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謀略(求推薦)

(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爲珍貴的!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持,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

滿地的白雪,於陽光下反射出晶瑩的,在那雪地中,幾隻鳥兒似乎是正在覓食,突然,像是被什麼驚到了似的,天上的鳥兒撲啦啦的扇著翅膀掠過天際,就在鳥兒飛起的瞬間,空氣中先是傳來一陣破空聲,下一瞬間,地上的積雪和著一團團泥污猛的一下被炸開了,一片從雪地下方炸飛的泥土在那一片白色中帶出了片片黑污。

那飛濺的積雪並沒有因此而消停下來,反倒是又接連數片積雪,就像是於水上打出的水漂一般,從望遠鏡中看著數百米外被飛濺的積雪,朱宜峰滿意的點點頭,相比於其它這些炮手的訓練到還算是出色。

確實如此,畢竟對於那些船上的水手來說,能不能操作火炮,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性命——在大海上,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海盜,但無論是什麼樣的海盜,殺人越貨那可是他們的本行,爲了自身的性命,船長們總像是逼著船上的水手們進行炮術操練。

這是這個時代水手們必須掌握的,而現在,船上的水手們則像船長們調教他們一樣,去調教著“黃州義軍”的炮手。儘管“太平洋號”抵達的了黃州,但是並沒有給黃州帶來更多的火炮——除了船上的八門火炮外,它只攜帶了原本用於買路的4門9磅炮。

不過雖是如此,朱宜鋒依然用32磅炮將船上的12磅炮都換了下來,相比於32磅卡龍炮,或許12磅炮的威力較小,但是其重量相對較輕,非但如此,甚至就連同繳獲自江家楚勇的四門至多等於四磅的土炮,也被留下了,被裝上了西式的炮架。

“5度角!”

炮長聲音一落,炮口的炮手便將炮尺塞進炮管,蹲在炮架旁的炮手立即擰動炮尾下方的螺栓,通過降低螺栓的高度調整高度。

隨著炮尾的降低,炮口塞著的木製的炮尺上吊著線鉛墜微微移動著,在其移動到5度角時,又有人大喊道。

“射角五度!”

“方位正前方!”

在一聲聲口令中,那些炮手們的神情顯得很是嚴肅,他們的動作顯得極爲生硬,而在一旁幾名水手則提著竹棍,儘管他們的言語不通,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所需要只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教會這些炮手如何操作火炮。

正如七名炮手所處的位置及其各自任務,都是需要炮手們牢記,甚至爲了制操練好這些炮手,洋教官還特意在他們的衣服上縫上編號,當然寫的並不是阿拉伯數字。

“大家注意,炮手下令“裝填”時,一號手持通條站到炮口前,六號和七號將裝好引信的炮彈交給五號,五號再交給二號,二號將炮彈塞入炮口,一號用通條把炮彈捅到炮膛底部,在清理和裝填時三號必須始終用大拇指堵住火門,注意,三號手,你們要注意什麼?”

“大拇指上帶著皮套,防止空氣進入炮膛,點燃殘留火藥。”

在三號手的回答中,朱宜峰滿意的點點頭,

“……然後炮手在3號的協助下調整火炮的仰角和方向。”

軍事訓練就是通過不斷的重複,讓他們將動作變成本能,而在過去的十天之中中,這些操作著炮手們們已經重複訓練數千次的動作,儘管他們現在的動作顯得生硬,但是他們卻已經將其記在腦子裡,最終,在教官的木棍和不斷的重複中,這一切都會變成他們的本能。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炮手都有炮——畢竟,現一整個黃州義軍,一共只有二十二門口徑、大小各有不同的火炮,但是爲了訓練炮手,按照朱宜鋒的訓示,卻“製造”了六十門大炮,準確的來說,是木製的炮架,炮架是12磅炮的炮架,但是那炮筒卻不過只是一根木製的木筒,但卻足以讓他們進行模擬訓練。

這與那邊的步兵用木槍訓練的也是相同的道理,現在雖說“太平洋號”的運來了近四千支步槍——這些武器與火炮一樣,原本是準備在必要時用來賄賂太平軍的,可現在卻全都成了黃州義軍的武器,也就是這些武器。讓朱宜鋒能夠從容的把兩萬人的義軍編成了六個團。

當然這六個三千人的步兵團,並不是每個個人都有火槍,但是其卻有一個完全使用火槍的營,至於另外兩個營,則每個營都保證有一個步兵連使用火槍,而每個營皆設有一個四門制的炮兵連,當然火炮現在還停留在紙面上,甚至現在的第六團,一共只有兩門火炮。

不過這種冷熱兵器的混編,卻是朱宜鋒這一段時間練兵取得的成果——這同樣也意味著對黃州義軍從編制上徹底擺脫了舊式軍隊的營隊制,從編制上向近代化軍隊看齊。當然,他的軍官依然不甚合格,許多所謂的軍官,不過只是在所謂的“隨營學堂”裡進行了幾天的簡單培訓——學習如何掌握隊列,使用洋槍。

“等回頭,無論如何都要從國外拉幾名真正的教官過來!”

想到那些水手並不能幫助自己訓練軍官,朱宜鋒暗自嘀咕一聲,不過有了那些洋水手的幫助,倒也比自己這麼瞎摸索著要強吧!至少在他們的幫助下,現在的義軍的隊列倒也越來越像那麼回事了。

正當太陽慢慢朝著地平線落去的時候,在那夕陽染紅了天際時,在那已經開始消融的雪地上,隨著一隊兵士隨著口令的節奏,並排走動著,在過去的日日夜夜中,這幾乎是他們唯一的訓練。

兩萬名士兵組成的幾十個方隊隨著口令聲邁動雙腿,排著或是整齊劃一或是凌亂的隊列,在雪原上行進著,每一個方隊中間都有一名兩名旗手,有時候他們會隨著命令的變化,調整行動方向,或是從橫隊變爲縱隊,有時亦會變成對抗騎兵的方隊。

想到另一個位面中的淮軍,正是憑著這樣的訓練,將太平軍、捻軍打的落花流水。雖說他們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瞧著似乎和現在的黃州義軍還是有那麼點相像,畢竟兩者都沒有合格的新式軍官,而兩者靠的都是一羣“外國冒險家”進行洋操練習。

“還好,現在一切只是剛剛開始,等將來從國外聘請了來了軍官,到時候再辦上一所軍校……”

到時候,這若大的中國又有誰能阻擋得了自己的這支“黃州義軍”。

“不過這黃州義軍聽著實在是太過小氣了,等打下了武昌,差不多就是時候把旗子亮起來了……”

心裡想著,朱宜峰的視線不由的朝著武昌的方向看去。

只要打下武昌……

“大帥,從武昌傳來的消息說,湖廣總督張亮基率領兩千湘勇,已經抵達武昌!”

恰在這時,林治平帶來的消息,讓朱宜鋒的眉頭微微一挑。

“張亮基到任了?兩千湘勇?這武昌守軍豈不是有過萬之多?”

初時,朱宜鋒並不重視情報蒐集工作,但是經歷了楚勇逼城之後,他便立即著手建起了情報網,當然現在這個情報網還很原始,不過只是派了幾個人去武昌、漢口以及漢陽等地收集清軍的情報,自從江家兄弟率領的楚勇潰敗之後,江忠源便在武昌徵發百姓修城,甚至還強行拉丁,弄得整個武昌可謂是怨聲載道。

“可不是,大帥,若是再拖下去的話,恐怕夜長夢多!”

聽著林治平的建議,朱宜鋒瞧了眼,那些前後訓練不過只有一個來月的士兵,暗自思索片刻,然後說道。

“嗯,差不多了,江忠源的腦袋,讓他多頂這麼些天,已經算是對得起他了!那邊,咱們可不能讓姓楊的等急了!”

“可,大帥,這武昌城內可有萬餘守軍,若是要攻城的話,恐怕需要好好的謀略一番……”

雖說是林治平先提出的攻城,可他卻也知道,這孫子兵法中的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現如今那武昌可是有一萬清軍。

“謀略,”

話聲一頓,朱宜鋒笑說道。

“這自然要好好的謀略一番!”

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419章 向東(第二更)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221章 天將變(第一更,求月票)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歸家(求推薦,求收藏)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566章 (求支持)第522章 帝國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134章 文山義熟(第一更,求月票)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198章 議事(第二更)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484章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686章 碎片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198章 議事(第二更)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165章 當如何(第一更)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469章 北伐(求支持)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695章 人道主義危機(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第707章 格蘭特的決定()第370章 陝西(第一更,今天加更!)第538章 科隆海戰(中)第457章 天命所歸(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106章 初戰(第二更,求推薦)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551章 東方第676章 大後方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299章 濟州(第二更,求支持)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50章 宏圖(第二更)第562章 歸宿(求支持!)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590章 愛爾蘭的眼淚(求支持)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34章 會議(第二更,求支持)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52章 東王處(第一更,求推薦)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95章 人心(求支持)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667章 奇與正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
第121章 咸豐問計(求推薦)第674章 美利堅的陰謀第419章 向東(第二更)第246章 新君老臣(第一更,求月票)第221章 天將變(第一更,求月票)第478章 王朝末日(求支持)第157章 黔勇大營(第一更)第713章 太子之擇(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0章 歸家(求推薦,求收藏)第525章 尊嚴(求支持)第82章 義軍(第一更,求推薦)第544章 生存或者毀滅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570章 目標,新大陸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517章 美利堅風雲第566章 (求支持)第522章 帝國第182章 戰地教學(第一更,求月票)第399章 憲兵(第一更)第184章 勸降(第一更)第518章 在南方(求支持)第242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更)第555章 南澳(求支持)第102章 奠基(第二更,求推薦)第291章 義熟(第一更,求支持!)第134章 文山義熟(第一更,求月票)第609章 老兵(第二更)第35章 官商勾結(求推薦、求收藏)第393章 民心(第一更)第198章 議事(第二更)第320章 雷鋒(第一更,求推薦)第191章 國事家事(第二更,求月票)第484章第356章 殖民地的未來(上)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686章 碎片第337章 放洋生(第一更,求支持)第250章 十三行(第一更,今天加更!)第203章 心生變(第一更)第198章 議事(第二更)第141章 僱員(求月票!)第294章 行賄(第二更,求支持)第274章 九江(第一更,求支持)第684章 我跟你說……第165章 當如何(第一更)第68章 炮灰(第二更,求推薦)第469章 北伐(求支持)第129章 吃糧小兵(新書上架求支持)第346章 廣西(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695章 人道主義危機(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360章 從軍(第一更)第645章 分工(求支持)第707章 格蘭特的決定()第370章 陝西(第一更,今天加更!)第538章 科隆海戰(中)第457章 天命所歸(祝大家新年快樂!)第86章 店遇(第一更,求推薦)第100章 問計(第三更,求推薦)第106章 初戰(第二更,求推薦)第148章 天京事(第二更)第551章 東方第676章 大後方第559章 決定(求支持)第299章 濟州(第二更,求支持)第475章 前奏(求支持!)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720章 百年後(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150章 宏圖(第二更)第562章 歸宿(求支持!)第431章 克復(第一更)第568章 黎民(求支持)第590章 愛爾蘭的眼淚(求支持)第527章 禮物(第二更)第334章 會議(第二更,求支持)第300章 東瀛(過節加更)第661章 戰爭迷霧(第一更)第52章 東王處(第一更,求推薦)第268章 由它決定(第一更,求支持)第594章 國族(求支持)第425章 艦隊(第二更)第38章 未來的機遇(第一更,求推薦)第705章 五岔口(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債臺高築(新書不易,求推薦!)第383章 愛護(第一更)第448章 離經叛道(一)第403章 突如其來(第二更)第564章 印度(求支持)第256章 電報(第二更,求支持)第595章 人心(求支持)第155章 游龍擱淺(第一更)第58章 平地驚雷(明天加更,求推薦)第507章 駐屯(求支持)第667章 奇與正第382章 上堂課(第二更)第665章 試探(第一更)第722章 喜當爹(爲新書求推薦、求收藏)第53章 去遠方(第二更,求推薦)第310章 大洋彼岸(第二更,求支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远市| 遂川县| 沙田区| 五莲县| 蒙自县| 周口市| 海阳市| 都昌县| 建德市| 永和县| 特克斯县| 仪陇县| 会同县| 沂南县| 福泉市| 慈溪市| 纳雍县| 潜山县| 会宁县| 乃东县| 东阿县| 新田县| 府谷县| 买车| 疏勒县| 辽阳市| 慈溪市| 越西县| 金川县| 八宿县| 泊头市| 太保市| 清水河县| 南开区| 锡林郭勒盟| 来凤县| 开化县| 湖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准格尔旗| 梧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