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2章 命懸一線

這間偏殿並未有佛像尊雕,整個房間佈置的像個書房,淡然清香,書味濃然,王賢跟在趙仁吉的後面,走進來見到那個老頭子劉居安已在其中,趙仁吉的那幾個書童都是立在旁邊,未有人說話。

趙仁吉呵呵一笑,對著旁邊的書童道:“你去叫人煮茶送過來,王兄請坐,你看這房間之中佈局如何?”

王賢搖搖頭道:“不瞞趙兄,在下對房屋佈局一竅不通,豈能在高人眼中顯現?不過此處雖然是居於佛殿之中,卻染著書香,想來趙兄是常來此處,沐佛浴書,這房間格局也定然是趙兄所制。”

趙仁吉爽朗道:“王兄弟果然厲害無比,看來人小見識卻是一等一的,王兄說的不錯,此處便是在下親自設計,再著人修裝而成,平常之日,便在這裡修琴書畫,卻是一大享受。”

王賢見那個老頭劉居安正坐在那裡一動未動,便對趙仁吉道:“趙兄,這個老人家可能在等你問話?”

趙仁吉這才注意到劉居安,這時看了他一眼道:“劉大人,你身爲御史臺的官員,就算有錯被貶,那也應當遵守調令,爲何要逃?劉大人,剛纔我在你後面見你向那些衙役們卑躬屈膝,實不相瞞,你實在是太丟讀書人的臉!”

劉居安臉皮一緊,咿呀幾句又沒說出什麼。

趙仁吉冷哼一聲道:“劉大人,文人有傲氣,今日那幾個衙役們只是一些匹夫而已,你竟然向著匹夫低頭,如果傳出去,丟臉的會是全部的讀書之人,我大宋以文以仁治天下,你一個士大夫之輩,如此不知羞恥,爲了享受晚年,做出這種丟臉的事,哼,劉大人,你還有臉活於世上嗎?”

王賢見到劉居安低著頭不知所措,銀白頭髮讓人覺得尤爲可憐,他覺得趙仁吉可能太過分了,這話的意思豈不是讓劉居安自戕以掩羞事嗎?他對著劉居安道:“老人家,你把這事慢慢說出來,爲什麼要逃?說出來你也可以安心一點?!?

碧綠的茶水被那書童們端上了來,王賢雙手接過,見劉居安重重嘆氣,緩緩把章淳上臺打壓御史臺之事說了出來,他並未爲自己分辨什麼,語調也甚是緩慢,想來剛纔一番事讓這個老人心若死灰了。

趙仁吉哼了一聲道:“章淳打壓御史臺不對,我早就聽說他的種種壞處了,兩年前他把蘇軾放到嶺南溼地,還有國之棟樑的範純仁也被他外放嶺南,嶺南之地,竟然放了原先的大官百餘人,真是豈有此理!更爲可恨的是,他還把蘇軾等人的文章全部燒掉,實在讓文人切齒!”

王賢心中一動,他剛纔聽這個劉居安所言,章淳是大宋宰相,官加勳爵,這個趙仁吉竟然敢直接叫他的名字,而且聽他語氣,是對這章淳相當不滿,看來他定是朝廷的另外一黨了。

他提到了蘇軾被髮配嶺南,王賢忙問道:“蘇軾應該年紀很大了吧,還在嶺南嗎?”

趙仁吉點頭道:“不錯,怎麼王兄不知嗎?實不相瞞,在下最喜蘇軾之字畫,有一畫名曰‘喜橋圖’,畫上所繪的便是汴梁內城之外的新橋,橋在水上,人在橋上,又有蒼松苦柏,交相輝映,實在是一妙筆啊,最奇妙的是畫上所繪的七人,個個栩栩如生,那戴著帽子的文士像極了原來的司馬君實,哈哈,王兄,你知道司馬君實吧,就是被人說是救時相公的那人,我曾聽他講過書,真是無聊至極、無趣至極,實在讓人心中痛恨。”

司馬君實便是司馬光,王賢以前在弘吉剌部時看了他的書,漢人稱他爲救時宰相,這時聽他之名,不由狐疑起來,這個趙仁吉身份太過高貴了吧?不過看他這樣,應該不似大宋官員,因爲大宋官員私訪相國寺的話,也不可能會招惹劉居安這個麻煩,他到底該是誰呢?

劉居安這時候默不作聲,他也在奇怪這個少年是誰,聽那少年口氣,定是一個王公貴族之後,而且自己一定見過,但是他現在心思太多,回想今日發生之事,不由又悔又恨,心中百般滋味,竟是愣在那裡。

他們正說著話兒,突然有一陣笑聲傳了過來,接著走進幾個少年,當先那正發笑的也是錦衣順發,他看了看這屋裡的幾個人,呵呵笑道:“十一哥,我適才聽人說十一哥在這裡,我還不信,沒想到真的在這,嗯,這裡果然是很有風味,不愧爲十一哥??!”

王賢疑惑地看著這進來的少年,此人似和自己差不多年齡,但是滿身酒氣一聞便知,在大宋之時,此事極爲惡劣。

趙仁吉也像是有些厭惡這醉酒之人,不過還是回道:“十三弟,你怎麼到這來了?”

那個少年擺了擺手,他旁邊的下人便連忙給他搬上了椅子,他坐在趙仁吉的對面,笑道:“我就不能來這了嗎?這裡難道還是十一哥你的禁地不成?”

趙仁吉聞到濃重的酒氣,皺眉地道:“十三弟,你又喝酒了,這讓別人看見成何體統!你們幾個還不把十三弟扶回府上!”

那少年旁邊的下人聽到趙仁吉的話,慌忙想攙扶著那少年,卻不料那少年一甩胳膊,站起來吼道:“趙佶!你算什麼東西,我趙似還要你來管?今個兒我偏偏就不走了,這相國寺的偏殿正好適合我,我看你有什麼辦法能把我趕走?”

劉居安兩眼發直,看著這兩個錦衣少年,已經明白起兩人的身份來了,他不由低下頭來,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臉上覆雜的表情。

趙仁吉聞言一怒,也是站了起來道:“我身爲你的兄長,自然可以管教你,你們這些奴才們還不把他給我扶回去,要是讓別人知道了,你們的命還想要嗎?”

那些下人們渾身一抖,看了看正在鬧彆扭的兩個人,左右不是個辦法,終有一個人向著那少年道:“公子,我們回去吧,不然大奶奶和小奶奶怪罪下來就不好了?!?

那少年趙似也是有些猶豫,但他又看了一眼趙仁吉,臉上顯出痛恨地表情道:“哼,就算娘娘們知道又怎麼樣?趙佶,今天我就和你耗上了,看你能不能把我趕走!”

他說著這話又坐了下來,眼睛瞥著趙仁吉,輕視的眼神故意流露出來,像是挑釁一般。

趙仁吉頓時火大,怒道:“看看你的樣子,你還算是趙家的子孫嗎?來人,把趙似給我扶回去!你們難道敢不聽我的話?快點扶回去!”

這帶著火氣的話說的極爲的大,連趙似也露出點怯意了,那些下人們七手八腳地攙扶著趙似,想把他擡走,突然一陣破空的聲音傳來,接著是兩個人走了進來,他們一身白衣烏冠,一言不發地走進來,然後把門關上,冷冷地看著這屋裡的幾個人。

趙仁吉奇怪地道:“兩位兄臺,何故關門?”

那兩個人中一個年齡較大的呵呵一笑道:“你就是端王趙佶吧?聽說你風流無比,琴棋書畫,樣樣都是精通,我兄弟兩個特來拜會一下,呵呵,沒別的意思。”

王賢一愣,又看了一眼這個化名爲趙仁吉的趙佶,心中有些明悟,這個趙佶原來是個王爺,看來他和那少年都是王爺了,不過看這樣子兄弟的感情並不好,而那趙似對趙佶也是心存不滿許久了,今日撞上的也是有些發泄情緒。

不過這兩個白衣人太奇怪了,王賢隱隱中感覺有些不安,卻聽到那年齡較大的白衣人又是一笑道:“啊,這不是簡王殿下嗎?早就聽說過簡王殿下視酒如命,見色銷魂,我兄弟二人對簡王殿下你也是極爲掛念,今次也是瞻仰一下尊容,想來殿下也不會介意吧?”

那趙似頗有些趾高氣揚地道:“你們既然知道本王的身份,爲何還不下跪?”

那兩個白衣人對視一眼,均是哈哈大笑起來,又看到了王賢和劉居安道:“看來今日不巧,竟然還有兩位客人,看這小公子年紀如此幼小,哎,實在可惜?!?

趙佶這時也感到這兩個人有些問題,他們對自己和趙似的身份瞭如指掌,而此時又如此神秘說話,他不由有些擔心地看了那白衣人道:“容兩位兄臺看得起,在下不敢怠慢,請上座喝茶。”

那白衣人點了點頭道:“茶終是要喝的,不過現在不急,剛好簡王殿下也在這裡,老小,我想到一個好的點子,嗯,可以說是絕妙無比,哈哈,真是極妙!”

被他叫做老小的那個白衣人奇怪地問道:“哦,什麼點子?”

那個白衣人嘿嘿一笑道:“等一會你就明白了,保證比原來計劃的效果要好百倍。簡王殿下,你快點吃些茶,好準備上路。”

趙似疑惑地道:“爲什麼要吃茶,要去哪裡?”

王賢心中一突,大聲叫道:“小心他們!”

他的叫聲剛過,卻只聽到一聲慘叫,那個簡王趙似便已經倒在地上,血流不住地一動未動,驚得整個房間的人鴉雀無聲。

突然趙佶大叫道:“快把這兩個賊人抓??!”

那兩個白衣人奇怪一笑,左右開工,轉眼之間便把這些下人們全部砍死,任由屋內血腥撲鼻,看著這膽戰心驚地趙佶、劉居安和王賢,又把眼光掃向趙佶的書童,不由笑道:“嗯,端王殿下,好好的護衛你不帶,就帶了幾個太監來,要是遇到危險了誰來保護你啊!”

這種血腥味刺激著趙佶和劉居安,使得他們竟至嘔吐了起來,捂著自己的眼睛不敢看地上。

王賢深吸了口氣,草原上的歷練使得他對眼前之事更加冷靜起來,心中快速地計算著如何的逃跑或是反抗。

門已經**住了,如果要強行跑過去的話必要先開門,而那個被稱作老小的白衣人正站在門旁,冒然地衝過去必會成爲一具屍體,但是若不逃出去又要任人宰割了。

若是現在呼救也是不行,這兩個白衣人實在是太快的刀了,就算叫了一聲也是毫無用處,所以只一動不動,靜觀其變。

第70章 曾布相公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4章 塔布心思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86章 個性學正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70章 曾布相公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91章 爐邊商議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53章 破局之策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98章 雄心壯志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三)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77章 太學三舍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53章 上京和談第74章 三舍之法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125章 煙雨江南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7章 薩滿儀式第66章 想的更遠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1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
第70章 曾布相公第82章 同室之緣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4章 塔布心思第38章 說服薩滿(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51章 又要遠行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86章 個性學正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第169章 巧中之巧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4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71章 不能繼續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5節)第70章 曾布相公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91章 爐邊商議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53章 破局之策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24章 蒙古大汗(上)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98章 雄心壯志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三)第43章 走出樹林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77章 太學三舍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53章 上京和談第74章 三舍之法第152章 戰事又起第125章 煙雨江南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7章 薩滿儀式第66章 想的更遠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4章 自薦西行(下)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49章 風雲乍變(下)(第1節)第21章 合不勒(上)第129章 書房所思第53章 上京和談第105章 夏雨秋風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02章 元夜賞燈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 浦城县| 绿春县| 阳高县| 彰武县| 宕昌县| 马龙县| 沁阳市| 四平市| 达州市| 建阳市| 宽城| 资溪县| 东宁县| 澄迈县| 日照市| 玛纳斯县| 大英县| 丹阳市| 平罗县| 炎陵县| 凉城县| 庆城县| 济源市| 丹江口市| 宜宾市| 武邑县| 巴中市| 大渡口区| 措勤县| 甘南县| 社旗县| 浪卡子县| 柳河县| 惠东县| 白水县| 台中市| 曲水县| 武威市| 郓城县|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