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二章 老大

張居正的話,邀買自己學(xué)生的人心之餘,也使得在場的人嘖嘖讚歎。什麼叫閣老,什麼是師相,什麼是天子師,光是這些話便能得窺境界之萬一,雖然不敢大聲說話,但在場的人,也是忍不住誇讚起來。

在嗡嗡聲中,張居正也是頗爲(wèi)自得,他的性格,深沉內(nèi)斂,政治人物想要成功,莫不如此。但也有驕矜自傲的一面,以養(yǎng)氣功夫來說,比起當(dāng)年的嚴(yán)嵩和徐階,都要差一些。

閒話說完,待沈榜披上斗篷之後,張居正便吩咐道:“叫汝等來,就是要巡查正東並宣南諸坊,今日到元宵,莫要叫我知道凍餓死一人,曉得麼?”

除了宛平縣外,在場的都是吏員,衙役,坊正,甲首之類的人,聽到張居正的話,各人都是身上齊齊一震。

冬春之時,最爲(wèi)難熬,每年這個時候,都得在十?dāng)?shù)天內(nèi)往城外擡上百來具屍體,有流民,有乞兒,有窮困的貧民,都是貧窮到無安身之所,纔會被凍餓而死。

而張居正一聲吩咐下來,居然不準(zhǔn)凍餓死一人,這個難度,聽起來簡單,卻絕非易事。

“嗯?”

看到衆(zhòng)人沉默,張居正並沒有說話,只是從鼻間冷哼一聲,眼神也瞬間變的凌厲非常。

“師相放心,學(xué)生一定竭盡全力。”

沈榜無可推託,知道張居正在這個時候出來,必是重視此事,當(dāng)下只能俯首答應(yīng)下來。他一答應(yīng),其餘各色人等,也是紛紛充諾,保證都各出其力,絕不會叫閣老失望。

“這樣最好。”張居正微微一笑,朗聲道:“本官五日前入宮,慈聖太后信佛,言及京師年年凍餓而死者不少,思之側(cè)然,本官當(dāng)即向太后保證,今年絕不會再有此事,汝等辦事需戮力而行,莫叫本官在太后面前失信違諾纔是。”

衆(zhòng)人答應(yīng)聲中,張居正折身入轎,也不理衆(zhòng)人的奉承,他所有的衛(wèi)士又將大轎圍在正中,轎伕們擡起轎子,運步如飛,眨眼間便是去的遠了。

……

“看到?jīng)]有,這纔是大官,纔是威風(fēng),纔是真正的大人物。我等,在他面前就是草芥般的人物啊。”

正東坊門前因爲(wèi)這一場熱鬧也聚集起了不少人,在張居正說話時,沒有人敢吱聲,在他走後,纔有不少人議論著,慢慢散開了。

畢竟是過年的時候,熱鬧再好,也不如老婆孩子熱坑頭。

只是經(jīng)此一事,張居正的官聲必定在民間又有變化,傳言一出,閣老在年三十時還在視事,關(guān)切民間疾苦,傳揚開來,自然是人人敬服。

人羣之中,一羣彪形大漢也正站在坊門附近,他們原本是要入坊,正好在坊門前處遇著張居正的儀仗,不敢衝撞,老老實實的躲在一邊等著,直到閣老的大轎不見蹤影,這纔敢繼續(xù)前行。

他們都是滿臉橫肉的壯漢,不論是穿戴,氣質(zhì),模樣,都清清楚楚寫明瞭“壞人”這兩個字,好幾十個喇虎聚集在一起,就算是白天巡街的兵馬司官兵,又或是夜晚出巡的錦衣衛(wèi)校尉都得給他們幾分面子,不會太過爲(wèi)難,至於順天府的差役,坊正裡甲火夫鋪兵一類,

見了這些喇虎,就唯有退避三舍的份了。

這樣一羣人,在張居正這樣的閣老面前,卻自認(rèn)爲(wèi)草介不如,適才張居正表現(xiàn)出來的官威也太有王霸之氣了些。

“不說這些閒話,咱們回坊。”

說話的大漢是走在正中,說話有頤指氣使不容質(zhì)疑的感覺,走路時也是虎虎生風(fēng),特別有威勢。

比起歪戴大帽,反穿著羊皮襖子的同伴來說,他穿的是天青色的直身,腳踩官靴,腰繫銀帶,看著還算是體面人物,長相來說,也是面色白淨(jìng),若不是兩眼閃爍的陰光看著十分駭人,誰能想到,這樣的人是喇虎中的頭面人物,不折不扣的老大?

大明的黑社會,不僅有,而且人數(shù)衆(zhòng)多,力量龐大,還有嚴(yán)密的組織。

在江南,是以一個個“打行”的面目存在著,蘇鬆一帶的遊手無賴特別多,民風(fēng)特別刁頑,和後世人想象的江南人文弱的印象不同,大明中後期時,江南一帶,無賴特多,幫人打架尋仇的“打行”遍地開花,甚至成爲(wèi)嚴(yán)重的社會問題,成爲(wèi)總督和巡撫一級官員需要痛抓狠抓的頑癥!

江南是打行,北方就是各種“會頭”和“團頭”。喇虎寄生在各大衙門,或是養(yǎng)濟院和乞丐羣中,以會頭和團頭的形式存在,他們的部下,有在六部當(dāng)小吏抄手會辦,有的在各坊當(dāng)坊正,總甲,最少也是鋪兵,“排門夫”一類。

走在數(shù)十喇虎中間的這個大漢叫朱國器,便是盤踞在南城,勢力一直到正陽門東西大街和戎政府街,北京城最大的市場都在他的控制之中,眼前的這幾十個漢子只是他勢力的冰山一角,算是每天跟著他的保鏢和跑腿夥計的角色罷了。

“對了,王國峰那一夥小崽子找著沒?”

整個正東坊就是朱國器起家的老巢,他的思生會就在這裡建立,走在這裡,他特別有感覺,大步流星,無人敢擋在他的頭裡。

哪怕就是坊正和兵馬司的人,也是不成。

走在道路正中,看著紛紛走避的人們,這叫朱國器感覺十分良好。二十年的時間,他用盡手段,終成南城的老大,下層的人們畏他如虎,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們卻根本看不到他。

對張居正來說,他確實是草芥和螻蟻,但不被這樣的大人物關(guān)注,豈不是更好麼?

宛平縣令沈榜接的差事,今天晚上就會派心腹來找他,哼,不要有餓死凍死的,這等事,除了他朱某人,誰能辦的下來?

將凍餓而死的屍體,偷偷摸摸處理了便是!

下層有下層的規(guī)矩和秩序,張閣老,他不懂。

“還沒有找著……不過查著了殺周奎的那個小子的背景……”

一個喇虎大約是負(fù)責(zé)此事的人,上前囁嚅著回答。

朱國器沒有說什麼,只是停住腳步,歪著頭打量著這個手下,看了一會兒之後,他突然出手。

“啪!”

空氣中好象有人甩了一鞭似的,突然發(fā)出一聲炸響,朱國器反手一抽,居然將一個彪形大漢給抽飛了出去。

“大哥恕罪,大哥恕罪!”

那漢子整張臉都眨眼間青腫子起來,血絲在臉上沽沽的流淌下來,但他臉上卻是如釋重負(fù)的樣子,顯然是鬆了口氣。

“事情辦好了一半,所以這一次饒你一回。”朱國器神色淡淡的,問道:“那小子什麼背景來著?”

“其父是府軍前衛(wèi)帶俸指揮,御前帶刀官。”

“就這身份敢攬這擋子事?”朱國器狐疑道:“一個三品都指揮,不過是擺個架子,根本不能和帶兵的將領(lǐng)相比,那個後來出手的武將能這麼出力?”

“這裡頭倒是真有關(guān)節(jié)。”

這漢子一臉的血水,但侃侃而談,卻是將國公府找回張惟功,又過繼出去的這一段事講的十分詳細。

這等事,原本就是街頭巷尾最近議論的八卦,所以他打聽的十分準(zhǔn)確,沒有什麼說錯的地方。

“既然這麼著,一時半會還不好動他的手了。”

一個三品指揮是不算什麼,但張惟功畢竟還是當(dāng)世國公的親孫,朱國器吃不準(zhǔn)這裡頭的干係,他只沉吟了一小會兒,便吩咐道:“你的人想來天天都在國公府四周轉(zhuǎn)悠,都撤回來。”

“是!”

“暫且不動那小子,連說也不必說。”

“北城的丁老大和西城的吳老大怕是都知道……”

“他們知道了當(dāng)然也是和我一樣的處置,這不消多擔(dān)心。”

喇虎的領(lǐng)袖人物,嗅覺不靈敏的早就被人送到城外左家莊化人場去了,這個朱國器倒不擔(dān)心。他自嘲一笑,對著衆(zhòng)多手下道:“真沒想到,國公府的小哥兒也和咱們搶這碗江湖飯來了?”

“怕是偶然的多,咱們靜觀其變就是。”

“周奎當(dāng)時正踩著王國峰,要斷他四肢,這小哥兒應(yīng)是看不過眼,所以伸手架了這個樑子。江湖事,這些老爺少爺們哪裡懂得?”

“這話近了。”朱國器瞇縫著眼,微微一笑,只道:“那就這樣,先散了吧。”

年三十的事很快在朝野間傳揚開來,當(dāng)然,是傳揚的張居正奉公唯謹(jǐn),不愧首輔帝師的身份,連宮中的小皇帝也知道了,在張居正入宮講學(xué)的時候,著實表達了仰慕之情。

不過首輔倒是很謙遜,表示只是一樁小事,連記著於國史的必要也沒有。爲(wèi)政者,當(dāng)有仁心,他所做的,無非就是份內(nèi)之事耳。

……

在朝野的讚頌聲中,萬曆三年如約而至。

十幾天的農(nóng)曆新年中,普通的百姓放下一年的煩惱,走親訪友,玩兒葉子戲,雙陸,關(guān)撲,平時再嚴(yán)肅的人家,在新年時也會放開賭禁,由著性子胡鬧一通。

對貴胃之家來說,新年時反是比平常忙碌百倍。

正旦那天英國公府都要入宮朝拜新春,男子去朝拜皇帝,婦人則一樣按品級妝容,入宮朝拜兩宮太后。

張惟功的身份並不夠格入宮,看人家忙著換衣服做準(zhǔn)備,他倒樂得安閒。

但就當(dāng)他取弓在手,預(yù)備練習(xí)勁力時,一個內(nèi)宅的小廝跑了過來,同時帶來一身嶄新的袍服,著他換上,一同入宮朝覲!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章 悟劍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三百章 緩急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十五章 責(zé)怪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十九章 訓(xùn)皇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zhuǎn)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fā)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章 長兄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yī)第九十二章 訓(xùn)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guān)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十四章 反轉(zhuǎn)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十二章 寶刀
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化第四百零五章 底定第八百零七章 商稅第五百三十七章 四海第八百七十三章 塘報第五百零八章 亂象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一百章 悟劍第八百二十五章 用絞第六十二章 贈王第二百一十五章 蹲守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三百章 緩急第八百四十八章 買直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八百五十六章 伐異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十五章 責(zé)怪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七十六章 十萬第一百一十五章 號牌第一百零四章 痛快第四百零八章 私宴第五百七十八章 傳訊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七百八十章 會盟第四百零二章 頭緒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六百八十五章 默禱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二百零四章 步軍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六十九章 剛猛第五百四十八章 乞投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七十九章 訓(xùn)皇第五十六章 提點第六百五十四章 行軍第六十五章 變化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zhuǎn)念第一百三十六章 廷封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六百六十二章 左右第三百一十一章 尖哨第三百九十四章 月錢第八百六十章 更迭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fā)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三十九章 過江第三百五十三章 衝鋒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二十章 長兄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宅第三百八十六章 藉口第七百七十七章 焦急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二章 驚變第二百五十一章 石星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四十五章 說古第一百五十二章 根基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醫(yī)第九十二章 訓(xùn)斥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六百二十九章 關(guān)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機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十九章 諸兄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八百四十七章 總部第一百八十九章 破弓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四十七章 兄弟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zhàn)第一百五十八章 刺殺第五十四章 反轉(zhuǎn)第四百七十八章 奔射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十二章 寶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漾濞| 陆丰市| 攀枝花市| 苏州市| 陕西省| 射阳县| 寻乌县| 江源县| 鹤山市| 禄劝| 伊金霍洛旗| 井陉县| 泗水县| 霍城县| 孟州市| 博爱县| 永顺县| 镇平县| 道孚县| 革吉县| 和田市| 和平县| 湖北省| 灌南县| 巴马| 富顺县| 江门市| 灵璧县| 南涧| 安多县| 梧州市| 胶南市| 阳高县| 三河市| 陇川县| 抚远县| 南平市| 固安县| 芦山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