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千里棋盤

程務挺又和婁師德、龍廣、陳渙然一起探視了違反軍紀的切達羅,嘲笑他捱了軍棍,大罵鄧迪心狠,連前輩也敢打。兄弟幾個不常相聚,吵吵嚷嚷,大喊大叫的,把侍衛們嚇的遠遠躲在一邊不敢靠前。

在光頭的提議下,幾個人帶著酒祭奠了阿都勇。西北的老兄弟又少了一個。程務挺的心裡很難過。雖然馬革裹屍,戰死疆場是從軍男兒的最好歸宿,但這樣一個一個地減員下去,誰的心情能好?

忙完這些事,程務挺匆匆返回營州。身爲暫代營府兵的統帥,他的軍務很繁雜,每天除了例行的整軍演武,他還要幫助籌集、中轉白涯、蓋州等地的軍糧物資,招募補充兵丁,運轉傷員等,責任很重。

剛在中軍大堂坐定,靈兒就歡快地飛了進來。靈兒心思縝密,裡裡外外替他忙碌,實實在在分擔了不少事情。

“挺哥哥,我大哥殺了裴行儉那賊人嗎?”她知道程務挺恨死裴行儉,肯定要親手殺了他。但要是李林龍下令就不一樣了,起碼不是違反軍紀,所以異常關心。

程務挺擡頭瞧了一眼心愛的瘋妹子,神情滿是無奈嘆氣道:“大帥讓高元亮那賊人與他當堂對質。高元亮把所有計謀都說成自己想出來的,還大罵裴行儉是大唐暗探,如此對質到把裴行儉的罪責摘了個乾淨。所以大帥只把高元亮殺了,而裴行儉因破敵有功,反而報請朝廷嘉獎。”

靈兒睜著忽閃的大眼睛,充滿疑惑地問道:“高元亮?他不就是個蠻子嗎?有那麼多花花腸子?是不是他說了假話,有意袒護裴賊?”

程務挺點點頭道:“是啊!我也有此疑問。可是大帥瞧來也有護著裴賊的意思,我能說什麼?更何況畢竟沒有證據指認裴賊主謀圍攻營府軍!”

他長嘆了一口氣,說:“我們睜大了眼睛,等著裴賊露出尾巴,那時大帥也攔不住!早晚宰了他。”

靈兒怕程務挺上火,走過來摟住他的脖子,嬌聲說道:“挺哥哥,不要再想這些事了。畢竟殺了高元亮,也算爲伯父報了仇。至於裴賊,要是安分守己還好,倘若張狂,咱們隨時可以取了他的人頭。對了,我哥忙什麼呢?不會天天泡楊雪那妖女吧?”

程務挺眉頭皺在一起道:“他最近忙著安撫那些歸順的高句麗將領。聽他的意思是從五萬俘虜中挑選精壯的組成高句麗新軍,剩餘的暫時修路築城,或等高句麗王庭贖回。蒼鷹軍規模又要擴大了!”

靈兒非常不滿意,小嘴撅起道:“他滿腦袋都是蒼鷹軍,也不問他妹妹在這裡過的怎麼樣?”

程務挺被靈兒的模樣逗笑了,拽過靈兒的手把她帶到自己面前,摟在懷裡笑道:“你哥哥把你交給了我,他已經大撒手,不要你了,以後你就乖乖地聽我的,這叫做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記住呀,你現在是姓程,嘿嘿!”

靈兒小手捏住他的鼻子,嬌氣地應道:“你真臭美,你還沒娶我呢,幹嘛讓我聽你的!”

倆人竊竊私語起了悄悄話,天色漸漸黑了,靈兒才離開了大堂。

程務挺取出筆墨紙硯,準備寫一道密摺,把最近在遼東發生的事情細稟聖上。作爲當今聖上信賴的嫡系,他被派到李林龍身邊時,就被授予任務監視李林龍的一舉一動。這項秘密職責已經延續四年有餘,每個月底他都要寫一封密摺,由跟隨自己的大內密差送到京師聖上那裡,而皇帝的密旨也以普通信函的形式轉交過來。

幾年來,特別是和靈兒交往以後。他在密摺裡幾乎都是以讚許口吻把李林龍情況詳細奏報,而今天他想寫寫對裴行儉的懷疑和對李林龍袒護的不解。

他滿肚子的話想稟報給聖上,但卻怎麼也寫不下去,不斷把寫到一半的奏摺揉成一團撕掉。他心裡有顧慮,自己的密摺,陛下一定會很重視,萬一措辭不當,陛下對李林龍產生疑心,那樣如何對得起信任和提拔自己的大帥?如何對得起深愛自己的靈兒?可不奏明裴行儉的事,心又不甘,所以他下筆時頗感沉重。不斷將寫一半的密摺撕掉,一會腳底下堆積了團團廢棄的草稿……

一個月後。正月快到了,皇城翠微宮內到處張燈結綵,清掃積塵,一片喜氣洋洋。高宗先後接到了李林龍報請表彰有功之臣的奏摺和程務挺的密摺。

密摺裡詳細說明了李林龍指揮奪取安市、遼州城的功勳,裡面多是讚譽之詞,對裴行儉其人誘殺獻城也詳細描述了一番,但對他冒險進入高句麗的託詞表示了懷疑。

李林龍奏摺裡是如何取得勝利的奏告,基本與密摺內的情況吻合。奏摺後附有長長一溜有功之臣的名單和所立功績。

高宗的心情本來很好,正月前的大捷,讓他和朝廷衆臣安心了許多。但這封程務挺的密函……他沉思不語,無法決斷,手不自覺摁住了腦門。最近他頭常常疼痛,睡後常常因輕微的聲音而驚醒。這種病痛折磨得他無法靜心處理朝政,尤其是一思慮疼痛就加劇。所以他把很多政務交給武媚娘打理。現在腦袋又疼上了,他便想起了武媚娘。

“皇后駕道!”太監拉長音在外面奏稟。

武媚娘嫋嫋婷婷地走了進來,她瞧見高宗手摁住頭部,急忙加快腳步走到跟前,關切地說道:“陛下,你的頭疼又犯了,我請太醫爲陛下看看。”

高宗擺了擺手,拿起李林龍的奏摺遞給她道:“你看看這個奏摺,幫朕處理一下!朕的意思是,對裴行儉不可重用,此人到底是背叛朝廷還是爲大唐去做暗探很難鑑定,萬不可相信一面之詞,賞他個閒職也是朝廷對李林龍的安慰了!”說著站起,順手把程務挺寫的密摺掖入自己的袖中,信步向後面的龍牀走去。

武媚娘殷勤地扶他到龍牀,並服侍他躺下,給他蓋上被子,才走回龍案前坐定,拿起李林龍的奏摺看了看,一會便有了決斷……

遼東半島春天來的早,剛剛打春,積雪便消融了,一些樹木上生出了綠芽,而天氣格外清爽,氣溫回升了很多。

在安市的李林龍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補齊了蒼鷹軍幾部的空缺兵額,又把三萬歸順朝廷的高句麗人編成了新軍,由楊萬榮、裴行儉、金順可利各帶一軍訓練整頓。

看著氣候漸暖,道路暢通,李林龍決定發動對鴨綠江北岸剩餘高句麗軍鎮的全面攻擊。他把全軍分成三路,薛仁貴率領左屯衛軍進攻轉水湖山城(遼寧新賓縣東南35公里)、黑溝山城(遼寧新賓縣紅廟子鄉)、杉松山城(遼寧新賓縣葦子峪鄉)、虎山山城(遼寧寬甸縣虎山鄉)、五龍山山城(遼寧新賓縣西北上夾河鄉)、太子城山城(遼寧新賓縣下夾河鄉);高侃率領幽府軍進攻吳姑城山城(遼寧普蘭店市星臺鄉)、娘娘城山城(遼寧岫巖縣東南15公里)、大黑山山城(遼寧大連市金州區東4公里)、得利寺山城(遼寧瓦房店市西北)、魏霸山城(遼寧普蘭店市);自己親率蒼鷹軍三萬、新軍三萬進攻龍潭山山城(吉林吉林市東7公里)、霸王朝山城(吉林集安市霸王朝鄉)、羅通山山城(吉林柳河縣東北25公里)、城子山山城(吉林延吉市東北10公里長安鎮)、國內城(吉林集安市)等地。

各路大軍分路出發。此時鴨綠江北岸剩餘山城裡的高句麗軍隊都不是很多,除了國內城,最多的兵力萬人上下,少的只有千把人,所以各路唐軍幾乎以秋風掃落葉的攻勢,一路攻城掠地,勢如破竹。

李林龍率領的六萬人馬一開始也很順利,幾乎沒遇到硬仗,就輕易奪取了六七座山城,眼瞧就要打到國內城,一道天然屏障霸王朝山城擋住了大軍前進的步伐。

此山城北高南低。轉角齊整,狀若畚箕,周長1260米。城垣多利用天然崖壁構築,僅于山勢低伏處和南面峽谷用花崗巖石材壘築,最高處壘石21層,高米。城上築有女牆,沿女牆下柱洞成行,山城四角築有突出城外的平臺。北門前方和右側築有擋牆,構成半圈甕城。山城雄踞渾江左岸,地理形勢十分險要。

城內駐有一萬高句麗人馬,人數雖不多,但憑險據守,想要奪取它也非易事。

李林龍將大軍屯紮在城外二十里之地。他並不著急命令軍隊攻打,而是先帶著親從隊爬上一處高地,仔細觀察四周的環境,巡視了兩個時辰。他瞧瞧了天色,嘴角掛出了一絲笑容,對跟在後面的楊雪道:“此城不難破,只要計劃得當,可以很快奪取它,並且費不了多少將士!”

楊雪經過這麼多事,對他佩服的要命,見他輕鬆,也覺得自己輕鬆,心中便認爲奪取此城當很容易……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3章 掛職東宮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四)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7章 紫薇學堂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4章 功城之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29章 半島春天(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8章 草原大戰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7章 蒼鷹軍團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4章 逐個擊破(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9章 大營情事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8章 刺客風雲(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29章 半島春天(三)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章 竹林之鬥(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3章 掛職東宮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四)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37章 封地之治(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二)第26章 遼東整軍(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三)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7章 紫薇學堂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4章 功城之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29章 半島春天(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8章 草原大戰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7章 蒼鷹軍團第4章 逐個擊破(六)第4章 逐個擊破(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三)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27章 同江會戰(二)第29章 半島春天(三)第9章 大營情事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8章 刺客風雲(二)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8章 胡姬風雲(四)第1章 美人如詩(二)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29章 半島春天(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许县| 台前县| 大厂| 大埔县| 通榆县| 桐城市| 蒙山县| 玉门市| 湖口县| 华阴市| 富川| 来凤县| 永年县| 庆元县| 乾安县| 奉化市| 庆安县| 东阳市| 宁都县| 巴彦淖尔市| 桐城市| 武定县| 商河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南县| 个旧市| 盱眙县| 竹北市| 石棉县| 永宁县| 孝义市| 新平| 绵竹市| 吴江市| 江川县| 兴安县| 从化市| 南平市| 新民市| 湘西| 凌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