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外傳:失蹤之事(四)

外傳 失蹤之事(四)

剛到衙門口,就發現他的老搭檔吳青已經在那裡了,吳青也是一個捕頭,不過他與別人有區別的是,他是一個捕役世家,自太宗朝他家便在金陵做捕役了。以至於吳青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別人就叫他小捕頭了。

他是被派往帶領步快、皁班、壯班、差役去金陵城找尋王家小公子了。可是差不多翻遍了金陵城沒見到這個人,連那個婢女竹枝的畫像都未有一人識得。

李武石聽了他的話,不禁一愣,衝口而出:“難道那女娃飛了不成?”

吳青嘆道:“如今我們人還在搜查,知府大人剛纔已經特令衙門出動所有的人,務必找到那個小公子。”

щщщ★TTkan★¢ ○ 李武石撓了撓頭道:“我這也沒頭緒呢,這個竹枝是去年將要過年的時候被買進半山園的,父母都已經死了,身份來歷不明,怎麼也無法查出她的來歷。”

吳青道:“這樣也不是辦法,先好好理清楚這件事。”

李武石慢慢分析道:“王老相公的親孫是四月份出生的,一出世便沒了爹和娘,所以一直是由其乳母何氏照管,並且還有老相公兒媳二夫人生前的四個婢女,分別是梅香、蘭花、竹枝和菊葉看管。這幾個月以來,一直平安無事。

何氏是蔣山邊的何家的那個何建的媳婦,何健以前是給王相公做親衛的,後來王老相公移居金陵,何健帶著他的媳婦也就跟過來了,一直和王相公家關係密切。所以王管家就請了何氏作小公子的乳孃。

梅香、蘭花是兩姐妹,姓謝,也是金陵人家,其父母尚在,而且是自王相公來金陵之時便已經跟隨二夫人了,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

菊葉是開封人氏,也就是二夫人孃家陪過來,一直對二夫人忠心,應該沒有什麼值得關注的。

就是這個竹枝,她的身份不清楚,但是這女娃嘴巴甜,懂事理,所以特別得到二夫人的青眼,常常當她是姐妹。這次何氏那麼輕易就把孩子給她,實在是因爲這本沒有什麼的。之前竹枝多次抱過孩子,並沒有什麼不妥,所以今日要抱抱孩子也是順理的。

但是她竟然直接把孩子裝在籃子裡,然後慌稱買菜,走出了半山園就不見了。”

吳青沉吟道:“這麼說來,竹枝決定要把小公子帶出去是最近的事了。她爲什麼要帶出一個小孩子呢?而且這個孩子身份貴重,若是查明後她定是死罪的。她爲什麼要冒如此大險呢?”

李武石猛烈甩甩頭道:“這樣想著也不是辦法,我再帶著劉四、馬其去找找線索。”

吳青道:“也好,你去探聽一下竹枝最近與何人有過交往,可以找她經常去的地方:染坊、布料店去看看,還有就是好好地詢問半山園內的護衛、雜役、廚夫、門子、苦差、婦人、婢女,這些人都會有所瞭解的。”

李武石嘿嘿笑道:“知道了,你也別閒著。去問問城衛最近有沒有什麼不尋常的人進城。我有種預感,這件事情不簡單啊。”

確實不簡單,吳青查訪了城衛才知道近幾日有不少奇形怪狀的人進城,經查他們的通關文牒是西域蕃僧,但是長相卻很像北方夷狄,城衛們懷疑他們是契丹奸細,於是著人仔細查探了一下,並沒有發現什麼。

但是令人極爲不解的是,這些人並沒有出城,但是府衙的人查找整個金陵都未見到他們,實在是令人費解。

吳青立馬把這個和那婢女竹枝的失蹤聯想到一塊來了,難道竹枝和這些番僧之間有什麼關係?

他有些莫名其妙地回到了府衙裡,剛一坐定,就聽到一個捕役急快的聲音傳來:“報!頭,在城河外發現一個女屍,疑似是王相公府上的那個婢女!”

…………

金陵的護城河始掘於周代,一直作爲居民用水而延續至今。秦、後漢、唐時都對河道進行過整修,使其聯通秦淮河一支,成爲真正的護城河。

吳青帶著幾個捕役正在那個察看剛打撈上來的屍體,那屍體已經有點發臭了,吳青輕輕地翻了它一下,然後對捕役道:“先把屍體帶走,讓仵作驗屍。”

衆人於是七手八腳地用擡板把它放上,然後用白布蓋住了身體。

吳青一凝神,像是看到一個奇怪的東西一樣,叫了一聲:“等等!”,然後從那屍體的手中摳出一塊東西來。

這是一塊晶玉,玉背面平整無暇,正面有淡淡的鱗片紋花,正中寫的正是一個隸書的“賢”字。

吳青一下呆住,心潮澎湃,但是並沒有表露什麼。他用腳尖掂著地面,輕輕地叩著。

他向身旁一個人望去,這個人叫金及手,是護城河的管理者,這個女屍就是他所發現的。

金及手見到這個吳捕頭向他問來,便不等他問便說:“是今天申時按例巡視城河的時候發現這個屍體的,距現在不過半個時辰。”

吳青點了點頭道:“你們發現這具屍體的時候有沒有其它東西?”

金及手搖了搖頭道:“沒有東西了。我疑惑著呢,這屍體一看就知道是好幾天死掉了,爲什麼以往沒有發現呢?真是奇怪!”

吳青驚訝地道:“你說她是幾天前就已經死掉了?”

金及手愣道:“是啊,我以前給胡仵作做過幫手,像她這樣皮膚髮青,瘀斑甚多,且有臭味,應該是死了兩三天了。”

吳青頓首,馬上回到衙門裡,見到裡面已經有好幾個人了,李武石、胡仵作、張判官等人都對面而坐,在那說些什麼。吳青快步走進去,就聽李武石道:“聽說竹枝已經跳河自殺了?”

吳青搖了搖頭,把所知的說了出來,然後嘆道:“這確實很奇怪,五十,你去查問有什麼結果嗎?”

李武石點頭道:“我去問了和竹枝關係最好的婢女菊葉,她說竹枝確實很奇怪,她經常對著火焰念語,不知道說些什麼。初看她和平常人無疑,但是和她在一起久了發現她處處透著神秘。”

吳青疑惑道:“神秘?”

李武石目光微掃衆人:“有一次菊葉生病頭痛,夜裡無法安睡,待到半夜忽然聽到竹枝房間有人低語,仔細聽來像是兩個人爭吵著,說話聲音很小,菊葉隱隱約約地聽到說什麼‘教主不在了’,‘別管這些事情’,菊葉心裡疑惑,便想到隔壁去看一看,但是剛想起牀卻暈倒了。

竹枝還有與別人不同的是她只吃素食,本來大家以爲她是虔誠信佛才戒葷的,但是婢女們說她對佛像一點也不尊重,到修定寺上香的時候她也沒給佛主磕過頭。

還有就是小首飾店裡,竹枝從那裡經常買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我們也在竹枝房子裡面找到了,就是我手裡拿的這種飾品。”

他揚了揚手上的東西,這是一塊比較劣質的青玉,上面刻著一個人盤腿而坐,雙手自然而垂。整個身子被火光包圍,似在浴火。旁邊有幾個漢漢字:“大明尊者”。

吳青和胡仵作都是疑惑不解地道:“這個是什麼?”

那個一直坐在那裡不說話的張判官接口道:“諸位可知道有一教派名曰摩尼,此物便是摩尼教的教派飾物。”

吳青沉吟了兩句:“摩尼教,摩尼教,沒有聽說過。”

張判官微笑道:“這個摩尼教是唐武后時自西域傳過來的,後多有發展。據說此教一向認定‘清淨,光明,大力,智慧’,認爲萬物由火而生,當追求光明,捨棄罪惡,故又被人稱爲明教。

摩尼教教衆頗廣,主要分佈在兩浙路和福建路,頗受一些官吏、農人、綠林之人的追捧。但是他們行蹤詭異,三更集會,因而福建人傳爲魔教。”

吳青“哦”了一聲道:“原來是明教,我確實是聽說過的。據說他們修煉邪功,會吸人腦髓!”

張判官冷笑道:“這些傳言都是妄語,世上豈有邪魔!但是他們確實神秘,真未想到這幫人竟然已經滲透到江南這邊了。”

李武石咳嗽了一下道:“現在暫且不論這個摩尼教,先說竹枝。”

胡仵作這時開口道:“這個竹枝的死確實有些蹊蹺,我檢查了一下,發現她已經死了兩天了,而且她不是溺水而死的,是被殺死後扔下水的。”

吳青疑道:“你是說竹枝是被殺死的?這怎麼可能?那今天是誰帶走小公子的?”

李武石搖了搖頭道:“胡仵作應該是沒有錯的,這樣看來案情真的越來越複雜了,不過我不關心這些,最重要的是小公子的下落!”

吳青突然一愣,從懷裡面掏出一塊玉佩出來道:“對了,剛纔撈屍體的時候在竹枝手中發現的。”

李武石接過來仔細一看,表情從吃驚變爲緊張、激動,他的聲音有些顫抖:“難道……”

衙門裡面衆人都默不做聲,屋外晚霞閃著光芒,寂靜一片。

第6章小孩生病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49章 長大成人(下)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29章 也算託孤第5章 賽馬射箭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2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7章 薩滿儀式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01章 拜訪清照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九)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62章 命懸一線第27章 月明之夜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72章 如此結案第36章 輝煌一箭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7章 薩滿儀式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15章 夜宿草原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第49章 長大成人(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引子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25章 煙雨江南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4章 塔布心思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09章 人心難測
第6章小孩生病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七)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49章 長大成人(下)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2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29章 也算託孤第5章 賽馬射箭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1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2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62章 命懸一線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3節)第134章 何謂奸商(第2節)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7章 薩滿儀式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101章 拜訪清照外傳:失蹤之事(五)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4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2節)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九)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62章 命懸一線第27章 月明之夜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72章 如此結案第36章 輝煌一箭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12章 爭吵不斷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7章 薩滿儀式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第15章 夜宿草原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1節)第23章 沙暴過境第49章 長大成人(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引子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2節)第125章 煙雨江南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第26章 責任誰擔第86章 個性學正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4章 塔布心思第84章 朦朧月下(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83章 擺宴飲酒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1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09章 人心難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游县| 上杭县| 道孚县| 西充县| 封丘县| 齐河县| 罗平县| 和田市| 兴化市| 加查县| 太白县| 中西区| 淮南市| 钟山县| 若尔盖县| 噶尔县| 陆河县| 兴城市| 融水| 井陉县| 罗江县| 崇仁县| 鹰潭市| 简阳市| 新田县| 丹寨县| 肥西县| 来凤县| 田阳县| 冕宁县| 河北省| 资中县| 襄城县| 九台市| 右玉县| 乌鲁木齐县| 井冈山市| 大悟县| 屯昌县| 穆棱市|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