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

王錫爵在家換了道袍,穿著軟鞋,客人們來的時候他已經早就用了晚飯,很簡單的二米粥,配幾碟蘿蔔絲和醃白菜一類的小菜,吃完之後,拿起書稿看了幾頁,聽聞客人來了,放下書本,到二門滴水檐下迎客。

趙南星,顧憲成兩人在前,葉向高,方從哲等人在後,衆人都穿著便服,遠遠看到王錫爵的身影,趙南星和顧憲成兩人對視一眼,趕緊走上前去,按小臣見閣部大員的規矩,在階下跪了下去。

他倆一跪下,葉向高等人當然也是趕緊跪下。

衆人剛叩了一個頭,王錫爵便道:“都起來吧,不必多禮了。”

大家都叩了頭了,“不必多禮”是說不必叩三個頭,算是省了兩個。

杜禮心裡不免腹誹,總兵官也是一品,還有將軍印,上柱國,光祿大夫,全部是一等一的勳銜,還是未來的超品國公,就算是一品文臣見國公按制也該叩拜,可總兵官從來不叫人叩拜,不管是營官還是吏員,或是儒生,杜禮親眼看到惟功曾經在屯堡門前和一羣掃地掏糞的說話,還笑瞇瞇的,雖然不顯的特別親切,但亦不曾有明顯的排斥和嫌棄。

這很難得,也是當時觸動杜禮,叫他老實消停下來的原因之一。

眼前這位相貌清癯的老者,官不過正二品,畢竟只是尚書,還沒有加保、傅,所以到不了一品當朝,只是這威風氣派,卻是比遼陽的總兵官大人要強的多了。

幾個舉子和兩個青年官員一併起身,王錫爵沒有一下子就叫人進來,站在檐下,目光掃視著。

趙南星和顧憲成不必說,青年俊彥,自己也是很熟識的後輩……都是江南一脈,平素往來就很多,特別是出身蘇、鬆、常一帶的官員,聲氣相連,平時往來就很多,現在,在一些有心人的推動下,已經隱然結黨,對這件事,王錫爵既不贊同,亦不反對。

同鄉之誼,抹殺不得,而結黨之事,亦非王錫爵所樂見,當然,最好就是“清楚不了糊塗了”,自己假裝不知就是。

倒是提拔獎掖後輩,是當道大佬理所當然之事,無所謂結黨,是以有今晚之會。

除了趙、顧二人,最出色的,當然是方從哲和葉向高。

一個敦厚大氣,雖然年紀不大,但望之猶如山巒,王錫爵是識人的,一看葉向高,便知道這個後生將來必定是一派領袖人物,暗中便讚了一聲。

再看方從哲,輕靈飄逸,眼中的靈秀之氣簡直掩蓋不住,看到這樣的一個後生在自己眼前,王錫爵都是感覺到一種壓力……眼前這位,未來的功業成就只要伸手,就能到手。

再看杜禮等人,不免就遜色的多。

遼東這幾位,胡省三和夏之臣都較爲平庸,杜禮有一股子桀驁不馴的氣質,雖經打磨,隱約可見,王錫爵眼光很毒,知道這是一個容易抗上,但做事也很頂真的性格。

倒是李甲,他有些看不透。

瞧著,象是一個普通舉子,但氣質之中,總有一點若有若無叫人看不透的東西,似乎是一種很複雜的精神狀態……

王錫爵看了一會,一伸手,笑道:“請進,大家不必拘禮,老夫這裡不敢說別的,香茶是有的,也有一些珍本孤本,難得一見,大家一起喝茶聊天,看看書,這是一件樂事,請吧。”

王家的書房很大,原就是世家,現在又做到閣老,內裡的陳設雖不奢華,情調卻是沒的說。

衆人進屋,果然是人人奉茶,然後書房裡的僕役取出一些宋版的宋人筆記來,大家小心翻閱,小心品讀,順道再說些文章掌故……這一下子更看出高下來了。

葉向高和方從哲幾乎無書不讀,隨便一翻,談論起來,條條有據,遼東的幾個,在這方面幾乎沒法比,方從哲和葉向高都是世家子,家中藏書多,而且教育得法,不是光讀死書,而遼東這幾位,能考上秀才就是全家費了不知道多少力氣,哪有閒空叫他看閒書?又哪有多少宋人筆記叫他去讀?幾本孔孟的書加朱子批註搞不好都是借來和抄來的,想要更多的,根本就毫無可能。

“叔時,葉進卿是肯定不會說什麼的,我們去攻方中涵。”

趙南星和顧憲成今晚沒有說什麼話,他們原本就是爲了考察葉、方二人而來。葉是軍戶,但出身是在無錫,顧憲成正經的同鄉,方是錦衣衛,可也是正經的浙東後裔,這兩人,趙南星和顧憲成都看中了。

“中涵,此科必中,底下有什麼打算?”趙南星一臉溫和的笑容,對著方從哲微笑道:“如果在一甲或二甲前列,當然是翰林,如果三十名以後,倒不一定,考試之道,學識當然第一,不過有時亦有運氣一說,吏部之中,我還能說的上話,未知你中意哪一部?”

新科進士,除了翰林之外,或六部主事,或光祿太僕大理各寺,或是通政司行人,授職之前,多半“觀政”,也就是學習政務,分發各部是吏部之權,趙南星居然隨方從哲隨意挑,也算是真心曲意結納了。

“如果要選宅邸,”顧憲成笑道:“我有幾個信的過的房屋經紀,斷不叫他們哄了你去。最好是住西城……小時雍坊我就知道幾個院子還不錯,所費亦不多,如果中涵你手頭緊,不妨從我這裡先支一些用著便是。”

他們倆人,倒是真的熱誠,雖然是許諾選官,買房,但語氣是關懷備至,前輩提攜後輩的感覺,而不是赤裸裸的權錢交易。

事實上如果方從哲已經中了進士,感覺不免變了味道,現在麼,倒是恰到好處。

“這,兩位的情意,從哲十分心感。”方從哲的臉上充滿了感動,十分誠摯的道:“不過,會試之前,說這些真的爲時尚早啊。”

“凡事不預則廢啊。”顧憲成開玩笑道:“難道中涵你以爲自己考不上?這真是笑話了。我看你不僅必中,而且多半能在一甲。”

會試之前,不迷信的人也要討個好口彩,一甲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這前三名,讀書人巴望到這任何一名都是足慰平生的事,方從哲當然也不例外,當下眉開眼笑,很是謝了一謝。

“那,究竟怎麼說啊?”

趙南星辦事,講究穩準快,

看準了就下手,看不準絕不亂動,但一下手,一定要快刀斬亂麻,一刀下去,立時成功。

絕不給人猶豫,反覆,左思右想前後支拙思考的時間和空閒。

應下來,底下的事就好辦了。

現在他們還沒有東林黨的名號,勢力也還沒有二十年後來的大,但東林黨的發端與發展,絕對是與趙南星在早期的經營,密切相關。

“這個,”方從哲沉吟片刻,終下了決心,答道:“在下已經答應沈龍江學士,會試之後,就住在他府上,靜候消息。”

“龍江先生?”

“是。”

“原來如此。”趙南星眼中精芒一閃,和顧憲成對視一眼,兩人沒有再說什麼,只是點了點頭,各自散開,卻是與葉向高說話去了。

方從哲微微苦笑,自知這一下已經得罪了眼前這兩位青年官員中的實力派,可他也沒有辦法……出身浙江,沈龍江,也就是現在的翰林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教習庶吉士的沈一貫,也同樣是浙江人,而且,隱隱是浙系官員的領袖人物,有沈一貫照應,方從哲當然是敬謹遵從,沈一貫雖然官位還不高,但隱隱是浙黨和清流雙重領袖人物,資歷也夠,幾年後到侍郎一級,十年後到閣臣一級,不是難事,比起趙南星和顧憲成來,沈一貫對方從哲的幫助又要大的多了。

此中關係,算起來很庸俗無趣,但一旦涉足官場,又是非算不可了。

回去的路上,只有葉向高還保持著不錯的情緒,杜禮李甲和方從哲等人,情緒都並不算高。

杜禮幾人,雖然得到很客氣的招待,但明顯沒有受到重視,自己心裡也很明白。

顧憲成倒是套了幾句李甲的底,沒發覺什麼,也就作罷了。

方從哲拒絕了趙南星的邀約,自知還沒有踏上仕途,已經隱隱站在黨爭的邊緣,他不僅師從沈一貫,還和趙志皋等浙黨大佬平常有往來,各大佬對自己一脈的弟子也是多方照拂……孫承宗還是一個不到二十的秀才時就住在京師直隸籍的兵備道家裡,後來人家當了巡撫,他又去當幕僚,關山萬里,共參軍機,這樣才積累了人脈和閱歷。

當道大佬,要提攜的肯定是自己的門生弟子,然後就是同鄉同黨,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只是大明這二百來年,以前閣權不重,黨爭痕跡不顯,到不了最高層次,現在經過嘉靖和萬曆早年的變革,文官權力更上層樓,而黨派兼跡越發明顯,已經是明顯的多事之秋了。

“今日有擾了。”

衆人到住處,彼此告別,方從哲等人,自然感謝葉向高的好意。

“咳,我的一番苦心,今晚看來是落了空……”葉向高也很撓頭,東林黨看似不拘南北,只要同道人才,但還是以同鄉爲主,特別是南直隸的人才,優先招錄。李甲等人,也是中等資才,但因爲是遼陽過來的,趙南星和顧憲成竟然看不上,自己也是沒有辦法了。

至於方從哲,那是真正遺憾,不過,既然趙南星都勸不來,自己也就不必多說了!

(本章完)

第十七章 感激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十章 講官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三十章 講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十八章 境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
第十七章 感激第六百五十一章 前哨第六百四十一章 送別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市民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三百三十九章 感念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奴第二百七十四章 出題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二百零二章 騎兵第三十章 講官第七百八十七章 規劃第八百五十四章 閣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如柏第七百六十二章 傳教第六百一十六章 復仇第七百八十六章 統算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六百七十四章 休整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三十二章 罷免第四百六十六章 田埂第三百九十七章 轉念第三百一十九章 基礎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六百三十七章 小組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七百五十一章 如夢第四百七十六章 披甲第五百一十七章 鹽場第八十一章 交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毒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浙黨第四百五十章 分別第七百零五章 詢問第七百五十七章 顧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失悔第七百一十二章 壓迫第六百一十二章 飛馳第二章 驚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家將第七十八章 榜眼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路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五百六十六章 棉花第九百零一章 左右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第六百二十七章 承諾第七百八十三章 投降第五百四十七章 細柳第五百零三章 真空第五十九章 練槍第六十八章 強項第七百一十三章 苦役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七百零一章 笑談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龍騎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方第六百一十九章 選址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牢騷第三百二十四章 論財第四百一十五章 算計第七百四十八章 四將第二百零七章 供佛第三百零六章 錯誤第四百九十四章 左右第六百六十九章 碾壓第五百二十三章 紛至第五百二十四章 推銷第四百四十二章 儒學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一百五十三章 氣息第五百九十八章 府內第三十章 講官第四百六十二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八百二十七章 車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校尉第三十章 講官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十八章 境遇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八十四章 靈機第四百四十三章 參謀第三百七十章 爭搶第八百二十六章 所謀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八百零九章 勸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台市| 上杭县| 柳州市| 天柱县| 湄潭县| 胶州市| 湖州市| 乌审旗| 罗江县| 齐河县| 龙泉市| 塘沽区| 孟津县| 江孜县| 百色市| 巴彦县| 化州市| 田阳县| 红桥区| 乐昌市| 米泉市| 茂名市| 久治县| 寿阳县| 泰和县| 迭部县| 萍乡市| 景洪市| 巩留县| 正镶白旗| 丁青县| 大姚县| 弥勒县| 老河口市| 宜君县| 郁南县| 平谷区| 长治县| 肇源县| 庆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