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

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是萬曆十八年三月。

初春之時,在京城還是天氣陰冷,與冬季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在江南地方,卻是已經(jīng)春江水暖,草長鶯飛,一派春季盛景了。

福星號一直停泊在南京城外,過年亦未曾離開,原本這一次出航就並不是以征戰(zhàn)和貿(mào)易爲主,而是承擔了別樣的任務(wù),船上的人們當然有一些悶氣,好在過年時自遼陽方面?zhèn)鱽硐ⅲf是福星號立了一功,著加賞船上所有人員,每人都得了一筆豐厚的獎勵,如此一來,士氣自是大振。

當然,便是沒有這獎勵,亦不會影響到船上人等的忠心,只是難免會士氣低落罷了。

得了不少銀錢,南京又是當時天底下最爲繁盛之地,論起酒樓之多,妓院之多,秦準河上風光之盛,當世之時,不復(fù)做第二之想,不要說蘇州揚州,便是京城也差的老遠,當世大城,包括歐洲在內(nèi),在這上頭都沒遠遠沒得比,在這樣的城池之中,各人又是腰間多金,這些天來只要有假可以離船的,便是到南京城中花銷,種種歡心暢意,自也不必多提。

待過了年後不久,江南各家的商行著人將收好的生絲等貨物送來,福星號裝運完畢,卻是離了江口出海,一路南行去了。

一直到最後出海之時,福星號亦未收無錫貨物,哪怕是顧憲成在年前辭官還家,亦是如此。

待年後其餘商船前來時,倒是開始收無錫貨物,不過還是沒有收顧家的貨,與顧家相關(guān)的貨物,也是不收。

至此,江南各家明白了遼陽的態(tài)度和決心,各家也是深感警惕。

遼陽只要出手,居然是絕不留情,這種決絕的態(tài)度,也令得江南各大世家深感棘手,原本他們想替顧家求情的打算,至此算是落空。

這一件事,影響十分深遠,可以說是開了大明政爭黨爭的一個先手,而此事以江南的毫無抵抗和認輸告終,也是惟功與遼陽徹底轄制了海上商路和貨運渠道的原因,若非如此,憑江南這麼雄厚的經(jīng)濟實力,還有在朝中的政治實力,輿論上的軟實力,明末幾十年,大明幾乎就是看江南一脈的雄厚實力,這般輕易的繳械投降,實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三月中時,福星號抵達澎湖。

此時的澎湖算是半個化外之地,原本元時設(shè)巡檢司,大明福建總兵和當?shù)囟妓驹?jīng)亦設(shè)巡檢於其地,但後來逐漸放棄,歷史上荷蘭人在萬曆中期第一次佔據(jù)澎湖,爲當時的福建總兵和都司所止,雙方?jīng)]有發(fā)生衝突,第二次荷蘭人再佔澎湖時,福建總兵俞諮皋出征往擊,擊敗荷蘭駐軍,俘虜其將,荷蘭人佔領(lǐng)澎湖的打算落空,至萬曆中期以後,開始在臺灣本島修築城堡,建立殖民統(tǒng)制,一直到鄭成功感覺在大陸暫且無能爲力,轉(zhuǎn)而攻掠臺灣經(jīng)營爲基地時纔將荷蘭人徹底攆走。

在此時,澎湖卻是已經(jīng)被遼陽徹底掌控了。

福星號經(jīng)過澎湖補充淡水,船員們並沒有下船,在江南已經(jīng)耽擱很久,由長江口到澎湖用

時很短,衆(zhòng)人並無上岸的必要,是以就看著澎湖港的人員不停的忙碌著,將淡水和一桶桶的食物搬擡上來。

自遼陽出,登州可補充淡水和食物,入長江口當然也可補充,再到澎湖補充一次,遼陽的商船戰(zhàn)艦沿海經(jīng)行,補給點十分充足,倒是比起那些遠道萬里在海上漂泊遠航的歐洲佬要從容舒服的多。

眼前的澎湖島是由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島嶼組成,最大的島上建成了一個港口和開墾了萬餘畝的土地,島上已經(jīng)有一萬多移民,由港口人員和防禦軍人及屯民構(gòu)成。

在澎湖,預(yù)計可以建成的屯堡並不爲多,因爲澎湖土地貧瘠,而且經(jīng)常遭遇颱風襲擊,只宜種植矮桿作物,在這裡,種植少量作物只是用作補充,重要的還是作爲轉(zhuǎn)運港口和軍港,另外可以發(fā)展?jié)O業(yè)養(yǎng)殖,經(jīng)濟上的作用並不大,這也是澎湖雖然離福建海邊並不遠,卻一直沒有被納入管制,也沒有大量移民的原因。

作爲港口,澎湖簡直就是天然的良港,本島已經(jīng)在最合適的地方建成了好幾個碼頭,水深十餘米,可以避風,同時可以停泊過百艘帆船,就算是日後的鐵甲戰(zhàn)艦時代,這裡的港口也可以停泊幾千噸位到萬噸的船隻好幾十艘,停泊吞吐能力良好,進出港也是十分方便,最少在福星號停靠的碼頭上放眼看去,四周還有十幾艘帆船停靠著,除了廣東和福建的小型福船外,大船就全部是遼陽海船,剛剛進港的時候,彼此鳴禮炮致意,趴在舷上的船員們都是有一種深深的自豪之感。

在停泊半日之後,碼頭上有一隊騎士策馬趕來,在舷下出示證件之後,船頭的人放下軟梯,由一箇中年男子攀爬而上。

這人氣度沉穩(wěn),行走時龍行虎步,雖然停泊的海船仍然隨著海浪上下起伏,這個中年男子卻是腳步沉穩(wěn),絲毫沒有搖晃之感,縱是積年的老水手,亦是遠遠不及。

看到這般模樣,船上的人知道此人不凡,便是趕緊將他引到船長的艙室之內(nèi)。

“在下遲子凌,海事司澎湖分司副司正。”

見到沈福星,遲子凌一拱手,先是報出自己的姓名官職。

澎湖這裡並沒有設(shè)其餘各司,一共萬餘人,其中有三成是駐軍和工人,還有一半是海事學校分校的學員,剩下的就是屯民和漁民,管理上十分容易,畢竟這裡已經(jīng)被軍港的戰(zhàn)船控制,外不得入,內(nèi)亦不得出,是以並沒有分各司管理,只有海事分司統(tǒng)管一切,駐軍和公安人員也歸海事分司管轄。

沈福星也知道眼前這位副司正,主要是管軍事情報和內(nèi)部公安等事物,幾年前自京師錦衣衛(wèi)投效過來,先是做了別的差事,其實是閒置了幾年,現(xiàn)在纔派出來便是主持澎湖的大局,算是軍情司的中堅人物了。

“不敢,在下沈福星,此前亦在軍情司供職,見過遲司正。”

兩人都是微微一笑,頗有知已相見的感覺。

“不知道遲司正上船來,有什麼指教?”

福星號在江南耽

擱很久,沈福星打算早點到倭國把貨物交易,然後返回中左所,大修一次後再領(lǐng)任務(wù)出海,估計這一次就不會叫他們在國內(nèi)緊自耽擱,又可以揚帆深海,是以他的心情十分急迫,不欲有所耽擱。

對他這種心理,遲子凌也是瞭然,當下也不再說閒話,直截說道:“福星號前兩年在南洋與荷蘭船打過幾回,擊傷擊沉多船,他們最近要打算成立什麼東印度公司,在你身上損了顏面,因而打算在你身上扳回來。近來,澎湖這裡多次有荷蘭戰(zhàn)船出現(xiàn),我們這裡早就言明,只要不在軍港動粗,遵守規(guī)定,就不限任何國家船隻停泊,這是大人要把澎湖發(fā)展成一箇中轉(zhuǎn)貿(mào)易和補給港口的佈局,哪怕是明知荷蘭紅夷要對你們不利,我們亦不能拒絕他們?nèi)敫邸TS是你們在江南耽擱日久,他們久等不至,又到別的地方轉(zhuǎn)悠去了。我要提醒沈船長,這幾艘夷船,俱裝有不少火炮,可稱是船稱炮利,是以要務(wù)必小心爲要。”

在遲子凌說話時,沈福星注意傾聽,待遲子凌說完後,他才沉穩(wěn)點頭,答說道:“我已經(jīng)與荷蘭夷交手幾回,他們野心甚大,往南洋和我大明近海船隻越來越多,大人說,此夷遲早是心腹大患,趁其未發(fā)時,先行狙擊爲要,是以哪怕他們要來找我,最好還是迎頭痛擊,躲閃遲疑,只會損失士氣,傷自己一方的信心。請遲司正替我回遞消息,我福星號迎帆而上,絕不再做躲閃之舉了。”

這兩年福星號已經(jīng)成爲遼陽軍艦中的明星船隻,目前也是噸位最大的一艘,遼陽中左所的船廠還在造更多和更大的戰(zhàn)船,所以很不願這一艘明星戰(zhàn)船出事,而且目前遼陽掌握的裝有三十門以上火炮的戰(zhàn)艦總數(shù)是三十餘艘,這已經(jīng)是費十年之功才攢下來的,目前的技術(shù)條件和海員人才儲備已經(jīng)足夠,用惟功的話來說,十年之內(nèi),可以“下餃子”一般的造船,海事司和中軍部的大佬們可能念及於此,故而今年調(diào)派福星號時,左右來回的在內(nèi)海調(diào)度,實在是不願福星號遇到什麼危險,損了全海事司的士氣。

不過沈福星的見解卻是與上頭不同,日本之行是他力爭而來的,這麼大噸位的海船不敢出海,豈不是笑話?

聲名是打出來的,不是躲出來的!

若是隻躲著不敢於敵交鋒,看似無事,實則就是怯了,強國水師,豈是這般容易得來?不付出一點鮮血,沒有迎頭直上的勇氣,就憑造船能造出一支強悍的水師來?

那自然是絕無可能!

聽著沈福星的話,遲子凌十分讚賞的點頭,當下便道:“請放心,這裡有船北上,我會安排人將情報帶回。”

他原要提醒對方小心迴避,不料卻是這般結(jié)果,公事雖然結(jié)束,遲子凌最終還是忍不住道:“以我對平虜?shù)牟t解,你這一番行事,必然大受他的讚賞。”

沈福星肅容道:“我等戮力進取,不畏艱險乃至性命,豈非就是要報效平虜哉?”

“說的好。”

遲子凌忍不住擊節(jié)讚歎起來。

(本章完)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fā)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零九章 內(nèi)市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九章 習武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shù)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fā)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
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四百一十二章 人禍第八百六十九章 相見第八百三十七章 責罰第七百四十九章 齊集第三百五十九章 東寧第四百五十八章 巧遇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fā)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四百三十章 勇士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四百五十九章 勸說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一百零九章 內(nèi)市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衡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六十章 突襲第十八章 境遇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zhàn)馬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二百零三章 衝刺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六百零一章 驚懼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四百六十一章 打行第九章 習武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二百七十五章 拜訪第五百三十三章 書籍第三百八十三章 麻包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簡報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一百一十章 要人第五百二十二章 軍民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shù)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第五十一章 清丈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五百七十二章 教士第三百九十一章 期待第八百五十八章 突至第六百七十章 私念第九十八章 相邀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三百二十七章 再報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四十六章 憧憬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城第八百六十三章 劍犁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豪第六百三十三章 和睦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七百零二章 重回第一百三十章 激發(fā)第七百九十三章 進堡第四百二十五章 野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第三百八十章 東虜第三百二十八章 被俘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六百九十六章 碰壁第八百九十三章 天平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九章 習武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一章 儒臣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思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三百一十章 廣寧第七十六章 真倭第六百七十一章 傷兵第二百九十六章 軍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五百七十六章 蹊蹺第五百二十章 私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編制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七百二十九章 請客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六百六十五章 炮擊第七百九十五章 衝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御史第二百三十六章 僭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州市| 黑河市| 长沙市| 沙坪坝区| 通江县| 西平县| 大石桥市| 富川| 柞水县| 恩施市| 九龙城区| 佛坪县| 汉川市| 象山县| 共和县| 绿春县| 乌拉特前旗| 嘉禾县| 航空| 南部县| 万山特区| 绥阳县| 河北区| 芜湖县| 花莲县| 三都| 綦江县| 宁阳县| 浪卡子县| 田阳县| 达日县| 新晃| 鹿邑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三穗县| 炎陵县| 平武县| 金沙县| 巴彦县| 五寨县|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