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

商團開始行動了。

這個消息如同雷電一般,立刻照亮了全城。

錦衣衛和混混無賴們在城中已經有半個月左右的光景,錦衣衛先來,接著就是那些混混無賴們,遼陽城被他們弄的烏煙瘴氣,亂七八糟,幾乎所有人都困苦於這些人而不能置身其外。

除了孫承宗等高級文官和留守的武將所居的區域之外,還有衙門,軍營,這些地方很少被騷擾,大半的人羣,都被置身在這一場禍事之上,無法置身事外。

城中早就有一種壓抑陰鬱的氣氛了,近來又有一些憤怒難平,被禍害的越久,壓抑的越久,憤怒也就越加的深沉。

如果是換了十年前的遼陽人,可能也會有憤怒,但會很少,而更多的是卑劣怯懦,甚至主動賣身投靠當爪牙的人,肯定會十倍以上的增加。

逃走的人會更多,沒有人會想著抵抗,抵抗只會是個體行爲,不會引起劇烈的連鎖反應,最終倒黴的是自己。

對這一點,遼陽的人,包括全遼東的人都清楚的明白。

萬曆中期,派出的礦監和稅監很多,在江南和雲南都有被打死的,一共有三個太監鬧的最厲害,三人中雲南和蘇州的都被暴民打死了,只有在遼東的安然無事,在地方上這個太監爲禍更厲害,不知道害了多少人破產破家,兩手不知道沾染了遼東人多少鮮血,最終他卻安然無事,拍拍屁股離開之後,留下遼東一堆爛攤子下來,自己卻是回京享福去了。

多少遼人的血汗就這麼被抽空,而皇帝落得不少私產浮財,全遼的防禦,卻是付諸流水了。

後人總看到遼東事敗時神宗應付迅捷,確實,在這樣的大事上萬歷是不糊塗的,包括守財奴一般的萬曆先後幾次給遼東撥款,更是被一些人津津樂道,成爲萬曆不貪財和反應迅捷的有效證據。

特別是熊廷弼在遼事上的努力,使不少人看到勝利的曙光,更是對神宗的擇人讚譽有加。

但這些人卻從來不曾認真想想,遼事敗壞到熊廷弼所說的三萬遼兵手無器械,衣衫破爛糧餉不繼,這樣的局面,卻是在誰手中造成的?

難辭其咎的就是神宗萬曆皇帝!

遼民相比江南雲南,忍耐力反而更強,主要就是以軍戶都司制度之下,文風不昌,地方士紳力量有限,軍戶原本就受盡壓迫,就算來了個更狠的也受的住,以遼東的壓迫程度,在江南早就引起爆動了,在這裡,很多人只是把血淚嚥了下去,只要能活著,就算如牛馬一般,也是繼續活著便是了。

現在一切當然不同了!

城中的識字率已經超過五成,這是一個破天荒的統計數字,自中國有文字和教育以來,識字率從來沒有超過一成。

在春秋戰國,識字和講學是“士”這個階層特有的權力,秦漢至唐,又是門閥世家的特權,庶民地主就算讀書識字,也只能當小官爲士族服務,更不必提普通的百姓了。

一直到宋,才真正開啓普通人

讀書上進改變命運的大門,但就算如此,因爲印涮不易,紙張珍貴,不論是學還是書,這些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起的,就算是小男孩跟著讀幾年書,也就是勉強不當眼睜瞎,成年之後,忙於耕作,生活辛勞,當年識得的幾個字,也就全還給先生了。

同時期的日本,因爲“藩”這種封建自治領的存在,還有“士”這個階層的存在,教育反而比中國要強的多,識字率在亞洲獨領風騷,甚至倭人對婦人也施行教育,這比中國這邊又要先進的多了。

遼陽現在的情形又比倭國還要先進幾分,日本是除了“士”之外,農民是比中國農民還辛苦的存在,遼陽卻是士農工商發展的十分全面,整個階層向心力很強,只有統治基礎十分牢固的情形下,纔會有統治者主動開民智,並且武裝民間的舉措,惟功很自豪自己做到了。

如果沒有人組織或帶頭,遼陽人其實也快忍不住了,雖然錦衣衛和無賴們的爲禍還只限於騷亂和搶掠,並沒有殺人越貨,強X婦女的事情發生,今天在商會強掠走艾敏算是一根強烈的導火索,整個遼陽城算是被炸開了。

“老薑,老薑,出來一下。”

姜一鳴其實還不到三十,但因爲敦厚老實,性格十分穩重,所以被人叫老薑好幾年,自己也是習慣了。

他帶著山娃子和李從哲一起回家,兄弟三人一併喝酒,不過酒未過兩巡,李從哲接到軍醫院通信兵帶來的命令走了,山娃子肚子不舒服,勉強又喝了一輪也去休息了,姜一鳴兒子還小,陪不得老子,只得他自己喝起悶酒來。

這枯酒無聊,草草喝了幾杯後,姜一鳴打算叫媳婦拿饅頭來吃,就在這個時候,外間傳來激烈的敲門聲響。

“里長來了?”姜一鳴聞聲開門,看到的是本里的里長,他伸手延請,請對方進來繼續吃酒。

里長一擺手,沉聲道:“不了,出大事了。”

里長是一個精悍的漢子,遼陽的里長制度和大明的裡甲制度完全不同,大明的裡甲制度主要是建立在一個封閉的農業社會,以徭役賦稅爲裡甲的主要功能,另外還有捕盜和鄉老解決民間爭端的功能,而隨著社會發展,人民遷徙,裡甲漸漸崩潰,成爲里長開始是一個嚴重的負擔,因爲賦稅收不起來,里長要麼負責收起來,要麼就得包賠,在城市和鄉村,成爲里長後破家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遼陽的裡甲制度是後世居委會和保甲制度的變種,主要功能是解決一里之內的小的民事爭端,沒有觸犯法律的話就是里長負責解決,另外就是十戶一牌輪流守夜,打更,巡邏,同時負責一些一里的公益事務,比如給本里添置消防器材,重陽節給老人們辦酒,全裡一起飲宴……這樣的風俗其實秦漢時就有了,在大明南方還有一些殘留,在遼陽原本沒有這樣的習慣,現在日子富足了,又是把這些老祖宗的好東西給重拾了回來。

一里是一百戶,原本大明制度是一百一十戶,十戶最富的輪流當里長,既然遼陽不

存在這種事情,就編一百戶整頭數好統計人口,另外還有“畸零人”這樣的戶在大明也不編入裡甲的,在遼陽孤寡老人都在慈濟局敬老院裡住著,倒也真的不必再編入戶口之中了。

因爲裡的作用是公益事業和防盜拿偷,另外還有給里民做軍事訓練的輔助工作,所以里長基本上全部是用的退伍老兵來充當,遼陽鎮原本就有不少年過三十的老兵,這麼多年時光下來,老兵中不少體能不足的就退伍了,也有一些是在和北虜東虜做戰時受了重傷,傷養好後就不能再當戰兵,只能退伍。

公安司和各司都是安置老兵的好去處,另外當里長也是一個開始,裡上頭是五百戶一都,能成爲都長也是個不錯的發展前景了。

姜一鳴這個裡的里長就是一個退伍的火槍兵,原本火槍兵退伍很少,畢竟體能要求不是那麼高,但他在一次訓練裡不小心被濺射的火光灼傷了眼睛,這一下就非退伍不可了。

按當世西方人的理論,火槍齊射在一次交戰中有百分之十五的理論傷害就算很高了,就算如此,火槍兵的視力要求還是要有的,否則就真的成了瞎打了。

“啥事啊?”姜一鳴憨憨的問,還有點沒醒過神來。

“城裡商會出事了!”

里長簡單的把事情敘述了一下,姜一鳴一聽說有無賴搶走一個大閨女,頓時就是怒了。

他也將今日在城門處的事說了,倒是沒有想到,搶走艾可中女兒的和山娃子遭遇到的竟是一夥人。

“當家的趕緊隨里長去吧,大閨女落到這樣的人手裡不能耽擱了,趕緊把人救出來。”

姜家媳婦原本在裡屋收拾,這會子聽到動靜也趕緊走到院子裡來,張嘴便是叫姜一鳴趕緊去參與救人。

“各里都動員了。”里長是一個傳統觀念較強的人,四十來歲了,很多觀念難改,對姜家媳婦在兩個老爺們說話時出來插話他並不以爲然,不過看看姜一鳴沒有表示,並且姜家媳婦說話也不算錯,斜睨了一眼之後也就沒說什麼,只對著姜一鳴道:“槍,水囊,乾糧,全備上,今天不把人救出來不算完,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帶油燈或火把,燈籠。”

“成,”姜一鳴已經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上街,他只是一個炮兵,不過武器行具也是有標配的,現在就在家裡櫃子上放著,當下立刻答說道:“俺這裡什麼都現成的,照明是鎮裡標配的燈。”

“那最好,俺去別家通知,一刻鐘後在巷子口集合出發。”

“好!”

姜一鳴差點行軍禮應答,不過身體也是自然而然的繃緊了,看到他這樣的表情,里長滿意的點點頭,轉身又向別家去了。

山娃子聽到動靜也出來了,看到姜一鳴拿自己的揹包和火槍時,他也想去取自己的那一份。

“兄弟,安心在家踏實睡著。”姜一鳴阻止了山娃子的舉動,微笑著道:“要是打一羣無賴出什麼意外,還辦不好,我們全都一頭撞死算了。”

(本章完)

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二章 訓斥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章 入府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
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八十六章 瑰寶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營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十七章 感激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第二百八十章 委屈第九百零二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員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五十四章 小隊第三百三十二章 故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城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七章 入京第九十二章 訓斥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八章 入府第二百四十九章 如鬆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四十三章 精細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八百九十一章 展望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七百一十章 封賞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白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一百七十五章 野獸第五百章 牛酒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九十章 說古第四百一十八章 論力第五百零七章 折射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四百四十六章 螺桿第四百七十二章 雅集第一百一十四章 軍令第二百五十四章 父子第三百七十九章 攬下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爺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六百五十二章 重箭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庸將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港口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廣寧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二百七十八章 取銀第一百零六章 傳奇第一百四十四章 設官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衣第三百四十五章 鎮東第六百五十六章 官鬥第三百七十一章 劃歸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二百四十二章 美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罰第五百三十五章 文武第八百八十四章 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台县| 铜山县| 开阳县| 竹北市| 柳州市| 望都县| 黎平县| 嵊州市| 常德市| 忻城县| 鄂尔多斯市| 上蔡县| 临夏县| 英超| 榆林市| 乡宁县| 南通市| 淮北市| 宜昌市| 佳木斯市| 宜丰县| 柳林县| 柳江县| 金湖县| 吉林市| 哈巴河县| 博爱县| 陆良县| 上林县| 高州市| 香河县| 建平县| 县级市| 兴化市| 从江县| 花莲市| 临泽县| 台山市| 白朗县| 贵州省|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