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2節(jié))

“大公子他在……”王賢想了一想,隨即又有些無奈地說道:“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裡。”

“你!”週四怒道:“你到底把我大哥怎麼了?”

“四公子,你且聽我慢說。”王賢見到週四極爲激動,不由嘆了口氣道:“不錯,揚州糧倉之事的確是我所爲,但是大公子之事我卻沒有參與什麼,只是我想他現在應該在一個很安全的地方,你不用太過擔心。”

週四臉色一緊,沉聲說道:“這麼說,真的是你做的了?”

王賢失笑道:“和我沒有任何關係,四公子,我想提醒你一句,大公子的處境很安全,不管你信也好,不信也罷,在下就只有這句話了。”

他說著便對著旁邊的那老者道:“祁伯,這邊進雨,我們到屋內去吧。”

那老者點了點頭,卻聽到週四說道:“你既然說我大哥安全,我姑且相信你一次,只是我實在不明白,你爲何要把我大哥關起來?難道是怕他泄漏你的秘密?”

“或許吧。”王賢這時揮了揮衣袖,笑道:“四公子,你既然來了,便趕緊換身衣裳吧,我還有一些乾的衣服可用。”

週四淡淡地說道:“不必了,我本來就是想過來問我大哥的下落的,你既然不告訴我,想來我怎麼問也是不行,那周某便告辭了。”

“等一下。”王賢這時沉吟了一番道:“四公子,自古行事,誰也不知誰對誰錯,你們四兄弟之情,不應因它事而斷,也不應因些許爭執(zhí)而絕,畢竟是非,誰也是說不清的。”

週四一愣,不解地說道:“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王賢輕輕一笑道:“我並無他意,只是提醒一下四公子而已,凡事不能太想當然了,你此時以爲正確的,彼時卻又認爲不對,而此時認爲不對的,彼時也有可能認爲是正確的,此中道理,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週四看了一下王賢,然後哼了一聲道:“多謝王兄之言,我想王兄還是多顧一下自己吧,現在外面有數萬大軍,都是滿城在找你呢,一旦被人發(fā)覺,恐怕死無全屍了。”

“多謝四公子提醒。”王賢笑了一笑,隨即又道:“外面還是有雨,我這裡有傘,四公子若是回去,便用這把傘吧。”

週四一愣,見到王賢遞過傘來,他微微遲疑了一下,但終是接了過來,然後頭也不回地想著外面走去。

王賢輕輕地舒了口氣,看著外面的秋雨,直到好久他纔出言道:“所謂兄弟情深,但是兄弟終歸不是一人,兄弟之情若是破裂,必是從大情轉爲大恨,恐怕畢生都難以彌補了。”

“怎麼在這裡發(fā)感慨了?”洪雅不知何時走了出來,這時見到王賢呆呆地望著外面,她沉吟道:“剛纔過來的是那個週四?”

“嗯,他過來找他大哥。”王賢有些失神地看著外面。

“他大哥?周大?”洪雅有些奇怪地說道:“周大不是被週三關起來了嗎?他怎麼跑到這裡來找?我們這邊哪裡會有周大。”

王賢轉過頭來看了一下洪雅,然後又搖了搖頭道:“我們這邊沒有,不過他所能想到的也只有我們這裡了。”

洪雅一愣,隨即有些遲疑地說道:“他沒去找週三問嗎?”

“畢竟是兄弟,就算心有懷疑,他也不可能去多想的。”王賢淡淡地說道:“我想他也許隱約間已經明白了,但是心中卻依舊不敢面對,我希望他們四兄弟不要因爲此事而導致情誼淡薄,那樣就是我的過錯了。”

洪雅冷笑道:“你還挺會替人著想的。”

“並非是替人著想,而是……”王賢想了一想,纔有些搖頭地說道:“算了,不說此事了,對了,你這邊有沒有笛子,我突然想吹個曲兒。”

洪雅一愣,然後點頭道:“我去問問祁伯,他應該有。”

王賢坐在這門口,看著秋雨綿綿,胸中只覺得抑鬱又生,直到洪雅拿笛子給他的時候,他還猶且不覺,自顧自地**。

“你不是要吹曲兒嗎?”洪雅皺眉地說道:“發(fā)什麼愣?”

王賢回過神來,有些茫然地拿起笛子,這是一隻白玉短笛,上面還刻著花鳥,極爲精緻,王賢有些奇怪地說道:“祁伯怎麼會有這樣的笛子?”

“我也不知,反正是他給我的。”洪雅淡淡地說道:“你會什麼樣的曲兒?”

王賢微微一笑,輕輕試了一下,又覺得頗爲生疏,便不好意思地說道:“我技藝淺薄,你莫要覺得好笑纔是。”

洪雅轉過頭來,並不理會。

王賢這時舉著笛子,然後輕輕地觸了一下,緩緩吹了起來。

他記得曾經和李清照下江南的時候,那時也是如煙雨一般,而今所有的都已經隨著那煙雨飄散,惟獨那曲子還在心中迴盪。

那個曲調他已經忘了是什麼了,但是此時猛然之間,竟像是全部記起了,那曲調如同來自秋雨之中,緩緩不可琢磨,變化隨心,如同講述心中所有故事,卻又包起來,不讓人觸摸。

那年從揚州坐船而行,他和李清照二人在船上,也是雨絲飄蕩,那時他只覺得心中之事,當在天地之間笑傲一番,模模糊糊地想起那個少年大聲地唱著歌,雖然五音不全,倒也是博人一樂,彼時的景象,又彷彿和現在交織在一起,讓人回味,又讓人無奈。

那船上少年依舊坐在這裡吹笛,但那個女子卻身在何處?

王賢只覺得胸中之情堆積如山,彷彿有太多太多的話要說出來,卻終不能開口,只好藉著這笛子一舒胸中之氣,這麼多年來的無奈,就如笛聲一般,低沉而又讓人不能不繼續(xù)下去。

“這曲兒真好聽。”洪雅眨了眨眼睛,慢慢地說了一句。

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41章 別勒古臺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jié))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jié))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jié))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jié))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86章 個性學正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82章 同室之緣第57章 逃亡途中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jié))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jié))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3節(jié))第6章小孩生病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jié))引子第152章 戰(zhàn)事又起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jié))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jié))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jié))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52章 初入遼境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57章 逃亡途中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jié))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jié))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jié))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jié))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jié))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jié))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jié))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9章 救人要緊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jié))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jié))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jié))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06章 太學年試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jié))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jié))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jié))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jié))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jié))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jié))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jié))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jié))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jié))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jié))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jié))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jié))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jié))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jié))第100章 兩幅紙畫外傳:失蹤之事(六)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jié))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36章 輝煌一箭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98章 雄心壯志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jié))外傳:失蹤之事(六)第43章 走出樹林第78章 經義策論(上)
第68章 何爲明教(上)第41章 別勒古臺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jié))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jié))第124章 沿河而行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jié))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jié))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86章 個性學正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82章 同室之緣第57章 逃亡途中第58章 遇上好人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4節(jié))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1節(jié))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3節(jié))第6章小孩生病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55章 風韻臨人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1節(jié))引子第152章 戰(zhàn)事又起第1章 小孩塔布(上)第158章 周家兄弟(第5節(jié))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5節(jié))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jié))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52章 初入遼境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57章 逃亡途中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3節(jié))第108章 仕途芝麻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jié))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3節(jié))第76章 細語嫣然(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1節(jié))第128章 因禍反擊(下)(第3節(jié))第90章 文人之論(下)第89章 文人之論(上)第41章 別勒古臺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jié))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jié))第110章 秘閣修書第140章 速整吏治第77章 太學三舍第157章 周大公子第9章 救人要緊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32章 泄洪前後(下)(第2節(jié))第19章 大部蒙古(上)第63章 奇怪事件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2節(jié))第171章 出師東行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jié))第78章 經義策論(上)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1節(jié))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jié))第36章 輝煌一箭第106章 太學年試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1節(jié))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jié))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4節(jié))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jié))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jié))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4節(jié))第112章 皇帝大禮(下)第88章 黑夜追蹤(下)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jié))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jié))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4節(jié))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jié))第126章 小縣物語(第1節(jié))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1節(jié))第137章 運糧歸來第17章 不見答圖(上)第136章 好事連來(第3節(jié))第70章 曾布相公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jié))第100章 兩幅紙畫外傳:失蹤之事(六)第42章 雨夜被劫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jié))第151章 金陵得失(下)第36章 輝煌一箭第40章 布和首領第116章 開始南行第98章 雄心壯志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2節(jié))外傳:失蹤之事(六)第43章 走出樹林第78章 經義策論(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平县| 秀山| 逊克县| 涟源市| 昌吉市| 万宁市| 德令哈市| 曲松县| 深圳市| 巴林右旗| 简阳市| 江津市| 通许县| 濉溪县| 永靖县| 涪陵区| 满城县| 大安市| 中卫市| 那曲县| 洞头县| 赤城县| 隆回县| 嫩江县| 长顺县| 修武县| 甘德县| 朔州市| 婺源县| 湘乡市| 建德市| 荃湾区| 双鸭山市| 大冶市| 谢通门县| 邵阳市| 准格尔旗| 共和县| 湖北省| 海安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