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章 跨海作戰(三)

順著海流,藉著風勢,只用了四、五天的行程,船隊穿過對馬海峽,一路無阻地抵達本州西岸。無數小舟從大船上放下,載著武裝到牙齒的兵丁涌向岸邊。先上岸的軍士,迅速先前撲進了幾裡,選擇了地勢開闊之地,開始紮營。幾個時辰,近三萬將士和數萬民工陸續上岸,需要的器械和大約半月的糧草也被搬運過來。

大軍立穩後,水師只留了幾艘用來聯絡的船隻,艦隊則在劉仁願率領下沿海路繞道向難波灣而去。

見將士們因艦隊離開而困惑不解,李林龍集合全軍,跳上一處土臺,跟大家開始解釋:“弟兄們,我們的腳下是一片陌生的土地,這裡可以成爲我們走向勝利和輝煌的沃土,也可能成爲我們埋屍的墳場。我們的後路已經被斷絕,糧草只有十多天,想生存就只有戰鬥,一往無前的戰鬥可以讓我們得到敵人的糧草、土地、女人,而後退則意味著所有人都將被敵人蹂躪殺死。大唐的將士都是鐵血的男兒,就是死也要有男人的樣子,我願意帶領大家拼死向前,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努力殺敵,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呼嘿、呼嘿……”將士們的喊聲直上雲霄。

斥候在周邊四十里的範圍內搜索後,開始陸續回報。沒有發現倭奴國的軍隊,就連一個倭奴人平民的影子也沒有,沿路只是人去房空的村落和街鎮。不過,沿路有很多木、竹搭建的烽火臺,都在冒著濃濃的黑煙,顯然倭奴國已經知道唐軍的到達。

李林龍面對這些消息,心情很愉悅。有將士們問道:“大帥,他們這是想幹什麼?”

“倭奴國在一個狹長的島上,百姓躲避和迴旋餘地並不大,也學著搞什麼堅壁清野,把百姓都撤到軍隊聚集地去,這簡直是集中找死。大家想,假若我軍糧草充足,把他們圍困到一處,他們的軍隊加上百姓近百萬人聚集在一起,即使糧食不會斷絕,就是垃圾也要堆成山,瘟疫四起,那時不用打就崩潰了,他們這是自掘墳墓呀?!?

“大帥,他們要鼓動百姓,依靠人海戰術,每個人要砍三、四十個人,累也累死了?!庇袑⑹亢軗?。

李林龍點點頭,說道:“倭奴人肯定會採取這樣的辦法,但他們武器和防備簡陋,我軍只要步步爲營,分化瓦解,引導他們分批前來自殺,那時將士們只要揮動大刀猛砍他們腦袋就可以了。勝利離我們的確很近!”

將士們見主將輕鬆,心中安穩,也跟著輕鬆地笑了起來。

全軍整隊後,拔營向平安京方向進發。

大軍分成了六營,成六邊形將兩個輜重糧草隊圍在中間。前鋒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歐陽光率領,他是紫薇二期學子,原平東軍將領,也算是一員老將了;左前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前百濟人黑齒常之率領,他歸降後在定北軍裡一直跟在婁師德手下,婁師德調走後,按照朝廷旨意又調到平東軍中;右前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摩爾金率領,他是高句麗降將;左後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摩爾鐵率領,他是摩爾金的兄弟;右後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邵斯率領,他是紫薇第三期學子,原平東軍將領;後營的五千人由折衝都尉陳援修率領,他是李林龍原先的親從營的校尉,剛剛被提拔起來的。

兩個輜重糧隊,李林龍交由總管孫雅婷和新提拔爲折衝都尉的孫哲率領,他自己則在兩百名親從護衛下走在輜重營的前方。

孫哲,按照功績是無法提拔爲都尉的,但李林龍聽說他是庭州人,而且是龍飛推薦給孫仁師的,使他不由得想起了爲自己擋住刀槍而戰死的庭州校尉孫冉來。他懷疑孫哲可能是孫冉的族人,否則只是庭州人的話,龍飛是不會過問的。他想來想去,心越來越軟,就把孫蔗提升的命令下了出去。

雅婷怕衆人不服,特意過來詢問。瞭解緣由後眼淚落了一地,抽噎著說:“加個行字吧。給他尋個立功機會。”就這樣,孫折成了代理都尉。

……

倭奴國的大軍彙集在平安京一線。通過烽火傳遞等方式,比較清楚地瞭解了唐軍的動向。在未觸怒唐軍之前,齊明女皇一直以爲自己國力很強大。返回的遣唐使提供了大唐的各種信息,包括長安的繁華,物慾橫流,軍隊兵丁的紀律渙散,給她造成了大唐到處是財富,軍隊沒有任何戰鬥力的錯覺。一想到欲百濟之手搶佔半島而陣亡的幾萬將士,想到潰退回來的將士描述的唐軍裝備及戰鬥力,這個曾幾何時野心勃勃的女皇感到前所未的驚慌,憑女人的直覺,她認識到倭奴國將有亡國的危機。

半島的唐軍備戰想要征伐他們的消息,她也早就知道。爲此她詔令舉國上下積極做好戰爭準備,大軍和百姓全部壓縮到平安京一線,城鎮四周深挖水壕,修建土壩,打開軍械庫將刀槍配發給男性。水軍也強行收繳所有漁船,雖然他們的戰船用麻繩栓扎,相對簡陋,但依靠數量也許可以與唐軍較量一番。

準備的熱火朝天,但此時的倭奴國沒有受到中華文化的系統普照,可以說一切都相當的落後。建築業不懂得燒磚制瓦,城防建築只能是簡陋的土壩,住房是茅草房和木製房;武器雖然也是鐵製,但冶煉技術不行,大力碰撞之下極易折損;士兵防護沒有全套的鐵製盔甲,大多是皮具、竹甲等等。

上毛野稚子、阿雲倍羅夫、阿倍引田比羅夫、狹井檳榔等倭奴國將領也深感自身力量過於單薄,爲此有的主戰,有的主和。主戰的想通過人海戰術把唐軍死死困??;主和的想通過納貢稱臣避免兵禍,內部爭的熱火朝天,可是佈防卻一刻都沒有停過。

主戰的上毛野稚子一派佔了上風。女皇任命上毛野稚子爲平安京一線前將軍,駐守難波的狹井檳榔和駐守平京城的阿雲比羅夫爲後將軍;阿倍引田比羅夫指揮水軍駐守難波灣;太子中大兄駐守太宰府。

在平安京倭奴國的軍事會議上,上毛野稚子說道:“唐軍遠來之師,糧草補給是個大問題,只要我軍堅壁清野,採取步步設防的對策,不斷消耗和拖延他們,一個月後,海流轉向,行船困難,唐軍糧草供應不上,軍心自然不穩。彼時,我軍當可全力反擊。據前不久送訊回來的譴唐使所言,大唐朝廷對遠征我國並無多少興趣,全是李林龍一人所爲,只要這次徹底挫敗他們,他們再想進攻我國,當需經年以後。而那時我軍經全力準備,當可築成銅牆鐵壁。”

一名武將補充道:“百姓向北方遷移,而留下軍隊與唐軍周旋,只要耗盡他糧草,就是我軍勝利。”

齊明女皇見手下將領很有信心,也別無他法,便下了決心,命令道:“集中三城主力軍隊掩護百姓向北方轉移,而新組的十萬後備軍中的兩萬人則分批騷擾敵軍,儘量延緩唐軍北上。北部多森林、山地,是我軍的天然掩護,所有糧草也務必全部轉移到北方。水軍則沿海北上,等機會與唐軍決戰……

……

李林龍並不知道敵情的變化,仍按照既定方案向前進軍。兩天後平安京出現在大軍的視野裡。

土牆上倭奴國的五色蛇旗迎風飄展,似乎有很多兵將駐守。

紮營休息一天後,遠征軍便向土城發起了進攻。按照功城的慣例,是先用投石車,然後用火引轟,再是上撞車和雲梯。

投石車還在組裝,歐陽光耐不住等待,手一揮,無數的火引呼嘯著在土城上炸響,硝煙瀰漫之後,土城一片狼籍,很多地方坍塌下來。

?TTKΛN?C 〇

歐陽光有些目瞪口呆,太容易了吧?戰馬嗖地就躥了出去。大軍輕鬆越過土牆,衝進了城裡。城內守衛的倭奴國後備軍有幾千人,戰鬥力雖不怎麼樣,鬥志卻很旺盛,大街小巷地拼死守衛。

歐陽光見自己手下將士有傷亡,紅了眼,下令道:“殺光,殺光,破地方,放火,放火……”

唐軍將士蜂擁向前,前隊衝殺,後隊弓箭掩護,倭奴人節節後退……

一名將士跑回來向李林龍稟報道:“大帥,城內倭奴殘軍全部清剿,但是沒有發現糧食和當地百姓,看樣全部遷移走了?!?

一直幻想與倭奴人決戰一場的李林龍感到了不安。如果倭奴人邊打邊撤,很容易拖住唐軍一個月、兩個月,時間到並不很長,可沒有糧草補給的唐軍卻會度日如年。

“黑齒常之,你率領軍隊火速清剿難波方向。如果那裡敵人多,就迅速回報大營,等大軍支援,沒有就奪取他,搶糧第一重要;摩爾金你率軍進攻平安城,有戰機就奪取那裡?!?

安排完,他自言自語道:“看來,倭奴國根據我軍攻擊變化,防守也發生了變化,原先的打算都要落空了。”

兩軍離開後,大隊人馬進城屯紮下來。

“龍龍,我看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倭奴人步步後退,我軍地理不熟,只能小心前進,拖下去,糧草會斷的。”雅婷很擔心。

“是?。‖F在軍中糧草已經消耗一半,再不找到倭奴人的糧草,軍心會動盪的?!崩盍铸堃埠軕n慮。

“日本北部多山、多河流,按照現在狀況,估計到處都是森林。我想,現在的倭奴國王一定想利用這些優勢,把百姓和物資往北方轉移,目的是拖垮我軍,等我軍糧草斷絕,失去戰鬥力,再與我軍決戰。那時我軍體力不支,很難擋住他們對我發動的羣狼進攻?!睂O雅婷幫助析道。

李林龍雖然比較瞭解孫雅婷,可是第一次聽她軍事分析,而且說的非常在理,不由得有些欣喜,高興地拉住她的手道:“婷婷竟然有如此的軍事才學,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雅婷被誇的不好意思,紅著臉說道:“你別忘了在現代社會,我也是軍人?!?

李林龍笑著說道:“你說的很對,估計難波灣裡的倭奴國水軍也向北方撤退了。我想,要打破他們計劃,當前要與水師聯繫上,讓劉仁願沿海直上,攻擊本州北部,截斷倭奴人的退路,而我帥軍快速北上,強迫倭奴人與我軍決戰,雙管齊下,爭取幾天內便與倭奴主力決戰?!?

雅婷想想說道:“把軍糧分給將士們,輕車簡從,主力直接向北進擊。同時要竭力收買當地人心,只要有倭奴人幫助咱們,就可以更好了解敵情,擊潰倭奴人的部署。”

李林龍點頭道:“有道理,我原計劃是要殺光倭奴男人的,現在看來不得不先改變一下,暫時通過分化瓦解等手段,使倭奴人抵抗意志減弱,個個擊破他們?!?

雅婷有些陌生的看著他,難以相信的說道:“你還有這樣的打算?”

李林龍知道女孩子心地軟,所以趕快閉嘴。

雅婷又說道:“多派密探,先去北方瞭解敵情吧!咱們現在兩眼摸黑,這樣打仗是兵家大忌?!?

李林龍點頭道:“你說的對,地理情況一定要掌握清楚,我這就去安排。”;

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帝后之爭第9章 大營情事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1章 誘敵深入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43章 雷霆反擊(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4章 朝堂閒鶴(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7章 紫薇學堂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7章 紫薇學堂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6章 太子心事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6章 太子心事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13章 帝后之爭
第11章 古道殺風(二)第34章 熱血鏖殺(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帝后之爭第9章 大營情事第35章 北上逐寇(二)第38章 再起風雲(一)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四)第14章 攻城之戰第40章 大唐風暴(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一)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25章 掛帥東征(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4章 朝堂閒鶴(五)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1章 誘敵深入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3章 西域經略(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8章 草原大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10章 禍從喜生(一)第43章 雷霆反擊(一)第35章 北上逐寇(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31章 情關難過(一)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10章 巧取敵城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13章 帝后之爭第24章 朝堂閒鶴(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37章 封地之治(二)第42章 京師事變(三)第17章 西疆權變(二)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3章 帝后之爭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10章 巧取敵城第36章 伐者有道(三)第7章 紫薇學堂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0章 巧取敵城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章 血戰牢山(八)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24章 朝堂閒鶴(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7章 紫薇學堂第30章 京師風雲(五)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章 美人如詩(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1章 決戰碎葉(二)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39章 山雨欲來(二)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五)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6章 太子心事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6章 太子心事第22章 追剿殘敵(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三)第18章 胡姬風雲(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42章 京師事變(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4章 攻城之戰第8章 刺客風雲(三)第21章 決戰碎葉(一)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章 血戰牢山(五)第13章 帝后之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鲜城| 凤山县| 林周县| 连山| 黄浦区| 尼玛县| 泰兴市| 如皋市| 济阳县| 高青县| 左权县| 凤城市| 沧州市| 黎平县| 叙永县| 兴隆县| 济源市| 西乌珠穆沁旗| 庆阳市| 盱眙县| 诸城市| 贵港市| 亳州市| 大竹县| 象山县| 潢川县| 尚志市| 基隆市| 都江堰市| 马龙县| 永靖县| 措美县| 天峨县| 蚌埠市| 大城县| 潢川县| 辰溪县| 佛冈县| 新安县| 盐亭县| 巴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