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章 血戰牢山(二)

秀香按照李林龍的命令率人清查駱鴻義資產,共查到來歷不明資產五十四處,地契上百張,金銀珠寶摺合現銀二十萬貫,細絹上萬匹,糧食萬石。金銀珠寶和糧食當然成了軍餉和軍糧,而房產和地契則向城內發佈告示拍賣和準許冤主認領,拍賣所獲的收入也成了軍餉。經過查抄駱鴻義,想要籌集的軍餉和糧草都齊了,只等西州兵馬和軍糧一到,一起趕往前方軍營。

李林龍命樑烈撥款爲隨他死戰而殉難的近兩千名將士修建了陵園,並親自題寫了墓誌銘,曰:大唐永徽二年初,瑤池都督府都督阿史那賀魯叛亂,爲保大唐子民不受凌辱,本州別駕李林龍率軍兩千出戰。大唐將士於蒲類之戰奮勇搏殺,校尉孫冉、李平及壹千玖百玖拾柒人戰死,只李林龍等陸人生還。立此碑以銘志血恥。

碑立好後,他不顧自己身體傷痛,親自前往祭掃,淚灑墓前,此義舉使庭州軍民深爲感動。

醒來第四天,在樑烈、靈兒等人簇擁下他到軍營裡檢閱邊軍。他身上共有十三處刀傷,一處箭傷。後背挨的那刀是最嚴重的,豁開了將近尺長的口子,皮開肉綻,好在沒傷到筋骨,要命的就是射在左肩上的箭傷,身體稍微運動傷口就疼的要命。

他現在管不了什麼疼痛了,前方戰事吃緊,必須儘快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是貽誤軍機,就是自己有一百顆腦袋都得讓朝廷給砍了。

他站在庭州城唯一的一處演武場中間的點將臺上,用眼光掃視著臺下集合起來的庭州四千八百名精銳騎兵。庭州是兵家重地,軍隊人數雖不多,但裝備和兵士驍勇善戰卻都是一流的。

這四千八百名精銳騎兵每人常規裝備有戰袍、鎧甲、橫刀、弓、箭三十支、槍、圓盾,另外還有一千人另配有四發連擘張弩、配弩箭百支,兩千人另配有陌刀,這樣的軍隊裝備在當時的年代已經是相當精良了。

騎兵分四營,由四名校尉統領,分別是校尉張濤統領神武營,校尉韓德勇統領神威營,校尉程風雨統領神風營,校尉龍廣統領神嘯營。

李林龍很滿意地瞧著這些精神抖擻的士兵,他相信自己可以帶著這支威猛的軍隊打幾場漂亮的勝仗。

“請把你們的隊伍操練起來,我要看看這些兒郎的身手。”他大聲命令道。

“謹遵副總管大人將領。”四名校尉應道。

演武場上號角嗚聲響起,戰鼓雷鳴,令旗揮舞,身穿戎甲的唐軍一隊隊列好陣型,迅疾展開了演練。

“弩箭齊射。”

“長弓齊射。”

“馬槊阻敵。”

“陌刀手攻擊。”

四名校尉指揮著將士們在演武場上放馬飛騰,演練著各種與敵接戰的戰法。

李林龍對唐軍這種以箭弩開道的攻擊陣法很熟悉,這種陣法是大唐軍隊橫掃西域的一種常勝戰法。其實說白了就是利用了擘張弩射程230步遠,可以連續發射的優勢,在第一波強勢攻擊中就把敵人陣型弄的混亂不堪,使敵死傷慘重,然後再大隊突擊,擊潰散失鬥志的對手。

一陣馬蹄聲急促響起,一名斥候打扮的人打馬飛速奔馳過來。

“稟報李刺史,白楊河邊緣發現大隊突厥騎兵。”那斥候一到演武臺前勒馬稟報道。

昨天李林龍派出了幾隊斥候分別安排到庭州西北、西、西南、南面五百里範圍搜尋可能出現的敵情,今天就有了結果。軍人出身的他對於敵情變化異常關注,古代偵察手段落後,派出斥候遠距離偵察是最可行的,他當然要擅加運用。

突厥人突然出現在白楊河邊緣,很顯然是穿越白楊河剛剛過來的,如此舉動定然是有目的而來。他追問道:“大約多少人馬?方向如何?”

“稟報大人,突厥騎兵大約有二萬人,方向是東南。”斥候答道。

“東南。”李林龍自言自語重複道,這股敵人不遠千里長途越過白楊河顯然不是奔庭州而來,奔襲的方向應是樑建方大總管率領大軍的右側。突厥人的此步棋可是著實的大膽,如果不被發現,完全可以突然攻擊樑將軍所部,同時正對樑將軍的處月部也會趁勢出擊,兩下夾擊,唐軍必敗。

“再探。”他還是不放心。

斥候應著打馬而去。

很快第二隊斥候飛馬過來,證實在白楊河邊緣果然出現了突厥大隊騎兵。

李林龍稍一思考,便對站在旁邊的靈兒說道:“小妹,你帶上一隊人火速前往樑總管大營告知有突厥人長途抄襲過來,讓他們妥加防備。”

“謹遵哥哥將令。”一身戎裝,身披紅色戰袍的靈兒清脆應答,大步上前接了令牌飛身上馬,口中嬌聲斥喊:“駕。”她的坐下白馬揚起四蹄急速奔跑起來。

望著靈兒漸漸遠去的背影,李林龍心中一塊石頭落了下來,支走了靈兒,他就可以不被阻擋親自率軍去擋住二萬突厥鐵騎前進步伐。

李林龍清楚,突厥人以兩萬鐵騎突襲樑總管所率唐軍主力右側的戰術運動,是一步兇狠毒辣的殺招,可以形成對唐軍主力夾餡餅的攻擊態勢。兩軍搏壘,棋差一招都要輸,突厥人要是真夾擊形成,唐軍主力定然要敗,庭州那時也會守不住。

他舉起令牌說道:“諸將聽令,迅速帶齊糧草,隨本官前去阻擋突厥人。”

衆將領一聽齊聲應答,司馬樑烈在旁邊說道:“大人,你傷愈未好,就率隊出征,太危險了!”

李林龍神情凜然,應道:“本官身爲大軍副總管,本州刺史,大戰在前,怎麼能獨善其身,惟有盡職盡責,不妄聖上之恩。”

他再次舉起令牌說道:“樑司馬,本官率主力出城後,城中只餘一千兩百多名步軍,防守困難,但好在城中已經徵集壯丁八千餘衆,你應發放給他們武器,並安排晝夜輪班嚴密防守城池,千萬不能大意,突厥人既然能夠長途奔襲樑總管所部,很難說不來偷襲庭州。”

樑烈點頭答應,道:“大人多多保重自己,萬不能以虛弱之身逞強鬥勇、使傷口更加惡化。”

李林龍點頭應謝。

唐軍四千八百名將士隨他出了庭州城策馬向正南急馳。大唐龍旗與100面繡有禽獸的各色旌旗迎風招展,一身銀色明光甲的將士們在草原上踏著青草縱馬馳騁。

走了大約兩個時辰,派出的斥候飛馬弛回稟報道:“大人,突厥大隊距離我們僅有五十里遠了,請大人早做準備。”

李林龍大聲止住依然急馳向前的隊伍,策馬揚鞭蹬上一處高坡,縱覽起了四周的地形。

天山南麓的草原,森林覆蓋茂密,草原一望無際。

他看完了地形,回頭望著正在等待自己命令的將士們,心中升起了一絲悲壯,即將的戰鬥將是一場殘酷的血戰,以四千八百人面對兩萬人的突厥精銳之師,敵衆我寡即使勝利,眼前的這些熱血男兒還能剩下幾人呢!

第8章 草原大戰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5章 雪兒公主(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14章 功城之戰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9章 半島春天(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11章 誘敵深入
第8章 草原大戰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26章 遼東整軍(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5章 雪兒公主(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14章 功城之戰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9章 半島春天(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7章 蒼鷹軍團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2章 血戰牢山(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三)第11章 誘敵深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安乡县| 辽宁省| 泸水县| 时尚| 陵川县| 林甸县| 柘荣县| 黄梅县| 常德市| 菏泽市| 上饶县| 阳曲县| 鹿泉市| 西平县| 石台县| 唐海县| 金沙县| 阆中市| 邹城市| 交口县| 六盘水市| 巴东县| 余姚市| 张掖市| 时尚| 平利县| 昭苏县| 武功县| 交口县| 榆中县| 德阳市| 永吉县| 西乌珠穆沁旗| 清河县| 新泰市| 会泽县| 辉南县| 辽阳市| 福建省| 深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