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三章 苦練

此後的日子,風平浪靜,也是惟功自山村劇變之後過的最舒服的一段日子。

七叔七嬸人都很好,性子都很平和,平素在家相處極好,雖然住在國公府中,但是自成格局,張元芳怕惟功再惹事,也不準他到別處去,每天只呆在自己院子前後活動。

那天得了他的教訓後,惟功便請求七叔給自己買了不少書籍,他是國公武臣之後,這一生肯定不能在科舉上出頭,雖然大明有允許武官子弟和衛所子弟學習應試的規定,但惟功自己覺得他不是那一塊料,沒有辦法把心思沉浸到八股文裡頭。

況且就算他考中了,在現在的大明是江南和山西兩個地方把持著官場,張居正雖是江陵人,也算是南方士子的標誌人物,張四維則是山西人,是晉商和山西籍官員的領袖。

有這些人在,還有江南一帶的文官把持朝政,對張惟功這種背景的官員,根本不要想在這個圈子裡混出頭來,也建立不起自己的勢力。

對渴望掌握大權,練成強悍武藝,做事能憑本心,酣暢淋漓痛快行事的惟功來說,成爲一個書生的吸引力,無限小。

他讀書,只是看經史和兵書,讀史明智,通曉道理,讀兵書,講求辦法。

雖是小小人兒,但惟功假託自己已經隨孃親讀了兩年的書,識字看書沒有問題,張元芳初時還不大相信,但看到惟功捧著史記漢書看的津津有味的時候,震驚之餘,也是十分替惟功高興。

他覺得,惟功有這樣的資質,實在是難能可貴,只可惜這小子一門心思要走武將的路子,打死也不肯應考,否則的話,沒準就真的能考中進士。

讀書之外,惟功就是站樁!

每天早晨起來,吃罷早飯,便是按那天到武場時朱喜指點的那樣站樁,不丁不八,不前不後,以腰和腿勁來支撐身體。

站這種樁,前一刻鐘沒有感覺,半個時辰內,都能堅持,到一個時辰時,整個身體都彷彿在顫抖,腿上和腰上,都好象被針扎一樣的感覺。

這種辛苦,委實不是常人能夠承受!

但惟功受了下來,每天站樁一個半時辰,收功之後,他需要自己搬動兩腿,慢慢挪回屋子裡去。

然後就是自己不停的捶打,放鬆,要很久之後,身體才慢慢恢復過來。

站樁之餘,就是不停的拉放弓箭。

惟功還小,用石鎖等練力氣的器械害怕練傷了身體,所以他每天拿起弓箭,看向目標,豎起弓箭,以標準的姿式瞄準目標,再拉滿,然後再鬆開,放下弓箭。

如此循環,每天最少五百次。

幾天之後,他的胳膊腫的不成模樣,在此之前,他也用這樣的法子打熬自己的力氣,但每天不過幾十下上百下,現在增加到五百下,身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每天黃昏,在身體恢復體能後,再用刀劈砍木塊,也是五百塊。

站樁練身體,毅力,拉弓練眼力,體力,劈砍木塊,練的就

是身體反應能力和招式。

這三樣,每日都是這樣堅持,缺一不可,不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天氣轉涼下雪,冰凍三九,都沒有改變惟功每日三練的習慣。

決心一旦下定,人的身體,就能承受很多。

在惟功自己練習的時候,全府上下,特別是武師和張惟思等人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但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從暮春時節到隆冬,幾個月過去了,惟功沒有一日停止過練習,他居住的小院門前,刀劈開的木柴堆的如小山一般高,有一日清晨,張惟思等人前來偷看,發覺惟功赤裸上身,渾身熱氣騰騰,小小年紀,居然在雪地裡不停的用刀劈砍著,每一刀下去,都是掠起一陣刀光,渾圓的木段,一刀下去就斬成兩截,沒有絲毫的停滯。

看到這樣的情形,這些紈絝子弟都嚇了一跳,就算他們還想對付惟功,但考慮到身手上的差距,頓時也熄了心思,惟功小小年紀,好勇鬥狠,苦練不休,名聲不僅在國公府裡,就是坊中其餘的勳舊之家,對英國公府的五哥兒也是有所耳聞,這也算是他苦練的副作用了。

轉眼間,就快新年。

這個時候,是一年最輕鬆的時刻,不論貧富,都是想要舒舒服服的過個好年。

過了臘月二十八之後,衙門封印,皇城的禁軍們也排好了輪班的日子,張元芳一年辛勞,年前這時候皇家好歹不算太小氣,內承運庫裡直接搬出十來萬銀子,在京武官人人有份,張元芳的身份不低,領銀二十四兩,布和絲各兩匹,米一石,柴薪若干,加在一起五六十兩銀子,雖不多,在國公府這樣的世家大府前就是一個笑話,但也足夠他們和惟功過一個好年了。

他們在國公府邸中住,但張貴等下人知道其中的關節,每人的份例銀子要麼不給,要麼減成色,或是少付,好在張元芳夫妻都是生性淡泊的人,惟功也不在乎這些,由著他們剋扣便是了。

這一日爺兒倆坊門前花二十個大錢僱了一輛騾車,將發給的物品拖運回家。

半年多的時光下來,惟功苦練不綴,他的樁法,練法,發力,招式,好歹經過一些指點,在他苦練之後,有幾個武師算有良心的,偶然也會過來,指點一下他不對的地方。到了此時,他已經可以站樁兩個時辰不累,身形穩,下盤厚重,走路的時候都能看的出來,大步而行,腳底卻與大地聯爲一體的感覺,就算有人猛然撲擊,想趁他猝不及防時拉翻他或是絆倒他也是很難了。

最少,在普通人中,怕是挑不出這樣的人來了。

拉弓,他已經能開一石半的強弓,只是想一次五百下的話,還只能開五斗弓。

這個成績也很傲人,蒙古人的騎弓就是一石,那些騷韃子一次也只能射十幾二十箭,再多的話,便會手軟臂痛。

惟功憑藉苦練有如此成績,已經足可傲人。

他的刀術,更是純熟之極,身法和刀術已經配合的十分默契,張元芳有一日看他練刀之後也曾言

道,如是自己手持寶刀與拿著尋常腰刀的惟功生死相搏,自己這個壯年男子,必將死在惟功刀下!

半年苦練能有如此成就,換做旁人,一定十分驕傲,但惟功卻知道,遠遠不夠。

特別是,他感覺鍛鍊的辦法並不算好,他不怕辛苦,再苦也能堅持的下來,但如果法子不得其門,再練十年八年最多如朱喜那樣成就的話,那就太不值得了!

“七叔,這附近有沒有什麼寺廟……”

“這孩子糊塗了是不是?”

到家之後,卸下所有的東西,張元芳滿頭大汗,惟功只是額角微微出了層細汗,並不感覺疲憊,他只七歲多,身量卻和十一二歲的少年沒什麼區別了,力氣不比成年的大人差什麼,耐力上反更勝出,卸下物事後,他便向張元芳打聽附近有無寺廟。

張元芳尚未及答,七嬸便嗔怪著道:“你這孩子,平素只知道練功,這附近方園裡許都沒去過吧?”

半年多的相處,惟功和七嬸已經頗有感情,當下摸著自己頭頂,嘿嘿一笑。

“從西角門出去,往南走,出南街,再往西走不到一里,就是觀音庵,也是咱京城裡的名勝了,菩薩很靈驗……”張元芳止住妻子的絮叨,對惟功溫言道:“是不是想去寺廟給你死去的孃親上香?”

“是。”惟功點頭答應,臉上神色也陰沉下來。

孃親死後,屍骸都不知去向,他原是在自己屋裡設了牌位,不料張元德知道後,派人來取了去,說是私設靈牌,差點兒又慫恿張溶下令行家法打惟功一頓,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所有的靈位都在祠堂裡,張元德抓著這理,便是張元芳也沒有辦法,只能勸住惟功,眼睜睜看著靈牌被取走了。

自己不準祭奠,家祠肯定不會允許孃親的靈位入駐,年節之時,想到去年孃親尚在,天天晚上爲自己縫製過年的新衣,惟功心裡就是一陣陣的難受。

他原本未必相信鬼神之說,但自己穿越之後,卻覺冥冥之中的事存而不論,並不是夫子說沒有,普通人的見識比不上聖賢,有一些事,不做不舒服,做了纔會叫心裡好受一些。

家裡不準,他只能出門到寺廟去,聊解心中的思慕。

“這是幾兩碎銀,你拿了去吧。”

這半年多,惟功是省心的,除了衣服經常因爲練功壞掉要常修補,別的時候一文錢也花費不著,張元芳從懷中掏出一小包銀子,遞給惟功,笑道:“燒香之後,你僱一匹驢,叫人帶你到正陽門東西大街去轉轉,雖說年根底下了,不少店還不曾關張,有什麼想吃的零食,自己買就是了。”

“多謝七叔。”

“這孩子,去吧。”

歲末年初,街道人並不多,北風凜洌,張惟功穿著半新不舊的棉襖,寧綢面子,棉花用的實,加上翻毛的靴子,身上十分暖和。

一個人行走在街市道路上,心中卻是萬分的感慨。

明年此時,又會如何呢?

(本章完)

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十章 異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
第七百七十五章 使團第八百六十二章 軍區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四百九十八章 三人第七百零六章 居停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七十章 異人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四百五十五章 崩沙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七百六十三章 便服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婚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五百六十四章 改變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三十四章 肅清第二百七十七章 迷團第五百二十五章 郵信第二百三十七章 赤紅第五百九十二章 臺下第六百三十章 殺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心願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七十九章 改土第七百三十九章 氣象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九百零四章 成功第六百八十一章 各司第五百零六章 興狂第一百零二章 雨夜第二百六十二章 提督第八百四十二章 暗鬥第七百七十四章 爭勝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三十一章 趕路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六百四十章 廷議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八百零一章 內幕第七百四十章 不足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百四十章 圖倫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五百八十八章 篤定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四百五十四章 薦人第七百三十七章 救回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五章 薊州第四百零三章 酒樓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三百六十六章 城中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七百四十七章 相襲第七百一十九章 兩軍第八百零二章 紡織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八十章 瘋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三百七十二章 追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九百零五章 出招第五百七十一章 原形第七百七十三章 後來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零八章 閱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永善县| 礼泉县| 香河县| 武平县| 云安县| 张掖市| 宜城市| 洞口县| 同江市| 东方市| 铁岭县| 茂名市| 抚宁县| 定远县| 电白县| 霸州市| 吉林省| 昭通市| 福安市| 孟连| 通化市| 班戈县| 吉水县| 吉隆县| 杭锦后旗| 临高县| 施甸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京市| 石首市| 新源县| 黄平县| 台东市| 鞍山市| 龙口市| 许昌县| 上林县| 德兴市| 渑池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