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一章 書信

“主公!”董襲興沖沖的跑進太守府,我笑道:“有何事?如此火急火燎的。”

“主公所料不差,陸紆那老兒果然派人前往吳郡了。”董襲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來,雙手奉上與我,“我遵照主公吩咐,於陸紆門外觀察,不久後果然見一騎出門,取道吳郡,我隨後跟上,於半路截住了他,發生了爭執,最後被我錯手所殺,就身上搜得這封書信。”

我接過書信,見信封上寫著“焦矯啓”三個字,心中百感交集,嘆道:“豪族們終是不見容於我。”打開信封,裡面放著一塊布,布上寫滿蠅頭小字,我仔細觀看了一陣,裡面的內容竟是《春秋左傳》中的名篇:子產不毀鄉校。

其內容爲:鄭人遊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如何?”子產曰:“何爲?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下面還寫有:月初得公安然之訊,滿心歡喜,之前所謀,夜常思量,以郡中民心所向則不可爲,火能取暖亦會燒身,爲取暖而引火燒身則爲不智,號召力已不如前,謀取嚴公之事力不足也,望公思之。

最下面則是一大片空白。

看著這些蠅頭小字,我腦子一陣混亂,實在是搞不懂裡面在談論什麼,便喚人去請來步騭、衛旌、虞翻商議此事。此時郡中能幫得上忙的也就他們三人了。只見他三人觀看了良久。

衛旌首先言道:“所謂的鄉校就是平民閒時聚集討論爲政者善惡的地方,而子產是個講道理的人,他不讓摧毀鄉校,就是要讓爲政者廣納平民之言論,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今陸紆以‘子產不毀鄉校’爲信,恐怕是想以此告知焦某,主公已廣納良言,民心所向,不可動搖。再沒什麼道理來打擊主公了。”

步騭道:“前一段或許可以這麼解,但若與後一段連接起來,恐怕又有不同的含意了。”

衛旌問道:“又有何含意?道理不是很清楚了嗎?”

步騭微微沉思,道:“其文曰:‘火能取暖亦會燒身。’此處的火,可比之爲民。我想陸紆是想告知焦某,如能妥善利用民力,則爲取暖,如不能妥善利用民力,則爲燒身。而前文‘子產不毀鄉校’,想是欲讓焦某妥善利用平民言論,先以流言來詆譭主公之名望,後再圖之。”

衛旌點頭道:“有道理,聽子山兄這麼一說,再仔細翻看全文,卻也覺得是有這麼個意思在其中。我等如順其原先之意理解,倒是會以爲陸紆欲勸焦某不可與主公爲敵,以免引火燒身。”說著搖頭一嘆:“旌未能深加勘察,幾誤大事。慚愧,慚愧。”

我笑道:“先生不必自責,此文我亦看不出有何破綻,還好步先生眼尖,看出了端倪。如此我等便須多加堤防焦某派來的間細。”說著我望了虞翻一眼,道:“先生以爲如何?”

虞翻拿起那封信,反覆的觀看,忽然拿到鼻前聞了聞,似乎發現了什麼,搖頭道:“此事恐怕沒有那麼簡單,主公請稍等片刻。”走出大廳,片刻後回來,手上已多了一碗水。只見他指著最下面那塊空白處道:“此處略有酸味。”拿到水裡一沾,布上竟慢慢的顯出字來:嚴白虎輕而無備,公可思之。

衛旌憤然道:“陸紆言主公輕而無備,這分明是要通知焦矯暗伏刺客來刺殺主公!其心可誅。幸虞功曹看破其詭計,主公以後切切不可一人單獨出外。否則,道理都沒你講的。”

我苦笑道:“虞先生早就教訓過我多次啦,我已不敢單獨出外了,子旗就請放寬心吧。”

虞翻點頭笑道:“主公從善如流,吾無憂矣。”

董襲怒道:“主公,陸老兒如此可惡,可讓我領兵前去擒拿下他。”

步騭擺手道:“不可,不可,此信並無署名,難以做爲證據。如我等前去擒拿陸紆,那得罪的不僅是郡中豪族,更是全江東的豪族了。到時就算有再好的理論,也難以在江東站得住腳了啊。”

虞翻道:“子山兄此言是也,陸家乃江東大姓,輕意不可動他。況且眼下他只是向焦矯提出警示,而並無見害之言。以吾之見,不如先按兵不動,再多派人手盯住他便可。如果他們真要做出有害攻伐山越大事的事來,我第一個不饒他們,捉回來後,我就先狂扁他們一頓,還要扁他們的臉,一個個都扁成豬頭,扁到連他媽都認不出他們來,扁,扁,扁……”說到最後已是咬牙切齒,額頭青筋條條漲出。

突然看到虞翻這麼激動,衆人無不大吃一驚。便董襲這樣的牛人,也嚇得連連問我道:“老虞這是怎麼啦?”

我輕聲道:“老虞那可是出了名的嫉惡如仇,咱別做啥壞事被他逮到,不然真會把你扁成豬頭的。”

董襲大驚,不敢再說,好片刻後,虞翻終於冷靜下來,擦了擦汗道:“不好意思了各位,我又激動了,見諒見諒。”

我道:“沒事,沒事。老虞會如此激動,那也是因爲嫉惡如仇。我們明白。”

虞翻感激道:“多謝主公,多謝各位同僚,我老虞就是這毛病不好,太嫉惡如仇了。對了,剛剛說到哪來著?”

董襲忙道:“說到派人去盯住陸紆。然某覺得盯住一個人還不夠,其它豪族也要派人盯防才行。你們不知道,那日我見衆豪族在陸紆家中密謀良久方纔離去,此事與他們必有關聯。”

衛旌道:“如此說來,豪族們必是組成了聯盟。”

步騭道:“此言不差,我等如能拿到他們聯名的義狀,有了證據,那便好從中謀劃了。”

董襲道:“既如此,我帶兵前去搜查一番如何?”

步騭道:“不可,既然是重要物事,陸紆定會藏得極其隱蔽,我等搜查得到便好,搜查不到,那就打草驚蛇了。”

虞翻道:“主公,我看此事難以深究,不如明日主公親走一趟,將書信還與陸紆,再曉之以大義。所謂:‘攻心爲上,攻城爲下;心戰爲上,兵戰爲下。’以衆豪族之勢,只可恩威並施,讓其心服,方能無患。”

衛旌、步騭二人思慮片刻,亦道:“爲今之計,也只有如此。”

我點頭道:“既三位先生皆這般說了,那明日我便親走一趟。”命董襲再多加人手前去盯住豪族們的動向。

次日,吃過早飯,我便與董襲起身前往陸紆家。此時的會稽城人來人往,販夫走卒,各忙各事,倒是一派繁榮景象。當走過市集時,一位寫字的先生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走將近去,只見這位先生面容清癯,身穿舊衣,雖是一副農民的打扮,卻有一股不凡的氣質。我指著他案前的那塊招牌(上面寫著‘傭書’二字),笑道:“先生可是代人抄書?”

那先生點頭道:“是的,不知貴人可有何書物要代爲抄寫?”

我想了想,身上除了陸紆那封信外,也別無其它書物。我有心讓這位農民書生賺點錢,於是便取出那封書信,道:“你就幫我抄一抄這封信吧。”

那先生接過手,細細看了一遍後,便動手抄了起來,此時書信空白處因已風乾,所以“嚴白虎輕而無備,公可思之”等字便無浮現出來。

須臾,那信便抄好,我接手一看,不禁讚道:“先生真是寫得一手好字。”讓董襲取了五兩黃金酬謝那位先生。

那先生連連擺手道:“這錢太多了,並不需如此多錢啊。”

我笑道:“先生之字值千金,這錢確實還少,奈何我今日身上帶的不多,改日再來好好酬謝先生。”轉頭對董襲道:“我們走吧。”

“貴人且慢。”那先生喚住了我,“敢問貴人可是嚴白虎?”

我奇道:“先生何以知之?”

那先生道:“書信上寫得分明:‘謀取嚴公’,此豈非太守嚴白虎耶?”

我笑道:“天下姓嚴之人甚多,怎可單憑一姓,便推斷我爲嚴白虎?”

那先生道:“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嚴公忽略了。”

我問是什麼?那先生指著我的佩劍道:“此劍不是龍淵寶劍,又是何物?以龍淵寶劍再加‘嚴公’二字,足可推斷將軍便是嚴太守了。”

我聞言哈哈一笑,“先生果然見識非凡,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那先生道:“在下姓闞名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蒙太守看得起在下,有一言相告。”

史書上記載闞澤家世代爲農,居貧無資,所以闞澤常爲人代抄書物,以供紙筆。想不到眼下,他會在市集這擺攤。

我喜道:“不知先生有何指教?嚴某洗耳恭聽。”

闞澤道:“請太守仔細看那信後一段每一句的前一個字。”

我忙將書信展開,只見那些字組成起來竟是:月滿之夜,以火爲號,謀望。

看著這行字,我大吃一驚,想不到只一封信,便暗藏瞭如此多的玄機,看來對方定是有高人指點。此信若送到焦矯手中,那無論其中的哪一個計謀,都將是讓人防不勝防。此時離月滿之夜還有十天時間,難道衆豪族要在月滿之夜放火,與敵內外呼應?若是這般,則會稽恐難守矣。

我連忙握住闞澤之手道:“幸得先生提醒,否則幾誤大事。”

闞澤道:“太守此時可是要前往陸紆之處?”

我道:“不瞞先生,此便是陸紆寄與焦矯之信,我此去正是爲了此事。”

闞澤道:“太守是欲以此信告戒陸紆,然僅以此信,似乎還不足夠。太守如信得過闞某,不妨將此事說說,待闞某爲太守分析分析。”

我喜道:“先生如肯相助,大事定矣。”遂將董襲如何截住書信,陸紆如何聯合衆豪族反對自己之事說了。

闞澤細細思量後說道:“眼下只要將陸紆與衆豪族聯名的義狀找出,便可一舉降服衆豪族。”

我點頭道:“此言是也,書信只能給陸紆一人提個醒,遠沒有聯名狀來得有效。只是聯名狀如此重要之物,要取得,恐非易事啊!”

闞澤笑道:“太守勿慮,澤有一計,可使陸紆親手指引我等找出聯名狀。”

我聞言大喜,趕忙詢問是何計謀?闞澤不慌不忙,低聲細說了數語。我大笑道:“真妙計也。”

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三十六章 同盟討逆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十九章 歷史變化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神亭嶺大戰第五章 練兵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九章 歷史變化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三十三章 虎兒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五十三章 毒蛇陣第四章 有得有失第四十九章 水中比力第五十四章 第一次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步第四十章 力託千斤閘第四十三章 無名軍師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八章 入駐會稽第三十一章 項王陣第二十二章 第一步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四章 山越潘臨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二十五章 計謀繼續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十章 屯田第四十八章 大戰彭虎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五十一章 收降彭虎第十二章 少年陸遜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十二章 少年陸遜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六章 惡戰第六章 惡戰第三十一章 項王陣第三十四章 義子第十三章 名將賀齊第十章 屯田第二十六章 敗走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五十四章 第一次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二章 寶劍與賢士第四十八章 大戰彭虎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三十四章 義子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章 祖郎來襲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三十二章 精兵練成第十八章 許貢喪命第三十六章 同盟討逆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四十一章 聲北擊南第五十章 離間計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十八章 許貢喪命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二十章 祖郎來襲第二十七章 第二步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步第五十一章 收降彭虎第二十六章 敗走第四十九章 水中比力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二十九章 神亭嶺大戰第二十五章 計謀繼續第三十二章 精兵練成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十一章 聲北擊南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
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三十六章 同盟討逆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十九章 歷史變化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九章 神亭嶺大戰第五章 練兵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九章 歷史變化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三十三章 虎兒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五十三章 毒蛇陣第四章 有得有失第四十九章 水中比力第五十四章 第一次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步第四十章 力託千斤閘第四十三章 無名軍師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八章 入駐會稽第三十一章 項王陣第二十二章 第一步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十四章 山越潘臨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二十五章 計謀繼續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十章 屯田第四十八章 大戰彭虎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五十一章 收降彭虎第十二章 少年陸遜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十二章 少年陸遜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六章 惡戰第六章 惡戰第三十一章 項王陣第三十四章 義子第十三章 名將賀齊第十章 屯田第二十六章 敗走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五十四章 第一次第三章 虞翻的計謀第十五章 前後受敵第三十七章 以毒攻毒第二章 寶劍與賢士第四十八章 大戰彭虎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三十四章 義子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二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二十章 祖郎來襲第二十三章 初會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三十二章 精兵練成第十八章 許貢喪命第三十六章 同盟討逆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四十四章 回援會稽第四十一章 聲北擊南第五十章 離間計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第五十二章 用毒第十八章 許貢喪命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二十章 祖郎來襲第二十七章 第二步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四十二章 最後一步第五十一章 收降彭虎第二十六章 敗走第四十九章 水中比力第四十五章 比試第七章 刀斬黃龍羅第二十九章 神亭嶺大戰第二十五章 計謀繼續第三十二章 精兵練成第二十四章 曲阿失陷第九章 虎將董襲第四十六章 山越同盟第三十九章 醒來第四十一章 聲北擊南第十六章 奇取吳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尔滨市| 上杭县| 抚顺县| 泉州市| 电白县| 阜宁县| 曲水县| 射洪县| 来安县| 边坝县| 南平市| 永靖县| 响水县| 新津县| 浮山县| 南华县| 宣化县| 广宁县| 炉霍县| 法库县| 鹤岗市| 宁波市| 济阳县| 浪卡子县| 苍南县| 兴安盟| 黑河市| 沂源县| 金堂县| 梁平县| 英德市| 辰溪县| 平乐县| 咸丰县| 云梦县| 越西县| 资中县| 砀山县| 循化| 贵港市| 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