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

留著小撮黑鬍鬚,臉上微微有些發(fā)胖,但是看上去極爲有禮貌,這便是王賢對蔡攸的第一印象。

他的臉上帶著笑容,王賢看著這笑容,竟然發(fā)現(xiàn)和趙萬寶極爲的相似,心中不由有些奇怪,難道這類人都是一直帶著笑嗎?他們的笑容都是如此嗎?

曹宗此時也是坐下說道:“王兄爲何喝得大醉?”

王賢忙說道:“和好友相聚,多喝了不少,結(jié)果就醉的不省人事了,讓曹兄也笑話了。”

曹宗呵呵笑著,卻未說話,反倒是蔡攸說道:“王兄,你和端王殿下也是至交好友嗎?”

王賢道:“端王殿下和我乃是萍水相逢,我一個書生哪裡能和他是至交好友呢?”

曹宗哈哈笑道:“王兄你這就說錯了,端王殿下最喜少年俊傑,而且和你又是故交,每次見我就必說你如何如何,如此不是至交又是什麼?”

蔡攸臉上笑容更甚,說道:“王兄亦是和興中一般,同是太學(xué)中人?”

王賢點頭道:“正是,在下乃是太學(xué)北路齋之人。”

蔡攸“嗯”了一聲,隨即笑著道:“王兄是汴京人氏?”

王賢道:“確是汴京人。”

蔡攸點頭笑道:“我見王兄少年便如此知禮,想來日後定有大爲。”

王賢聽他剛說就送高帽子,忙道:“在下無德無能,蔡兄太讓在下羞愧了。”

蔡攸笑著道:“王兄太謙虛了,不過謙而不驕,靜而不動,乃是不一般人也,興中啊,你要多注意你這個同年啊。”

曹宗笑道:“那是自然,我早就和王兄說過,若是有任何困哪,便過去尋我,我雖然沒什麼能力,但是所幸在京城認識不少人,一些小事定可以解決的。”

王賢連忙感謝,又和幾人說一些不痛不癢的話,隨即便突然想到蔡攸的父親便是蔡京,那天蔡京被周兵撞倒,也不知道傷的如何,他想到這裡便問道:“蔡兄,那日在太學(xué)之中,令尊過來講經(jīng),旁徵博引,乃是栩栩如生,但好像後來被人撞倒,引的太學(xué)上千皆是譁然,那個學(xué)生也被驅(qū)除太學(xué)之中了,在下不知令尊身體如何,可有大礙?”

曹宗聞言疑惑地道:“怎麼?蔡尚書難道被撞傷了?是誰如此大膽?”

蔡攸一愣,隨即呵呵笑道:“多謝王兄相詢,其實家父並無大礙,此事我早已淡忘,沒想到王兄提起,那個士子已經(jīng)被驅(qū)除太學(xué)了?”

王賢點了點頭道:“他第二日便被驅(qū)除太學(xué),以懲其不敬之罪。”

蔡攸嘆道:“太學(xué)長竟然如此糊塗,家父早就說過,莫要嚴懲其人,真未想到他竟然糊塗至斯,把那士子趕走了,不過這也不能怪他了,人年老便犯了糊塗的病,總是忘三忘四的。”

曹宗呵呵笑道:“便是如此,我四爺爺也是年老,每次連茶葉都忘了在哪,總是找遍全屋,事實上茶葉便在那桌子之上。”

諸人皆是笑了起來,王賢心中卻是一陣嘆息,周兵只是撞了一下蔡京,而並未撞傷,結(jié)果就離開了太學(xué),她一向勤奮好學(xué),卻因此事而離開,實在讓人感慨。

正聊間,已經(jīng)日上亭間,曹宗這才說道:“難得今日有居安和王兄二人在此,我已命人備宴,兩位便請移位吧。”

王賢見到已經(jīng)是晌午了,這時才突然說道:“糟糕,我竟忘了上課,今日乃是明經(jīng),胡學(xué)正一向治嚴,這次我竟無故缺位,實屬糟糕啊!”

曹宗一愕,隨即呵呵笑道:“原來是那個胡應(yīng)尚,你莫要擔心,若是李廌要罰你我攔不住,但是胡應(yīng)尚卻定會賣我面子的,先莫要想這些事情了,請。”

王賢其實也不是太過在意這件事情,便和曹宗、蔡攸兩人一同步入廳內(nèi),而後便上了宴席,他昨晚喝了烈酒,現(xiàn)在還未恢復(fù)過來,便連說不喝酒,曹宗也不爲難他,便讓他以茶代酒,這樣一直到了好久方纔散席。

此時也已經(jīng)是正午了,王賢便向著曹宗告辭,而後從正門而出,便回到太學(xué)之中。

他剛回水之間便發(fā)現(xiàn)空無一人,突然想到今日應(yīng)該還是在那廣場比試,想來齊偍和張地雲(yún)已經(jīng)去了,他便連忙換了一身衣服,便走了出去,來到這廣場之中,只覺得這人比起昨天更多了起來,整個被圍成一個極大的圈子。

王賢便在這裡找尋著齊偍,但是人實在太多,他根本沒法子見到熟悉的人,便就擠了一個空位,然後就站在那兒看著這空場。

很快便就有人擺好了東西,隨後那個成曲便走進來大聲說道:“諸位同窗,今日便是要最後的決勝負了,昨日有三位英傑脫穎而出,成某人既是驚訝,又是欣慰,但是今日之試,和昨天就不一樣,一是射箭,二是馬藝,三是比近身功夫,這些都是軍教場的比試,因爲此三人皆是太過厲害,沒辦法分出個優(yōu)良了,所以太學(xué)長和在下便商議出這個法子,諸位同窗可有異議?”

他聲音極爲洪亮,說出這話來全場都可以聽見,說完便笑道:“便請三位英站出來吧。”

這時人羣中便動了一刻,隨即那個壯漢劉承柱便走上去了,王賢盯著這人羣,然後便見到齊偍和秦該兩人亦是站了出來,他們兩個人精神還是不錯,想來休息的很好,這時三人便一同走到成曲的旁邊。

成曲笑道:“三位兄臺,你們都是太學(xué)的英傑,然而我等畢竟是士子,要以禮爲上,以禮爲尊,雖是比試,亦不過如此,三位便先互相問個禮,如此可好?”

齊偍、秦該和那壯漢劉承柱便點了點頭,他們是太學(xué)士子,自然不能像武夫一般無禮。

成曲此時笑著道:“三位兄臺便請選好弓箭,前方有箭靶,只要擊中十五次便算優(yōu)等,不過三位要站在這裡,這和箭靶有五十步之遙,三位亦是有箭矢十五隻,待我喊上一聲,諸位便可開始。”

王賢此時見那射箭的箭靶乃是方形,目標很大,而且射程又是很近,不由心中一笑,這要是在草原之上會讓人笑死的,如此距離,便是草原上初學(xué)拉弓的小孩子都可以辦到,更遑論神射手了。

他們?nèi)私允亲龊米藙荩瑒⒊兄淖藙蓊H爲怪異,他是弓步而拉,但是身體過於前傾,看起來就像猴子一般,引的場中諸人發(fā)笑不已。

成曲卻只是笑了笑道:“好了,諸位同窗莫要笑了,三位兄臺現(xiàn)在便開始吧。”

隨即便聽到破空的聲音,齊偍和秦該的第一箭都是命中,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諸人抽箭矢、換箭,隨後又拉弓引箭,繼續(xù)射箭。

這距離確實難不倒他們,秦該很是快速,十五箭很快便射完了,便含笑走了下去。

而齊偍卻是不那麼的快,他每射出一箭,都要仔細瞄上一眼,然後再箭脫弓弦,王賢眼睛放在箭靶之上,發(fā)現(xiàn)齊偍射出的箭皆是正中紅心,看來他果然是拿過弓、射過箭的人,每一道都不含糊,所以目標奇準,王賢也不由暗自點頭,齊偍確實是有兩手啊。

他射完之後,臉色都有些白了,此時放下箭矢,然後便走了下來。

王賢連忙朝著他那邊擠過去,直到他的跟前才說道:“山論,你的箭法超準,在場之人莫不驚訝,想來你以前經(jīng)常練習吧。”

齊偍這時見到王賢,有些驚訝地道:“臣貝昨日到哪裡去了,我等醒來卻未見到你,今日明經(jīng)課你又未去,胡學(xué)正都有些惱火起來,說要好好罰你。”

王賢呵呵一笑道:“沒事沒事,只是睡的太過了。”

這時秦該也走了過來,對著王賢笑道:“王兄昨日丟下我等,獨自一人跑開,讓我等擔心了好久。”

王賢笑道:“那我先給你們賠罪了。”

齊偍這時說道:“秦兄爲何如此之快,觀你箭矢只是射中箭靶而已,爲何不細心一點?”

秦該呵呵說道:“方纔那位成兄也是說了,只要射中十五次便成了,又未說是正中紅心,所以不必費力費心,不過齊兄也是厲害,十五箭是百發(fā)百中啊,在下自愧不如。”

齊偍謙虛了幾句,隨即看向臺上,有些奇怪地說道:“秦兄,臣貝,你們看那上面的劉承柱,爲何現(xiàn)在還不發(fā)箭?真是太過怪異了吧。”

王賢聞言向上看去,卻見到那壯漢劉承柱果然拉著弓,卻一箭未發(fā),一直保持著此時正盯著那箭靶,場內(nèi)皆是議論紛紛,不停地對劉承柱指指點點的。

成曲這時也看不下去了,對著劉承柱道:“劉兄,你,你還是快點放箭吧。”

劉承柱扭過頭來看了一下成曲,卻沒有做聲,仍舊擺著這個姿勢,沒有放箭。

秦該這時皺眉道:“這個劉承柱難道是不會射箭?”

齊偍也是奇怪地看著上面的劉承柱,低聲說道:“看他的姿勢就不是射箭的樣子,胸口太過前傾,力量根本沒法發(fā)揮出來,而且也沒法準確的看向目標,確實像是不會射箭。”

王賢聽著他們的說話,然後擡頭看了一下上面,見那劉承柱依然保持這個姿勢,而且手都有些顫抖起來,弓上的箭也是左右抖動著,像是拿不穩(wěn)一般。

他這個樣子,到底是在幹什麼?

王賢盯著劉承柱,見他額頭都已經(jīng)起了汗,臉上憋的通紅,但就是沒有放手,他到底是在幹什麼?

突然,王賢大喊了一聲:“射!”

場中諸人還正在互相私語,尚未反應(yīng)過來,便聽到一聲極強的破空聲音傳來,隨即便聽到嘩啦的碎裂聲。

這一下所有的人都安靜起來,成曲眼中滿是驚訝地看著已經(jīng)躺在地上的劉承柱,又轉(zhuǎn)過頭來看向那箭靶。

那一箭,不僅讓這箭靶碎裂,還射出老遠的距離,而掉落在那前方。

過了好久,衆(zhòng)人才算明白過來,這個驚訝不可謂不大,就連成曲都忘了自己該說些什麼了,他看著躺在地上的劉承柱,終於說道:“劉兄,好箭法!”

劉承柱終於露出笑容起來,出了好大一口氣,然後慢慢站起來道:“我還要射另外的十四箭!”

成曲無奈地道:“劉兄還是不必了,你方纔的射箭大家有目共睹的,況且我們沒有十四個靶子。”

劉承柱連忙搖頭道:“剛纔是我用力過猛,現(xiàn)在我會射箭了,不會射穿靶子的。”

他執(zhí)意如此,成曲也沒有辦法,只好讓他繼續(xù)射箭,不過劉承柱果然沒有射穿靶子,他的姿勢依然怪異,但已經(jīng)不是蓄力半天而不發(fā)了,很快的十四箭便已經(jīng)射完,雖然不是特別的準,但也是全部中靶了。

齊偍驚訝地說道:“這個劉承柱現(xiàn)在倒是挺會用弓了,不過他這樣的姿勢和方法實在太過費力了。”

秦該看了一眼王賢,隨後笑道:“他應(yīng)該就是不會用弓,只是一股蠻力而已,倒是王兄剛纔喊的那一嗓子讓我嚇了一跳,沒想到這個劉承柱竟然真的射出去了。”

王賢看著上面,然後笑道:“我剛纔是想提醒他一下,沒想到一出口,他便出箭了。”

他看著上面正在和成曲說話的劉承柱,心裡面微微高興起來,這個劉承柱確實是一個不會射箭的人,但是他卻不想放棄,所以拉滿了弓,想放箭但是又不敢放,就是在這矛盾之中,拿不定注意,所以最後連手都開始顫抖了。

自己剛纔出言喝了一聲,便是一下子刺激他,使得他本能地放手射擊,那力已經(jīng)蓄的很大,沒想到竟然把箭靶射穿了,這個劉承柱也真是一個大力士了。

劉承柱此時已經(jīng)把弓箭放了下去,然後朝著王賢走了過來,輕輕說道:“多謝!”

王賢笑道:“沒什麼,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下而已,沒想到你卻放手了。”

劉承柱說道:“實不相瞞,在下是第一次拉弓射箭,所以根本不敢放箭,被你一吼,結(jié)果箭就出去了,而後才覺得射箭也不過如此,還是要多謝小兄弟你啊,請問閣下大名?”

王賢忙道:“在下姓王,單名一個賢字,是外舍北路齋的。”

劉承柱抱了抱拳頭,正想再說幾句感謝的話,卻聽到上面的成曲已經(jīng)說道:“方纔諸位也是看見了,三位英傑都已經(jīng)射中十五箭,具體的在下也不詳說了,現(xiàn)在諸位便隨我去北邊教場,那邊已經(jīng)借來馬匹,三位英傑便是比一下騎術(shù)了。”

北邊的教場原來是汴京禁軍的一塊軍營,平常用來練兵的,後來真宗親征時把這邊的兵士們都帶上了,所以這邊就荒廢了好久,但因是官地,又不能隨意佔據(jù),故而就一直在這裡放著。

此時諸士子們都已經(jīng)三三兩兩地趕過來了,也有一些人覺得無趣回去了,總的來說還是少了一些。

王賢此時正和劉承柱走在一起,他旁邊的是齊偍和秦該,幾個人互通了姓名,算是結(jié)交了一下,而後便說起剛纔之事了。

秦該和齊偍這時也明白過來,不過對這個壯漢他們還是蠻客氣的,因爲他一點也不做作,直言自己不會射箭,沒什麼身手,只是力氣大而已。

幾人行過去,便見到成曲已經(jīng)站在那邊,此時已經(jīng)有人牽著三匹馬兒停在那裡,幾人走上前去,便聽到成曲笑道:“你們?nèi)穗S便挑選一匹馬兒吧,這三匹馬兒都是從馬房裡借來的,很不錯的馬兒。”

王賢見到這三匹馬兒肥瘦相當,亦是一樣的品種,只是顏色不太一樣,他心中不由想起在草原上的那匹馬兒,當時還以爲是汗血寶馬,誰知道只是一匹純正的蒙古馬,想著想著不由笑了起來,對著齊偍道:“山論要選上哪一匹?依我看來這白色之馬很是不錯。”

齊偍聞言一愣,隨即笑道:“那好,便就以臣貝之言,我便選那白馬了。”

秦該一笑道:“我是隨意了,劉兄準備挑什麼顏色的?”

劉承柱仔細地看了一下那三匹馬兒,隨即便道:“我就是選這黑馬了,看起來骨架大。”

成曲點了點頭道:“那秦兄的便是這匹棕色馬了,諸位先上馬跑動一下,等過一會就要在校場上跑一圈了,誰先回來便是誰贏了。”

秦該三人也很明白,此時便已經(jīng)騎上馬兒,在附近小活動一下,王賢含笑地看著這些人,卻不發(fā)一言。

隨後成曲就招呼諸人過來,然後說道:“我等會喊一聲,你們便出發(fā)吧,記住了,先到者爲勝,但是要有信有禮,且勿繞道而行!”

他見到馬上面的三人都是沒有說話,便輕點頭道:“開始吧!”

秦該立刻驅(qū)馬前行,隨後齊偍也是策起了馬,而劉承柱過了一會兒方纔反應(yīng)過來,連忙拍馬而行,急急地向前方追過去。

幾匹馬兒你追我趕,很快便消失在諸人的視野裡,隨即大家便開始互相說話,像是在說何人可能會贏這場馬賽,王賢見到成曲正抱著手笑著,不由問道:“成兄估計何人能贏?”

成曲轉(zhuǎn)頭看了他一眼,他並不認識王賢,然而也知曉他是太學(xué)生,此時便笑道:“誰人都有可能會贏,這個不等到他們回來是不可能知曉的。”

王賢亦是笑了笑,其實馬術(shù)是一門很大的學(xué)問,像當年答圖就是馬術(shù)極爲精湛,不僅控馬很強,還可以在馬上有所動作,這樣若是在騎射之中佔很大的便宜。

可事實上只有草原上那些與馬爲伴的人才能夠如此身手,而所謂的比拼馬術(shù),最重要的是運氣。

王賢便蹲在這裡,遙望整個校場,已經(jīng)是青草正生、荒草未死的時候了,校場之中還有一些殘痕留在這裡,看起來像是紀念一般,它們都是見證了昔日那些兵士們的訓(xùn)練,然而兵士們早已經(jīng)化成了灰塵,獨獨剩下這些殘牆和雜草,像是看著這個世界。

這地上有一些枯黃掉的老草,早已經(jīng)壞死了,然而它旁邊卻出現(xiàn)了一抹綠色,小草雖然很脆,被風吹一下就會彎起腰,但是沒過多久又會站起來,它們永遠不停地生長,用自己雖然弱小但是頑強的承受力,來譜寫成長,見證年復(fù)一年的輪迴。

王賢手裡拿著一根草,還帶著泥土的味道,白居易的那首“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或許是對的,然而一旦草離開了土壤,就算有春風也生不起來了。

他腦子想著這些事情,卻不禁又笑了起來,此時已經(jīng)聽到士子們一聲喧譁的聲音,連忙站起來向左邊看去,只見到一匹黑色馬兒飛快地跑過來,隨即便能看見劉承柱正急急地催著馬。

成曲這時趕了過去,幫忙穩(wěn)定了一下馬兒,然後笑道:“劉兄好本事,奪了頭彩!”

劉承柱這時還沒顧的下馬,就連聲喊道:“齊兄的馬突然驚了,然後跌下來了,秦兄趕過去幫忙,誰知道跌的更狠,現(xiàn)在都在那裡停著,還好那邊有幾個士子們照看著,成兄快點找大夫,把秦兄和齊兄都接過來啊!”

成曲臉上笑容頓時褪下,吃驚地道:“是在哪裡跌倒的?傷的重不重?”

劉承柱一指前面,然後大聲道:“就是在那個亂石堆不遠處,齊兄只是摔了下來,但是秦兄卻摔到亂石堆哪裡,好像傷的很重,成兄快點通知人去救他們啊。”

成曲這時忙道:“好好,你先歇息,我就去叫人。”

他這時急急忙忙地喊人,隨即又著人請大夫過來,然後便帶人趕了過去。

衆(zhòng)人都沒有想到這樣的一個變故,此時也都有些慌張起來,但因爲那邊還是有些遠,諸人也沒法過去,現(xiàn)在比試也不能繼續(xù)了,所以大家只能各自回去了。

王賢這時便要跟著成曲他們,突然看到劉承柱騎著的馬,便忙向劉承柱說道:“我先借用你的馬兒,趕過去看一看,你就坐在這裡歇一下吧。”

劉承柱不由懷疑地道:“王兄騎過馬嗎?”

王賢也不廢話,直接道:“騎過。”

劉承柱這時已經(jīng)翻身下馬,王賢接過馬繩,立刻翻身上馬,雖然好久沒騎馬了,但是草原出來的利索勁還是讓劉承柱有些驚訝。

王賢微微一策馬,便向前奔去,好久沒有策馬狂奔的感覺了。

這馬兒跑得並不是很快,但是這種感覺是一樣的,快速的前行,不斷後退的樹木,還有在迎面過來的風吹襲,就像是在草原之中,他閉上眼,稍微體會著這絲感覺。

馬行不久,便已經(jīng)看到了成曲幾人正駕著馬車過去,他單馬很快就追了上去,對著成曲只是微微抱拳,就超過去,直接向前而行。

這邊果然是一堆亂石,王賢擡眼便看見有一羣人正在圍著兩個人,他連忙策馬過去,見到齊偍正在有些慌張地對秦該說著什麼,而秦該牙齒咬緊,像是極爲疼痛的模樣,王賢連忙走過去說道:“你們怎麼樣了?”

齊偍見到王賢過來,忙說道:“秦兄剛纔勒馬在這裡摔傷了,結(jié)果碰到了石頭,現(xiàn)在大腿受傷了,本想把他送回房間,但是他奇痛無比,不能移動,大夫們在哪?”

王賢這時走了過去,見到秦該確實是在忍痛不語,他輕聲地道:“是不是劃傷了大腿?”

秦該出聲說道:“你會正骨嗎?幫我一把!”

王賢搖了搖頭,然後看著遠方道:“秦兄你等一下,成曲帶了馬車過來,很快就可以把你運回去了。”

他話音剛落,便聽到馬車趕過來的聲音,隨即成曲便已經(jīng)走了下來,急忙喊著把秦該擡上去,王賢這時才舒了口氣,見齊偍也是有些瘸,不由問道:“山論沒事吧?你的腳?”

齊偍擺了擺手說道:“沒事,只是摔倒了而已,只是秦兄摔的太重。”

這時成曲走了過來,問了幾句,見到齊偍果然傷的不重,便道:“那我先把秦兄拉回去了,畢竟看大夫要緊。”

齊偍連忙點頭道:“秦兄已經(jīng)快撐不住了,快點去看大夫!”

王賢此時問道:“到底是爲何摔倒?”

齊偍嘆了口氣道:“怨我啊,本來我們?nèi)苏苤腋杏X手有點汗,便鬆開了一小會,那馬兒結(jié)果就跑偏了,我連忙要拉緊,誰知道馬突然急急地停下來,我不注意便摔倒在地了,秦兄見我摔倒,立刻也是拉緊馬,想回頭過來,卻不料直接摔倒在這石碓上面,這都是我的過錯啊。”

他說著說著便很自責,王賢只好慢慢安慰幾句,隨後便道:“我們也不要待在這裡了,我騎了馬,你便上馬一起回去吧。”

齊偍此時有些奇怪地看著他,問道:“你也會騎馬?”

王賢一笑道:“會一點。”

他這時躍上馬背,然後把齊偍拉上去,便直接向太學(xué)之中跑去了。

到了太學(xué)之中,便不能再騎馬了,王賢扶著齊偍走了下來,對著有些驚訝的齊偍說道:“小時候曾騎過馬,雖然好久未上馬,還是沒淡忘的。”

齊偍點了點頭,這時皺眉道:“我們?nèi)タ匆豢辞匦职伞!?

秦該是內(nèi)捨生,是住在西邊,他們一直往西走過去,這時問了好幾個人才知道秦該住的房間,剛進去便發(fā)現(xiàn)裡面已經(jīng)有不少人了,而有一個老大夫正在那裡給他接骨。

他們進去只能慰問幾句,然後便走了出來,齊偍心中煩悶,而且腿腳也是不利索,只能回水字間了。

王賢扶著齊偍走回去,在這房間裡陪他說了一小會,而後又開始看起了書,這些天裡都沒有溫習書了,很多東西還是要多看多想才能記得牢固啊。

…………

齊偍很快就恢復(fù)的差不多了,但是秦該卻是有些重,一直都纏著布,齊偍每次都過於看望其一番,開始的時候王賢還陪著過去,可是到後來王賢也沒了心情,便讓他一個人過去了。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臨近夏季了,汴京雖不是很熱,但老是站在暖陽之下,也會感到一陣陣的焦熱。

王賢此時便在這個太學(xué)的院子裡站著,像是在想東西,過了許久,方纔走到一個房間旁邊,輕輕地叩響房門,然後過了一陣子才聽到裡面有個聲音道:“是誰啊?”

這聲音有些沉,不過王賢立刻就回答道:“是學(xué)生王賢,特來拜訪先生的。”

裡面的聲音隨即道:“你等一下。”

隨即便有人開門,王賢一愣,見到開門人不由地說道:“竟然是方兄?”

這個開門人便是方營,此時他正笑道:“我與李先生正說著間,未曾想到你竟然來了,這可算是湊巧了。”

王賢走進去便見到李廌正坐在椅子上,茶盞還是蓋著的,不由笑道:“看來我還是來巧了。”

李廌一笑道:“你來的巧,我這茶也巧,剛好今天用光了,所以你便沒得茶吃了。”

王賢知道李廌最喜歡這樣,只是笑笑,然後便道:“方兄今日也來拜訪先生了?”

方營這時給王賢搬過來一個凳子,這間房子裡面的擺設(shè)有些凌亂,他等王賢坐好了才說道:“我早就想拜訪李先生了,可是一直沒有機會,還好,前月碰巧遇見了先生,相談之下,更覺得先生縱橫之論,極爲精妙,竟類東坡先生,方某人自此便常常過來拜會。”

李廌哈哈笑道:“你別聽方營這麼說,我哪裡能比得上東坡,只是好舉古事,好說古話而已,這不是個好習慣,昔年晁補之作實錄,就是因爲聽我之言加了幾筆,便被貶到不知哪裡去了,所以我一向是害人的緊。”

王賢不由被他逗樂了,此時笑道:“這便是朝中不識人了。”

李廌笑道:“不是不是,朝中識人是最厲害的了,只不過人太多,所以就把某些不中用的人給趕出去了,要想找人做官還不簡單嗎?科舉一開,一下子就過來一二百個進士,這些以後都是官,要用人的話哪裡都是,何必要一些看著都生氣的人?”

王賢和方營聽他話裡頗有譏諷之語,也不以爲意,畢竟這是李廌的秉性使然,更何況朝中黨同伐異,排斥異己確實是如此。

李廌此時說了一會,然後便道:“適才方營還和我說起了王賢你,問我對你的評價如何,我沒說別的,就說了三個字:大有爲,你知道我爲什麼會這樣說你嗎?”

王賢動容不已,這個大有爲的帽子不是隨便扣的,而且李廌的脾氣也不會亂給人戴高帽,他忙道:“學(xué)生不知,先生爲何如此言重。”

方營笑道:“還是讓在下說吧,先生方纔說了大有爲,還真把在下嚇了一跳,待到先生說起來,在下方纔釋然,王兄啊,你少年便已經(jīng)很聰明,而又懂得人情世故,先生方纔說過,世上之事,莫不是兩個字:持、悟,事情貴在堅持,而後去做纔能有爲,而王兄你便是如此,而做事亦需要悟上一通,方能保身,故而持而悟,有爲之道也。”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人一直不停地朝著目標奮鬥,而且又知道變通和使用手段,那就一定會成功的。

王賢沒想到這個被後世之中所謂的厚黑學(xué)引用的道理,竟然從李廌口中說出,不由有些驚訝,有些疑惑地看著李廌,像是等他解釋一下。

李廌果然看出他的疑惑了,拿起茶盞喝了一口茶道:“沒給你泡茶,是不是覺得有些不平衡?”

王賢灑然一笑道:“先生你說笑了。”

李廌搖搖頭道:“我剛纔並非說笑,事實上,我沒給你泡茶,確實是因爲我沒有茶葉了,你方纔也是懷疑我是故意爲之吧,就換作是你突然進來一客,你卻說沒茶葉,那客心中亦是以爲此乃謊言,所以這便是不知變通的悲哀之處,事實上,你就是倒上一杯白開水放到客人的面前都比說這話要好得多。”

方營笑道:“先生說的很對,這便是人世之情、處世之道了,總要如此。”

王賢卻只是一笑,雖然不明白李廌是何意,但是他在暗勸做人要圓滑,他本來就不是那種死腦筋的人,自然是說道:“多謝先生教誨,我定會銘記在心。”

李廌哈哈大笑道:“方營你看看,我沒有說錯吧,通達,通達啊!”

他笑了一會,然後又問道:“聽說最近胡學(xué)正對你們也好起來了,沒想到他也開始轉(zhuǎn)性了。”

王賢神秘一笑道:“胡學(xué)正自然能轉(zhuǎn)性,李先生,你什麼時候也轉(zhuǎn)轉(zhuǎn)性子?”

李廌笑道:“我本身就是一塊石頭,哪裡能轉(zhuǎn)的了。”他正笑間,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對著王賢問道:“王賢你今趟過來,定然是有事要說了,說吧,是什麼事?”

王賢沒想到他突然說起這個,連忙說道:“其實在下過來還真是有事,這事還要請先生幫忙。”

李廌一愣道:“請我?guī)兔Γ磕阏f吧。”

王賢笑道:“我想近段時間歸家習書,等待秋後年試,先生認爲如何?”

李廌和方營皆是覺得奇怪不已,不由問道:“爲何要歸家習書?”

王賢笑著道:“在下想著即將年試,而自己尚不熟經(jīng)義之文,便想著閉門讀書,太學(xué)雖然人多,然而不甚清淨,所以在下便想回家,但這不好像齋長說,便想請先生來幫忙。”

方營連忙說道:“不可不可,王兄你真是胡鬧,若是家中閉門可以有所成就,那你爲何還來太學(xué)?這裡有李先生這樣的大儒,你若在家又能找誰解惑呢?更何況每月有月試,你若歸家,那麼這些月試如何?秋後年試升內(nèi)舍還要看月試成績的。”

王賢點頭道:“這正是我所擔心的,所以我便求先生幫忙。”

方營方要再說,卻不料李廌出聲道:“你要回去做何事?”

王賢笑道:“就是讀書,我最近看聖人書,總覺得聖人之言雖然只是寥寥數(shù)語,然而其義確是極爲廣博,而後又觀王荊公之書,發(fā)現(xiàn)荊公之言雖是一家,然而分析極爲合理,只是厚薄不同、針對的地方不一樣,所以有時候揣摩一下,得出來的觀點卻是不同,這也是我所疑惑的,如何才能雜糅進去呢?

而更爲重要的就是,經(jīng)義並非皆是孔孟之言,荊公喜修老子,在下也觀老子之書,都說儒家求智慧而治國,而老家卻求愚民而治國,這兩點看起來極爲矛盾,但是事實上,自秦漢以來,吏治皆參合了黃老之術(shù),並未曾廢棄,這兩種矛盾的思想如何混糅的?

再有就是爲何當初說秦法嚴峻,漢便廢法家之道,仿周禮而制漢禮,後人皆以爲廢除法家,可是觀歷朝律法,皆有昔日韓非子之印記,故而可以得知,治天下乃是半部論語,半部韓非,論語治德,韓非治法,德法爲何可以通用?思想又是如何混在一起的?

這些東西讓我百思不得其解,故而想到,儒學(xué)並非與他學(xué)水火不容的,無論是老學(xué)思想,還是釋家禪法,或是法家嚴制,他們都是可以和儒學(xué)相互融合的,所以昔日董仲舒所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是錯的,爲何不能容忍他家之言呢?這些就是我想回家安靜思考的問題。”

方營已經(jīng)愣在那裡,他還是沒有反應(yīng)過來,倒是李廌有些失神,隨即便笑道:“你不尊聖人之言,竟信老釋之語,實在是有大罪。”

他臉上掛著笑,過了許久才慢慢說道:“王賢,這些東西莫要再想了,不僅傷腦,還會傷身啊。”

王賢一愣,隨即便道:“先生那日不是說人一生便是追求一個‘道’嗎?我便是爲了尋道。”

李廌有些皺眉地道:“所謂的‘道’是虛無縹緲的東西,你如何去尋?”

王賢突然笑道:“我自然有我的辦法了。”

李廌方想再說什麼,卻見到王賢的笑容淡定,不由地把話吞進嘴邊,隨後便說道:“你執(zhí)意如此,我也沒有什麼好勸你的,這事我?guī)湍愫婉R齋長說一下,你也莫要在這問題上糾纏不清,秋後就要年試了。”

王賢大喜地說道:“多謝先生。”

李廌揮了揮手道:“你先回去吧,切莫忘了一個悟字。”

他見王賢若有所思地走出了門外,不由嘆了口氣道:“此子真是太過奇怪,這樣的話他還真的說的出來,方營啊,你現(xiàn)在對王賢又有了什麼認識嗎?”

方營搖頭道:“只是覺得王兄方纔之言太過震驚,並未有它感。”

李廌微微一笑,慢慢地道:“他有些固執(zhí),你沒發(fā)現(xiàn)嗎?”

шшш_ttκā n_℃o

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78章 經(jīng)義策論(上)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25章 蒙古大汗(下)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jié))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jié))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jié))第145章 風雲(yún)變換(第3節(jié))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jié))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5章 風雲(yún)變換(第3節(jié))第87章 黑夜追蹤(上)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63章 奇怪事件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jié))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jié))第46章 宏偉設(shè)想(上)第2章 小孩塔布(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jié))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jié))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jié))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9章 巧中之巧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jié))第4章 塔布心思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jié))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jié))第133章 災(zāi)後決議(第1節(jié))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jié))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jié))第80章 丹清照人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夜宿草原第99章 除夕之夜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jié))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jié))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jié))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72章 如此結(jié)案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78章 經(jīng)義策論(上)第82章 同室之緣第56章 明月之下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jié))第106章 太學(xué)年試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jié))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5節(jié))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jié))第10章 行醫(yī)者事第63章 奇怪事件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77章 太學(xué)三舍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jié))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jié))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jié))第26章 責任誰擔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jié))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jié))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jié))第152章 戰(zhàn)事又起第137章 運糧歸來
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34章 全民皆兵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78章 經(jīng)義策論(上)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13章 所尋之人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25章 蒙古大汗(下)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jié))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jié))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3節(jié))第145章 風雲(yún)變換(第3節(jié))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jié))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5章 風雲(yún)變換(第3節(jié))第87章 黑夜追蹤(上)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63章 奇怪事件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2節(jié))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1節(jié))第46章 宏偉設(shè)想(上)第2章 小孩塔布(下)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jié))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jié))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jié))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69章 巧中之巧外傳:失蹤之事(三)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jié))第4章 塔布心思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1節(jié))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2節(jié))第133章 災(zāi)後決議(第1節(jié))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jié))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jié))第80章 丹清照人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章 夜宿草原第99章 除夕之夜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jié))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2節(jié))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1節(jié))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72章 如此結(jié)案第37章 說服薩滿(上)第78章 經(jīng)義策論(上)第82章 同室之緣第56章 明月之下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jié))第106章 太學(xué)年試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jié))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5節(jié))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1節(jié))第10章 行醫(yī)者事第63章 奇怪事件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77章 太學(xué)三舍第123章 行動前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154章 入揚州城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jié))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jié))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jié))第26章 責任誰擔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jié))第18章 不見答圖(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jié))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jié))第152章 戰(zhàn)事又起第137章 運糧歸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勤县| 白朗县| 重庆市| 新建县| 台东县| 潮州市| 华亭县| 沙河市| 彝良县| 天柱县| 张掖市| 南宫市| 湖北省| 禹城市| 京山县| 翁源县| 长春市| 昌宁县| 柘城县| 九龙县| 额济纳旗| 南部县| 太原市| 大丰市| 河池市| 偏关县| 台江县| 三台县| 正蓝旗| 开封市| 乐东| 始兴县| 专栏| 彝良县| 克什克腾旗| 望江县| 扎鲁特旗| 仪征市| 托里县| 睢宁县|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