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 想的更遠

本來王賢以爲升堂就是那種過過場的,可是真正到了堂上他才知道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

堂上坐著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這個歲數竟然服紅,實屬罕見,他旁邊的是坐著的是一個上了歲數的老人,合著眼像是要睡著了,而兩旁的文案桌、八仙椅上也坐著兩個花甲之年的老人,一看便知是朝廷大員。

這幾人便就是刑部侍郎張慶、睿王趙臨、開封知府何介山還有大理寺卿蘇諸慶。

張慶見王賢盯著自己,有些好奇地道:“堂下之人是何名?哪裡人?”

其實這些都算是套話了,他們在審訊之前便已知將有何人上堂,卷宗上面會清清楚楚地寫著出堂之人的簡單情況,根本不用去問。

旁邊的衙役見到王賢還是愣在這裡,大聲喝道:“你這頑兒,見到大人還不下跪!張大人在問你話!”

王賢回過神來,慌忙跪在地上,膝下著涼,他朗聲道:“在下名叫王賢,京城人氏。”

旁邊的衙役立刻喝道:“該稱草民!”

張慶唸了一下這個名字,一笑點了點頭,朝著旁邊人小聲耳語了一下,然後繼續道:“王賢,本官問你,你要據實回答,不能有一絲謊言,初五下午你可是在大相國寺?”

王賢忙道:“回大人,在下……草民當時確實是在大相國寺祈願?!?

張慶繼續問道:“居罪臣劉居安所言,當時你們巧合遇到端王,又巧合遇到簡王,可有此事?”

王賢忙把那天下午所發生的事情一字不漏地說了出來,這幾天老是被問著這些東西,這話到嘴邊都可以背下來了,從如何遇到趙佶開始,一直說道那些白衣人闖進偏殿,使得堂上的張慶苦笑連連地道:“好了,王賢,本官沒問你後面之事,你就不必回答?!?

旁邊的蘇諸慶這時道:“張大人,依老夫看來,這小兒之言和劉居安所說不差分毫,想來問不出什麼了,不如先壓在大牢,等刑部調查有無白衣人在做定斷?”

張慶想了想,無奈地對蘇諸慶道:“皇上催的急,恐怕等不了多長時間,我等只能靠審訊來斷案了?!?

王賢耳朵正豎著,聽到這句話腦子一傻,差點要站起來大罵了,斷案沒有查證只靠審訊,這不是要人命嗎?他們不去抓捕那白衣人,怎能證明趙佶和自己的清白?他剛想說上幾句話,卻聽到堂上之人喊道:“退堂!”

這時立刻過來幾個人把王賢拉起來,想把他押回大牢裡去。

王賢見到那幾個大人們都準備走了,情急之下馬上大聲喊道:“大人!我要和你說上幾句!”

張慶幾人轉頭看了一下王賢,卻未說話,何介山揮了揮手,示意把王賢帶走,卻沒想到睿王趙臨忽然發聲道:“好,把這個小孩帶到後堂,幾位大人就聽聽這小孩能說些什麼吧。”

王賢大爲驚喜,被幾個衙役押到後堂之後,他不敢亂動,只是規規矩矩地坐在那裡,不一會兒張慶、睿王趙臨兩人就走了進來,他們都是換了身常服,客套一下便坐在王賢上方。

趙臨揮手讓衙役們走出去後,然後問道:“何大人和蘇大人爲何不在?”

張慶苦笑地道:“回老王爺,何大人公事繁忙,已回開封府了,而蘇大人據說今日來了孫子,你想我也不好擾他喜氣,所以也就讓他回去了。”

趙臨失笑道:“他又來了孫子!張大人,此案交給你算是老頭子我最明智的事情,一切還要看你了。”

張慶忙又謙虛幾句,直說了好久纔算是注意到王賢,忙笑道:“老王爺,我們差點忘了這個少年了,嗯,你叫王賢是吧,名字很好,你想說些什麼?”

王賢剛纔聽這兩個人在說著話,心裡正不安著,聽到張慶問話,他把心裡想好的話說了出來道:“大人,適才我聽聞大人說只憑審訊定案,敢問大人,若只憑審訊,那我等不管如何皆是有罪,又要審訊做甚?不如直接嚴刑拷打我等,然後畫押招供便成了,何必費心周折?!?

張慶皺著眉頭道:“你這少年端的不會說話,我們只是時間緊迫而已,並非不要審訊實情。”

王賢仰頭道:“實情便是我所說,大人爲何不聽?”

張慶道:“你有何可以證明爾言屬實?”

王賢針鋒相對地道:“我的話是否屬實,就要看大人你肯不肯去調查了,若肯去抓尋那兩個白衣人,順藤摸瓜,我之言自然不證自明,若只是居於堂上苦訊,那我之言就算是真便亦是假了!”

張慶氣道:“你……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孩,我何時說過不去調查了?只是時間緊迫,待到此案了結,我定會查一個水落石出?!?

王賢哈哈大笑道:“好一個水落石出!等到我的人頭落地之後,大人再去查一個水落石出,既讓皇上滿意了,又讓百姓滿意了,大人端的好本事,難關如此年齡烏紗帽便已經戴的這麼高了!”

張慶心中一怒,氣的想站起來,卻突然想起了什麼,臉上突然又掛起了笑容,看著王賢。

王賢心裡發突,他這些話算是激將之法,想讓這個張大人一氣之下去大查此事,但又怕自己過火了,萬一這個大人一怒之下把自己砍掉了,那真是得不償失。

卻聽到拍掌聲音,然後一個聲音道:“好小子,老朽活了這麼多年,尚未見到如此少年,張大人,你也莫要生氣,這小子是故意氣你的?!?

張慶也是呵呵一笑道:“老王爺說的是,在下本聽到剛纔之言,甚是憤怒,但轉念一想,便清楚了,嗯,王賢,你說了半天,所求不過是讓我去調查那兩個白衣人,可你有沒有想過,汴京如此之大,若又搜查此二人,就如那泰山尋石、大海撈針,困難至極??!”

王賢本正在恐慌,聽那個老王爺和這年輕的張大人笑著說話,他便知道自己的小小心思已被看破,這時聽到張慶說起搜尋之難,他立時回嘴道:“不爲之先言其難,這是大人之作風?”

張慶笑道:“非不爲,是不能也,此次審訊乃是皇上密旨,雖然市井已頗多傳言,但此案一人不結案便一日不能公開,若要搜尋那兩個白衣人,便要公開此事,你承擔不起,就是我和老王爺也承擔不起啊。”

王賢倒是沒有想到這點,他還不知道皇帝爲了怕皇家之醜外揚,已經下了嚴令,宮內宮外不得言及此事,所以雖然朝野市井得了一些蒜皮的消息,但是還沒有鬧到沸沸揚揚的地步,若這時大肆去抓尋那兩個白衣人,豈不是讓皇帝自揭其醜,難怪這張大人不會答應了。

他試探地道:“可或以它事來查詢那兩個白衣人?”

張慶沒有回話,那個年老的睿王趙臨這時道:“小子,不是老朽打擊你,在汴京大規模搜尋兩人幾乎不可能,除非皇上下旨,就是刑部也無法自己做主啊,更何況,離趙似遇難已經五日了,那些白衣人說不定早就離開汴京,你讓張大人如何來找?”

王賢一息,又聽到趙臨道:“況且就算找到那兩個白衣人又是如何,你以爲就此便可以徹查此案,順藤摸瓜,以還你的清白?實在是差得遠,差的遠吶!你這小子,雖說聰慧,還是考慮不深,不能遠視。”

張慶點點頭道:“王賢,適才老王爺所言,你也聽到了吧?所以查探那兩個白衣人幾乎不可能,你也不要朝這方面想了?!?

王賢低聲道:“那我豈不是要等死了?”

趙臨和張慶對望一眼,皆是哈哈大笑,直讓王賢莫名其妙起來。

張慶見到王賢仍然站在下首,對著他道:“你坐在這邊吧,其實你剛纔有句話說的很在理,不爲之而言其難,這的確不是我張慶,此次審理,並非做個樣子,皇上也不要做這個樣子,所以我和老王爺的確是要查明此案。

你剛纔所言去搜尋那二白衣之人,實是不可行,然而說等死便不對了,殊不知解決問題又很多辦法,既然此路不通爲何不尋他徑?”

王賢心中一動,看向張慶,卻見到他滿臉帶笑,高深莫測,不由試探道:“大人的意思是?”

張慶笑道:“其實那個劉居安早就把此事講明瞭,和你所言分毫不差,若真是你們所言,那我想問你?那兩個白衣人是何人?有什麼目的?爲什麼會放掉端王殿下而獨獨地殺死簡王?你有沒有把這些牽連到一起想一想?”

王賢遲疑地道:“大人,在下斗膽猜測,是有人嫁禍給端王,意在借皇上之手除掉端王殿下?!?

張慶和趙臨皆是大爲吃驚,見王賢尚有些遲疑,便鼓勵地道:“但說無妨?!?

王賢拱了拱手道:“大人,在下左思右想,那兩個白衣人可能是受人僱傭,所要行刺,而目標便是端王殿下,恰好碰到了簡王殿下也在偏殿,他們便臨時出了主意,殺了簡王殿下以嫁禍端王?!?

趙臨像是突然想起什麼似的道:“那兩個白衣人也是認得趙似?”

王賢想了想點頭道:“是,那兩個白衣人見到簡王殿下還很驚訝,口中稱呼著簡王殿下,而我也是從他們口中知道那兩位都是王爺?!?

趙臨奇怪地道:“要是認得趙佶還情有可原,那兩人竟連趙似也認識,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張慶道:“他們是誰並不重要,適才王賢所言也是我所想,他們若真是受人僱傭,那僱傭之人又會是誰?他有何緣故要殺端王?老王爺,此事不明,則全無頭緒?!?

趙臨嘆道:“趙佶雖然留戀風月,然而爲人頗得喜愛,老朽實在想不通有何人會想著殺了他?!?

他們幾人說了半天,還是沒有個頭緒,眼看天色將晚,趙臨只好著人把王賢送進大牢,留言好生待他,又商量著等到明日再議,直讓王賢感動萬分。

王賢回到牢裡坐著,心中不由有些感嘆,自己時常耍一些小聰明,可是今次才知道自己的眼睛還是看的不遠,不能考慮完整,這個世上聰明之人何止千萬,但有眼光的也不過少數。

這次莫名其妙的進了監牢,倒讓自己有些明白起來,世上之事本就很突然,不能有所期望。

外傳:失蹤之事(八)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29章 也算託孤第29章 也算託孤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52章 初入遼境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91章 爐邊商議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九)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61章 居安仁吉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95章 學正罰站第23章 沙暴過境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35章 慘烈之戰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17章 初臨揚州第81章 魯直南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70章 曾布相公第53章 上京和談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9章 救人要緊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
外傳:失蹤之事(八)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1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3節)第29章 也算託孤第29章 也算託孤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141章 家人團聚第52章 初入遼境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91章 爐邊商議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六)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3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第114章 章淳離京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外傳:失蹤之事(九)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61章 居安仁吉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5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1節)第95章 學正罰站第23章 沙暴過境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3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2節)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2節)第100章 兩幅紙畫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3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56章 明月之下第20章 大部蒙古(下)第35章 慘烈之戰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17章 初臨揚州第81章 魯直南行第66章 想的更遠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6節)第94章 密室相談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5節)第85章 朦朧月下(下)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4節)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4章 回去之路(第4節)第47章 宏偉設想(下)第28章 大汗遭刺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5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107章 意外之喜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70章 曾布相公第53章 上京和談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1節)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1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30章 天降甘霖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章 突遇狼羣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4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9章 救人要緊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外傳:失蹤之事(八)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日县| 阳新县| 乐山市| 墨竹工卡县| 阳山县| 辰溪县| 黎城县| 齐齐哈尔市| 枣强县| 潢川县| 于田县| 盱眙县| 阿坝县| 乌鲁木齐县| 阜新市| 康平县| 清涧县| 宿迁市| 瓦房店市| 双江| 嘉峪关市| 阿克陶县| 高阳县| 会理县| 平昌县| 公安县| 柏乡县| 泽州县| 武城县| 尚志市| 瓮安县| 丰镇市| 沁阳市| 抚州市| 青阳县| 云阳县| 肃宁县| 民县| 任丘市| 德江县| 金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