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3章 雷霆反擊(一)

(新書,軍事題材,將在一月份上傳。有刻骨銘心的愛情、有兄弟間生死與共的友情、有氣壯山河的血肉戰場、有波瀾詭秘的隱蔽戰爭、有步步驚心的懸疑、有輕鬆詼諧的生活,以真實的歷史爲背景,刻畫從抗日戰爭到1979年的歷史片段,再現爲了反抗外敵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維護國家安全而英勇戰鬥的革命先烈形象。希望大家喜歡,並提出一些寶貴建議,先謝謝了!)

……

……

李林龍想明白後,纔將樑建方單請進內室,兩個人有嘀咕了一陣,是否立刻出兵京師無法統一意見。樑尚書認爲應先看看事態再做決定,以免楊雪等見無路可退而魚死網破謀害二聖;李林龍的想法是,只有兵圍京師,纔可能威逼楊雪放出二聖。

就七皇子李顯是否立刻登基,兩個人都認爲暫時不宜,還是先擁立其爲儲君更好,天下不可能有兩個天子,否則陛下被解救後,豈能善待李樑二人?

樑建方也是武將出生,爲人也痛快,當場表示,既然有聖旨在,他願意聽從李林龍調遣。

兩人分頭安排各軍加緊準備,以儲君名義發佈討逆檄文,派人快馬送往大唐各地。忙完這些天已經黑了,李林龍剛回到寓所,狄仁傑就帶著鳳州長史欒青急衝衝跑來。

“山主,出大事了,京師發生了變故!武皇后和楊雪簽下盟約,程務挺也被抓起來了!”狄仁傑滿臉焦慮的說道。

“程務挺被抓?他們內訌了?”李林龍很高興,這說明他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哎呀!這事一直沒與山主說。當年務挺投靠楊雪,是我的主意。最初,李昭德宴請程務挺,他回來跟我一說宴席上的事情,我就認定是美人計,楊系想用杜鵑的美色拉攏他。我當時考慮咱必須掌握他們的動向,就鼓動務挺將計就計,既抱得美人歸,也來個打入其內部。之所以一直沒與山主和秀香姐說,就是因靈兒的原由,你們知道了一定會堅決反對。這些年我們對楊雪一系動向掌握的非常清楚,靠的就是務挺,楊雪叛亂具體安排等,都是他傳遞出來的。我半夜進宮,帶陛下從重玄門順利出來,都是他的功勞。唉!可惜,這兩點大概也是楊雪懷疑務挺的原因,這是我考慮問題不周全的失誤!”狄仁傑痛惜地說道。

“胡鬧,靈兒爲程務挺傷心欲絕,孤苦伶仃五年多,沒想到都是你這小子搞的鬼!他若有個三長兩短,你如何向靈兒交代?讓我這當哥的怎麼說話?”李林龍很惱怒。

狄仁傑把腦袋搭拉下來,輕聲道:“這也是不得已之舉!當年與務挺說,他自己也願意,他說他身爲世家子弟,深受皇恩,認定山主真心想造福蒼生,他如能出一把力,也是爲了江山百姓。”

李林龍聽到這裡,心內感觸不已,罵了程務挺這麼多年,要不是知道靈兒不忍,可能早派人宰了他,沒想到真正大情大義的人卻是他。

“大帥,現在不是埋怨的時候,靈兒在距鳳州二十里之地,抓獲大將軍柳陽,他身上有武皇后給樑建方寫的密函,還有一份武皇后與楊雪簽署聯合約定的副本,密信和約定的內容就是讓樑建方鋤掉你!看來她們掌握了咱的計劃,現在聯合起來對付咱了。原先想借楊雪之手,鋤掉武皇后的計劃已經無法實施。”欒青在旁說道。

李林龍看了一眼欒青,這人是關隴豪族子弟,當年他年輕時跑到西疆遊歷,因是程務挺幼時好友,李林龍和他一起吃過幾次飯,便與蒼鷹軍結下了情誼。欒青的家族很多人遷移到西域、半島獲得了大面積的土地,這些關係交織在一起,使欒青死心塌地效忠蒼鷹軍,這也是楊雪等人無法給予的。那封詐死信也是他傳遞出去的。

假如武皇后和楊雪聯合起來,楊雪就成了保駕忠良,李林龍反而成了陰謀者。

“山主,學生以爲這鳳州三十萬兵馬必須掌握在手裡,而樑建方必須鋤掉,他效忠陛下和娘娘,對於咱威脅太大了!”狄仁傑說道。

李林龍在屋內跺著步子,思考半天道:“任雅相和王孝傑在河隴地區與吐蕃交戰已經結束,他們率領的近十萬大軍估計明天就能趕到鳳州。等他們到了,咱們可以用柳陽帶的密信做做文章,看看衆人的想法再決定吧。”

……

任雅相和王孝傑率領的十萬蒼鷹軍到達鳳州,康復的薛仁貴也隨軍前來。李林龍和樑建方率領駐防在鳳州各路軍馬的統領出城迎接。

蒼鷹軍的大營屯紮在距離鳳州十里之地的柳公莊。

從鳳州城裡出來的昆州、益州、巴州、襄州、金州、荊州、商州、鳳州、梁州等州郡將軍們有六十多人,再加上各人的親從有三千多人。隊伍零零散散地拖曳了很長。

任雅相、王孝傑指著太陽,道:“到了斷中時分了,不如各位就在我們在聚餐吧,品嚐西疆風味,等到酒足飯飽後,再商議繳滅叛賊楊雪的大事!”

李林龍笑著對樑建方及諸將說道:“我看各軍將領很難聚的這麼齊,咱們就邊吃邊談。”

大家也確實餓了,自然都紛紛同意。

中軍大帳內,西疆廚子燒好的牛肉、羊肉一盤盤端了上來,裝滿了西疆水酒的酒樽如流水般送進來。

各將軍的侍衛自然有蒼鷹軍的人負責,很快被安排到不同的帳內,也喝了起來。

酒過三巡,有親從進來,低聲對李林龍耳語了幾句。

李林龍聽後,端起酒樽說道:“我李林龍雖自認無才無德,但爲國爲民東征西伐,一心祝願大唐國運蒼隆,所以才最恨謀逆之人。現楊雪控制京師,以陛下與娘娘爲質,本當與各位同心協力,解救二聖。但我聽聞在楊雪的脅迫下,陛下與娘娘有密函與一些將領,意圖誅殺我。大家認爲,是李某謀逆,罪當伏首嗎?誅殺李某後,楊雪就可以放下屠刀嗎?”

樑建方及諸將不明就裡,一個個面露詫異。

狄仁傑在旁說道:“說直白點,陛下與娘娘想讓你們殺大帥,回去聽從楊雪的,那樣就天下太平了。”

那個親從在這個時候捧上信函,遞到樑建方手中,而李林龍表情憤慨,轉身出了大帳。

大帳內剩下的人中,以樑建方、狄仁傑、薛仁貴和任雅相的職位最高,樑建方讀過密函後,又遞給了這三個人。

等他把信中的情況簡略地向衆將複述了一遍,有將領站起來質問道:“我等都是食君俸祿之人,陛下讓臣子死,臣不敢不死,這是忠良的己任,李大帥自詡忠良,知道陛下的意思,當自行了斷,何必問我等?”

“去你媽的!”瓦布坐在他的旁邊,突然站起,踹翻了這個人,金順可利正好接住,將此人牢牢踩在腳下。

軍帳裡一下子炸開鍋,酒樽、菜碗亂分,好在進帳前所有人都把兵器放在了帳外,否則就是一場不分敵我的械鬥。

帳內混亂,外面的蒼鷹軍兵丁不明原因,立刻將大帳圍了個水泄不通。

樑建方看看周圍形勢,衆將領的立場很難把握。按照派系劃分,最少是分四派,李林龍一系的,薛仁貴一系的,李績一系的,無派無系類似自己這樣的;按照歸屬,有歸自己管轄的,有歸薛仁貴管轄的,有歸李林龍管轄的,有歸任雅相管轄的,各系各人部下中都可能有支持武皇后的,也都可能有支持李林龍的。

李林龍手裡有先皇的遺旨,又有當今聖上的口諭,自是佔著理;皇后發的是密函,份量不大,但朝堂之上,皇后所言,從來都是代表了陛下,這可以看成是陛下發的旨意。

樑建方想了解薛仁貴的想法,卻發現這個人似乎在打瞌睡,根本不在意大帳內的混亂。李績派人送來的先帝遺旨,他一系肯定是支持李林龍的,否則也脫不了干係;薛仁貴看樣子是中立,開始裝傻了;任雅相冷笑不斷,肯定是支持李林龍的。

他嘆口氣喝道:“不要吵了,不要吵了!有先帝的旨意,有陛下的口諭,李大帥所作所爲名正言順,而這封信明顯是楊雪威逼娘娘書寫,用來離間兄弟們的。我想,只要大帥承諾率領大軍平叛,並保證事後輔佐陛下歸位,我等有何理由不聽從調遣?現在不是說李大帥是否該以死報效朝廷之恩,該死的是楊酋,現在的關鍵是要商量如何能平安救出二聖!”

大帳內吵嚷之聲在樑建方的勸解下,漸漸小了下去。

李林龍又被請了回來。他渾身上下散發著殺氣,滿帳內的官員不由得肅靜下來,猶如大仗前的軍帳,每個人都繃緊了神經。

李林龍緩緩摘下頭盔,脫下上半身的盔甲,指著滿是傷痕的身體,說:“這身傷疤是爲了什麼?李某是想象楊雪一樣逆天,還是想做霍光?”

他長嘆了一聲道:“分歧先放下,咱先救出陛下和娘娘,然後我會交出兵權,聽從陛下發落。現在,爲免我大唐子弟自相殘殺,所有將領留下兵符,由我統一調遣,不願服從的將領,交出兵權後,請暫時安居在鳳州,自有樑尚書安排其他將領暫時接管。”

恰好在這個時候,話音剛落的時候,薛仁貴醒了,他緩緩站了起來,嘴裡低聲嘀咕著什麼,手上卻沒有絲毫猶豫,率先把兵符遞到了李林龍手中,這就表示他隴西道征討大總管麾下撤回到鳳州的人馬,全部交給了李林龍調遣。

任雅相隨後遞上了兵符。

樑建方等各州的將領陸陸續續遞交了兵符。

十幾名不願意跟隨的將領淒涼地出了軍帳,被護送回了鳳州,相當於被軟禁起來。

……

帳外。

王孝傑道:“大帥這幾年修身養性,在東平過的太舒心了,沒了殺伐之心!把不服的人宰了,劍南道的昆州、益州、巴州等州郡,山南道的襄州、金州、荊州、商州等州郡不就都在咱的控制下了嗎?”

狄仁傑鄙夷地說:“然後咱們四十多萬兵馬,互相撕殺,最後各回各家?”

任雅相還是滿意現在的結果的:“咱還是要想個計謀,觸怒楊雪,她要是沒腦子,殺了陛下和皇后,那就立七皇子爲帝,他尚年幼,什麼事還不得聽大帥的?這不違背大帥‘天下要穩定,要大治,不能大規模兵戎相見’的說法,對吧?”

狄仁傑想了想,應道:“我有一計!”

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8章 草原大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2章 血戰牢山(一)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8章 草原大戰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9章 風情嬌娘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8章 草原大戰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誘敵深入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38章 風雲再起(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8章 草原大戰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9章 風情嬌娘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一)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
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七)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章 逐個擊破(四)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1章 古道殺風(四)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0章 京師風雲(四)第25章 掛帥東征(三)第13章 帝后之爭第8章 草原大戰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7章 蒼鷹軍團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22章 追剿殘敵(一)第27章 同江會戰(三)第36章 伐者有道(一)第12章 招降處月第30章 京師風雲(三)第32章 暗流涌動(二)第17章 西疆權變(三)第10章 禍從喜生(二)第19章 鍥釘戰術(五)第2章 血戰牢山(一)第18章 胡姬風雲(三)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43章 雷霆之擊(三)第17章 西疆權變(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33章 跨海作戰(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2章 血戰牢山(四)第6章 高陽之難第30章 京師風雲(六)第32章 暗流涌動(一)第3章 掛職東宮第8章 草原大戰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9章 風情嬌娘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14章 攻城之戰第16章 喜事連連(一)第41章 吐蕃戰亂(一)第6章 高陽之難第8章 草原大戰第27章 同江會戰(一)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12章 招降處月第13章 一本兩得(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一)第1章 美人如詩(一)第13章 帝后之爭第11章 誘敵深入第44章 天下一統(二)第24章 朝堂閒鶴(四)第13章 帝后之爭第5章 覲見皇帝(二)第1章 血色草原(二)第38章 風雲再起(三)第28章 敵我鬥智(二)第15章 千里棋盤第22章 追剿殘敵(二)第14章 攻城之戰第31章 情關難過(三)第20章 慾望溝壑(一)第33章 跨海作戰(二)第33章 跨海作戰(三)第13章 一本兩得(二)第6章 高陽之難第15章 千里棋盤第6章 高陽之難第8章 草原大戰第4章 逐個擊破(一)第5章 覲見皇帝(一)第3章 浴血峽谷(三)第9章 風情嬌娘第12章 庭州之任(二)第24章 朝堂閒鶴(一)第36章 伐者有道(二)第11章 誘敵深入第28章 敵我鬥智(一)第11章 古道殺風(三)第25章 掛帥東征(二)第16章 喜事連連(三)第6章 高陽之難第34章 熱血鏖殺(一)第30章 京師風雲(二)第39章 山雨欲來(一)第19章 鍥釘戰術(一)第2章 竹林之鬥(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嘉定区| 林州市| 鲁山县| 旬阳县| 浮山县| 彝良县| 山西省| 开平市| 沧州市| 西昌市| 集安市| 桃江县| 乐都县| 二连浩特市| 沙田区| 尚志市| 泰宁县| 茂名市| 贵定县| 漠河县| 天镇县| 买车| 高碑店市| 高阳县| 瓦房店市| 滁州市| 繁昌县| 柳河县| 临漳县| 崇州市| 宣威市| 诸城市| 固阳县| 南华县| 仙游县| 屏东县| 郸城县| 苏尼特左旗| 锦州市| 西安市|