公被釋放,即將回國時,就有人建議慶鄭逃走。

慶鄭說:我不逃!

對此,慶鄭的說法是這樣的:照規(guī)矩,軍隊潰敗,就該自殺;主將被俘,就該去死。我慶鄭,既害得國君兵敗被俘,又沒能在兵敗之後以身殉國,已經(jīng)罪不容赦。如果居然還逃亡,讓國君失去懲罰罪臣的機會,那就不像人臣了。明明是人臣,又不像人臣,如此“臣而不臣”,還能逃到哪裡去?

於是等著惠公來抓他。

惠公回國,剛走到城郊,聽說慶鄭沒有逃亡,立即下令將他捉拿歸案。

惠公說:你這罪人,爲(wèi)何不逃?

慶鄭說:爲(wèi)了成全君上。當(dāng)年君上即位,如果履行諾言,以德報德,國勢就不會下降。國勢下降後,如果接受勸諫,採納忠言,戰(zhàn)爭就不會爆發(fā)。戰(zhàn)爭爆發(fā)後,如果起用良將,用兵得當(dāng),也不至於戰(zhàn)敗。現(xiàn)在敗都敗了,能做的就只剩下誅殺罪人,以謝天下。這個時候,如果還把臣放跑了,怎麼保得住封國呢?所以臣特地等在這裡,以保證君上不會犯最後一個錯誤。

惠公一聽,簡直就要氣瘋了,連聲喊道:快殺了他!快殺了他!

慶鄭卻很平和。

心平氣和的慶鄭微微一笑:臣下?lián)碇毖裕藸?wèi)臣的正道;君上依法直刑,乃爲(wèi)君的聖明。總之,君臣都要講一個“直”

字,國家纔有利。所以,就算君上不動手,下臣也會自殺。

史家沒有記錄當(dāng)時的天氣。按節(jié)氣算,這會兒天地之間應(yīng)該是一片肅殺。

晉國的大臣們則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釋放慶鄭,讓他戴罪立功;另一派則認(rèn)爲(wèi)不但不能饒他一死,就連讓他自殺都不可以。因爲(wèi)慶鄭最大的罪惡,就是無視君父,自作主張。這傢伙,戰(zhàn)爭中已經(jīng)自行其是,現(xiàn)在又豈能讓他自行了斷?茍如此,則綱紀(jì)何在,體統(tǒng)何存?

其實這時惠公的最佳選擇,是採納前一種建議。因爲(wèi)這樣做,君上有不計前嫌的聲譽,臣下有主動就刑的美名,對晉國是有利的。可惜惠公是個混蛋。是混蛋,就不能指望他作出英明決策。如果這混蛋還擁有不受限制和監(jiān)督的權(quán)力,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從小混蛋變成大混蛋。

因此,惠公最後還是殺了慶鄭。

好在慶鄭被殺後,惠公似乎也懂得了收斂。此後八年,倒沒聽說他還有什麼荒唐事。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慶鄭沒有白死。11

但,故太子申生,可就死得太冤了。

怎麼都得死

太子申生是被驪姬害死的。

爲(wèi)此,她機關(guān)算盡。

第一步,是慫恿?xí)x獻公讓太子申生遷到曲沃,公子重耳遷到蒲,公子夷吾遷到屈,實際上是把這三個人都攆出去,只留自己的兒子奚齊、妹妹的兒子卓子在國都。第二步,是慫恿?xí)x獻公派申生率軍出征。申生如果戰(zhàn)敗,就以此治罪;如果勝利,則誣陷他有野心。可惜,申生班師回朝後,雖然流言四起,卻並未能撼動其地位。於是驪姬使出最後一招,親手製造了一起投毒案。

公元前656年,驪姬羽翼豐滿,開始實施犯罪。圈套和陷阱,是謊稱晉獻公夢見了申生的生母齊姜。按照當(dāng)時的制度,申生必須立即祭祀,祭祀後還必須把酒和肉獻給君父。

而這時,獻公正好外出打獵。利用這個時間差,驪姬在肉和酒裡下了毒(一說以毒酒和毒肉替換)。獻公灑酒祭地,地隆起。把肉給狗和小臣吃,狗和小臣立即死亡。成爲(wèi)犯罪嫌疑人的申生百口莫辯,只有去死。12死,是沒有價錢可講的,因爲(wèi)這是弒君和弒父的雙重大罪。已遂,則當(dāng)誅;未遂,得自殺。

問題在於這是冤案!而且,案情如此簡單,難道就無人識破?驪姬步步緊逼,申生就毫無感覺?獻公偏心眼,驪姬狐貍精,路人皆知。那些朝中大臣,難道都由著他們胡來,一個勸阻和反對的都沒有?或者說,一個幫助申生的都沒有?

當(dāng)然有。

但爲(wèi)了恪守臣道,他們都退下陣來。

比如裡克。

晉獻公派申生率軍出征,裡克是表示了反對的。但獻公不聽,裡克也沒有堅持。相反,他對申生說:爲(wèi)臣,只怕不忠;爲(wèi)子,只怕不孝。廢立之事,不是太子應(yīng)該考慮的。太子還是努力做好工作吧!13有人說,這是善於處理父子關(guān)係,14甚至就是爲(wèi)臣之道。

這話恐怕可以商榷。比方說,後來裡克殺奚齊和卓子,怎麼就毫不手軟,就不講君臣大義?說到底,無非之前的獻公強勢,之後的驪姬和奚齊孤兒寡母,好欺負。這樣看,後來裡克被相對強勢的惠公所殺,便多少有點自作自受。

再說狐突。

對於申生的率軍出征,狐突也是勸阻了的,但申生不聽。申生說,君父派我出來打仗,不是因爲(wèi)喜歡我,而是爲(wèi)了考察我。既然反正都難免一死,不如一戰(zhàn)。不戰(zhàn)而返,罪過更大。作戰(zhàn)而死,至少還能留下美名。

結(jié)果不出狐突所料,申生回國,讒言四起。於是狐突閉門不出。

裡克和狐突的溫良恭儉讓,其實是姑息養(yǎng)奸。當(dāng)然,以狐突當(dāng)時的地位,多半也是無能爲(wèi)力。裡克卻不是無力,而是無心,或無膽。事實上,驪姬要謀害太子,裡克是知情的。然而他左右爲(wèi)難,他的同夥丕鄭則表示沒有主意。裡克便對丕鄭說:弒君,我不敢;幫兇,我不能。我只有躲起來。

於是裡克稱病不朝。三十天後,驪姬得逞。15

最後說申生。

申生名爲(wèi)儲君,其實是個苦孩子。母親身份不明,16

父親另有所愛,大臣們對他的建議和勸導(dǎo),都是要乖,要好,要聽話,要盡忠,要盡孝。從來就沒人告訴他,他自己有什麼個人權(quán)利可以主張,也不知道該如何主張。

因此,當(dāng)申生被驪姬誣陷時,他其實是無法自救的。有人對他說:太子去申辯吧,君上一定能明辨是非。申生卻心灰意冷。申生說,我去申辯,驪姬就得問罪。我的國君和父親老了。沒有驪姬,他老人家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君父不開心,申生怎麼可能開心?

公元前656年,夏曆十二月二十七日,申生在曲沃上吊自殺。17

冤死的申生死不瞑目。據(jù)說,死前申生託人帶話給閉門不出的狐突:申生有罪,不聽您老人家的話,纔有了今天這個下場。申生並不敢貪生怕死,只是心疼我們的國君老了,國家又多災(zāi)多難。您老人家再不出山,奈吾君何?如果您老人家肯出來做事,申生就算是拜您所賜而死,將無怨無悔。18

狐突後來的死節(jié),或許與此有關(guān)。

再說君臣

現(xiàn)在,似乎該檢討一下君臣關(guān)係了。

君臣父子,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人際關(guān)係。想當(dāng)年,年輕的孔丘到齊國找工作,齊景公問他何以治國,孔子的回答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齊景公則點頭稱是說,是啊,如果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算有糧食,寡人吃得到嗎?

事實上,君臣父子這四個字,乃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政治理念、道德規(guī)範(fàn)和制度設(shè)計,因此從西周以來,就被著力打造、建立和維護,不容動搖。

當(dāng)然,秦漢前後,君臣關(guān)係是有區(qū)別的。西周到春秋,理論上是家臣效忠家君,國臣效忠國君,天下之臣效忠天下共主,即士效忠大夫,大夫效忠諸侯,諸侯效忠天子,逐級效忠。到戰(zhàn)國,天子沒有了,三級效忠變成兩級效忠。但,逐級效忠不變,君臣關(guān)係也不變。

秦漢以後,諸侯沒有了,逐級效忠變成直接效忠。皇帝是唯一的君,其他人從官員到百姓,都是臣。不過,這也要看世道。如果天下大亂,則各爲(wèi)其主。比如東漢末年,就是周瑜效忠孫權(quán),關(guān)羽效忠劉備,郭嘉效忠曹操。效忠對象雖不相同,君臣關(guān)係仍然是綱。

很顯然,在中國古代,君臣關(guān)係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chǔ),君主制度的基石。其他關(guān)係,也都可以看作君臣,比如父親是家君,丈夫是夫君。兄弟和朋友看似平等,那是因爲(wèi)上面還有君父。沒有君父,大哥便是君。君臣之道,豈非大義?

可惜,它先天不足。

不足在於不平等。君父,毋庸置疑地高於臣子。這可是違揹人之天性的,因此不能不設(shè)法彌補。彌補的辦法,是用對等來替代平等。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或“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19也就是說,君臣父子都有道德上的義務(wù),也都要遵守遊戲規(guī)則。一旦失禮,很可能代價慘重。

這事有案可稽。

公元前559年,衛(wèi)獻公請兩位大夫吃飯。兩位大夫依照禮節(jié),衣冠楚楚準(zhǔn)時準(zhǔn)點來到朝堂,恭恭敬敬地等在那裡。

然而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太陽快下山了衛(wèi)獻公還不露面。最後,才發(fā)現(xiàn)他在園子裡射雁。而且見了兩位大夫,居然不脫皮冠就跟他們說起話來。

這是嚴(yán)重的失禮。皮冠,是戎裝或獵裝。所以,臣見君,君見臣,即便是在戰(zhàn)爭中或狩獵時,也至少要免冠(摘下皮冠)。魯成公十六年,晉國大夫至三次遇到楚王戰(zhàn)車,每次都要免冠。楚共王派使節(jié)去慰問他,他立即免冠聽命。

魯昭公十二年,身穿獵裝的楚靈王接見自己的大臣,則不但免冠,而且去披(脫去披肩)、舍鞭(扔掉馬鞭)。不摘皮冠,就是把對方當(dāng)作仇敵或野獸。請客吃飯而著獵裝,更是公然的羞辱。衛(wèi)國這兩位大夫忍無可忍,怒不可遏,便發(fā)動兵變把獻公驅(qū)逐出境,十二年後才讓他回國。

此事發(fā)生時,晉國的國君是悼公。悼公問他的樂師師曠:衛(wèi)國人驅(qū)逐了他們的國君,是不是也太過分了?師曠說,恐怕是他們的國君太過分。國君,是祭祀的主持人,也是人民的希望。如果人民失望,那又何必要他?老天爺是愛民如子的。上天爲(wèi)人民立君,難道是讓他騎在民衆(zhòng)頭上作威作福?20

這話說得擲地有聲,應(yīng)該喝彩。

可惜,君要仁,父要慈,並沒有可操作的制度來監(jiān)督,也沒法監(jiān)督。他們?nèi)什蝗剩炔淮龋夭皇囟Y,全靠自覺。

相反,君父們的絕對權(quán)威,則天然合理,無人質(zhì)疑,不可動搖。結(jié)果是,君可以不仁,臣不能不忠;父可以不慈,子不能不孝。甚至一旦君父昏暴,則很可能不幸如申生:盡忠,他得死;盡孝,他也得死。不死,就不忠不孝;死,則忠孝兩全。

這是什麼混賬邏輯!

這又是什麼狗屁道德!

於是臣子們便只能碰運氣,或者看著辦。狐突、裡克、慶鄭的共同特點,就是恪守臣道,但不出賣良心,也不放棄尊嚴(yán)。要殺,隨你!要命,拿去!我可以去死,但話要說清。死得不明不白,不幹!

荀息則是另一種態(tài)度,那就是無條件地盡忠。在他看來,受人之託,尚且要忠人之事,何況是君父所託?至於成功與否,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這恐怕也是大多數(shù)臣子的基本立場。因爲(wèi)不管怎麼說,君,總歸是一國之主;父,則無疑是一家之主。君主蒙羞,則舉國蒙羞;君主蒙難,則舉國蒙難。所以,惠公被俘後,晉國的大夫們都披頭散髮,拔起帳篷跟著走。

秦穆公無奈,只好派使者去傳話:諸位不必那麼憂慮吧?寡人陪著貴國國君往西走,不過是要告慰貴國故太子的在天之靈,21豈敢有什麼過分之舉?

晉國的大夫們則誠惶誠恐地行起了將亡或已亡之國的大禮,三次下拜三次叩首。他們說:偉大的君上!您老人家腳下是地,頭上是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的誓言。我等卑微的外邦小臣斗膽站在下風(fēng)口,等候您仁慈的命令!22

後來晉惠公被放,這一幕也是起了作用的。

起作用的因素還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晉國外交官的成功斡旋。

第6章 戰(zhàn)士2第3章 情人1第4章 情人2第12章 鬼神2第4章 情人2第11章 鬼神1第3章 情人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7章 人臣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10章 使節(jié)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8章 人臣2第5章 戰(zhàn)士1第11章 鬼神1第4章 情人2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5章 戰(zhàn)士1第8章 人臣2第12章 鬼神2第10章 使節(jié)2第7章 人臣1第4章 情人2第10章 使節(jié)2第7章 人臣1第14章 註釋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1章 刺客1第3章 情人1第12章 鬼神2第2章 刺客2第4章 情人2第8章 人臣2第3章 情人1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8章 人臣2第1章 刺客1第7章 人臣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1章 刺客1第12章 鬼神2第3章 情人1第4章 情人2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11章 鬼神1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zhàn)士2第8章 人臣2第2章 刺客2第6章 戰(zhàn)士2第8章 人臣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jié)1第1章 刺客1第14章 註釋第14章 註釋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6章 戰(zhàn)士2第7章 人臣1第7章 人臣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5章 戰(zhàn)士1第4章 情人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zhàn)士2第10章 使節(jié)2第10章 使節(jié)2第6章 戰(zhàn)士2第1章 刺客1第4章 情人2第1章 刺客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6章 戰(zhàn)士2第5章 戰(zhàn)士1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zhàn)士2第14章 註釋第8章 人臣2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jié)1第5章 戰(zhàn)士1
第6章 戰(zhàn)士2第3章 情人1第4章 情人2第12章 鬼神2第4章 情人2第11章 鬼神1第3章 情人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7章 人臣1第11章 鬼神1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10章 使節(jié)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8章 人臣2第5章 戰(zhàn)士1第11章 鬼神1第4章 情人2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5章 戰(zhàn)士1第8章 人臣2第12章 鬼神2第10章 使節(jié)2第7章 人臣1第4章 情人2第10章 使節(jié)2第7章 人臣1第14章 註釋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1章 刺客1第3章 情人1第12章 鬼神2第2章 刺客2第4章 情人2第8章 人臣2第3章 情人1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8章 人臣2第1章 刺客1第7章 人臣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1章 刺客1第12章 鬼神2第3章 情人1第4章 情人2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2章 刺客2第12章 鬼神2第9章 使節(jié)1第2章 刺客2第11章 鬼神1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zhàn)士2第8章 人臣2第2章 刺客2第6章 戰(zhàn)士2第8章 人臣2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9章 使節(jié)1第1章 刺客1第14章 註釋第14章 註釋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6章 戰(zhàn)士2第7章 人臣1第7章 人臣1第2章 刺客2第3章 情人1第5章 戰(zhàn)士1第4章 情人2第3章 情人1第6章 戰(zhàn)士2第10章 使節(jié)2第10章 使節(jié)2第6章 戰(zhàn)士2第1章 刺客1第4章 情人2第1章 刺客1第13章 後記年輕就是好第6章 戰(zhàn)士2第5章 戰(zhàn)士1第14章 註釋第6章 戰(zhàn)士2第14章 註釋第8章 人臣2第4章 情人2第9章 使節(jié)1第5章 戰(zhàn)士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文登市| 宜良县| 大兴区| 淮安市| 满洲里市| 察隅县| 岱山县| 成安县| 西城区| 珠海市| 辰溪县| 罗田县| 翼城县| 蓬溪县| 扶绥县| 临江市| 察隅县| 平顺县| 东兴市| 双峰县| 永德县| 邯郸市| 宁都县| 阿克苏市| 邛崃市| 孝义市| 方城县| 盐津县| 宁强县| 白河县| 阿瓦提县| 威宁| 扬中市| 武威市| 青海省| 唐山市| 辽阳市| 肥西县| 嘉善县| 崇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