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六章 收服

“老爺,有客來拜。”

張三畏發呆的功夫,房門被自己夫人推開,夫人臉上的神色也是徵徵的發呆,似乎是有些意想不到的感覺。

“是誰?”張三畏道:“不是說了不見客?”

“哈哈,今日看來我要做惡客了。”

張夫人臉上露出快哭的表情,在她身後,卻是轉出來一個身形高大的青年,一邊打著哈哈,一邊快步向張三畏這邊走了過來。

“是總兵大人!”

張三畏一臉震驚,他確實想不到,爲什麼惟功會跑到自己這裡來。當下連忙站起身,想想又趕緊跪下,要行禮叩見。

他不過是三品的都指揮僉事,遼東都司也屬於左府都督管轄,惟功就是左軍都督府左都督,正份的上司,品階又遠在他之上,按太祖留下來的祖制,自當叩首報名。

“老哥不必多禮。”

惟功上前,攙扶起張三畏,笑道:“做了惡客,還叫老哥這樣折騰,我心裡可是萬分的過意不去。”

“大人說笑了。”

張三畏心裡不安,也只得讓惟功坐下,兩人對面坐了之後,張夫人趕緊出去,到了外廂之後,這才喘了口氣出來。

這幾天,遼陽城中的婦人孺子都聞得遼陽鎮和惟功的大名,張府之中,私下談論起來,對惟功當然也是充滿畏懼之情。

畢竟擁有強兵的勢力很多,但財勢均足,而下手狠辣,不計後果的人卻並不多。酒樓之中,不少人血濺當場,哭嚎之聲震天,遼陽城中,不驚恐畏懼的人,當然也是不多。

……

……

惟功與張三畏彼此落座後,有一陣短時間的尷尬。

彼此並不相熟,只是在遼陽鎮入城那天見過一面,說過幾句話,然後就沒有私下見過面。今日他來拜會,當然是很突兀的事情,但不這樣做,無以表示自己的誠意。

“今日之後,遼陽鎮當會將精力放在屯田與練兵這兩件事上。”

惟功突然開口,並不打算隱瞞自己的意思,既然要用人,就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緩緩道:“是以今後的遼城城中,當以安穩爲第一,然後是建設,不論是民居,商業,軍營,彼此要井井有條,互相併不干擾,期待數年之後,遼陽的繁榮富裕,更勝今日十倍。”

張三畏聽的心神激盪,但他已經年過中年,並不是毛頭小子,惟功說的再好聽,也並不代表能做的好看。

他很謹慎的道:“大人武力強盛,當然能做到一切想做的事。”

“武力並不代表一切。”惟功當然知道張三畏話語中的意思,沉聲道:“不破不立,而破後也要立,不動用武力可能做不成事,凡事皆用武力,也一樣做不成事。”

惟功的意思,張三畏也是一樣聽懂了。

遼陽本土勢力遭遇重創,城中和城外的很多利益,才能奪取來做重新的分配,屯田和練兵等事,當然還有民政,商業,纔能有條不紊的展開。

大人的屯田,是商屯,還是民屯?”

遼東除了軍屯之外,有用“開中法”吸引來的商人屯堡,商人出資,僱傭農民大爲屯田耕作,然後收穫給朝廷充爲軍糧,這在明中期之前是很不錯的一項政策,可惜,它和很多善政一樣,早就被破壞了。

至於遼東的民屯,多半集中在鐵嶺一帶,內地的犯罪軍民,除了充軍甘肅寧夏等地之外,充軍到遼東的爲最多,這些犯人被髮往鐵嶺一帶屯田耕作,效力若干年之後,可以將犯罪之身轉爲民戶,不過只能繼續呆在遼東,不復返回故土。

“有商屯,也有民屯……我會奏請朝廷特旨允準,想來,也不會有什麼滯礙。”

這年頭,只要有點智商的商人都不會往邊境跑了,鹽法和茶法早就敗壞,沒有實惠,憑什麼掏銀子費力去邊境屯田?再說就算是鹽茶有利,也禁不住邊軍將領和地方都司,官府幾重的盤剝,還不如省點力氣,老老實實的做正經生意好了。

所以奏請開商屯,能替國家節省糧食和銀兩,朝廷當然無有不允的道理,倒是民屯,現在的情形和早年不同,各地的官府很少判犯人流刑,一般就地不遠處服苦役就算充流,或是乾脆判監若干年,主要是流刑一般在數千裡地境外,一判流刑,當地的官府還得派差役千里之遠的送過去,來回路費頗多,貼補賠累不少,所以大明中期之後,已經很少有罪民送到遼東這裡來了。

不過對惟功來說,也不在話下,請設民屯,不過是一個名義,想來朝廷也不會因爲這一點小事來爲難他。

眼前的這主顯然是手眼通天,張三畏欠了欠身,頗爲敬畏的道:“不知道大人有什麼有叫下官效力的?”

惟功目光灼灼的看向對方,看的張三畏有些手足無措,這才淡淡的道:“遼東都司,當由老哥來主持,我才能放心。”

“這……”張三畏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一時回不上話來。

惟功進來,他心裡就有感覺,但不能確定,現在人家將話直說了,他又有些進退失距了。

升官,人皆嚮往,而經過惟功一番講解,張三畏也明白過來,以後遼陽鎮會在遼陽四周興建屯田,招募兵馬,練兵擴軍,以作後圖,這樣一來,遼東都司自此以後,惟有傾力支持,自己這個二品都司,更多的象是臺前木偶。

情思所致,不覺向惟功拱手道:“未知大人這樣的屯田練兵,最終的目的爲何?”

“兵伐草原,深入不毛,當年藍玉直至捕魚兒海,殘元王公太師之流望風而降,朵顏三衛俯首貼耳,深畏我大明兵威,奴兒干都司衛所數百,疆域萬里,某雖不才,但願能在手中復我大明洪武年間的榮光。”

如果換了一人說這樣的話,張三畏會啞然失笑,將那“瘋子”趕出去爲是,而眼前這位,卻是有一種叫他不得不信的魔力。

想起這少年人企圖重整京師三大營,盡復京營實力的雄心壯志,雖未得成,但以弱冠之年推動這樣的大事,險些成事,又豈知他現在說的這些,又全

部是癡人說夢?

“好了,過幾日之後我們出城去勘踏地方,到時候邀你同去。”

惟功站起身來,心中感覺十分滿意。

有他和梅國楨兩人,加上遼陽在他的掌控之中,李成樑和周永泰也沒有辦法駁回,遼東都司換上自己可以掌控的人,這一番辛苦沒有白費。

“大人在下官這裡用了飯再走吧。”

“不必了,還得有幾處地方要走一下。”

定遼左衛和定遼前衛的指揮也要換人,惟功打算今天將這些事全料理清楚了,所以婉拒了張三畏的邀請,不過反過來又邀請對方明晚赴晚宴,他將邀城中一些勢力赴宴,算是高壓之後一種和緩的態度,這有益於城中人心的穩定。

臨行之時,惟功看到牆上的大弓,問過張三畏後,伸手取了下來。

順手一拉,感覺到弓身震顫,不覺讚道:“二百年下,這弓保養的算真不錯。”

張三畏瞠目結舌,一時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這弓五石以上的力,他每常都是隔幾天就保養一次,弓弦也更新過,有好的便上在這弓身上。自己是用不起來的,只是祖宗留下的一個念想。

倒是萬萬想不到,這弓叫惟功一下子便拉了開來。

“大人真是神力,下官佩服之至。”

想起惟功京城第一高手的傳言,張三畏心中的敬服之意,更是綿延不絕。

惟功哈哈一笑,將弓放好,開門去了,一直到張三畏將惟功和隨員送出大門,有一個掉尾的隨員輕聲向張三畏道:“我們大人早年還是童子就用三石弓,十餘歲就能開五石弓了,現在早就能用十石弓,左右開弓,射箭不絕,且箭箭中的!”

……

……

“小的們見過東主。”

“好的,你們遠來辛苦了……大家都坐吧,遼陽這裡沒有什麼好的,野味頗多,我們坐下邊喝邊談。”

惟功見人辦公務是在東花廳,也就是他的簽押房,印信關防都放在那邊,見人辦事,用印,十分快捷方便。

侍從室和各部門的人,也是川流不息的奔走在自己的辦公地點和東花廳內,將惟功的意志源源不斷的轉化成各種命令,不停的頒發下去。

西花廳,就是惟功自己燕息的地方,放了一些閒書,唐人話本,宋人和明人的筆記和小說,從坊間收集,著幾個侍從室的秀才重新名讀標點,然後用大字版橫排印了,惟功自己一個人看。

這是他不多的享受之一,算是最花錢的奢侈行爲了,不過爲了自己公餘之暇能有一點解悶的事情,這個銀子他倒是花的挺痛快,並不心疼。

幾年時間下來,倒也積攢了不少書籍,還有一些時人畫師畫的畫冊,小人書大小,精裝成冊,有山水畫,還有美人圖,花卉,歷史古蹟名勝等等,翻看解悶,也是好東西。

今日在西花廳,擺了一桌酒,用的圓桌,惟功仍然在上首坐著,其餘各人依次排開,將一張桌子坐的滿滿的。

(本章完)

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十三章 苦練第九十章 說古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六十章 國公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
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六百八十四章 往返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四十二章 牌坊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五十七章 參謀第七百三十六章 醫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辦法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二百六十三章 瘟疫第三百四十七章 狼煙第八百零八章 收復第五百三十二章 軍棍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四百二十六章 往矣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六百零三章 聯手第五百二十九章 密議第七百八十八章 臨機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二十一章 居正第九百一十二章 歸心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六百九十一章 旗校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十五章 責怪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二百零九章 登聞第一百一十九章 送別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一百三十二章 和尚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二百三十二章 中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野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請罪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十三章 苦練第九十章 說古第三百六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六十章 改政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三百二十六章 儀式第三百九十二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第二百二十七章 厚賞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一十五章 年後第四十九章 伴騎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祭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五百二十八章 咸寧第六十章 國公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城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八十二章 試探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四百八十七章 棟鄂第六百四十七章 青年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四百五十二章 詭秘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十六章 馬帥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四百七十四章 伏子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五百四十四章 留中第八百二十二章 提審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一百九十三章 行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七百六十五章 飲酒第七百九十七章 書信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门市| 天长市| 德化县| 商丘市| 正阳县| 沧州市| 华宁县| 盐城市| 乐东| 镇远县| 晋城| 海口市| 赣榆县| 铜川市| 西和县| 肥城市| 石嘴山市| 临沭县| 南雄市| 福贡县| 临猗县| 永新县| 镇宁| 湟源县| 三原县| 金沙县| 贡嘎县| 雷波县| 河北区| 榆林市| 青州市| 平原县| 岱山县| 泰顺县| 岳西县| 长丰县| 伊通| 紫金县| 仪征市| 留坝县| 宜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