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1章 情關難過(二)

雅婷和紫蝶向將軍府行去。

此時天上的太陽已經出了地平線,在長安城內散下了萬點陽光,而街道上的人也增多起來,喧囂聲充斥著四周。

還沒有到將軍府,就看見一些身穿素縞的學生往將軍府方向行進。

“紫薇學堂的學生都出來了!怎麼都穿著孝服,難道李大帥有什麼事情?”一個過路者問著一名站在街道旁邊的書生。

“朋友,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些人是給一名俠女去送葬,據說是這俠女把叛亂的消息第一個告訴了李大帥,可惜傷重告訴完,人也去了!爲了感謝這名俠女救了李大帥和紫葳學堂一系之人,由將軍府牽頭舉行盛大葬禮安葬她。”書生搖頭晃尾地說道。

雅婷和紫蝶恰巧聽到了他倆的對話,雅婷頭一陣眩暈,身子幾乎無力地癱倒,旁邊的紫蝶也臉色煞白,但理智還清醒,她伸出手扶住雅婷,說道:“小姐,他們說的俠女,不會是燕靈吧?”說完,自己的眼淚先流了下來。

“不會,不會……”雅婷使勁搖頭,但心跳動的厲害,不祥的感覺一次次衝撞著她。

倆人互相摻扶著,尾隨那些學生,慢慢向前挪動。

將軍府已經聚集了穿著素服的三、四千人,人裡有紫薇一系的千餘人,有李林龍的部下千餘人,有一些平時交好的各級臣僚千餘人,剩餘的就是侍衛、僕從和丫鬟。還有百餘名身披黃紗,負責唸經超度的高僧。

放眼看那裡,素燈高掛,白絹飄展,木魚陣陣。

雅婷、紫蝶看著府門外成羣結隊的人,知道這時想要進去,並不容易,二人正在猶豫,忽見隊伍散開,成隊的舉著招魂幡的人先走了出來,隨後則是一大隊侍衛,再往後則是送經的和尚,和尚的身後是裝有紅木棺材的馬車,接下就是李林龍帶領的紫葳一系的人……

“他們這是要出城送葬,咱們跟著看看。”紫蝶輕聲說道。

“恩。”雅婷點了下頭。

長長的隊伍向前延伸,一直出了西城門,在一處松柏林立的地方停了下來,並按隊列排列開。

墓場風景秀美,景色旖旎,可以說是個風水寶地。

和尚們的木魚聲、頌經聲陣陣迴盪起來,其他人則鴉雀無聲。

一陣馬蹄聲傳來,幾百名身穿素服的唐軍將士策馬飛馳過來,奔到跟前,當先的一名女將翻身下馬,撥開擋路的衆人,一路哭著走向前面。

“燕靈姑娘,你救了大家,也救了我呀!”她的哭喊聲在肅靜的隊伍裡分外刺耳。

下葬的隊伍出現了小小的**,有人低語:“這楊大將軍真是個至情至意之人,對素不相識的救命之人仍能如此動情!”

躲在樹林中的雅婷、紫蝶也聽見了楊雪的哭喊,倆人不由得一震,她們到此終於弄清了死去的人確是燕靈。

“小姐,燕靈沒了。”紫蝶先哭出聲來,身體因激動抖動不停,雅婷淚水也瞬間滑落面頰,手無力地扶著一棵松樹癱坐在地上。

三人名爲主僕關係,實則情同姐妹,患難與共,生死相依,如此的感情,燕靈的死自然對她倆的打擊很大。

鏗鏘有力的聲音隱隱從遠處傳來:“一位武功高強的女俠,一位美麗的少女,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一件要改變大唐命運的大陰謀,她出於俠義和良知,冒著死亡的危險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我們,我們得救了,可是美麗的她卻因傷重而香消玉隕。我們不知道她來自哪裡,不知道她的過去,她的親人在何方,但我們知道,她是挽救我們命運的人,因此我們將在以後的人生中永遠記住她的名字——燕靈……”說話的是狄仁傑。

哭聲在整個隊伍中響起。

“看來楊雪並沒有殺紫蝶,紫蝶是因傷重而死。”雅亭停止了哭泣,望著遠處幽幽地說道。

“哼,我感覺那一聲拉長音的哀號很做作。”紫蝶冷冷地迴應,片刻,又對雅婷說道:“咱們是不是出去,直接會會他們,我想更確實地瞭解燕靈到底怎麼死的。重傷,那麼重的傷怎麼才能從太傅府跑到將軍府,路程並不是很近啊!”

雅婷神情慘淡,也想不明白,半天應道:“晚上去吧!”

……

皇宮內武媚娘與高宗在紫宸殿翻著奏摺。

“皇后,有御使上奏說李林龍答應牽連叛亂者的求情者當竭力保全叛亂者,你說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會是收買人心吧!”高宗眉頭皺成了一團,對於李林龍對外打包票他很反感。

武媚娘聽了心裡也很不悅,暗思:這李林龍怎麼不來請奏,到底怎麼想的。經過叛亂這件事,武媚娘對李林龍可以說更看重了,畢竟是利益栓在一起的,榮辱與共,而且在沒有人能取代李林龍在外替她擋風擋雨的情況下,她還要暫時依仗他一陣子。

心裡不悅,說出的話卻別有韻味:“李林龍這人想問題總是看的更遠一步,也許有他的打算吧,今天聽說他爲那名報信的女子送葬,明天估計他會來奏明的,陛下不必掛心。”

高宗信服地點點頭:“皇后,李林龍爲朝廷效力也有十多年了,這些年他做的很多事情出人意料,但都有利於社稷,對外他率軍屢戰屢勝,爲我大唐培養了幾支鐵軍和一大批將才,使我大唐疆域擴大了一倍之多,收復了西域、統一了半島,天竺被佔領也有他的功勞,還有裴行儉在大食開疆擴土,打出了我大唐威風,也有他識人善用的功勞。朕對他很滿意,但因爲有時不知道他思考什麼,所以對他有些疑慮。”

誇讚李林龍的言辭觸動了武媚孃的心事,作爲女人她從心底喜歡能幹英武的男人,與高宗比起來,她更欣賞李林龍,但高宗畢竟對她太好了,這份感情使她不敢有半點辜負的念頭。

“李林龍內治看來也頗有一套,在西疆和西域施行的政策,現在看來取得成果了,遠的不說,這幾年西域、西疆不再向朝廷要錢,還每年朝廷繳稅納供很多錢,可見那裡目前十分繁榮,這都是他的功勞。”

“恩,此人文武韜略確實是幹才,只是掌握不好到成了權臣,不好甩掉。”高宗存有一絲隱憂。

武媚娘心裡也這樣認爲,因此符合道:“陛下說的妾身認爲是對的,所以妾身想此事過一段時間,發揮他的治理地方纔幹,給他以文職,去江南抓抓經濟,那裡是咱的米倉財庫,抓好了利於社稷,抓壞了乘機革掉他的權力,賞他金錢美女在江南安養人生吧!”她說的這些建議實則一方面讓李林龍不在京師無法照顧京師部舊,使他的部下只好直接聽命自己;另一方面也想讓李林龍擺脫軍權,甩掉對朝廷構成的威脅。

高宗笑了笑,颳了下武媚孃的鼻頭,應道:“要是做的好,以後怎麼用他?”

武媚娘應道:“讓他在江南呆個十年八年,朝廷軍隊將領也都換了一茬,那時他即使回京又有什麼作爲?”

高宗攬住武媚孃的柳腰:“皇后想的周全。”

……

葬禮結束後,人基本都散去了,李林龍回到府內,狄仁傑、周興都被特意叫著也到了將軍府。

李林龍把昨天收的狀子讓人拿給了二人,他說道:“京師目前抓人抓的,人人自危,這樣鬧下去,會讓朝野上下,覺得咱紫葳得理不饒人,在京師這個地面混,不能把事做絕,那樣有一天咱的人萬一倒了牌子,會有很多人給咱來個落井下石。”

狄仁傑、周興都點頭贊同。

李林龍繼續說道:“這些訴狀,你們都回去逐一覈對,對於牽扯輕的,要量罰也輕,沒牽扯得儘快釋放。法要兼顧,人情也要明白。總之,要萬事站在理上,不能胡來,害了別人,早晚也害了自己。”

周興應道:“山主的意思,我很贊同,被關押的人很多也都是幹才,長孫無忌用的人不都是孬種,我的意思可以讓他們改過自新,投到山主門下。”

李林龍擺手道:“這樣因主子死了就另改門庭的人,我是不喜歡的,投我我也不要,能夠背叛別人,也能背叛我。”

狄仁傑讚許道:“山主明智。”

“目前抓住的有多少人?”李林龍問道。

“粗略估計有四千多人。”狄仁傑應答。

“我看嚴懲一、二百人就可以去,其他的輕者都想辦法放了吧!”李林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秀香走了進來,道:“飯菜好了,你們邊喝邊聊吧!”

酒菜端了上來,三人就座。

“山主,學生以爲這次兵變,暴露出了我們一系人存在漏洞,那就是消息不靈通,學生以爲對待陰謀詭計之人,就不能講君子,也當有所警覺和探察。”周興說道。

李林龍是從現代社會來的,深知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聽了很贊同,略微思考一番,應道:“我有個想法,建立個民間幫派組織,專門負責情報收集,把咱的探察消息之人遍佈朝野。你們看靈兒有江湖經驗,用她當頭怎麼樣?”

狄仁傑、周興都很贊同。

正說到這裡,廳外面傳來喧譁聲,有僕從跑進來稟報道:“有倆位小姐要見老爺!”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二)第3章 掛職東宮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9章 風情嬌娘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三)第38章 風雲再起(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6章 太子心事第14章 功城之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10章 巧取敵城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11章 誘敵深入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10章 巧取敵城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13章 一本兩得(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8章 草原大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14章 攻城之戰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二)第3章 掛職東宮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9章 風情嬌娘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三)第38章 風雲再起(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6章 太子心事第14章 功城之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10章 巧取敵城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11章 誘敵深入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10章 巧取敵城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13章 一本兩得(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8章 草原大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3章 浴血峽谷(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14章 攻城之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清县| 察哈| 桂阳县| 三门县| 九龙坡区| 绥芬河市| 沂水县| 罗田县| 乐业县| 会宁县| 辽源市| 法库县| 通州区| 怀来县| 鄂尔多斯市| 新干县| 虎林市| 务川| 分宜县| 宜黄县| 麟游县| 绵竹市| 建阳市| 积石山| 翁源县| 罗源县| 石柱| 渝中区| 桐乡市| 蒙自县| 海阳市| 静安区| 东莞市| 遵义市| 嫩江县| 邵阳县| 高邑县| 泰和县| 安龙县| 外汇| 上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