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祈禱氣運

翌日天色還未完全放亮,花葯山上的太平軍營壘之內,太平天國西王帶領屬下做起了禮拜的祈禱,順道也將這一次攻城戰的禱告也做了。

昨日聽聞北路軍也受阻於河岸之後,蕭雲貴和左宗棠商議了半天,也沒能找到這次破襲戰沒有成功的毛病出在哪裡,最後左宗棠只是說了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蕭雲貴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作爲一個優秀將領,軍事、策略、領兵、佈陣等等是可以學習的,唯獨運氣這一項是沒法學。縱觀古今中外歷史,很多以少勝多的戰例當中充滿了將領運氣的成分,例如官渡之戰,曹軍要不是有許攸投靠,知道了袁軍屯糧所在,那戰爭的結果便會改變。所以說戰爭中總是充滿了不爲人控的因素,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就是運氣,日本人稱之爲武運。

蕭雲貴自忖人品和運氣不算上佳,思來想去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倒是林鳳祥提醒了他。稍晚時候,林鳳祥前來稟告地道已然完成,順便說起明日便是禮拜之日,雖然在戰時,但也該帶領全軍進行禱告。林鳳祥直言不諱的說了現下軍中流傳著一些不諧之言,便是在開戰之前,西王沒有帶領大家進行戰前禱告,所以戰事進佔纔會不順。

聽完之後,蕭雲貴反而倒喜出望外,自己從前便是信奉基督教的,雖然沒正式受洗過,但每次考試前他都很虔誠的祈禱,希望上帝能夠保佑他。這次也一樣,或許自己虔誠的祈禱天父皇上帝能夠讓運氣站在自己這一邊,穴地攻城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可別再出什麼狀況了。

所以天還沒亮,蕭雲貴便帶領全軍做了禮拜和戰前祈禱。儀式結束之後,望著各軍典官分頭寬慰和鼓勵著諸軍將士,不論是老兵還是湘中新兵,人人臉上都是帶著虔誠無比的肅穆靜靜聆聽,漸漸的人們臉上的恐懼、慌亂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狂熱和興奮。這時候蕭雲貴有些明白過來,自己手握著一種利器,運用得好可以讓兵卒們找到一種強大的精神寄託和信仰,面對血與火的殘酷戰爭,只有強大的精神寄託和信仰才能驅散恐懼和無助,讓人無所畏懼,這也是爲什麼太平軍不害怕肉搏而清軍非常害怕的原因所在。

望著各軍傳教典官忙碌的樣子,蕭雲貴似乎看到了後世西方軍隊中的隨軍牧師,同時也有後世本國軍隊政委的影子,又想到一個問題,他要徹底控制一支軍隊,需要的正是這些典官,而非僅僅靠林鳳祥、李開芳幾個將領。或許幾個親信將領會有些作用,但作用絕對不會比這些下級典官作用來得大。蕭雲貴打算在這一戰結束之後,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利用這些典官來控制自己的軍隊,他們的成敗和引到方向絕對會影響這支軍隊的未來,他蕭雲貴到底是需要隨軍牧師還是政委呢?還是兩者的結合體?眼下他暫時想不了那麼多,祈禱結束後,他只能專注於戰事。

和蕭雲貴一樣早起的還有衡州城內的和春,被屬下戈什哈從小妾溫暖的被窩裡叫醒,和春把城外的長毛賊首僞西王的十八代祖宗罵了個遍,要不是這僞西王,自己何勞這麼辛苦要早起?

昨日太平軍的攻城戰雷聲大雨點小,不像是從前玩命長毛賊的作風,和春估計城南的賊寇是在等城北的長毛一同攻城。昨日黃昏時分,城北草河上太平軍已經架起了浮橋南渡,和春派了一支兵馬由參將德亮率領出城襲擾北岸的太平軍搭建浮橋,但對岸太平軍架起木舟、竹筏惡狠狠的強渡南岸,北岸又有太平軍炮陣助戰,德亮戰了三個時辰也不能突破灘頭太平軍臨時建起的營壘,只得退回城內。隨後,太平軍加快了建橋的速度,時值冬日,河水平緩淺窄也幫了太平軍的忙,黃昏時分浮橋建好,北岸的太平軍大隊開始渡河。

是以和春不敢大意,傻子都知道今日太平軍定會發動猛烈的攻勢,城南、城北都會被太平軍同時強攻,所以他起了個大早,安排城內的防務。

城北交給參將德亮守禦,和春專注於城南,因爲城南有長毛僞西王的大旗,這邊一定是太平軍攻打的重點。在城北巡視一圈之後,和春倒是很放心德亮的部署,各種守城器械充足,德亮還抓了不少城內難民壯丁上城助守,人數遠比城外的太平軍多,並不怕太平軍強攻。

巡視完後,和春帶著一衆戈什哈趕往城南,離著南門還有裡許的時候,只聽一聲悶響,腳下大地似乎都在震顫,巨大的響聲之中,城南十餘丈的城牆轟然被炸開,碎石塵土瀰漫整個城南。

和春被這突如其來的爆炸聲嚇了一大跳,胯下青驄馬驚恐的人立而起,將也是有些愣神的和春掀下馬來。左右戈什哈大驚,急忙上前將摔了個七暈八素和春扶起來,探視之下好在和春沒有大礙。

和春顧不得自己身上的疼痛,目瞪口呆的看著城南的城牆,塵土還未消散完,朦朧之間已經可以看出城南一段十餘丈的城牆已經倒塌,城外太平軍的歡呼和吶喊聲直衝耳膜,狗孃養的的長毛賊竟然玩穴地攻城!

在桂林之戰時,長毛賊就用過這招,但桂林城地下是堅固的巖石,挖不動,所以長毛賊的穴地攻城沒有成功,但隨後的道州、全州、郴州幾戰,長毛都有用這招。

和春抽出佩刀,聲嘶力竭的大喝道:“號令全軍給我上前堵住缺口!用人填都要把缺口填上,奮勇向前著,賞銀一兩,後退著立斬不赦!”

和春的將令飛快傳出之後,城南的清軍只得硬起頭皮往缺口堵去,一方面是衝著賞銀,另一方面也是擔心城破之後太平軍會斬盡殺絕。和春手下清軍可是和太平軍在廣西據戰良久的,各人手上都沾了太平軍的血,知道城破之後落在太平軍手中可是隻有死路一條,當下蜂擁往缺口堵去。

但城外的太平軍似乎還沒有及時強攻,當清軍聚集在缺口時,第二聲巨響傳來,太平軍下層地道埋藏的萬斤紅藥也順利炸響。天空中佈滿了殘肢斷臂和猩紅的塵土,清軍慘叫著四散逃開,就連靠近缺口的和春都被氣浪震倒。

伴隨著巨大的歡呼聲和喊殺聲,城外的太平軍高喊著:“天國萬歲!誅妖除魔!”的口號,開始蜂擁往缺口突入。血腥的缺口上,佈滿了清軍死屍,洶洶的烈火燃起,一陣陣屎臭味飄蕩起來。原來剛纔的爆炸引燃了城南清軍囤積的火油,缺口處燃起大火,但太平軍依舊蜂擁向前,用倒塌的城牆磚石塵土掩蓋大火,繼而突入城內。

和春在百餘名戈什哈的護衛下,倉惶逃往城北。和春滿臉的驚恐,回頭望時,城南已經是一片血雨腥風,到處都是往北奔逃的清軍潰兵,稍稍凝聚起來的士氣被第二次爆破徹底擊垮,城南已經守不住了,那城北也是守不住的。

稍稍清醒過來的和春急忙召集潰軍往西門而去,東面也去不得,東面有湘江阻隔,倉促之間根本逃不出去,只能望西面祁東縣奔走。慌亂之間也顧不得德亮了,總要有人留下來斷後吧,和春毫不猶豫的把德亮給出賣了。

引著千餘潰兵倉惶逃出西門,和春部如喪家之犬般沿著官道往祁東縣逃去。行至數裡外的莫石塘,一支千餘人的太平軍伏兵殺出,當先一人卻是太平軍老將曾天養。

和春部清軍已經膽寒,被太平軍衝殺過來一陣猛攻之後四散潰逃,太平軍一直追殺到草河岸邊,曾天養望準了穿著官服的和春緊追不捨。追到草河邊後,好在和春手下戈什哈奮勇抵擋,和春和幾個親信才得以從易州灣搶了條竹筏逃過北岸去。

原來昨日李開芳、李以文、曾天養、何震川南渡之後,便得到蕭雲貴的將令,命他們趁夜色分兵趕往城西埋伏,因爲左宗棠算定一旦城南有所突破,城內清軍定會有向西逃竄者,是以提前埋伏。果然城南一破,和春便往西逃,被曾天養伏兵截殺,僅以身免。

城內的戰事卻一直持續到午後,德亮率領城北兩千餘清軍眼見逃不出去,做了困獸之鬥,但在城南、城北太平軍的夾擊之下,德亮抵抗了三個時辰之後,最後戰死城北,手下兩千餘清軍全軍覆沒。而他強抓的難民壯丁惱恨清軍的粗暴,在太平軍強攻的第一時間便四散逃跑,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讓清軍士氣盡散,很快覆滅。

進城剿滅最後的清軍之後,蕭雲貴急命各軍分守城門,安定城內百姓,打開官倉放糧給百姓。望著衡州各處裝得滿滿當當的錢糧、布匹、紅藥、器械、鳥槍、火炮等輜重,蕭雲貴兩眼放光,不顧形象的惡狠狠罵了句:“他孃的,老子發財了!”

蕭雲貴的高興勁沒有持續多久,正當他命左宗棠帶人清點物資的時候,城南外朱錫能急報,說派往南面的探馬回報,耒陽有大隊清軍往衡州而來,距離衡州已經不過四十里路了。

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91章 難以抉擇第20章 未知之數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83章 村坊團練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99章 冤冤相報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87章 定有所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84章 破廟苦戰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83章 村坊團練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95章 明正典刑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211章 背水一戰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36章 渡口浮橋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4章 耶穌下凡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669章 回國人選
第568章 雲南會師第540章 興安靈渠第712章 書房秘聞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47章 各出奇謀第213章 清軍登岸第599章 聯軍困境第555章 用人之道第608章 歷史責任第177章 天主教堂第519章 分兵西進第151章 殺與不殺第193章 奉命撤軍第135章 貴雲白澤第526章 韜光養晦第222章 運河水匪第444章 君臣心理第647章 虛張聲勢第316章 妙音儲秀第593章 感謝上帝第153章 推背圖頌第143章 上虞備用第146章 離京南下第122章 祈禱氣運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180章 契約精神第186章 政略調整第91章 難以抉擇第20章 未知之數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580章 聯軍等待第692章 投票結果第428章 西王救兵第302章 田畝均制第83章 村坊團練第729章 製造麻煩第99章 冤冤相報第713章 九思堂會第131章 圍魏救趙第445章 依蘭到手第63章 陰險小人第480章 滇南古廟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87章 定有所第631章 被俘之後第639章 試探攻擊第430章 成敗一舉第181章 拯危醫館第293章 衡州惡戰第657章 順理成章第84章 破廟苦戰第477章 葬禮登基第679章 海上游擊第259章 雷霆救兵第572章 雪帥之約第455章 如何選擇第249章 海關顧問第429章 西王陽謀第685章 竹山惡戰第721章 出動出擊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472章 反戰萌芽第271章 無間之道第741章 天國條件第113章 出隊之議第83章 村坊團練第521章 穩定戰線第95章 明正典刑第707章 秋後算賬第252章 鴉片稅率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371章 北征之始第248章 海關關稅第163章 禮物交換第333章 外籍教官第573章 意義不同第304章 再起波瀾第211章 背水一戰第228章 廈門起義第738章 義務未完第396章 計劃忽變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90章 還軍灞上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36章 渡口浮橋第587章 清軍火炮第443章 傳位詔書第105章 波詭雲譎第517章 火燒城池第176章 初戰團練第140章 勢如破竹第469章 南丁格爾第4章 耶穌下凡第574章 嚴父愛兒第491章 衝突之始第390章 權力更迭第743章 伊犁條約第164章 借刀殺人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669章 回國人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清县| 克拉玛依市| 张家川| 宝坻区| 札达县| 鄱阳县| 隆子县| 辽中县| 成武县| 岳普湖县| 蚌埠市| 六盘水市| 抚松县| 庆阳市| 赣州市| 定西市| 红河县| 喀什市| 于都县| 监利县| 霸州市| 永嘉县| 平南县| 洪江市| 迭部县| 文登市| 额济纳旗| 肃宁县| 定西市| 天全县| 许昌市| 清镇市| 高台县| 六盘水市| 肥东县| 阳高县| 汶川县| 丽水市| 紫阳县| 邯郸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