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章 寶刀

看到惟功已經準備受家法,張元功臉色一變,長嘆口氣,下馬之後就拎著袍角,匆忙進了內院。

在他身後,是穿著武官袍服,腰懸牙牌,身帶腰刀的張元芳,他站在惟功身邊,寬慰道:“事非曲折我們一會再說,但你還小,這般責罰是有些過了。”

一句話說的惟功眼淚差點下來,唯有咬了咬嘴脣,強忍住了。

過不多時,張元功從裡頭出來,面色也是十分難看,他看看惟功,道:“武場你暫且不去了吧,再起事端,恐怕就真要捱打了。”

其實張溶原本一定要打,張元功苦勸之後,才暫且記下,但張溶有言在先,再出事情,則加倍懲罰。

張元功也覺得惟功有些野性難馴,還是不要和這些府中的子弟們接觸爲好。

“是,多謝!”

惟功深吸口氣,將胸中翻滾的浪潮壓了下去,抱了抱拳,謝過張元功。

這樣舉動,使得張元功感覺尷尬,但也無話可說。

待惟功與張元芳二人回到自己的小院時,這一場驚濤駭浪纔算過去,早起去學武,卻遭遇到這種事情,惟功心裡也是一陣無力感。

到了他自己房門前時,張元芳將他叫住,沉聲道:“我知道你想出人頭地,甚至心中還有一些不足爲外人道的東西,但出人頭地不是惹事生非,你心中的恨意最好轉成力量,使得你向上,而不是叫你如刺蝟和豪豬一樣,到處扎人。”

惟功心中一震,身形一滯,猛然停住了腳步。

身前這個三十來歲,正從青年往中年轉變的繼父,看似平常,說出的話來卻是十分睿智。

“有力量了,你就是教訓別人,沒有力量的挑釁,無非是使自己受損,古話怎麼說來著?”

“螳臂當車?”

“對了!”張元芳微笑道:“話不好聽,但是事實,你不要做這樣的蠢人。”

“我明白了。”

今日這一次談話,對惟功的成長有莫大的作用。在此之前,惟功雖然是兩世爲人,但都沒有太複雜和深沉的經歷,在山村慘變之後,經歷太慘,對他的心智都有不小的影響。

如果不是張元芳的安撫和指點,惟功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也真的難說的很。

“七叔,多謝你了!”

這一次的“七叔”稱呼,張惟功叫的心悅臣服,隱隱有三分親熱在裡頭。雖然是繼子和繼父的關係,叫他改稱呼,現在是委實太難了些。

“哈哈,沒有關係,我不過多活了這麼些年月,所以說出一些似是而非的大道理,你可別被我給哄了,哈哈,咱爺倆吃飯去。”

張元芳哈哈大笑,化解了兩人之間的一點點小尷尬,進屋之後,七嬸梅姨已經煮了一桌飯菜,正微笑著等候,一時間,張惟功心中,油然而生一點溫暖的感覺。

坐下之後,他纔看清楚七叔身上的衣飾。

烏紗帽,中間飾綠如

春水的翡翠,身上是圓領大紅袍官服,胸前繡獅子圖案,腰纏玉帶,有一柄斜長的寶刀系在腰間,式樣制式與張惟功在路上見到的大明官兵的腰刀截然不同。

“這刀你喜歡?拿去看吧。”

看到惟功的眼神,張元芳呵呵一笑,將腰間寶刀解開,遞給惟功。

惟功接過,入手一沉,這腰刀有五斤重左右,不論是刀鞘還是刀柄,都是做工十分精細,甚至是華貴,刀柄處,鑲嵌的一顆寶石,就是價值不菲。

但看七叔七嬸的模樣,也不象日子寬裕的樣子,但七叔卻似乎是朝廷一品武官,同時又有這樣名貴的寶刀,真是奇怪。

“爲叔我不是一品武臣,這獅子補服和玉帶都是特賜的。”

似乎是看出惟功的疑問,張元芳夾了口菜,很愜意的小飲一口之後,才慢慢解釋道:“我是榮國公之後,朝廷對勳舊子弟十分信任倚重,京城之中,現有三大營兵馬不到二十萬人,但拱衛皇城的卻不是這些兵馬,而是由府軍前衛、旗手衛、錦衣衛三衛組成的皇城禁軍!”

“七叔你就是管帶皇城禁軍?”

“呵呵,正是。”

原來張元芳是府軍前衛的都指揮使,只是不是掌衛事指揮,所以雖然是正三品武職官,權力並不算大,油水當然也不多,他又不是那種喜歡剋扣兵士喝兵血的上官,日子過的自然緊巴巴的。

“這刀是祖上留下來的,非我可以處置。”張元芳笑的十分溫和:“這是府軍前衛帶刀官特有的腰刀,鋒長細銳,可以捅刺,亦可劈斬,鋼口極好,不是外頭什麼鐵匠隨便能打出來的……”

隨著他的介紹聲,惟功已經將長刀抽了出來。

這刀果然是如張元芳所說,是難得的精品,甚至是精品中的精品。

惟功身處的時代還是冷兵器爲主,民間也不禁刀槍,只是禁火槍和強弩,加上邊境百姓尚武,所以他也見過不少兵器。

哪怕是邊軍的制式兵器,也是見識過了。

但不論是哪一種,都遠遠不能和眼前這一柄寶刀相比!整個刀身,好象是流水般轉動著,刀鋒之處,閃爍著耀眼的寒光,整個刀身渾如一體,刀身如寶劍般細長,一直到刀頭部份,纔有一個不起轉的彎曲轉折。

這種刀,和唐朝橫刀式樣相似,也象倭刀,比起明朝邊軍慣用的腰刀,柳葉刀,更加講究做工,這樣的刀必須用含炭量很低的好鋼,精心打製,否則的話,過於細長鋒銳,稍不小心,就會折斷。

“惟功,希望你將來也能佩帶上這一柄寶刀。”

“七叔,我也能麼?”

“當然能了。”張元芳哈哈大笑,解釋道:“皇帝的安全,皇城和禁城是靠禁軍三衛,而日常行止,內廷有太監持銅頭拂塵護衛,一旦出臨外朝,錦衣衛掌衛事指揮需在殿中提調警備,錦衣衛的力士在殿內外,大漢將軍在殿外護衛,皇帝出臨西苑,南城,則旗手衛的散手

仗也相隨,負責外圍。不過麼,不論在宮中外朝還是在皇帝出外時,我們府軍前衛的帶刀官纔是真正的護衛,一旦有警,我們這些帶刀官就要負起保衛皇帝的責任!府軍前衛一共有四十名帶刀官,不出意外的話,你將來可以承襲此職。”

張元芳解釋的時候,惟功只是默默聽著,感覺著大明皇朝在保衛上頭的種種心思,心中十分感慨。

錦衣衛在內,旗手衛在外,府軍前衛的一般官兵更在外,而錦衣衛之內,又有少量的府軍前衛軍官爲帶刀官,成爲太監之外的最後一道防線,同時有防備錦衣衛和扼制太監的兩種作用。

怪不得明朝近三百年天下,除了太上皇英宗皇帝復辟時有過宮變外,近三百年間,風平浪靜,哪怕是幼主臨朝,也是平安無事。

“呃……”張元芳和妻子成婚十餘年沒有子嗣,這一直是塊心病,今過繼了惟功,相處雖然很短,但惟功給他的印象很好,張溶等人看到的是野性,而他看到的卻是此子不屈不撓,不忘舊情的性情,這可比什麼都要緊。心情很好的他忍不住多飲了幾杯,現在已經是臉紅過耳,陶陶然若醉,打了一個酒嗝,張元芳笑道:“惟功你將來最少也是一個三品前程,在御前爲帶刀官,好生做,一定會比我強……”

醉醺醺的張元芳進內屋睡著去了,七嬸埋怨著,卻也是對七叔的話表示贊成。惟功原本該著有一個國公的爵位,現在無望了,將來好好做,成爲武職一品,也算不壞的前程了。

“難道這就是我將來的道路?”

回到房間之後,惟功看著房間內的一切,心中感覺一陣迷惘。

“報仇肯定是第一位的,今天看來,朱喜等府中的武教頭只是一般,怪不得教出春哥兒這種徒弟出來,自己就算是拼了命的去學,恐怕此生想憑一已之力報仇也是難了。若是出仕做官,無非也就是御前的高級保鏢,沒有特別的表現的話,這一生能有什麼權勢?明朝中後期,一直到亡國之前,武將都沒有什麼地位,歷史上留下大名的全是文臣大吏,武將就算留名的,多半也是吳三桂之類的漢奸之流。戚繼光和李成樑,算是大明武官最後的輝煌和高峰,而自己想要對付的,卻正是在萬曆朝久盛不衰,最終獲得封爵的李成樑和他的部下!這可能麼……”

不論是報仇,或是爲官,惟功對剛剛七叔七嬸給出的道路都不是很喜歡。

終其一身揹著一柄寶刀,在天子駕前做一個活動的人偶,雖然看似風光,也足以向後人誇耀,但惟功想要的,絕不止是這些。

除了報仇之外,他也想要更多!

老天給他一次重活的機會,給他現在的家世和一切,他有機會和信心,活的更加精采一些!

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

這話雖然狂妄,卻也是張惟功現在心理的真實寫照。如果有人知道,一個七歲不到的小孩子卻是已經立下這等志願,怕也會驚的說不出話來吧!

(本章完)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八章 入府第三十章 講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十九章 諸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
第二百四十一章 惟別第三十六章 逆轉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爺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八百五十九章 預感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五百七十五章 力挺第七百九十四章 來犯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事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一百零九章 內市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一百六十二章 想法第一百九十章 蒙古第六百八十八章 雪夜第七百五十六章 經濟第三百九十章 忍耐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刺第一百九十七章 都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難忘第八百八十章 協力第三百五十一章 搶功第六百五十八章 布延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一十二章 碰壁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道第七百一十七章 批覆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六百二十一章 夥計第八百八十六章 堵門第二百七十三章 妖孽第二百六十章 廷推第三百四十九章 騎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三百五十章 亂戰第四百零九章 官亭第六百六十章 明日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難第九百零三章 行動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百七十二章 長崎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二百六十八章 成瑛第五百五十章 烽火第九十九章 殺侄第二百零六章 太監第十三章 苦練第五百八十五章 警告第四百六十七章 堡內第七百二十八章 活泛第十章 武場第三百四十三章 要城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三十七章 入門第二百二十三章 沸騰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八百一十一章 貪心第三百六十五章 守有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車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四百六十章 叔侄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五百一十五章 輕視第二百二十五章 擲首第四百四十七章 藥方第四十一章 痛打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八章 入府第三十章 講官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十九章 諸兄第七百八十五章 限制第八百三十四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五章 募兵第五百一十八章 感激第一百九十四章 整治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一百六十八章 莊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蹊蹺第七百九十二章 立體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鬥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二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動員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四百九十六章 應對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七百零八章 女人第七百三十章 調戲第八百一十章 蒸汽第五百五十七章 秀才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凯里市| 闽清县| 定陶县| 留坝县| 蕲春县| 汉中市| 丹江口市| 肥东县| 河北区| 海南省| 正阳县| 德庆县| 铁力市| 江安县| 崇州市| 横山县| 依安县| 社会| 阿拉善盟| 仲巴县| 民乐县| 孝感市| 普安县| 南平市| 忻州市| 射阳县| 石泉县| 土默特右旗| 宿州市| 武夷山市| 深水埗区| 晋中市| 曲阳县| 重庆市| 岫岩| 罗源县| 广东省| 大石桥市| 仙桃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