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外傳:失蹤之事(五)

外傳 失蹤之事(五)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各家酒店換上新酒,擦桌掃壁,煥然一新。那些務農之人這時也已經收割好了,帶著有點勞累向月亮祈福。士子們也放下了手中的四書五經,腳步輕盈地踏向了鬧市、走進了郊外,仰首直看明月,不禁感慨萬千。

富賢酒家是在鬧市附近的一家大酒樓,上下三層,金晃晃的牌匾據說是幾朝元老韓琦所書。這在金陵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所以若說金陵第一酒家,無可爭議地就是富賢。

這第三樓是給身份不一般的人提供的,共分爲八個雅閣,成乾坤八卦之勢。平常是不開的,若非你身份特殊,就算腰纏萬貫也無法上來。

震字號房間裡,正坐著兩個樣子特別奇怪的人,有點像番僧,但是又有點特別。旁邊坐著一個白衣文士,淡笑掛臉:“明教自古以來便和我佛有緣,乃是‘摩尼光佛’,《三昧海經》有言:‘摩尼光佛出世時,常旋光明,以作佛事’,意思就是說我明教便是我佛,我佛便是明王,我明王之光明世界便是在那西天之西,以破諸魔爲己任是我明教的教義,也是大慈大悲佛主的心懷!”

中間那個人戴著棉帽,身上披著大紅袈裟,但是袈裟的樣式很特別,繡著一個“佛”字。他哼了一聲道:“你們明教不會是來專門來讓我們敘述淵源的吧?”

那白衣文士搖了搖手道:“蕭大人說笑了,只不過看到大人身上這袈裟有感而發罷了。”

最右手邊的那個番僧打扮的人不耐煩地道:“廢話就不要說這麼多了,你們的明王怎麼還沒來?我們可沒有多少時間耗。”

白衣文士笑道:“兩位大人大老遠的趕過來,老實說我明教十分感動。明王命我先招待兩位,他有些私事要處理,只需等一會便可。”

那個蕭大人冷冷地笑道:“明王好大的架子!”

白衣文士打哈哈道:“兩位大人不必生氣,明王確實有教務私事需要處理。今晚正是漢人中秋之日,大人可觀這金秋鬧市,十里酒香,天地皆慶;還有那天上明月,妖媚照人,如此景色不可多得,大人可以邀月共飲,人生如此好不快活。”

那蕭大人卻沒有理會他,說道:“漢人中秋過節,我是知道的,然而本官現在卻是無心於此。本官唯一關心的就是你們的明王到底在何處,如果真要如此端架子的話,那明教也就太無信了!”

他臉色寒青,雙眼瞪著那白衣文士,旁邊的那個番僧更是直要起身直撲過來。白衣文士頓時膽戰心驚,剛想強說幾句,忽然一個笑聲道:“兩位大人遠道而來,李某有失迎接,實在是真正的對不起!”

白衣文人一喜,轉過頭來只見一個氣宇軒昂的中年走了進來,他白衣烏冠,面容削瘦,對著那兩個番僧打扮的人行了一禮道:“李某見過蕭可恕大人、耶律炳大人。”

那個蕭可恕本來是頗爲不滿的,但見這個中年倒是挺有禮數的,所以倒也沒說什麼;但是旁邊的那個耶律炳是粗人一個,馬上冷哼一聲道:“明王真是好客,我等千里奔波而來,馬不停蹄,卻沒想到來到這邊竟然只是喝茶。”

那明王拱手道:“李某因有緊急教務私事處理,所以耽擱了片刻。還請兩位大人不要見怪,師囊,去讓掌櫃的新添飯菜。”

蕭可恕擺擺手道:“不必新添飯菜了,本官知道漢人元宵之晚是喝酒之節,然而現在我是無心戀酒,明王請坐下來說事。”

明王又虛行一禮坐於尾座,整整衣冠道:“李某真未想到兩位大人親來赴會,看兩位大人風塵僕僕便知道一路上有多幸苦了。”

耶律炳想起路上心驚膽戰的走路,不禁罵道:“媽的,這漢人打仗不怎麼地,盤查人倒是那麼嚴。老子路上被這些人折磨死了!”

白衣文人聽他罵漢人,頓覺不滿,剛想嘲諷兩句,但那明王卻沒當回事地道:“漢人就是喜好折磨自己人,特別是這些官差們。大人們一路過來可知我們所受的最有多深了!”

蕭可恕呵呵笑道:“明王所言確是,這漢人最擅長的就是這個了。不過今次我們來卻不是討論此事,明王你說已經抓到耶律乙辛的餘孽,不知是或屬實?”

明王點了點頭道:“豈敢欺騙大人,本教確實抓到了耶律乙辛的餘孽耶律其、耶律山觀、何季諸人,現今便是關在本教的密室裡。”

蕭可恕大喜道:“沒想到尚有耶律其,明王此次可是大功一件啊!那不知可或讓本官帶走這些逆賊們?”

明王淡淡笑道:“大人既然開口,李某怎能不從呢?然而李某恐怕這些人在路上會逃逸而去,這樣就是李某也無法心安的。”

蕭可恕和耶律炳相視一眼,大笑道:“明王可能不知這位耶律炳將軍的厲害,他十歲便親上戰場,十五歲的時候便打死過老虎,這幾個文士之輩又怎能逃出耶律將軍的手中?”

明王道:“那蕭大人有沒有想到會有人救援?據李某所知,耶律乙辛原本權勢滔天,耳目衆多,心腹存於各地,今次難道真的不怕走漏了消息,引得乙辛的餘孽們前來搏命?”

蕭可恕聽出這明王話中有話,不由道:“明王的意思是說?”

明王打著哈哈道:“李某一介布衣,本不該爲這些事煩惱,然而實在是與大人你十分投緣,所以且透露從中京傳來的消息:京中已出動左侍衛一百五十騎往宋。大人,李某不得不爲你擔心啊!”

蕭可恕一驚道:“怎麼可能?我等受南院相爺之命乃是機密之事,乙辛餘黨怎可得知?”

明王笑道:“蕭大人也不必擔心,我明教與大人共生死,此次定當義不容辭,押解幾位餘孽回京。我明教定會出動好手無數以保大人安全。”

蕭可恕目光一頓,隨即道:“明王如此好意,不知本官又能爲明教謀何事啊?”

明王哈哈笑道:“這本就是我等應該做的,李某一個江湖野人還能有何要求呢?如果說有要求的話也是請大人多居南地幾日,讓李某盡些地主之道。”

蕭可恕一怔,本來他想這明王此次如此殷勤,定是有所要求的,沒想到居然分毫無求。

明王微微轉身看了看窗外明月,對那白衣文士笑道:“師囊,二位大人今日也是人疲馬困了,你引二位大人去天香閣擁榻而窩吧。”

那白衣文士點了點頭道:“是!”,帶著這兩個番僧打扮的人走出了富賢酒家。

明王雙目癡癡地看著天上美月,不由地發起楞來了。

…………

而此時的富賢酒家另一邊“坤”字號雅閣也坐著幾個人。

當中一個頭戴著高而方正的巾帽,身穿著寬薄的長衫,腰上束著絲帶,臉上頗有些皺紋,鬍鬚有點發白,正呵呵地笑著道:“張大人,君等一路遠道而來,千里奔波,老夫真是感動萬分,這一杯是老夫敬你們的。”

被他稱爲張大人的是一個大約三十多歲的青年,衣著士子學裝,端著酒杯忙道:“劉老不必如此,此事在朝中影響太大,朝中上至宰輔、大臣,下至學士、門吏,個個都關心荊公的小公子。司馬相公雖然與荊公常常政見不和,但是對王氏之後卻是關心之極,這次太皇太后下詔刑部介入此事,所以我等便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

那個被叫劉老的人便是江南東路的提點刑獄司的提點刑獄公事劉建,所謂“塞北王將軍,江南劉提刑”便是說大將軍王韶和他。王韶爲熙寧初年的震蕃大將,熙寧五年招撫羌族,破耳水巴族,直接拓展大宋疆土千里地,是神宗一代最大的戰績。

而這個劉建初爲小縣主薄,後來逐漸掌管刑事,他爲官幾十年,經手的案件不知有多少。而且爲人正直,嫉惡如仇,不徇私情,神宗贊他爲“今日包拯”。

七月中,王安石聽聞其孫王賢可能遭遇不幸,繞是他一生堅強也病倒在牀。金陵衙門內個個心急萬分,一是上報朝廷大臣,一是找這個劉建劉提刑。

其時朝廷正圍繞熙寧、元豐變法該不該廢除爭得面紅耳赤,御史臺聽聞此事後,馬上火速告訴章淳。章淳在朝上用感人肺腑的話語說出王安石居於金陵,親子皆忘,老妻也離他而去,今次王安石唯一的後人也是他唯一的親人也失蹤了,請求朝中以體諒前朝老臣之心關心此事。

這件事情其實並未有想象中的那麼嚴重,最起碼不應該放在國事朝廷上來議論,但是因爲現今朝政中的奇妙格局使得這事瞬間成爲一個藉口。

原先的熙寧元豐一代大臣多是遭到舊黨壓制,此次正好可以把當年的變法者王安石拿出來說事。王安石一生光明磊落,道德高尚,這是衆人皆知的。臺諫官可以拿變法說出有多差多差,但是絕沒有一人敢說王安石的私生活。

此時御史臺和諫院衆人紛紛出來列奏,要求太皇太后能夠以先帝之心關愛王氏,找到王家血脈。

司馬光作爲強烈的守舊派,慶曆年的強烈擁護者,當今朝廷的決策者,也沒有再反此事,對於王安石個人成分他倒是蠻佩服的,所以他決定讓刑部介入王家小公子失蹤案,讓江南東路丁壯們全力幫組刑部人員。

此時刑部正協同大理寺審理葛聚鹽案一事,於是派出刑部司員外郎張慶帶著人快馬趕往金陵。

他們雖然快馬加鞭,但一路趕來也是到了中秋之時了,於是金陵衙門把刑部來的人和請來的劉建一起請到了富賢樓,即是賞月,也是論案。

劉建嘆了口氣道:“老夫爲人最佩服便是王荊公,想來經過此事,荊公定是受了不少打擊啊!可惜老夫無能,到現在還未有個頭緒來。”

在他右手邊的一個青衣皁帽的捕頭,便是江寧府的衙門捕頭吳青,他見劉建陷入自責,不禁安慰道:“劉老提刑何必自責,我們這些人再加上刑部張大人定能找到小公子的。”

張慶點了點頭道:“不錯,據我分析,這件失蹤案應該和那個神秘宗教明教有關係。我於揚州之日專門調來與明教相關的資料查閱,得知這個明教果真是一逆流,所以我特意從差人從揚州找到一個故友助我,估計不一會他應該就要到了。”

劉建奇道:“哦,不知張大人的故友是何人?”

張慶笑道:“這個人是個江湖野人,很是散漫,我早年家貧和他以相互攙扶,以兄弟相稱。後來我求學京城,他也四處遊蕩,但我們一直沒有斷過聯繫。不過這個人說話不知輕重,平生遊蕩慣了,也沒個規矩,希望劉老你見到他時多擔待一些。”

“哈哈哈,張慶你這個小屁孩,又在背後說老子壞話!”只聽到一陣爽朗的笑聲,一人推門而入。

第75章 細語嫣然(上)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67章 有朋遠來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4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62章 命懸一線第70章 曾布相公第44章 夜涼如水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31章 達成交易第53章 上京和談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2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92章 神秘通道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5章 夜宿草原外傳:失蹤之事(四)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170章 封王封公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九)
第75章 細語嫣然(上)外傳:失蹤之事(八)第143章 危險試驗(第2節)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22章 合不勒(下)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162章 出揚州記(中)(第1節)第57章 逃亡途中第131章 泄洪前後(上)(第3節)第11章 一夜未宿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2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4節)第79章 經義策論(下)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69章 何爲明教(下)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4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3節)第5章 賽馬射箭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3節)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3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6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5節)第67章 有朋遠來外傳:失蹤之事(二)第172章 扎軍之夜(第2節)第4章 塔布心思第163章 出揚州記(下)(第5節)第92章 神秘通道第139章 杭州之行(第1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48章 長大成人(上)第147章 風臨江南(第4節)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1章 死牢鑰匙第25章 蒙古大汗(下)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2節)第138章 唯別而已(第1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22章 明教報仇(第4節)第148章 風雲乍變(上)(第2節)第119章 四大將(下)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2節)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3節)第97章 險中求生第118章 四大將(上)第62章 命懸一線第70章 曾布相公第44章 夜涼如水第142章 籌糧之法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3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156章 柳衣巷中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04章 觀人比武(下)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2節)第31章 達成交易第53章 上京和談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46章 不可思議(第5節)第168章 夜談天下第81章 魯直南行第170章 封王封公第144章 失糧之事(第2節)第67章 有朋遠來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3節)第75章 細語嫣然(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165章 一聲嘆息(第5節)第13章 自薦西行(上)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1節)第32章 大汗合不勒(上)第145章 風雲變換(第3節)第10章 行醫者事第173章 一得一失(第4節)第109章 人心難測第161章 出揚州記(上)(第3節)第120章 另有原因第101章 拜訪清照第73章 酒誤之緣第133章 災後決議(第2節)第135章 盛怒之事(第1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92章 神秘通道第91章 爐邊商議第15章 夜宿草原外傳:失蹤之事(四)第39章 神棍驅邪第159章 成事之後(第4節)第111章 皇帝大禮(上)第160章 解決之道(第4節)第167章 共圖大事(第4節)第65章 誰主此案第170章 封王封公外傳:失蹤之事(一)第166章 回至金陵(第2節)外傳:失蹤之事(九)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凤县| 邢台市| 南昌县| 镇原县| 聂拉木县| 漳平市| 襄汾县| 泾川县| 松江区| 额尔古纳市| 涞源县| 武宣县| 榆树市| 南宫市| 尖扎县| 镶黄旗| 平定县| 南靖县| 乡宁县| 镇原县| 太康县| 岗巴县| 综艺| 淮阳县| 酒泉市| 正安县| 于都县| 临沧市| 蓝山县| 达日县| 海盐县| 双桥区| 收藏| 石家庄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安市| 凌云县| 大理市| 隆德县| 中山市|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