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初,墨爾本的夏季,聖誕的氣氛濃濃地,節假日很快就要到了。
這段時間科研工作忙碌,已經連續加班好幾周了,進展不錯,也是爲了能有個放鬆的假期。
******
週末,Mudasser開著他買到的二手車,帶著林葉和Faheem,去逛了一圈。Faheem提議去動物園看看樹袋熊。樹袋熊,也叫考拉(Koala),是澳大利亞的國寶,也是澳大利亞珍貴的原始樹棲動物。這是一定要認識認識的。
墨爾本動物園(Royal Melbourne Zoo)位於墨爾本中心以北約3公里處,建於1857年,是澳大利亞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園,世界著名動物園之一。
據說園內的動物佔澳大利亞動物量的15%。動物們有專人飼養照顧,園裡也儘量創造適合動物生長的環境。
然而,林葉心裡仍是有種難言的感傷,那些原本自由自在的動物,像獅子、老虎,而今只能在見方之地養尊處優,被人觀賞麼?如果代價是失去自由,又真地快樂麼?
此外,園內種植了超過2萬種的植物,奇花異草、爭奇鬥豔。大部分他們都不認識,只能是“走步觀花”,匆匆而過。
**********
不過,樹袋熊真地好可愛。他們看到好幾只大小不一的樹袋熊在桉樹上,多數在趴著休息,也有坐著玩的,或在樹枝上緩慢地移動的。毛爲淺灰色或者淺黃色,深色的鼻子光禿禿的,眼睛圓圓的,腦袋也圓圓的,兩隻耳朵毛毛的,慵懶而憨態可掬。
一隻在懶洋洋地曬著太陽的樹袋熊,正巧轉過頭來,似乎見慣了這些人類,一臉不稀罕的樣子,神態間彷彿在說:“偶在休息,閒人勿擾。”
有一隻小樹袋熊,背對他們,扒著樹枝在休息,他們好希望它轉過頭來,好瞧瞧它的正臉兒。 三個人呼喚了半天,人家終於不慌不忙不情不願地半扭過頭來,似乎嫌這幫人吵了它休息,瞥了這羣沒禮貌的人類一眼,轉頭繼續休息,再也不理他們了。可愛超萌,還很有個性!
*****
樹懶熊,也叫考拉、無尾熊、可拉熊。成年樹袋熊體長約70-80釐米,體重10千克左右,前肢具有非常強壯的爪,善於攀緣。澳大利亞的國寶,如熊貓之於中國。
1788年,歐洲人首次登上澳大利亞大陸以後,約翰·普萊斯(John Price)成爲第一個記錄考拉這種動物的歐洲人。1816年,樹袋熊有了學名“Phascolarctos cinereus”,意即“灰袋熊”。不過當這種可愛的動物爲人所熟知後,人們才發現,它們根本不是熊,而且相差甚遠。熊科屬於食肉目,而樹袋熊卻屬於有袋目。樹袋熊的英文名“Koala bear”,源於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不喝水)。土著人之所以用“不喝水”稱呼它們,因爲樹袋熊以桉樹爲食,並且能從中獲取所需的90%的水分,幾乎不下地喝水。
樹袋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桉樹上度過。白天的時間主要都在樹上睡覺,晚上會活動覓食。據說桉樹葉有毒,樹袋熊的肝臟可以分離桉樹葉中的毒素,而他們白天在樹上靜靜的睡眠時間就是在消化有毒物質。
樹袋熊繁殖期在九月至來年四月,完成任務後雄性離開,另覓對象,而雌性會爲懷孕做準備。樹袋熊的妊娠期爲三十多天,隔一兩年才能再次懷孕。雌性每胎只產一個幼崽。剛出生的樹袋熊不足三釐米,體重僅五克。在沒有母親幫助的情況下,會自己爬入育兒袋,在裡面呆上一年。先是依靠母乳爲食,長到大約六七個月大的時候,腦袋開始探出育兒袋,母親會預先消化桉樹葉,然後盲腸排出半流質的食物餵給幼崽。九個月時,幼崽長出了父母那樣的體毛。它開始爬到媽母親背上,離開育兒袋的也時間愈來愈長。幼崽和母親在一起生活大約一年或更久一些,直到母親再次懷孕後,會毫不留情地把它趕走,讓它去自食其力。
*********
當天晚上,林葉給萬曉發了一封郵件,說了他們在動物園見到可愛的樹袋熊的情形,附件裡添加了幾張照片。
第二天,沒有收到萬曉的回信。林葉心想,師兄估計忙寫論文太辛苦了。
第三天,萬曉還沒有回信。這令林葉有點意外,通常萬曉都會很快回信的。
意外之餘,難免有點不安,各種猜測,師兄熬夜寫論文沒休息好病倒了?找工作不順利不來澳洲了?太忙顧不上回信?林葉心想明天萬曉再不來信就發封信問問情況。
第四天,萬曉終於來信了,林葉高興地點開郵件。然而,看到信的內容,林葉的心卻一下子沉重起來,這陣子以來的喜悅瞬間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