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二章 距離

雖然他們是治國者,但平素的奏摺上是不會有人和他們詳細分析,爲什麼現在大明立國二百年,生口日增,賦稅反而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張居正爲了重編黃冊和順利清丈當然會有所解釋,但無論如何,也沒有這麼一樁小衝突來的更加微觀和直接。

在惟功的述說之下,官員,士紳,生員加在一起組成的利益鏈條,就是很清楚的浮現出來。

“馬自強居然有近三萬畝京郊的土地?”

宛平當然是京郊,京郊四周的土地雖不是好田,但畢竟緊聯京城,收租好收,來往方便,但兩百年下來,早就瓜分的乾乾淨淨,其中還有近二百萬畝是皇家的皇莊,派的是太監管理,這是武宗年間興起的規矩,皇家和勳貴大臣一道搶百姓的土地,這事說起來也夠丟人了,但皇莊土地養活大量人口,同時還負責供給內廷,並不是皇家獨用,真正上繳到內庫的子粒銀一年纔不到三萬兩,而官員的莊田就不同了,那就是自己實打實的產業,揮霍使用起來比皇室要方便的多了。

馬自強二十年京官,居然攢起幾萬畝地的家當,確實叫在場的太后和皇帝幾人差點驚掉了下巴。

“這廝實在可惡。”萬曆大怒,拍著龍椅的扶手,怒道:“應該抄他的家。”

“算了,”皇太后搖頭,“法不責衆啊,朝廷優禮大臣,總不能因爲家產多就抄家。”

萬曆自己也知道說的是氣話,要是大臣家產一多就抄沒,恐怕就沒有大臣給他效忠賣力了。

經過惟功的一番解說,殿中的幾個大佬總算明白了事情的經過和事非曲折,看來這是一場純粹的利益之爭,而不是路線之爭。

而通過這麼一件小事,更驗證了馮保的話,這個天下沒有張先生來掌舵看來還是不成。

皇太后就是持此議,看著皇帝,太后不容質疑的道:“天下有賴張先生才重新復強起來,現在小人輩巴不得他走,皇帝還沒有明白過來嗎?”

“兒臣明白了。”

經過這件事後,萬曆也知道自己太著急了,最少在馮保還在的前提下,只要有人在皇太后面前盛讚張居正,那麼自己就沒有攆走這位元輔老師的可能,況且他現在也有點垂頭喪氣,原本感覺是大臣們支持他親政,現在看來,無非是狗咬狗的利益之爭。

相反,張居正在萬曆心裡還是有節操的,最少,在國事的認真負責之上,張居正似乎是無可指摘。

“只是,張先生就真的這麼毫無瑕疵?”十五歲還不到的皇帝只能將這個懷疑深藏於心底,由著它慢慢的生根,發酵。

至此,惟功的態度也是明顯了。

他擲地有聲的道:“臣雖是武臣,亦知國家富強乃是最要緊之事,有張先生在,則國家安,張先生若不在,則國事可憂。是以,臣奏請皇上堅持奪情,絕不可放張先生回江陵!”

“罷了,你起去吧。”

看著自己的心腹一門心思替別人說話,儘管萬曆知道惟功是出於公心,但心裡的這一根刺算是埋了進去,很難釋懷。

“是,臣告退了。”

惟功又向殿中的各位行了一禮,這才轉身退出,未出大殿的大門,便已經聽到皇太后對馮保大聲道:“下中旨給元輔,申明朝廷奪情之意,絕不允許他丁憂回鄉!”

“是,奴婢遵旨!”

馮保得意洋洋,臉上飛金,這麼大一件事,起因還是得自於他,不論是皇太后,皇帝,張居正這個文臣班首是不是繼續執政,都是由他來決斷。

在得意之餘,馮保沒有看到小皇帝眼中的陰鬱色彩,更不可能發覺皇帝眼中對自己越來越難以掩飾的敵意。

皇帝就是老虎,手中的權力就是老虎的屁股,根本是摸不得的,這一點,很多人都體悟不到,最少,眼前的雙林公公正處於權勢的巔峰,那就更加難以體會了。

……

“大人一番話決定了元輔大人去留,實在是了不起啊。”

皇太后等人雖然是在慈聖宮的大殿議事,但並沒有屏退宮人,裡頭的話不停的被好奇和多事的宮人太監們傳揚出來,連王樂亭這種只能在慈聖宮外等候的隨員都聽說了此事,笑嘻嘻的向自己的大人祝賀此事。

“此番其實是種禍不淺。”

惟功的神色卻是鬱郁不歡。

他對萬曆太瞭解了!不能說是刻忌寡恩,但心眼兒不大倒是真的,而且和張居正的隔閡將會越來越深,特別是幾年之後,皇帝被壓制的越發厲害,將來的反彈也會更加的兇狠殘暴。

想起歷史記錄中的張居正死後,張家遭遇的慘禍,惟功就是知道,皇帝的報復是沒有底線的,而他在此時表現出來的對張居正的支持,是在皇帝心裡種下了深深的一根刺,就算皇帝明白他是出於公心,這仍然是一個不可饒恕的背叛行爲。

對王樂亭這樣的心腹,惟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在他一五一十的將自己的擔憂說出來之後,王樂亭也是變的極爲擔憂。

但包括他在內的幾個近衛都沒有說什麼,因爲大人已經說過,有所不爲,有所必爲,既然做了,也就不必後悔。

“大人,以後我們要如何?”

“第一,要出錢免禍了。”惟功自嘲一笑,萬曆貪財是貪在骨子裡,這一次自己如果不大出血的話,就算皇帝不治他的罪,可能一兩年內就會生出什麼變化來,那是他不願見到的,只要皇帝不生事,最少在張居正掌權的這些年裡,他的地位只會越來越高,實力也會越來越強。

“第二,就是要更快的蓄積起自己的實力來。”

對惟功所說的第二點,在場的心腹們無不贊同,現在只可惜惟功的年紀太小,要想奏請放到外鎮任實職武將實在是太小

了,最少也得等到萬曆十年之後了。

“但可以預先經營。”

在惟功的耳提面命下,王樂亭等少年也是心思靈動,並不因爲自己的武人身份就放棄自己的大腦思考的責任,在出宮的途中,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要在外鎮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現在就開始經營起自己的領地來。

“他們都似乎獨立意識很強,不願居於任何人之下,當然,是除我之外。另外,這些傢伙,對皇帝也沒有太多的忠誠感啊。”

和一般的大明百姓不同,惟功身邊的近衛經常可以出入皇宮,於是他們和那些在內廷出入的高級文官或是翰林官員一樣,對至高無上,神聖難以名狀的皇帝並沒有太多的敬意,相反,因爲經常接觸,皇帝在他們的眼裡就是一個普通人的感覺,智商比常人要高一些,但也沒有高到叫人覺得聖神難名的地步,至於武力……好吧,皇帝學騎馬的經過大家還記憶猶新呢,至於射箭,皇帝最多能拉開十五個力的軟弓,用佟士祿的話說就是跟個大姑娘似的,另外皇帝的貪婪也使得惟功的這些心腹感覺很差,一個富有四海的天子每天惦記金銀田產,官店莊園,實在叫人從心底裡鄙夷,或許鄉野村夫和那些老夫子會對皇帝無原則的效忠和崇拜,但王樂亭幾個幾乎每天都能見到皇帝,在他們看來,皇帝也就是稍許聰明,但身體孱弱,性子也很剛愎和貪婪的尋常少年。

無非就是生在天家罷了,天子?真龍?那真真是笑話。

隔的近了,面紗也就拉下來了,所以篡權者和陰謀家毫無例外都是皇帝身邊的人物,就算是當年的嚴家父子,十幾年間把嘉靖皇帝玩弄於股掌之上,嘉靖皇帝自負可以操控全局,控制臣子如臂使指,但何嘗知道,在無形之中,自己也是已經被嚴家父子看的通透,進而操控在手中呢?

……

大局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起了變化,十月十一日,內廷先下中旨,勒令吏部尚書張瀚致仕,同時將吏部左右侍郎何維伯,陳介兩人罰俸,衆多的郎中,員外,主事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一時間,吏部上下爲之戰慄。

張瀚免官之後,幾乎當日就倉惶出東便門,經由通州上船南下,家小在收拾了兩天的細軟後,在錦衣衛的旗校看押下,也是哭哭啼啼的上路。

堂堂天官,說免便是免了,整個朝中,亦是感受到了內廷的決心和張居正及馮保的力量,頓時爲之失聲。

當日晚上,禮部尚書馬自強,侍郎王錫爵相約一起出門,前往張居正的府邸去替張瀚求情,同時,兩人決定拿大義相責,勸張居正回鄉丁憂。

“吾二人此去風險極大,明日就未必回的來了。若是真的被強逼致仕或免職,只能由汝默你來主持大局了。”

黃昏時間,在禮部的大門前,馬自強和王錫爵一起拱手向另外一個侍郎,也是三堂官之一的申時行告辭。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十章 異人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六十章 國公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章 兩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九章 習武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
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五十二章 加官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一百五十七章 衝府第四百四十九章 分營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六百六十八章 恐慌第三百三十五章 較量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八百一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一百二十九章 陰毒第三百零三章 露宿第八百五十三章 叔侄第四百零七章 刺耳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發現第八百九十九章 傾銷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二百三十八章 勒索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奏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狼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六十八章 孤寂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二十二章 老大第七百二十七章 提點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九十章 說古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一百六十四章 溫諭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六百七十三章 縫合第一百八十八章 哨騎第四百三十七章 第一第九十七章 公府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七十章 異人第六十一章 託付第六十章 國公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第二百六十七章 奴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諱敗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十一章 衝突第五百七十三章 破臉第一百三十四章 拳意第二百六十一章 朋黨第五百五十八章 暮氣第十五章 決絕第三百零五章 挑鎮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二十九章 火器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六章 兩帥第六百三十五章 慾望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三百九十五章 反擊第三百三十三章 兇頑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將領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九十三章 箭道第四百九十五章 觀測第三百八十一章 覆信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二百九十八章 撞木第四百八十三章 判斷第五百二十六章 瘟疫第三十九章 管束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第二百八十一章 狡徒第九章 習武第九百零七章 寧夏第三十八章 變化第七百一十四章 宣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县| 锦州市| 宣威市| 平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兴义市| 永顺县| 资源县| 收藏| 道孚县| 从江县| 宜丰县| 合水县| 鹿泉市| 蓬安县| 旌德县| 合川市| 大厂| 嵊泗县| 廉江市| 洪洞县| 大英县| 耿马| 慈利县| 彝良县| 隆林| 达拉特旗| 平南县| 固镇县| 宜都市| 乐陵市| 北票市| 本溪市| 吐鲁番市| 唐山市| 白玉县| 临海市| 金山区| 出国| 喜德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