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7章 封地之治(三)

天下太平無事,從來只存在於理想之中。

朝廷宣旨使,吏部侍郎魏玄同抵達東平郡國。從京師來的羽林軍並沒有上船,隨行的人員還是達到了上百人。

爲了接待宣旨使,李林龍將臨時王府空出來,自己則搬到中華城京兆府衙暫時居住。

魏玄同,借其父魏徵遺留的祖蔭,加上自身也坡有才華,仕途可說一帆風順,四十多歲便升遷到現在的位置。這個人有點類似其父,不參與各派之間的爭鬥,灑脫超然於權利爭鬥之外。

高宗對他,算是欣賞。很多棘手問題都讓他處理,對出色的完成結果也總是感到滿意。這次選派宣旨使時,高宗破費了一番腦筋,地位低、資歷淺的人,顯不出朝廷的威儀和對李林龍的高看,掂量半天,最後還是選中了他。

魏玄同展開聖旨,抑揚頓挫地讀道:“大唐皇帝詔曰:朕曉諭威國公、輔國大將軍李林龍及麾下諸位將領,欣聞將士們驍勇善戰,剿平倭國叛亂,朕甚感欣慰。倭國叛亂已消,念其國臣服我朝,其忠心堅如磐石,爲顯我天朝鴻恩浩蕩、恩澤四海、愛護四夷之仁德,爲使倭奴國上下永順於我天朝,朕封威國公、輔國大將軍李林龍爲東平郡王,駐琉球。而已獲取倭奴之土地歸還倭國,望東平郡王與諸軍將領著手移辦,欽此!”

武官中幾個半島出身的將領,對這樣文縐縐些的唐話,聽的雲山霧照;文官可是明明白白,轟地一聲炸開了鍋,還不等李林龍領旨謝恩,有人就喊了起來。

這道旨意,表達的是,讓你李林龍打倭國,是因爲要幫助倭國平叛,現在叛逆消滅了,就該撤兵了,這與出兵時的言辭完全不同了;封地琉球,琉球在哪?他們聽明白了,流血流汗打下的疆土,就這樣拱手送還人家了。這如同挖了他們心肝,誰也接受不了!

“這塊土地是我們打下來的,憑什麼歸還他們,奶奶的,老子不還!”黑齒常之脾氣火暴,先開了炮。

“我們在這裡辛勞好幾個月,你們就這麼一句話?死了的人呢?我答應,手下弟兄們能答應嗎?造起反來,大家腦袋都得搬家,誰他媽的給陛下出的餿主意,老子剁了他。”摩爾金也大罵道。

……

衆人連珠炮的質問不止。魏玄同早就意料會出現激烈反應,但畢竟第一次面對如此棘手的事情,看著眼前的這些眼睛通紅、舞刀動槍,殺心浮現的悍將,他是文官,早就雙腿顫抖不止了,臉色蒼白地向一言不發的李林龍求助。

“好了,都住口,不得無禮!”李林龍看著他,總算出面喝止。聲音雖然不大,但下面立刻鴉雀無聲。

他沒有再發火,而是雙手接了聖旨。

看他接了旨,身後將領一片錯愕,嘈雜聲又起來了。

魏玄同見狀,知道大事已定,剛纔緊張的心情舒緩下來,強笑著說道:“國公與諸將軍、諸大人,陛下也深知你們辛苦,特讓本官帶來百罈美酒和糧食等各種物品慰勞諸位。”

李林龍再次謝恩後,熱情地拉著魏玄同的手說道:“魏大人,見到你真高興,請放心,陛下的旨意我一定遵守。至於剛纔屬下的官員言語有冒犯的地方,請你不要介意,他們大多是粗人,本身沒有惡意。”

魏玄同尷尬地點頭道:“自然、自然,本官理解。”

李林龍拉著他坐到椅子上,揮手示意大家退下,才笑著說道:“老兄,你也看到了,我這有幾十萬人,很多人拖家帶口,讓他們馬上離開,確實有難度!不說死了那麼多將士纔打下這片土地;也不說最近這段時間大家沒日沒夜的建設,付出了那麼多汗水;咱就說是個窮人搬家,也要時間吧?不過,陛下旨意下達了,我再難,也得服從,爲人臣子怎麼能不聽君王之話呢?”

魏玄同讚道:“國公言之有理,本官欽佩的很!”

李林龍有長嘆口氣:“執行是要執行,但要費些周章。先是要找到倭國的王族,辦理移交;還要安排百姓的遷移,再說,聽說琉球有很多山地野人,必須先派軍隊征伐,全部佔領後,才能逐漸遷移百姓到那裡居住,這需要一定時間。魏大人,你官場多年,論精明強幹遠勝於我,我相信你能理解我的難處,還望在聖上及衆位同仁面前斡旋,容我些時間。”

魏玄同臉上露出明察秋毫的笑容,應道:“國公長年奔波在外,爲我大唐開疆拓土,其中苦楚,本官也是理解一二的。就拿倭國來說,國公剛剛奪取此地,環境艱苦,人心不穩,困難重重。本官豈能不知。何況,聽說戰時,倭國王族拼死抵抗,大多戰死……”

李林龍聽出了魏玄同的話外音,這是給自己遞話呢。人家主動示好,問題就容易解決了。趕快起身表示感謝。

話聊開了,兩個人去除戒心,又聊了一些場面上的體己話,李林龍才安排他去驛館休息。

魏玄同前腳趕走,衆官員和將領們就涌進大廳,七嘴八舌問道:“咱真把土地還給倭奴人嗎?”“要是還就先放火燒光……”

李林龍示意大家坐下,笑著說道:“大家何必激動,朝廷和陛下的話咱當然要聽,不然咱就是叛逆,那時,你們在中原的親人不要了?咱怎麼與江南、半島等地做生意?沒錢,咱如何建設?”

“地兒都給人家了,咱還建設個鳥!”黑齒常之沒好氣地頂撞道。

李林龍笑了笑:“好了,我說明白一點,朝廷讓咱歸還這片土地,但沒有限制時間,咱一年也是還,兩年也是還,十年也是還,搬家難呀。再說,還給誰?找個倭奴人就還?還是先要找到其王族?你們誰知道怎麼才能找到?”

衆人聽明白了,都嘿嘿笑了起來,摩爾鐵應道:“我找到,先宰了他。”

劉仁願點頭說:“要是倭奴人都絕種了,無法還,不算抗旨吧?我看呀,其實陛下對還不還,並不放在心上。這次估計是有人給陛下提了建議,他礙於情面才答應。”

李林龍擺擺手道:“只要有倭奴人,他們就會不斷派人到朝廷那裡買通權臣疏通,來打擾咱們!爲今之計,咱還需按計劃行事,現在抓緊建好基地,明年派軍清剿倭奴人。倭奴人要是死光了,陛下即使還讓歸還土地,咱歸還給誰呢!”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

李林龍又笑著說道:“其實這道旨意挺好,咱們又多了個琉球,可以明正言順的派軍奪取那裡了!”

衆人又興奮地紛紛議論起來。

剛當上戶部尚書的李嗣真見大家過於樂觀,出言提醒道:“長安有倭奴使節,要是他們賄賂權臣,和那些仇視郡王的官員勾搭在一起,不斷向陛下進言,那時催促咱搬移的聖旨當會源源不斷到來,咱怎麼辦?”

李林龍臉色一冷,道:“我不會給他們機會的!”

……

晚宴後,李林龍、雅婷回到府衙,見周圍人退下,笑嘻嘻攬住雅婷的腰,甜言蜜語地表揚道:“辛苦娘子了,小生給你按摩!”說著大手就輕捏起了雅婷的雙肩。

“你還沒八擡大轎迎娶人家,誰是你娘子,是胡秀香吧!就會拿甜言蜜語哄人家爲你操勞!”雅婷一邊嘲諷,一邊甩開了他的手。

李林龍吃了鱉,一臉尷尬,見雅婷真好象不樂意樣子,急忙表白道:“誰說我不八擡大轎娶你?我是最近太忙了,等到冬季清閒下來,咱就結婚,按照現在的風俗,搞的熱熱鬧鬧,讓大家也跟著高興、高興,我也能正大光明地吃你豆腐了!”

“你呀!原形畢露,得了,還是說怎麼處理這個魏玄同吧!我不願意看你那色迷迷的樣子。”雅婷把李林龍快貼到她臉上的臉推開。

李林龍知道雅婷很傳統,不喜歡這樣的葷玩笑,只好正經起來,應道:“這個好辦,魏玄同是個人才,咱要好生款待,即使成不了同路人,也不要讓他成爲敵人。接下來,你這禮部尚書辛苦點,陪他好好轉轉,通知各地認真接待,既要讓他感受咱們現在的艱難,有要讓他知道未來可能的富饒,他回京會說些好話的。記住,他需要什麼咱給什麼,不要吝嗇,吃、穿、錢、用、女人,只要有表示,都要挑最好的給他送去。媽的,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吃咱拿咱,不替咱說話,他也就活到頭了!”

雅婷不屑地應道:“看你的語氣,難道他不替你說好話,你難道還殺了他不成?”

李林龍冷笑道:“這些年我是想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講不得什麼仁義,只有手段才能保住一切!我雖然不想讓天下百姓塗炭,但殺幾個鳥人卻決不會手軟,誰擋了我的路,誰就得死,不僅是他死,他全家一個也別想活。”

“秀香組建的組織,其中一項職責就是這個。雅婷,你也應該知道,這些年很多人爲什麼跟我,論勇冠三軍,我不及薛仁貴、婁師德;論足智多謀,我不及裴行儉;論朝堂之術,我不及長孫、李績,但我能給他們帶來官運和財富,能給他們需要的一切,所以他們覺得跟我有希望,才死心踏地。當他們以爲我無力控制局面時,就會有人背叛,孫子言就是一個警示。我要再不下狠手,背叛的浪潮會越來越大。雅婷,爲了生存,適當的時候咱必須要狠手,不然,你我都得死無葬身之地!”

雅婷覺得有些道理,想想在這弱肉強食的世界,有時候不採取一些手段,你就被人踩,被人捏,被人整,甚至被人殺,李林龍很多事也是不得不爲。不過,她也覺得過於極端,問道:“那狄仁傑、孫仁師、婁師德、靈兒等人,包括這個劉仁願、李嗣真也是這個原因纔跟你的嗎?”

李林龍笑道:“當然不是,原因不同。有的是志同,有的是義氣,有的是親情……”

雅婷覺得說的話太沉重,轉換話題道:“前兩天我譜寫了十多首歌曲,有《咱當兵的人》、《打靶歸來》、《滾滾長江東逝水》、《好漢歌》等等,並把這些歌曲交給樂師,給他們還唱了一遍,當然很多歌詞我都略做修改通俗易懂的了!唱歌曲時把那些樂師們聽的如醉如癡,古人欣賞音樂雖然和咱不一樣,但美麗的東西誰都喜歡,呵呵,這些樂師已經學懂了咱的譜曲方法,你瞧好吧!很快這些曲調就會在流行起來。等到過幾天清閒下來,我還繼續再譜寫一些,歌劇、話劇,我也會寫的,這裡生活太枯燥,百姓們需要娛樂。”

李林龍點頭讚道:“娘子好能幹!”

……

魏玄同等一行人,大包小裹,滿載而歸樂。郡國各項建設加速運轉起來。時間過的飛快,秋天到了!

地裡金黃黃一片,麥稻粟米,結的滿登登的。

除了一些礦山人員未動外,男女老少全部出動,收割莊稼。李林龍和官員、將領們也都拿著農具走進了農田與百姓們一起揮汗勞動。收割、過篩、晾曬、打包、運進各地的糧倉。

連通各城市的主幹道路,在那些倭奴俘虜的勞作下都鋪上了沙石,交通比過去好了很多,這也使糧食很容易運到城市。

“咱的糧食夠吃了,得派人專門養護糧食,不能讓他發黴、變質、還要防鼠害!”李林龍叮囑著戶部的官員們。

戶部成立了儲糧署。

……

按照統計,郡國各地興建了近五千新民居。建的地點,是由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自選位置,房型可以從幾種模型中挑。雖然這個數量與原計劃差了很多,但給所有人帶來了希望。每個人都知道早晚大家都能住進這樣的大磚房裡,想到自家已經有了大片土地,有了糧食和餘錢,還會有好的生活條件,人心漸漸安定下來。

銅、煤、銀、石英源源不斷的開採出來,冶煉也搞得紅紅火火,銅器、鐵器被製作出來在市場上銷售。

白銀的精加工也逐步開展,製成首飾、工藝品;胡人技師們幫助生產的琉璃,精靈剔透、造型優美,也被運到中原,售以高價。

木器坊、瓷器坊、織布坊、釀酒坊等作坊生產的傢俱、瓷器、布匹、酒類等產品都大量投放市場,基本滿足了百姓生活所需。

市場上的各類蔬菜、水果多起來了。

……

“朝廷答應給咱的十萬人還沒夠數。不會變卦吧?”李嗣真找到李林龍擔心地說道。

“估計不會,不過,給咱劃撥的人都是比較貧窮的,他們本身不能給咱帶來什麼財富,得靠咱們養活他們一段時間,所以不要報太好希望。”李林龍應道。

“郡王說的很對,不如將來咱奪取了琉球、禹州,把他們分到這兩地,讓他們自己創業,咱管理就可以。”李嗣真提著建議。

李林龍想了想,搖搖頭:“人必須分到各地,如果我所料不差,朝廷給咱這些人口,肯定是一個或者兩州的貧苦百姓,他們在中原就住在一起,你把他們集中分到琉球、禹州這些地方,很容易讓他們形成族羣,出新族羣咱就不好管理了!打亂混居,使所有人之間不分彼此纔有利於融合”

李嗣真點頭道:“嗯,那就照老方法,就是分配、安置的官員累一些。”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誘敵深入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8章 草原大戰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9章 大營情事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7章 紫薇學堂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6章 高陽之難第9章 大營情事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2章 血戰牢山(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3章 帝后之爭
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誘敵深入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16章 喜事連連(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2章 庭洲之任(一)第31章 情關難過(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8章 草原大戰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9章 大營情事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37章 封地之治(一)第43章 雷霆反擊(二)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7章 紫薇學堂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12章 庭州之任(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41章 吐蕃戰亂(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6章 高陽之難第9章 大營情事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2章 血戰牢山(六)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五)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0章 慾望溝壑(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章 血色草原(一)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3章 帝后之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大仙区| 清苑县| 康平县| 康保县| 富宁县| 江源县| 银川市| 马龙县| 衡阳县| 合江县| 亳州市| 桦甸市| 油尖旺区| 新巴尔虎右旗| 萍乡市| 德安县| 绥中县| 泰兴市| 都江堰市| 霍邱县| 穆棱市| 绵阳市| 石泉县| 广宁县| 墨脱县| 柘城县| 龙胜| 望谟县| 余庆县| 平罗县| 合作市| 慈利县| 富裕县| 册亨县| 泰和县| 新巴尔虎左旗| 朔州市| 靖远县| 丰县| 平顶山市| 潢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