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章 熱血鏖殺(一)

難波、平安城的戰況很快彙總過來,正如李林龍所擔心的,倭奴人只留下了少量人進行了象徵性的抵抗,大隊軍隊、百姓、物資早都已經轉移了。

派往北面的密探陸續帶回來一些消息,沿路發現很多倭奴人轉移時丟棄的物品,也發現了少量遊動的倭奴偵騎和軍隊。

無奈之下,李林龍只能調整部署:黑齒常之率領本營人馬爲前隊,他親率摩爾鐵、邵斯兩部人馬爲中軍,陳援修所部爲後軍,迅速北上逐寇。而雅婷、歐陽光、摩爾金等人率領一萬軍隊、大部分民工暫時回撤到平安京駐防。

同時,他派孫哲出海,儘快與劉仁願水師聯繫上,令其北上抄襲倭奴人後路。

另派人返回金城求糧,加急信鴿也放了出去。

各路人馬接到命令後,分別出發。

……

黑齒常之的軍隊作爲先鋒,輕裝急行。沿路不斷遇到倭奴人騷擾阻攔,但每次人數不多,不成規模,大多一觸就潰,沒有發生象樣的激戰。

兩日後,大軍到達赤石山脈,這裡地形開始崎嶇,而右側的山巒則一片蔥綠,覆蓋著低矮的灌木。

黑齒常之在百濟國時也算一名名將,喜愛唐學,粗讀孫子等??粗匦稳绱穗U峻,他心憂遇到伏兵,故讓軍隊找到一處開闊地方暫時紮營,等待李林龍的後續大軍。

五千人馬分兵警戒,其餘兵丁原地休息,而火頭軍們則忙著埋鍋造飯。

他們屯紮的地方,是有些起伏不平的高地,腳下是一片草地,前方則是崎嶇的山路,右側是茂密的森林,後面剛剛經過的地方則是平原。

對於這樣的地形,黑齒常之很放心,倭奴人無法發動突然襲擊而不被他們發現。

這次遠征倭奴國,因爲考慮到地形不利於騎兵展開,唐軍以步兵爲主,但裝備很精良,每個士兵的武器基本配置是十三鎧、羽箭五十支,弩弓各一,弩矢百支、橫刀一把。另外各隊按編隊分別配有大盾牌、長槍或者陌刀。以此裝備和倭奴人的毛盾、竹甲、皮甲、大刀、長矛、箭羽等比起來可是強了百倍。

剛吃完午飯,散佈在幾千步遠範圍的遊騎便陸續發來預警,四周方向都出現了倭奴人的軍隊。

“整隊、整隊迎敵……”命令次序傳遞下去。

將士們陣形成了圓形防禦陣型。

黑齒常之從遊騎不斷傳回的消息估算,倭奴人來的確實不少,瞧架勢是想吃掉他們這支先鋒軍隊。他想起臨出發前李林龍的話語:敵人要是包圍他們,就要象一個楔子,死死地釘在那裡,吸引拖住倭奴,逼迫敵人與我軍決戰。他暗思:“自己現在就是楔子,死死釘在這裡,把倭奴人主力全部吸引過來!”

有大戰,纔有顯著戰功;有戰功,才能升遷。他感到一陣激動,覺得在唐的前途更加風順了。

倭奴國方面,得知唐軍一支孤軍與後軍距離百里之地的消息,將領們很興奮,認爲可以先集中兵力殲滅這股唐軍。女天皇見衆將心齊,就下了戰令:調集五萬軍隊,七萬後備軍,其中三萬軍隊和四萬後備軍圍攻唐朝孤軍,而其餘人馬則繞過去,擔任伏擊唐朝後續援軍的任務。

倭奴人按照計劃漫山遍野地從唐軍四個方向同時出現了,如螞蟻般的人流一步步壓向中間的包圍圈。

黑齒常之的軍隊列成戰陣,巋然不動地等待著敵人的進攻。

時間飛逝,看著遠方的敵人越聚越多,所有的人都感到了一陣陣地激動和緊張。

嗚——,倭奴人的號角連天,整齊踏步前進的聲音和兵器碰撞發出的鏗鏘聲逐漸充斥了整個戰場。

“呼嘿、呼嘿……”唐軍將士面隊臨陣敵人氣勢地壓迫,也都竭力整齊地呼喊著排解心裡的震撼和緊張。

黑齒常之手心也有些冒汗了,打了無數的仗,但他從來沒有遇到過雙方的兵力如此懸殊的戰鬥,要知道對方看起來七八萬人之衆,而自己一方只有五千人。

他回頭看了看來時路的方向,期盼大帥率軍快點出現。

“信鴿放出去了嗎?”他問自己身邊的一名校尉。

“將軍,連放了三隻,只要有一隻到達,李大帥就能看到。”校尉應答。

“但願援軍快點到達?!焙邶X常之說著,又看了看眼四周的將士,他問道:“弟兄們,咱本來是準備了一個鍋,想燉只羊,結果來了頭豬,咱這鍋能不能燉下?”

身邊鬨笑聲四起:“這幾天吃的都是什麼呀,總算有新鮮的,還怕多?”

“咱的大刀片子一掄就能剁爛他們,每個人殺十幾頭豬沒問題吧?”

“大帥的援軍正在挺進這裡,只要堅持兩個時辰,咱們回去就少不了封賞!”

喊音剛落,倭奴人發出地驚濤般的吶喊後便席捲過來,他們在距五百步遠的地方開始密集衝刺。

“放……”隨著一道道將令的下達,將士們梯次射出的弩箭密集地飛了出去,一道道黑色的流星剎時把三百步遠的地方變成了死亡的禁地。

衝鋒的倭奴人,被飛快的弩箭成批地掠倒,但因後面不斷地涌上來,沒跌倒的人依然按照慣性往前衝。

將士們開始交替射出箭羽和弩箭,倭奴人簡單的盔甲擋不住凌厲箭羽,倒下的人越來越多,前進的道路很快堆滿了死去地屍體,不知道哪位倭奴人發了喊,掉頭往回跑,跟著掉頭的人越來越多,全線很快崩潰……

倭奴人第一次衝鋒被打退了,而將士們的四周成圓形密密麻麻躺下了三、五千名倭奴人的屍體。

……

李林龍接到了黑齒常之發回信鴿帶來的消息,查看密探勾畫地簡易地圖,他認識到,倭奴人一定會在前方派軍隊阻擋自己的援助,從而吃掉黑齒常之部。

“摩爾鐵,你率領本部人馬繞走御嶽山救援黑齒常之,我與邵斯繼續沿直線往前走,估計再走十餘里必會與倭奴伏兵相遇,我們想要突破他們的阻攔一定很難,到那時只有等到後軍到來,纔可能集中兵力突破他們,而這樣怎麼也耽擱六、七個時辰了,恐怕黑齒常之部已被殲滅。但是如果你部繞道走,情況將大不相同,雖然多走四、五十里,卻有可能比我們早到兩個時辰,並與黑齒常之部內外夾擊倭奴人,取得此戰勝利?!?

摩爾鐵看著地圖說道:“後軍陳援修所部到來有兩個時辰路程,大帥率領五千人可要面對幾萬,甚至十幾萬敵人的軍隊,這個仗很難打呀!”

李林龍笑道:“五千人夠殺他幾萬人了,這仗怎麼打咱都賺,特別是在咱目的是逼迫他們與咱決戰的情況下,目標已經實現,現在只要多消耗他們生力就可以了,以後的仗自然好打?!?

摩爾鐵接了將令,指揮著軍隊繞道出發,而李林龍則帶領邵斯部繼續趕路。

……

黑齒常之指揮軍隊打退了倭奴人三次瘋狂進攻,圓圈外橫七豎八躺著一萬多倭奴人的屍體,而帶傷逃回去的也有一萬多人。倭奴人被慘重的傷亡弄傻了,一時半會不敢貿然進攻,雙方僵持下來。

“都尉大人,將士手中的弩箭和箭羽已經不多了,倭奴人再發動兩次進攻就得告罄,這樣下去,最後只好硬拼,末將建議組織幾百人出去撿撿外面散亂的箭羽,還能多支持一會?!币幻N驹谂哉f道。

黑齒常之看了看四周戰場散落的密密麻麻的箭羽,又看了看一千步遠圍的鐵桶似的倭奴人,點頭道:“好,你帶些人出陣收集散落箭羽,如果敵人進攻,立刻歸隊?!?

校尉應答:“遵令。”

幾百名唐軍出了戰陣,開始在外面地上和死屍身上拾撿弩箭和箭羽。

……

指揮這次戰鬥的倭奴國大將上毛野稚子看見唐軍的舉動哈哈大笑起來,對周圍將領說道:“唐軍的羽箭不多了,吹號,盾牌隊在前,全軍出擊,給我剷平他們?!?

倭奴人的號角連天,倭奴兵將再次鼓起勇氣,嚎叫著撲了過來。

校尉帶著五百人撤回了陣中。剛剛排好隊形,就見倭奴人前面幾排舉著竹盾、皮盾一步步逼了上來。

“媽的,找死?!焙邶X常之見敵人已經走進射擊距離,揮下手中的令旗,密集的弩箭隨即傾斜出去。

唐軍的鐵製弩箭速度快,穿透力強,一些直接穿透皮盾和竹甲,夾帶風勢直接扎進倭奴將士身體。

倭奴人被射倒了一片,但後面的人則繼續快速向前推進。

“沒箭了、沒箭了……”不斷有將士驚慌地喊道。

“大家不要慌,拿起武器準備近戰,按平時訓練的以隊爲單位密切配合阻殺敵人!”黑齒常之大喊。

雙方近距離交戰開始了。唐軍當先的陌刀隊橫掃著撲過來的倭奴人,倭奴人的武器簡陋,一和陌刀相撞,大多折損掉,所以很多倭奴人一照面就被陌刀連兵器帶人給劈碎在地。

將士們跟前不斷躺下倭奴人,但倭奴人實在太多,砍倒一片,涌上一堆。一個時辰下來,很多將士都無力揮動兵器,而被倭奴人找到空隙趁機殺死。

整個戰場混戰成一團,形勢對唐軍越來越不利,而天色正好漸漸暗了下來。

經過夜戰訓練的唐軍優勢大,形成以隊爲單位的進攻隊型,在倭奴人羣中穿插猛衝,而倭奴人因無經驗,混亂不堪,一時被殺的手忙腳亂,隊伍大亂。

“嗚……”眼見無法取勝,倭奴吹響了撤軍的號角,螞蟻般的人羣向後潰去。而到此時戰場上又多出了上萬具倭奴人的屍體。

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9章 大營情事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1章 決戰碎葉(三)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3章 西域經略(一)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太子心事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5章 千里棋盤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7章 蒼鷹軍團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9章 鍥釘戰術(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8章 草原大戰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6章 太子心事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六)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9章 大營情事第7章 蒼鷹軍團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1章 決戰碎葉(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8章 草原大戰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8章 草原大戰
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20章 慾望溝壑(三)第9章 大營情事第5章 雪兒公主(二)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1章 決戰碎葉(三)第12章 招降處月第23章 西域經略(一)第40章 大唐風暴(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太子心事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5章 千里棋盤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7章 蒼鷹軍團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9章 鍥釘戰術(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8章 草原大戰第4章 高陽公主(一)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6章 遼東整軍(二)第6章 太子心事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4章 逐個擊破(五)第4章 逐個擊破(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六)第2章 竹林之鬥(一)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9章 大營情事第7章 蒼鷹軍團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三)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9章 大營情事第2章 血戰牢山(三)第1章 血色草原(三)第38章 再起風雲(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21章 決戰碎葉(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章 浴血峽谷(四)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8章 草原大戰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2章 血戰牢山(七)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8章 刺客風雲(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8章 草原大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沐川县| 商都县| 隆化县| 夏邑县| 峨边| 穆棱市| 正阳县| 司法| 马公市| 繁昌县| 黔南| 常熟市| 无极县| 七台河市| 汶上县| 阳信县| 枞阳县| 石城县| 金乡县| 泸定县| 建阳市| 富裕县| 沧州市| 洪江市| 克什克腾旗| 穆棱市| 沙田区| 绩溪县| 蓝山县| 宝清县| 红河县| 华坪县| 吴江市| 会理县| 永靖县| 清流县| 团风县| 安龙县| 云龙县| 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